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老狐狸经的智慧
6714600000137

第137章 失商鞅,魏王悔不听臣言

用人的基本动作——多观察、多考核、多测试!

“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而事件的主角——商鞅,本来是卫国的公子,他之所以投奔到秦国,还有一段特别的故事。

商鞅原本游仕于魏,在魏相公叔痤底下为官。公叔痤知道商鞅优秀的才能,但还来不及推荐给魏王,他就生了重病。魏王亲自前来探望公叔痤,并请教他,万一有了不测,谁有能力继任他的相位,辅佐魏国。公叔痤自知死期不远,准备为国家尽最后一份心力,便向魏王说:

“我的属下商鞅,虽然年纪还很轻,却有王佐之才,希望大王能将国事委任于他,他必能壮大魏国。”

魏王听了公叔痤的建议后不发一语,沉默了好一阵子。见了魏王的模样,公叔痤知道魏王不相信自己的话,于是强行拖起屏弱的身躯,屏退左右,慎重地对魏王说:

“大王如果不采纳我的建言,重用商鞅,那一定要杀了他,不要让他投效外国。”

魏王答应了公叔痤的要求,然后就离去了。

接着公叔痤召来商鞅,对他说:

“魏王先前来询问我继任宰相的人选,我就推荐了你,不过看他的神色,似乎不相信你的才能,不准备重用你。于是我又告诉他一定要把你杀了,免得你被别国所用,这是我对于魏国的‘忠’,不得不这样做。但这样就有亏于对你的‘义’,所以现在告知你这件事,你赶快逃离魏国吧!”

商鞅听了不以为意,对公叔痤说:

“魏王既然不相信我的能力,不打算重用我,那就不至于认为我是个威胁,而听你的话杀了我。”便依然留在魏国。

果然魏王回去后对左右说:

“宰相真是病得重了,竟然要我将国政交付给商鞅,这不是太荒谬了吗?”于是不任用商鞅,但也没有下令逮捕他。

公叔痤的葬礼结束后,商鞅听说秦孝公下诏求贤,商鞅乃西行入秦,获得重用,变法革新,奠定秦国富强的基础。内政巩固后便积极向外扩展,而第一个攻击、并打败的目标就是魏国。

魏王不听从公叔痤第一个建议——重用商鞅,因此失去了壮大魏国的机会;不采纳公叔痤第二个建议,杀掉商鞅,因此导致了魏国的灭亡。

后来魏王只能仰天长叹:

“我真是悔不当初,竟没能听从公叔痤的话啊!”

几乎每个掌权者都有错失人才的经验,有的人是因为看走眼,有的人是因为条件不为对方所接受;魏王则是因为不相信公孙座的推荐,认为公孙座生了重病,头脑不清楚——头脑不清楚的人,他推荐的人怎能相信呢?这是魏王的逻辑,也是他的理由。

其实魏王倒不是真的因为公孙座生病,所以不相信他的推荐,而是他早已有了定见,不打算重用商鞅。所以他才会既不重用商鞅,但也不杀了商鞅。

我们不知魏王真正的想法,但我们却可以了解,很多掌权者宁可自己选择他要用的人,而不愿听从某些自己人的推荐;就算要听,也要听外面人的意见,好像有这样的心理——我已经听你很多意见了,连这人事案也要听你的吗?

完全听别人的推荐确实也存在着一些风险,而不管要不要听,关于用人还是要回到基本动作,多观察、多考核、多测试。所谓推荐之言则可拿来作为印证或参考,这样就不会有“连这人事案也要听你的”的不平衡了。

如果公孙座的推荐之词不那么激烈急切,淡淡陈述或提两个人选让魏王有选择的空间,或许商鞅就会中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