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古堡:千年古堡的重现
6709600000006

第6章 历史悠久的库斯科古城

库斯科城的历史

库斯科位于比尔加诺塔河上游,安第斯山高原盆地,海拔3410米。居高临下,四周皆是崇山峻岭,林木葱郁,气候凉爽,秘鲁人称它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库斯科城是灿烂的古印加文化的摇篮。

库斯科城是秘鲁南部的著名古城,也是古印加帝国首都,现为库斯科省省会。它已成为秘鲁最重要的旅游胜地,“库斯科”在克丘亚语中意为“世界的中心”。

传说公元前1100年左右,安第斯山区仍是一片荒凉,太阳神怜惜这群生活在荒原和黑暗中的子民,于是他派遣自己的儿子,也就是第一位印加王——蒙可·卡帕带来光明和温暖,而月神也派自己的女儿玛玛下来成为蒙可·卡帕的妻子。

他们自的的喀喀湖浮出后,便开始了寻找家园的旅程。两人手拿太阳神的金杖测试着沿途的土地,当来到一片水草丰盛的谷地时,太阳神的金杖一下子便消失在土地之中,于是他们便在这片圣地定居下来,这就是今天的库斯科——意为“大地之脐”。

印加文明没有文字记载,口传的历史已理不清哪些是神话传说,哪些是真正的史料。印加人崇拜日月山河等大自然神祇,而第一位印加君王又是太阳神之子,君主和百姓之间便一直存在着神权的崇拜,反对印加王也就是反对自然之神的思维模式,也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印加人心中。以库斯科谷地为基地的印加部落,于12世纪逐渐崭露头角,15世纪时建立了印加帝国,版图北起北方的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南至智利中部、阿根廷北部,几乎囊括了南美洲半壁江山。农业、医疗、建筑也十分先进,人民生活也相当富庶,因而有“美洲前哥伦布时代的罗马帝国”之称。

然而,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6世纪时,西班牙人以强大的武力摧毁了库斯科的印加神殿和宫室,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建起了宏伟的大主教堂和西班牙式的宅第。尽管如此,在西班牙人的破坏与建设之间仍留下不少印加图腾、文物、石造建筑遗迹,其精确的测量与技术,仍是考古界和科学界的谜团。

库斯科城的主要建筑

库斯科古城依照美洲虎的形状而建。头部是位于安第斯山脉上的萨克希沃玛城塞,中部是印加王宫,贵族的住宅在“美洲虎”的尾部。其轮廓现在仍然依稀可见。沿着石板路走进库斯科,映入眼帘的是清一色的纤瓦屋顶,不仅街道巷弄,就连教堂、民居全都是由石头砌成的。

1533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库斯科,将财宝文物洗劫一空,后又经几次地震和200多年的拉锯战,城市受到很大破坏。但城内有些印加帝国时代的街道、宫殿、庙宇和房屋建筑仍留存至今。城中心是广场,正中耸立着一位印第安人的全身雕像,四周有西班牙式的拱廊和4座天主教堂。

广场东北,有5间大厅的太阳庙建有高耸的金字塔顶,还有月亮神庙和星神庙。广场东南有相对着的太阳女神大厦和蛇神殿的墙壁遗迹。广场附近有考古博物馆,展出印加帝国时期的陶器、纺织品、金银器皿和雕刻碎片等。

城中还有1692年建立的大学。距库斯科城15000米处,有举行“太阳祭”的萨克萨瓦曼圆形古堡。以古堡为起点,印加人修筑了长长的栈道,这是秘鲁古代一条主要交通干线。

走访库斯科城,从位于“美洲虎”腹部的印加中心广场开始。帝国时代,这里是举行宗教祭典与军事典礼的中心广场,西班牙殖民时期改建成包含喷泉和大教堂的城市广场。库斯科城所有的道路、建筑、商家都以广场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开来。

古城的宗教建筑群

中心广场东北侧是一组以大教堂为中心的教堂群,左右分别为耶稣玛丽亚教堂和艾尔·特诺夫教堂。广场东侧则是建造在宫殿基址上的耶稣会教堂。

大教堂始建于1550年,是西班牙人在宫殿基址之上融合了西班牙式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与印第安人石雕艺术,花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才建造完成的。左侧钟楼的玛丽亚·安哥拉大钟,是南美洲最古老的教堂大钟,其洪亮的钟声在40000米以外都能听见。

从中心广场旁边的曼塔斯大街朝西南方走,不远便可到达拉摩宝教堂和修道院,教堂中除了精美的宗教艺术品外,还收藏有鲁本斯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

继续往南就到了圣佛朗西斯科广场,以及宏伟的圣佛朗西斯科修道院。再穿过圣·克拉拉拱门,就是秘鲁历史上最古老的圣·克拉拉教堂和修道院。教堂中装饰着上千面镜子的祭坛,是库斯科宗教艺术品中独特的杰作。

