书城励志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做人学问
6725000000121

第121章 用平常心做平常事

你可能不愿做平常人,但你必须拥有一颗平常心。由于自身的缺陷,我们的生存一直被自我限制于以经验为主的水平上。在生活中,我们追逐着那些技巧性的生存本领,并把这些本领视为“个性化的生存”。在日复一日单调重复的岁月里,我们又习惯依附于某一个群体,并将这个群体的价值视为自己终生奋斗的价值。当我们无法忍受生存的单调与贫乏时,我们便像一只没头的苍蝇到处飞。一些人过着纸醉金迷、寻花问柳的享乐主义生活,一些人却把自己的灵魂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佛身上。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我们在许多时候甚至像自然界的动物一样把世界狭窄化——坐井观天。

于是,有人把这些生存中的现象归罪于“平常”。他们断言,凡人由于无法从生存中撕下他所能咀嚼和消化的生活,只好终其一生将时间与精力消磨在烦恼之中,用琐碎的问题、琐碎的思想、琐碎的欲望来折磨自己。

事实果真如此吗?

试想,在常态的生活下面,人们的确很难从中升华出较高的精神境界,特别是当常态的生活致使人们的内心世界步入贫乏之后,许多人的精神便开始停滞在日常生活的基本水平上,生存中就只留下周而复始的与生俱来的贪、色、性。

但这绝不是平常的错,恰恰相反,平常的伟大正在于此。平常将人们置身于一种失落之中,如一个人跌入一片一望无垠的沼泽地,你越是挣扎着往上爬,你就越往下陷,终至遭受没顶之灾。相反,要是你泰然处之,你便能从中赢得生存的成熟、生存的美和意义。

人不能指望平常的岁月能为自己的生存赠与意义,这跟人不能依附别人而生存一样。“平常”对于生存来说,只是一种生存的载体,只有那些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平常,并超越了平常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独特的命运,才能将自身的生存需要与生存之外更广泛的精神联系起来,使自己的生存变得不平常。

因此,要使自己活出平凡,首先是对自己、对人类生存要有一个健康的评价,其次是必须学会从平常的生活中咀嚼出一些不平常的味道来。

不登泰山的人从来感觉不到自己的卑微;不面对大海的人不知自己的渺校人的价值就在于这个“斜和“平常”中。没有粒粒的尘土何来泰山的巍峨?没有涓涓的滴水何来大海的浩瀚?如果每一个人都跟山一样,海一般,世界恐怕得换一种称呼。再说,纵使人就跟山一般雄伟、海一样壮阔,宇宙必然还有令你感到“斜的相对物。一个童话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大人国里的人是小的,小人国里的人都是大的”。米兰·昆德拉曾说:“如果站在牛的立场给人下定义,人算什么呢?”人切莫以自我为中心看待一切。

一般说来,生活中人们对平常有两种理解:一种视平常为平庸,终日无所事事,庸庸碌碌过一天算一天地混;另一种把平常看做人的正常出发基点,借平常的力量消除无时无刻纠缠在身边的邪欲和贪婪,用平常的精神抵制外界压力的袭扰。曾有哲学家说过,“生命是一根易折的芦苇”,而这个平常正是使芦苇连成片,成为可以抵御任何狂风暴雨的“森林”的保证。

平常还是我们无法拒绝的生存方式,也正是这个无法拒绝才给了我们化平常为不平常的机会。文人郑板桥在回复家里人,因邻居侵占房宅地基写给他的告状信时曾有“让他半尺又何妨”的句子。这“又何妨”三个字写出了多少平常心的宽容,显出了多少处事不计得失的大度。

所以我们说,“失去常态”是生命抗拒平常、抵御平常后精神失去平衡的表现形式,生命往往因此而付出血的代价。可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每一个生命在走向平常的过程中又都必然地被无数个“失去常态”所折磨并摔打。人从“失去常态”的挫折中得到的领悟越多,其走进自己、接受平常的能力也越强。

曾有一个悲观的人说:迈入“平常”的蜗居,总有一种微不足道的感觉。正是这个感觉本身揭示了人们对平常不容忽视的误解。这个误解的形成是人性自卑的弱点在作怪,也是人们过于关注自己“活”得如何的恶果。事实上,只要人们把目光投向更为广泛的意义空间,努力做到身在平常而心在平常之外,一切因平常而显得陈旧、呆板的日子也就会因此而重新活泼生动起来。

平常心、平常事、平常人——简单说,它们指的无非是此时此刻活着的心情、做事的态度、为人的原则。分析起来说,就是一个人在生活中遇事多一点克制、忍耐,少一点冲动、盲目;对自己多一点约束、苛求,对他人多一点宽容、忍让;于心多一点坚强、自信,少一点狂妄、脆弱。心静自然平,做平常之事,为平常之业,方能成平常中人。

勇于承认自己是平常的人,自身也就获得了不平常的自我。生活中平常离我们有多远,不平常也就离我们有多远。能够做平常事而不抱怨,能够有平常心而不自卑,能够成为平常人而不痛苦,你也就有了不平常的生存力量。当现实的喧嚣远去,当世俗的纷扰消失之后,你的灵魂也必将进入别人所体会不到的丰富与安逸之中。

有史以来,再伟大的天才都必须活在平常的世界中,否则他连活的地方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