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高高的白杨
6703600000075

第75章 永远的孝德牌楼

明朝末年,从湖北孝感移居川北四面山南麓的刘氏家族为了彰显和铭记族长的功德,在四面山南麓的官道上修建了一座孝德牌楼。刘氏家谱记载了这位族长在迁徙途中抢救被山洪冲走的母亲时自己不幸遇难的事实。

刘氏家族第二十一代孙刘继、刘承儿时见到的第一道风景就是这座牌楼。兄弟俩割草、放牛、拾柴、采蘑菇、摘野果,在这座牌楼四周处处都留下了足迹。兄弟俩自幼喜爱画画,常以树枝、石块当笔在地上画眼前的山水房舍;画得最多的当数这座孝德牌楼。

解放不久,哥哥刘继在县城中学任美术教师。“文革”期间,学生出去大串联,学校停课,他不得不回到家里来。有一天,他看见一群戴着红卫兵袖章的学生拿着铁锤爬上牌楼把青石匾额上的“奉先思孝”四字砸烂,接着他们又把楼侧汉白玉石碑上刻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砸烂。不久,县“红联”的造反派头目又带人来到牌楼前说:“仅仅把牌楼上下的字砸烂不行,破‘四旧’必须彻底。明天叫人开来推土机,把牌楼推倒。推倒的石料叫村民拉回去垫猪圈。”

为了不让牌楼从人们记忆里消逝,刘继回到家里立即推开窗户,架起画夹,抢在牌楼未被推倒之前把它画了下来。这幅画被他藏进了立柜的夹层里。

在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统治区实行“二丁抽一”的征兵令。刘氏兄弟为逃兵役躲进了四面山。乡公所抓不到刘氏兄弟就把他们重病在家的父亲抓去关押。刘承无奈,只得擦干眼泪去当壮丁,把父亲换回家。刘承上战场之前,叫刘继画了一张父亲的画像让他带走。1949年,刘承随国民党军队去了台湾。1982年夏天,刘承趁他定居美国的好友到大陆探亲的机会给哥哥刘继捎回一万美金和一封家信。信上说,他知道他们的父母早已不在人世。这钱就用来刻制二十四孝图石碑,存列于孝德牌楼的廊房里。二十四孝图要刘继亲手执笔画出。信上又说:“哥哥当年给父亲画的肖像珍藏在我内衣口袋里已数十年,至今还完好、清晰。肯定是他老人家保佑我,我才大难不死。这次我带回来画像的复印件,是要哥哥将其镶刻于父亲的墓碑上。我还希望在大陆的一家亲人去孝德牌楼前摄一张照片让来人捎给我。我这一辈子若不能回到家乡来,当我辞世之时,我要将这张全家人的照片和哥哥画的父亲的肖像一起装进我的贴身内衣口袋,让大陆的亲人伴我长眠……”

照一张全家福照片容易,但是照一张以孝德牌楼为背景的全家福照片如今怎么都办不到了!刘继无奈,只得把孝德牌楼早已被毁的事告诉刘承的好友。同时还将他在牌楼被毁之前画的那幅写生画拿出来给刘承的好友看。刘承的好友说:“你弟弟如今体弱多病,经不起任何精神上的打击。我当然不会说出牌楼被毁的事。我就说乡下一时找不到照相机,全家只能到城里去照相,所以背景上没有牌楼。”

近年来,海峡两岸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已有不少台胞回大陆投资兴业。

一天,久卧病榻的刘承对正打算到大陆投资的儿子说:“你去大陆投资旅游业吧。你回去与我们老家的政府洽谈,把在孝德牌楼所在的四面山开发旅游新区的投资项目落实。你尽快走吧,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刘承之子满怀信心地来到老家四面山。他见到伯父刘继的头一件事就是请伯父带他去看看他父子俩魂牵梦绕的孝德牌楼。不料伯父给他看的竟然是一张孝德牌楼的写生画!原来他打算作为新旅游区主景点的古建筑孝德牌楼已不复存在!

刘承之子一边含泪凝视着伯父递给他的牌楼写生画,一边紧锁双眉思考着。突然间,他对伯父说:“我不能让我爸爸的希望破灭,我一定要在这里投资开发旅游区。既然我们手上有当年伯父您画的孝德牌楼在,何愁没有实实在在的孝德牌楼!咱们立即着手照图重建,我立即找人把伯父的写生画变成建筑工程图纸。”

不出三个月,一座与原来一模一样的孝德牌楼就耸立在四面山南麓的公路上!

竣工的鞭炮刚响过,以牌楼为背景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就是刘承之子和他伯父全家人的合影。

这张照片和介绍这个旅游区主景点孝德牌楼的视频被刘承之子带回了台湾。已年逾83岁、久卧病床的刘承将视频看了一次又一次。他深情地对儿子说:“你看看,你看看,这孝德牌楼风风雨雨数百年,如今依然还这么雄伟壮观哪!我们在大陆的老家——风景真美!”

孝德牌楼的修建、被毁与重建,表明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奉先思孝”的美德是深深根植于中华儿女心中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的伦理信条必定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