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和谐师生:沟通的力量
6721900000029

第29章 语言也需美化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师的教育观念如何,大多都能从语言的表白窥见一斑。

有一位老师,做一节试讲课,授课题目是六年级语文《匆匆》第一课时,从导入设计到新授环节,教师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感官参与、自读自悟、联系生活体验、反复诵读等方式,再配有多媒体的声光电及动画效果,给人以和谐流畅之感。总体上来讲,这位老师的设计是成功的。但其中有两个授课环节的话外之音,给人以生涩的感受。

一处是导入阶段,老师将课题写成了《勿勿》。

老师一边板书,一边写上《勿勿》。

师:对吗?

生:不对,少了一点。

师:对,这是勿字。谁能说出勿的意思。

生1:不要的意思。

师:很对,哪位同学用勿来造句。

生2:上课后,请勿说话。

师:很好,匆匆怎么写啊?

生3:加一点。

老师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加上一点。

师:很好,同学们配合得非常好。

……

这是一个片段。这节课临近结束时,这位教师仍然向同学们致谢:谢谢同学们的配合。

这里学生配合老师的话重复强调了两次。给人的感受是,老师在演戏,学生在当听众,在配合老师而听之。

到底是教师配合学生,还是学生配合教师?这是一个课堂内谁是主体的问题,从教师的语言看,并不完全明了。

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平时的教育行为中比比皆是。

比如说:正在上课的过程中,某老师看见举手的孩子很多,叫谁呢?一时竟无主见。于是话头一转:好,我找一个学习差的孩子来说,我找一个学习差的女孩子来黑板上做,我找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学生来领读……

看来,差学生和好学生在老师的口中是如此的泾渭分明。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起点不同的独立个体,我们寻求的是每一个个体都通过自己的方式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课堂教学行为中,教师始终是指导者、合作者,也是服务者,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体。从这一角度来讲,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做法以及学生配合老师的提法是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的,都是要摒弃的。

鉴于此,我建议,青年朋友们,转变教育观念,请先从雕琢自己的语言开始。

(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