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挺进浩瀚大漠
6703400000041

第41章 科尔沁沙地

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部的西辽河中下游通辽市附近,是我国沙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科尔沁沙地面积大约5.06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沙地。

“经典回放”

科尔沁沙地位于大兴安岭和冀北山地之间的三角地带。地势是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西辽河水系贯其中。地貌最显著的特点是沙层有广泛的覆盖,丘间平地开阔,形成了坨甸相间的地形组合,当地人称它为“坨甸地”。沙丘多是西北——东南走向的龚岗状,在沙岗上广泛分布着沙地榆树疏林。西辽河上游老哈河流域还有沙黄土堆积,植被以虎榛子灌丛和油松人工林为主。科尔沁沙地西部翁牛持旗松树山及附近沙地分布有油松林,沙地东南部大青沟内分布有水曲柳林。

科尔沁沙地原来是科尔沁草原,由于人们超载放牧,加上气候干旱,使得草原演变成了沙地。在嘎达梅林“抗垦”前后,科尔沁草原就“出荒”11次。今天大部分草原都已沙化,成为科尔沁沙地,属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以风蚀沙地半固定状态为主。目前科尔沁沙地正以每年1.9%速度在发展。

科尔沁沙地离海洋较近,受湿润气流科尔沁沙地离海洋较近,受湿润气流的影响,平均降水量可达300~500mm。降水量多集中于7~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

沙地南部由于受海洋气团影响相对较大,降水量高于沙地中部。受蒙古冷高压和太平洋暖低压消长变化影响,当地冬春季以西北风和偏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

科尔沁东部和东北部有少量钙土分布,科尔沁西部大兴安岭山前冲积扇上主要为栗钙土;南部黄土丘陵山地主要是褐土、黑垆土。沙质平原广泛分布,其中风沙土是主要土壤,按土壤分类,可分为:流动风沙土、生草风沙土和栗钙土型风沙土。风沙土是科尔沁沙地的基本土类。流动风沙土是风沙土中分布面积最广的。生草风沙土主要分布在科尔沁沙地的东部,翁牛持旗松树山的沙地油松林生长在此之中。它们可固定沙丘、沙地和丘间低平地,成土时间较早,土层较厚是草原植被长期作用形成的。大青沟沙地水曲柳林生长在此种土壤中。栗钙土型风沙土主要分布在科尔沁沙地西部和西北部,有钙积层和盐酸反应,是沙地榆树疏林分布。

在科尔沁沙地地区,生活着很多蒙古族同胞。蒙古族是一个热情好客,讲究文明礼貌的民族。当草原上来了客人,不论相识与否,见面总是先问:“赛百奴!”(您好)。随后,主人热情地接待你到蒙古包里坐,叙谈中就以奶茶、奶制品和油炸面食招待。客人告别时,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日太!”(再见)如果尊贵的客人在蒙古包里就餐过夜,或住上几天,主人将用“手扒肉”等食品款待你,席间还用哈达托着酒壶,用盘子托着酒壶,用盘子托着酒盅向你敬酒,这是表示特别的欢迎和尊敬。为了气氛欢乐和助兴,男主人或女主人手捧金怀唱起敬酒歌劝酒,使你喝好喝足,尽情畅欢!

“相关链接”

蒙古族的习俗

蒙古族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之日,也常用献哈达这一礼节。对于长者和客人还有递鼻烟壶吧,这是蒙古族礼俗中的普通礼节。鼻烟壶是一个装鼻烟的小荧,样子像个小磁瓶,制作精巧。牧民把它视作珍品,经常佩带着。陌着人相见,总是互行此礼表示尊敬。同辈相见,要用右手递壶,互相交换,略举鞠躬,然后互品对方的鼻烟。如果是长辈和晚辈相见,,长者欠身递壶,少者应单膝下跪双手接壶,互品之后还回。递鼻烟壶这是蒙古族人民对客人表示敬意和友好。一般在蒙古包里作客,落坐后,好客的主人常常要行这样的礼节。

在蒙古族的习俗中,过去有很多禁忌。比如:骑马列坐车接近蒙古包时要轻骑慢行,进包时要把马鞭放在门外;入包后坐在右边;离包时走原路,待送行的主人回去再上车或上马。在蒙古包内,主人献茶,客人应欠身双手去接,睡坐时脚不能伸向西北方。平素不宜用烟袋或手指指人头,不能在火盆上烤脚。还有包里若有病人,便在门外右侧缚一条绳子,一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来者就不应入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