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项事业发展,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道路面积不断扩大,街巷拓宽延伸,住宅建设发展迅速,小康村建设速度加快。
一、旧时的纳家户村貌
传说明朝纳家户人住在一个堡子内,由于人口增多,堡子扩建成大寨子,寨墙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600米,墙高9米,顶宽3米,由黄土夯实而成。上面设有炮台,有人看守,东西有高大的城门。寨墙外有护寨沟,沟深3米多,宽5米,俨然一座军事寨堡,其功能主要是用来防御土匪。寨内修建有专供马车走的大路和供行人走的小路,有比较完善正规的大街小巷。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期,寨墙还保存,1958年后平毁。
旧时村寨内设市。从东门到西门之间是一条街道,民国初年,有各种商号和铺面数十家,甚至有过一家洋行,还有一些粮油加工和手工业作坊,是一个享有盛誉的民族集镇和商品集散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后逐渐凋敝,特别是1941年成立永宁县,县址设在村旁,其地位由养和乡(今杨和镇)代替,遂由集镇衰落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落。
二、村庄规划与居民点的新布局
规划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杨和乡(当时的养和公社)和县城建局在纳家户村进行勘查测量,本着尽可能节省土地的原则,制定了一个统一的村建布局规划。按规划居民宅基地的面积统一为:1口~4口人的户为14.9米×15米;8口人以上的22.5米×22.15米;房屋统一坐北朝南。同时在居民区规划了2条宽约20米、长约1000余米的贯穿东西南北的中心大道和12条6米~8米宽的巷道,形成纵横交错、错落有致的棋盘状的格局。为了排水,还规划了5条排水沟,其中3条东西向,2条南北向。1981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乡政府与村委会鉴于居民点地势低,容易进水受淹,决定以后新建房屋地基一律垫高1.2米。这一规划,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执行得较好,凡违反规划的均按制度处罚。但在1989年以后,一方面由于管理不力,少数人带头违反制度,出现乱盖乱建,有意将房基地超标准垫高(最高垫高到2.7米)的现象,而未得到处罚,致使原有统一规划遭到破坏。为此,造成广大村民的不满,引发了不少纠纷和矛盾,干群关系、邻居关系受到损害。另一方面,随着生活的改善和人口的增多,以及专业户的发展,居民区变得越来越拥挤。原有的住宅面积已不能满足要求,申请重新盖房的人家越来越多。为此,1993年经县土地局和乡政府同意,在村东和村北划出120亩耕地开辟两个新居民点。1996年后,陆续有上百户居民从原居民点迁移到这里。新规定每户宅基地可占地0.4亩,预计解决300户的建房问题。尽管如此,村庄布局依然拥挤,房前屋后,除巷道外,几乎没有一块空地。
2003年以来,根据银川市和永宁县人民政府的批示,为使纳家户村成为“塞上回族文化旅游名村”,结合纳家户村的自然条件,编制了总体规划方案。
工业区:工业集中在新区以南,形成一个工业区,在建设中把占地少、污染少、运输量小、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建在工业区的南部,无污染的工业建在离生活区较近的地方。同时提倡联合使用公共设施和仓库,禁止一厂一区,一厂一院,禁止生产、生活不分。仓库集中建在城区的西南部,与工业区相连接,仓库共分三类:第一类为中转储存仓库,建在靠近工业区和交通方便的公路边;第二类为生活服务性仓库,建在北面生活区;第三是危险品仓库,要远离村区建设。
道路:采用基本方格网络道路骨架,共规划村区道路10条。主要道路是纳家户风情一条街,宽约40米,临街两侧进行重点绿化亮化工程,村区之间有便捷的干道联系,在整个村区建设中东、南、西、北、中都有道路网络,特别是通往主要旅游景点的部分道路进行了拓宽和延伸。
