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石刻:奇特石刻神工
6712800000004

第4章 赵智凤再掀石刻高潮

在韦君靖开凿北山石刻280多年之后,一位身穿袈裟、头顶斗笠的僧人,经过长途跋涉,回到了久别的故乡,他就是赵智凤。赵智凤,法名智宗,南宋昌州,即今重庆大足人。5岁时在家乡古佛岩落发为僧,16岁时外出云游,曾只身从大足前往四川西部的弥牟镇,进入由四川密宗始祖柳本尊创建的“圣寿本尊院”,学习密宗大法。

1179年,赵智凤作为密宗的“六代祖师”,学成返乡,返乡后传密宗柳本尊法旨,承持其教,并请工匠首建圣寿本尊殿,因名其山称宝顶。虽说他不是开凿大足石刻的第一人,却是他把大足石刻的造像艺术推向了极致。

大足石刻宝顶山的造像主要为南宋时期开凿,也是大足石刻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这与赵智凤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其造像有明显整体构造的痕迹,从中可以看到南宋淳熙至淳祐近70年的佛教发展情况。

1174年至1252年的这70余年间,时称“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承持晚唐川西柳本尊创立的佛教密宗教派,于宝顶山传教。

赵智凤发大宏愿,普施法水。按密宗道场的格局,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在宝顶山“U”形沟中一次性雕琢了上万躯佛像,极大地弘扬了密宗佛教。

为了向百姓更有效地宣讲佛教义理,赵智凤决定把佛经里的故事、人物按照事先的统一设计,依次刻在宝顶山大佛湾的崖壁上。使义理深奥的佛经,变成一幅幅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石刻“连环画”。

其间,县境其他处造像基本停滞,四方道俗云集赵智凤座下,石刻高手聚集宝顶山竞技献艺。宝顶山成为我国佛教密宗成都瑜伽派的中心地。宝顶山自古以来便是游客览胜、信众朝山进香、僧侣说法传经的集中地,历来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前后,相传此时为千手观音的生日,游客如云,数以万计。

宝顶山位于大足县城龙岗镇东北的内山岩上遍刻佛像,包括以寿寺为中心的大佛湾、小佛湾造像。

以大足大佛湾为主体,小佛湾次之,分布在东南北三面。巨型雕刻360余幅,以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二圣像、千手观音像等最为著名。

宝顶大佛湾处有川东古刹圣寿寺,创建于南宋。庙宇巍峨,雕梁满目,坐落于山势俊秀、环境幽雅的林木之中。寺侧南岩为万岁楼,这是一座造型别致的二层飞檐翘角楼阁。

宝顶山有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是一座造像近万尊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同时,也是大足石刻精华之所在,并把我国石窟艺术推上了最高峰。

宝顶山大佛湾虽是佛教造像,但一方面讲儒家入世思想“孝养”学说,一方面又讲佛教的业力果报出世求净土。

圣寿寺依山构筑,雄伟壮观,创建后曾经遭到元、明兵燹的毁坏,到明朝和清朝曾经两度重修。存有山门、天王殿、帝释殿、大雄殿、三世佛殿、燃灯殿和维摩殿七重殿宇,为清代重建。

大佛湾位于对寿寺左下一个似马蹄形的山湾。造像刻于东南北三面崖壁上,通编为第31号。其内容前后连接,无一雷同,犹如一幅图文并茂的画卷。

大佛湾雕刻大小造像万余躯。另有记载宝顶山造像由来和佛教密宗史实的碑刻7通,宋太常少卿魏了翁等题记17则,舍利宝塔两座。

大佛湾石刻造像依山势崖形雕刻,浮雕高大,题材广泛,龛窟衔接,布局雅谨,整体感强,气象壮观。佛像构思新奇,雕刻技艺娴熟,世俗色彩浓郁。内容多属佛经故事。

大佛湾石刻珍品比肩接踵。主要造像有“护法神像”、“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释迦牟尼涅槃圣迹图”、“父母恩重经变像”、“地狱变像”、“圆觉道场”、“牧牛道场”等,形象逼真,寓意深刻。

小佛湾位于圣寿寺右侧,坐南面北,其主要建筑为一座石砌的坛台,坛台上用条石砌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像和菩萨像,通编为第九号。

宝顶山主要为佛教密宗派造像道场,从开始讲起,印度金刚智、不空和尚相继来华,与善无畏一起传播密教,并称“开元三大士”,先后为三代传人,并传给惠果禅师,惠果禅师也因此成为密宗第四代传人。惠果之后又经过了30年左右,出现柳本尊。此后250多年,发展与坎坷同在,直至赵智凤承袭密宗衣钵,成为密教的传人。

后期密教特点是融合显密,吸纳百宗,重视仪轨,同时体现出对于孝道的重视、对于苦难解脱的重视以及往生净土的重视等。经过70多年的艰苦努力,宝顶山摩崖造像于1252年基本完工。

赵智凤以弘扬佛法为主旨,清苦70余年,四方募化凿造佛像近万尊,建成了我国佛教密宗史上唯一的大型石窟道场,使大足石刻造像达到鼎盛。这时的赵智凤,也已经由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变成了年逾九旬的老人。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把宝顶山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佛教密宗道场。

892年至1252年的360年间,大足先后建成佛教、道教和“三教”造像区34处,造像数量占大足石刻总数的80%左右。其中除北山摩崖造像始凿于892年外,其余均为1082年至1252年的170年间建成。

南宋晚期,北方蒙古军团南下,大足石刻因战乱导致造像中断。至明代永乐年间,摩崖造像方渐复苏,一直延及晚清。

15世纪初至19世纪末,大足石刻共有摩崖造像39处,其中虽不乏佳品,但多为小型造像区,造像数量也不足大足石刻造像总数的20%。

13世纪末和17世纪中叶,大足曾两度遭受破坏。五山摩崖造像中,除宝顶山圣寿寺两次焚毁、两度重修外,摩崖造像终于保存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