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要厚道全集
6705200000182

第182章 从容的面对自己的能与不能

很多人由于太精明,事事想争先,处处想位于人前,不分何时都想出人头地,不知退让,到头来,自己给自己招来祸患,使自己处于无穷的烦恼之中。

知足常乐,适可而止,是古今中外智者贤达所一致推崇的处世哲学,而很多人在利益的旋涡中往往忘了这一点。中国人的智慧之源《周易》一书中,早告诫人们“亢龙有悔”,即一个人过于要强,必然招来灾祸。

人不甘于平凡,总想有点作为。这种想法是推着社会向前走的动力。许多人认为,如果生活太平凡、太普通,日子太单调、太呆板,就没有多大意思,尤其是年轻人,更是珍惜一生难再的青春,总想在历史的长河中翻起几朵浪花,在历史上、教科书上留下一笔重彩。古代不是有人说过“要么名垂千古,要么遗臭万年”的话吗?

然而,古往今来,普天之下,还是平凡的人多于非凡的人。实际上,要做一个非凡的人很难,能安于做一个平凡的人也不容易。一个人如果看得破、看得透,其平凡的经历都透露着非凡的智慧。

常言道:“烦恼皆因强出头。”一位作家曾说过,猴子爬得越高,屁股又红又脏的丑相就越加显眼;自己不知道身上只穿着“皇帝的新衣”,却忙不迭地挣脱“隐身衣”,出怪露丑。许多稍有才能的人,终生挣扎着在几人之下,万人之上,耗费精力,何苦来哉?

三国时蜀国的重臣杨仪,因未受到重用,而口不择言,乱发牢骚。结果被小人告发,落得个贬为庶人,最后羞惭自刎而死的结果,真是太不值得了。

孔明去世后,刘禅依照孔明的遗言,任命蒋琬为丞相、大将军、录尚书事。杨仪虽为官多年,还有新功,却仍任旧职,在此情况下,心中不快是自然的。他找了一位同僚,诉说对蒋琬的不服气,并且提起孔明死后,将全军指挥权托付给他,说如当初他带兵投魏,还不至于是现在这个官。这是气话,因这气话不同寻常,故说话的对象应是知己。那位同僚在杨仪最苦闷时,被找来听诉牢骚,无疑应是杨仪的老友、知交,谁知不然,这位同僚却打了小报告,差点要了杨仪的命。

杨仪官至长史,已是不小的官职,但因横向比较,产生了怨气。他在敌兵压境,内隐叛患的复杂情况下,被诸葛亮尽托一应大事,说明他的素质、能力和应变急才是超人的;但诸葛亮又没有向刘禅推荐他做“任大事者”,又可知杨仪有他的个人局限。杨仪就好比一位有实战经验的将才,能在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下率千军万马从容应对,但却缺少和平时期上下左右的相处之气量,因此只能胜战,不能治国。他之所以缺少气量,实在是心中有关崇尚做官的虚荣。长史是大官了,却还有更大的官。他从战地回来的期望值太高了,一旦实现不了,就产生了抵触,就表现了不成熟的一面。这就是极为成熟的军事家杨仪的悲剧。

杨仪仅仅是不服别人,禁不住寂寞;当今社会有些人禁不住寂寞,是舍不得放弃做官。官位就像贾宝玉脖子上的那块石头,是命根子,丢了或变小了,都会要他们的命。某局长5年前就已58岁了,可5年后仍填58岁,为此他甚至认真地到组织部多次声明、说明、证明。大家说:“×局长就是不肯迈入六十岁。”其实是讽刺他迷恋官位,不愿退休的心态。有许多人虽退了,却在心理上调整不过来,整天叨咕着别人忘恩负义,不来看望他,这也是不甘寂寞的反映。还在位上的,也只能上不能下,只想在重要的位置不想到不重要的部门。每一次换届选举,各地政府部门的一些官员们,就会惶惶不安地注视着人大的任命,有些人不惜串门子、找领导,千方百计要保住自己的“×长”。

其实,在当今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不做官从另一个角度说,反倒能获得更多的时间享天伦之乐、赏田园风光、得市井乐趣,如此优越之处,哪来的寂寞?人生的乐趣如此丰富,何苦为了一官半职而自寻烦恼呢?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应当保持一颗平常心、知足心,是最聪明的选择。“月满则亏”,亏时未免伤心落泪,与其承受人生“亏”时的凄凉痛苦,不如像曾国藩那样保持一种“月未圆时花未开”的人生状态,保持永恒的快乐和恬淡。任凭风浪起,横祸也不会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