居住规划:住宅建筑向村区以南发展。南部视野开阔,风景优美,交通通信方便。住宅建设重点突出回族风情,紧紧围绕回族一条街的建筑风格和楼阁式建筑群体,合理提高建筑密度,人均居住面积为12平方米~16平方米。
公共设施:以服务方便为目的,以配套完整的服务设施为重点,进行统一建设。一是商业性公共建筑,以回族一条街为中心,配套建设完整的商业网点;二是行政性设施,在围绕纳家户清真寺和小学、幼儿园,行政村办公楼为中心集中布局,形成公用事业一条街;三是文化娱乐性建筑,在中华回乡文化园、伊斯兰文化交流中心和阿拉伯城、伊斯兰艺术培训与研究中心、阿拉伯语学校等周围建设图书馆,文化馆等,形成文化娱乐中心;四是教育设施,村西南角为教育科研用地,在生活区的西半部各建一所中学、小学;五是体育建筑,围绕纳家户清真寺建设,建设纳家户回乡文化广场,纳家户农家乐园,集文化、体育、休闲度假为一体,不出门就可以欣赏到展现异城特色的世界穆斯林文化艺术的精华。
集市与农贸市场,集中在商业一条街的村区中心的边缘,根据村区商业服务、网点的需要,建设集市和农贸市场。
园林绿化规划:以常规绿化为主,点、线、面结合,近期达到50%。同时大搞旅游景点的道路绿化,街头绿化,公共绿化,多开辟小游园,在村区东北角和109国道和纳家户中心街两侧建设公园一处。在生产与生活区之间设防护绿化带,宽度不少于10米,村区主要绿化达到四季长青,三季有花。
总体建设随着银川市人民政府建设“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城市的推进,坚持“以人为本、以寺为根、以园为心,以文为魂”的规划理念,科学规划村域生态湿地、园林绿化、住房建设等。规划建设服从大局,服务人民,着力营造生态园林景观,彰显“塞上湖城,回乡风情,黄河风光”三大特色,优化村区发展框架,全力打造“水系环村,文化鲜明,民族特点,环境优美”的塞上回族文化旅游名村。
建设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东西大道两旁。这条东西大道,东接109国道,跨过国道就是县城,西通北全村。这条道将全村分隔为南北两部分。其中路南的居民区约占全村居民的1/4,路北占3/4,在村东的1/4处与南北大道交错。大道的东段大约800米,铺有柏油,是全村进出的主要交通枢纽。每天这里从早到晚车水马龙,很是热闹。村委会办公楼、村卫生室、清真寺和小学校在大道的南侧;皮毛市场和敬老院、幼儿园位于大道的北边。在两旁还排列着10多家小商店和清真饭馆以及多家家庭企业,如塑料加工厂、饲料加工厂、骨粉加工厂等。
建设回族新村。第一期征地156亩,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样式、统一围墙和门楼,建设具有回族特色的高标准新居149幢1.74万平方米。已完成新村绿化50亩,新村巷道绿化20条,栽植枣树600多株,水泥硬化道路10条8300平方米。配套安装了上下水和路灯等基础设施,并建设了3000平方米的广场和3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配合新村建设,对民俗街两侧和清真寺广场四周农户房屋实施了坡屋顶连片改造,共实施“平改坡”91户364.5间11664平方米,全部为草泥挂瓦结构,粉刷面积4898平方米。
60%以上居民依然居住在原寨子的地基上。居住的主要是纳家户村第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村民小组的村民。组与组之间虽有地盘划分,但没有明显的界限,往往同一巷道,住着两三个组的居民。一组和十一组的居民点在村北,与上述各组有几百米的距离,少量汉民居于此地。它与南北大道贯通和连接。原寨子外的村东大道两旁和邻近寨子的北边分别形成两个新居民点。全村居民点面积764亩,约占全村总土地面积的10.3%。包括道路巷道和其他公共设施用地在内,平均每户占地面积505.7平方米,人均120.1平方米。
2009年,纳家户回族风情街,园区内建有住宅楼,搬迁户582户全部住进了新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