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挺进浩瀚大漠
6703400000037

第37章 呼伦贝尔沙地

呼伦贝尔沙地位于我国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沙地的东部为大兴安岭西麓丘陵漫岗,西对达赉湖和克鲁伦河,南与蒙古相连,北达海拉尔河北岸,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且南部高于北部。呼伦贝尔沙地东西长270千米,南北宽约170千米,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

“经典回放”

呼伦贝尔沙地大多分布在冲积、湖积平原上,主要集中在海拉尔河南部,从海拉尔至满洲里铁路线的沙带长150千米,宽4~40千米;另一处沙地位于新巴尔虎左旗的阿木古郎镇,并向东和东南延伸,经辉河至伊敏河,沙带长约140千米,宽15~70千米,最宽90千米,大部分为平缓沙地。

此外,在达赉湖东岸还有南北延伸的湖滨沙带,伊敏河及其支流锡尼河等沿岸也有流动沙丘及半固定沙丘分布。呼伦贝尔沙地境内较平坦开阔,微有波状起伏。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且南部高于北部,以达赉湖最低,海拔仅545米。

呼伦贝尔沙地的固定沙丘占沙地总面积的73.5%,半固定沙丘占22.2%,流沙仅占4.3%。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多数为蜂窝状和梁窝状沙丘及灌丛沙地、缓起伏沙地,沙丘间普遍有广阔的低平地,是优质的农业垦殖区。呼伦贝尔沙地处于森林与草原的过渡地带,地理环境优越,沙地又以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为主,为农、牧、林业生产的综合经营提供了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生物资源。

呼伦贝尔沙地的气候具有半湿润、半干旱的过渡特点,沙地境内的河流、湖泊、沼泽较多,水分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较低,为2.5~0℃,年≥10℃积温1800~2200℃,年日照时数2900~3200小时,无霜期90~100天。7月份平均气温在18~20℃之间,有利于牧草生长,适宜牲畜放牧抓膘。年降水量280~400毫米,多集中于夏秋季,年蒸发量1400~1900毫米,干燥度1.2~1.5,相对温度60%一70%之间,盛夏季节水分、热量充足、雨热同步、空气湿润,有利于农业生产,年大风日数20~40天,年平均风速3~4米/秒。

呼伦贝尔沙地植被状况与其他沙漠相比较好。沙地东部植被,为大兴安岭西麓森林草原植被,以白桦为主,混生有山杨等,草原群落的建群种为线叶菊、贝加尔针茅、羊草等;沟谷及河漫滩分布有中生杂草和苔草类组成的沼泽化草甸及沼泽植被;靠南部红花尔基一带有大面积的樟子松林带,伴生有白桦、榛子等,还有线叶菊、针茅、羊草、白荫菅、地榆等杂类草。

沙地中部植被,为典型草原植被,建群种为大针茅、羊草等,还有隐子草和杂类草群落以及小叶锦鸡儿灌丛化的大针茅草原等,另有差巴嘎蒿、冷蒿半灌林群落和黄柳灌丛及榆树疏林等;在河漫及低湿地有中生禾草、苔草、杂类草等甸。

沙地西部植被,仍属典型草原植被,旱生性较强的克氏针茅、隐子草等占优势,以丛生小禾草、旱生小灌木、半灌木和葱等为伴生种。小叶锦鸡儿的数量明显增加,榆树疏林已不存生。克鲁伦河沿岸滩地及河谷低湿地,是芨芨草、马蔺等盐化草甸。

“相关链接”

呼伦贝尔沙地是怎样形成的

历史上呼伦贝尔一带曾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天然草场,而现在却黄沙裸露、牧草低矮稀疏,草场已经沙漠化。最早破坏这里森林的人,大概要追溯到东汉时期(公元1世纪)的拓跋氏鲜卑人。

在呼伦贝尔地区鲜卑人的墓葬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桦木棺材和桦皮筒、桦皮罐、桦皮箭袋等桦皮器具。桦树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加工制作各种各样的器物。当森林砍伐殆尽,再加上人们开荒种地,地表土层自然遭到严重破坏,就出现许多大坑。地下的粉沙在大风、狂风下飞扬出来,形成沙地和沙丘。沙漠化现象于是开始。

到了公元10世纪,契丹人占领了呼伦贝尔草原,并向这里移民开荒。砍伐了林木,放火烧荒;修建水渠。到了11世纪后期,大量的开荒种地,使草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地下的粉沙乘机而出,扩散到附近的地方,形成流动沙丘。除了开荒种地之外,辽朝又在呼伦贝尔大修城池和边壕(阻挡骑兵的沟壕)。边壕是古代草原上规模巨大的军防工事,全长约700千米,深4~5米、宽5~6米,在边壕附近还修建许多城堡屯军。辽边壕的修建对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所经过之处,树木、蒿草都被砍光烧尽,还要挖地很深,导致地下伏沙暴露出来,在大风作用下四处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