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炼出好男孩的100种方法
6714500000065

第65章 训练孩子的双手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科尔佐娃在对婴儿的双手边进行训练,边测定记录大脑生物电流的强度时发现:大脑皮层的成熟程度随手指运动的刺激强度和时间而加快。由此,她总结出:促进手指的灵活运动,是提高大脑两半球皮质机能的有效手段,进而提醒家长应当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拥有一双巧手。

那么,孩子的这双巧手是怎样训练出来的呢?

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训练儿童的双手,应从他们很小的时候开始。从1岁左右就要教孩子自己拿勺子把饭送到嘴里。这时可能饭要撒到身上、地上,家长一定不要怕弄脏了衣服而去喂他。等孩子再大一些可以教他们玩简单的玩具如串珠、摇鼓等,也可让孩子自由涂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进一步教他自己戴帽子,穿脱鞋袜、衣裤,用梳子梳头等。3岁以后可以教孩子搭积木、拼图、捏橡皮泥、翻绳、摆七巧板,等等。

有意识地训练孩子使用简单的工具

人类比其他动物聪明,是因为会制造使用工具。家长不要怕使用工具会伤了孩子就不准他去接触,应该有选择地让孩子从简单工具到复杂工具的使用让孩子理解各种工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当然,使用工具有一个过程,开始家长应手把手地教,要在旁边指导,同时要告诉孩子怎样防止工具伤害自己,如在使用小刀、针、剪子时,只能坐在指定的位置,不能拿着工具乱跑,更不能直接对着别人。当孩子学会用针线钉个扣子、刺绣一朵小花,或用钉锤钉个小玩具时,便会从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让孩子掌握一些艺术技巧

如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学弹琴、绘画等,这些训练不是为了使孩子成为音乐家或画家,其目的是为了使孩子早期接受一定的艺术熏陶,训练一双巧手,开发智力。让孩子通过手指的动作来表现出声音、节奏、形象、色彩及结构美。这些训练往往给孩子的一生带来无限的乐趣和益处。

儿童的双手是通过反复训练才变得灵巧的。家长要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一些用手的机会,不要怕麻烦。要多给他们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和鼓励孩子多动手,如进行科技小制作、较复杂的手工劳动等,让孩子在有趣的活动中,在多样的生活实践中,不知不觉地让他的双手得到训练,练就一双灵巧的手。

让孩子经常做一些科学小实验

例如,可以利用电冰箱演示水的三态变化;把气球充满空气后,按一按有什么感觉,再放入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通过科学小实验,培养我们对科学的兴趣。

指导孩子经常制作一些东西

有的青少年研究制作欲望相当强,把一些相当复杂的东西拆开研究,而后再组装,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看一看、做一做、试一试。还有一些青少年在外面看到什么东西,回家后便根据自己的感受开始设计制作。这些喜欢小制作的青少年不同于一般青少年之处在于:他们不满足于模仿别人的东西,想干别人没有想过或没有干过的事情。

喜欢研究制作的青少年其实是很有培养前途的。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有用的小制作,我们却总喜欢鼓捣点新鲜玩意儿,这种精神正是每位科学家、创造发明家、机械制造师、建筑工程师、服装设计师、探险家等人物常常具有的优秀品质。

让孩子经常参加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去参观各种展览,游览动物园、公园等,可以丰富我们的感性认识,扩大我们的眼界。还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饲养小金鱼、浇花、采集落叶等,培养我们对动植物的兴趣。看一些实物照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动植物的外貌特点及生存环境。也说不准,我们将因此产生一些感想,决心成为一位生物学家。

法国一位很有名望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就是由于这种兴趣促使自己向这一目标奋斗的。法布尔小时候,祖母养了不少鸡,法布尔常常发现祖母抓些虫子给鸡吃。每当祖母手里拿着装昆虫的瓶子喂鸡时,法布尔就趴在栅栏外边出神地看着小鸡抢虫子吃的情景。

法布尔每天也跟着抓虫子喂小鸡。抓着,抓着,法布尔对各种各样的小昆虫感兴趣了。他通过观察、接触,掌握了很多昆虫的习性。

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法布尔考上师范学校以后,对生物学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对昆虫学更是偏爱。他常常把美丽的蝴蝶分成类,做成标本,夹在夹子里。他还在毕业的演讲会上演讲了如何简便区分害虫和益虫的方法,显露了他对昆虫学研究的独到方法。

兴趣的培养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我们都需努力。因此,我们要发展和形成能丰富我们个性的有益爱好,如音乐、体育、阅读、绘画、探险等,培养广泛的兴趣,避免兴趣的局限性。兴趣的单一会使我们的知识贫乏并削弱我们的总体发展,但这并不排除我们应该有主导的中心兴趣。强化那些偶然产生的有益兴趣,并引导它得到健康发展;减弱、消除那些有碍我们完成现阶段学习功课的兴趣和爱好,如打游戏机,它不仅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对我们的身心发展不利,应该制止这种兴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