穿过洛莱托街,可以来到建造在印加考利坎恰基础上的圣多明哥修道院。“考利坎恰”在登恰印第安语中意为“黄金庭院”,是一座由太阳神庙、月亮神庙、彩虹神庙和星神庙所组成的神庙群,规模相当庞大,是印加时代最重要的信仰中心。

据说这个神庙群中的石墙,原本覆盖着700多块,每块黄金板都重达几千克。

太阳神庙的主祭坛上也以黄金铸造的巨型太阳为装饰,每当阳光照射进来,黄金便会反射出炫目的光芒,将太阳神庙烘托得既神圣又神秘。另一座月亮神庙则由大量的白银所覆盖。

西班牙人占领库斯科之后,不但搜刮了“黄金庭院”中的全部金银饰品,更以此为基础修筑成圣多明哥修道院,“黄金庭院”只剩下回廊下的印加石墙,来寄予人们对昔日印加“黄金庭院”的无限想象。

库斯科城的博物馆

库斯科城博物馆藏品虽然不多,规模也不大,但都如实地反映出了库斯科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对印加古文化和殖民艺术感兴趣的人,进行一次库斯科博物馆之旅,定会有相当丰富的收获。海军上将宫是库斯科考古博物馆的所在地,主要介绍秘鲁的人类文化、历史发展,展品有石制的箭镞,及印加神庙中挖掘出的黄金制品等帝国时代的各种用具,因而又称为印加博物馆。有时这里还会展出利马博物馆巡回的文物。

位于巨石街的宗教艺术博物馆是一座建造在第六世印加王印加罗卡宫殿基地上的殖民时代建筑,它曾经是库斯科的主教堂,后来教会将这座建筑和宗教艺术品捐给库斯科市政府,并在此成立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别具特色,除了陈列许多以绘画和彩色玻璃品为主的宗教艺术品外,博物馆建筑本身融合了印加石造地基和西班牙木造建筑风格,造型独特并且具有历史意义。

卡布列拉屋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小博物馆,主要以展览现代库斯科秘鲁艺术家的作品为主,但馆中最珍贵的收藏是20世纪库斯科著名摄影家马丁·乔比的作品。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他的工作室模型,里面保存着他曾经使用过的各种摄影器材,显示出当时秘鲁摄影技术的运用。而马丁·乔比当时拍摄的库斯科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除了为当地人保留了库斯科过去的记忆,也是人们了解库斯科从过去至现在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库斯科城的太阳神庙

库斯科太阳神庙和庙前的中心广场是举行宗教庆典和节日狂欢的神圣场所。太阳神的儿子——印加王国的始祖蒙可·卡帕将金杖插入此地,这里发出金光,耀如太阳,所以又称“金宫”。

太阳神庙由一个主殿和周围几个小配殿组成。西班牙的一位史学家描述这座神庙:太阳神庙面朝东方,是在一块圣地上建筑起来的。整座庙宇用精心修整过的平滑巨大的石板砌成,这里有一个很优美的祭台,主殿占地约400平方米,上下都镶有较厚的纯金片。正面墙壁上有太阳神像,是一块绘有男子脸形,周围环绕着光芒和火焰的用黄金制成的厚重的圆形凸片,它面朝东方,在太阳照射下,放出万道金光。

在太阳神左右两侧的金御椅,举行典礼时当政的印加王就坐在上面。主殿的周围是5个正方形的小殿,它们依次为供奉月神——太阳神的姐妹和妻子的月神殿,殿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是由纯银制成的,月神像是绘有女人面容的银制圆凸片。接着是供奉金星和7颗启明星以及天上其他的星星的“星房”,与月亮神殿一样,殿中所有的器物也均由白银制成。

库斯科城的印加石墙

库斯科市中心除了红瓦石墙的教堂、民居外,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充满韵味的印加石墙,两侧分立着祭妇楼和耶稣会教堂的洛莱托街,有目前库斯科最长的一段古印加石墙。在巨石夹道的小巷中前行,两侧打磨光滑的花岗石令人不由得伸手抚触。

在感叹前人的匠心巧作之时,会奇怪石墙最底层皆以小石块为底,而上面的方石却逐渐往里倾斜堆叠,其实这样可以减缓地震所造成的危害,据说在历次大地震中,建于印加石墙上的殖民建筑几乎完全倾倒,而底层的印加石墙却丝毫无损,实在令人惊奇。

巨石街是库斯科城中另一条有名的街道,这里保留着一段第六世印加王——印加罗卡宫殿的石墙遗址。与洛莱托街的石墙不同,巨石街的石墙全部由体积巨大的石块堆砌,其中最著名的是那块有12个角的巨石,天衣无缝地和其他巨石镶嵌在一起,充分表现出印加人精湛的石材技术。传说12角石可能是印加时代的月份牌,12个角分别代表了一年的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