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卷)
6708400000005

第5章 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②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③成古丘!三山④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⑤。总为浮云能蔽日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①金陵:今南京。凤凰台:故址在南京凤凰山。相传刘宋元嘉间有异鸟集于山,被看作凤凰,遂筑此台。②吴宫:指三国吴所修太初、昭明二宫。③晋代衣冠:晋代,指东晋,南渡后建都于金陵,豪门权贵聚集于此。衣冠:指当时的名门贵族。④三山:在今江宁县西南,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名。⑤白鹭洲:江中沙洲,在南京水西门外,因多聚白鹭而得名。⑥浮云蔽日:喻奸臣当道,障蔽贤良。

“译诗”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及宫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没在荒凉幽僻的小径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化为一抔黄土。我站在台上,看着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赏析”李白所写的七律不多,此诗则是太白诗中的名篇。

李白受谗,被赐金放还后,心系长安,也希望自己能见用于世。南游金陵,登凤凰台,见景生情。诗中既抒发了诗人被邪恶势力排斥、志不得伸的愁苦,又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势力的谴责。

诗的前四句写眼前之景,后四句借写山水而抒发诗人内心的忧愤:凤凰台上,曾经飞集凤凰,如今凤去台空,只有滚滚长江,终古奔流。三国时吴都的繁华,已埋没在荒草幽深的路径中;晋代在金陵居住的豪门大族,也都已变成一堆堆古坟。这前四句,李白着意描绘、渲染了一种荒凉破败的景象,为下四句烘托一种深沉忧郁的气氛。

后四句,诗人先写远眺金陵:三山一半被云雾遮在天外,江中的白鹭洲把江水一分为二。写出了登临所见的若隐若现、如有还无的景象,但接着诗人的笔锋陡然一转,抒发起内心的忧愤来:邪恶势力包围着君王,正如浮云遮日。诗人登高不见长安,心中充满了凄哀。

后人曾说此诗是李白模仿崔颢《黄鹤楼》之作。就艺术上说,二诗是难分伯仲的,李白绝不是在“东施效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