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挺进浩瀚大漠
6703400000034

第34章 鲁卜哈利沙漠

鲁卜哈利是阿拉伯语,意为“空旷的四分之一”,由于其面积占据阿拉伯半岛约四分之一而得名,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之一,覆盖了整个沙特阿拉伯南部地区和大部分的阿曼、阿联酋和也门领土。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长1200千米,宽约640千米,面积达65万平方千米。

“经典回放”

鲁卜哈利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其沙丘的移动主要由季风引起,并且由于风向和主流风的差异,沙漠的沙丘被分成3个类型区,即东北部新月形沙丘区、东缘和南缘星状沙丘区、整个西半部线形沙丘区。对于鲁卜哈利沙漠的成因,国内外一直缺少系统的研究。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气候、地形、古地理等自然因素是影响鲁卜哈利沙漠形成的主要因素,人类的影响不明显。

鲁卜哈利沙漠从北纬12°~34°线整整跨越22个纬度;尽管沙漠的大部在北回归线以北,它还是被视为热带沙漠。夏季酷热,有些地方气温高达54℃。内陆干热,尚可忍受。然而,沿海地区和一些高地受夏季高湿度制约,夜间或清晨有露水或雾。整个沙漠的年降雨量平均不足100毫米,但其多寡幅度却在0-500毫米之间。除了冬季断续降雨、春季阴霾或尘暴之外,内陆天空通常是晴朗的。倾盆大雨偶然淹没主要水系流域。冬季凉爽,令人心旷神怡,最冷的天气出现在高海拔地带和最北部。

鲁卜哈利沙漠上的风主要从地中海吹来,次第刮到东部、东南、南方和西南,画出一个巨大的弧。多风的季节出现在12~1月和5~6月。此称为热尘风的时期持续30~50天,风速平均每小时48千米。能够考验困在风中的人们的耐性的热尘风,是运载大量沙尘并改变沙丘形状的干燥的风。每一场风暴都将数百万吨的沙子携入鲁卜哈利沙漠。被吹动的沙子离地不过数英尺,只有在被旋风、尘卷或区域沙暴卷起时例外。风在鲁卜哈利沙漠的西南部依次从四面八方刮来。强劲的东南风每次一连数日扫过大沙漠,将热尘风对沙丘形成的作用逆转过来。

稀有灌木拉克,以“牙刷灌木”知名,其枝条被阿拉伯人依传统用于刷牙。整个沙漠到处生长,为贝都因人所熟知,他们将这些草用於食品调味和防腐、熏衣和洗发。能产生馥郁的乳香和没药的灌木可见於阿曼佐法尔地区的较低海拔地带。东鲁卜哈利沙漠一般被认为干燥不毛,但在巨大沙丘的侧翼却养育著许多植物,包括一种叫做纳西的甜草,为如今稀有的大羚羊提供主要草料。许多绿洲种植海枣,海枣本身为人和家畜提供食物。可提供建筑物及制作井架和古式辕杆的木料;树叶作为手工艺品和缮盖房顶。绿洲还出产许多水果和蔬菜,诸如水稻、苜蓿、散沫花、柑桔、甜瓜、洋葱、番茄、大麦、小麦及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有桃、葡萄和仙人果。

鲁卜哈利沙漠的动物也多样而独特。沙漠昆虫包括苍蝇、疟蚊、蚤、虱子、蜱、蟑螂、蚁、白蚁、甲虫和能把自己伪装成树叶、树枝或卵石的螳螂(食肉昆虫)。还有清除粪便的蜣螂、无数的蝶、蛾和毛虫,而曾经破坏自然环境的有害的飞蝗现在得到控制。蛛形动物包括大食蝎虫、蝎和蜘蛛。食蝎虫可以生长到20厘米长。蝎也可以生长到20厘米,有黑、绿、黄、红和灰白诸色。蝎的毒刺可使幼儿致命。绿洲水塘中有小鱼。有一些两生动物,诸如蝾螈、蝾螈类、蟾蜍和蛙。爬虫类包括蜥蜴、蛇和龟。一种生活在平原上尾巴肥大的蜥蜴,长度可达1米。这是一种草食动物,颌上没有牙齿,其尾巴烤熟後是贝都因人的佳肴。长达1米的巨蜥,以飞蝗和其他昆虫为食。许多蜥蜴,包括石龙子、壁虎、鬣蜥和有领蜥蜴,都可以在沙漠中找到。

除了上述的动物和植物之外,在鲁卜哈利沙漠中生活的还有古老的贝多因人。贝多因人是阿拉伯人的一个分支。几百年来,贝都因人凭借智慧和世代相传的生活技巧成为鲁卜哈利沙漠世界中的主人。

“相关链接”

现代的沙漠之子——贝多因人

“贝多因”在阿拉伯语中就是“沙漠之子”。公元5至6世纪之后,世界上许多地区早已进入文明时代三、四千年了,然而阿拉伯地区,尤其是贝多因人居住的地区,却仍然未能摆脱原始的落后状态。

贝多因人在西奈沙漠上居住,他们几个世纪以来保持着以豢养家畜和贸易为生的游牧生活方式。几千年来,30个部落的将近7万贝多因人在这里居住——没有上下水、电、电话和电视——保持着尊敬老人和部落首领的优秀传统。他们是穆斯林,说阿拉伯语,有时也说希伯来语和从游客那里学来的英语。

目前,全埃及还有几万贝多因人,散布在茫茫沙漠之中,政府也曾努力想把他们“拉”进现代城市生活,但遭到不少贝多因人的“谢绝”,他们仍选择了“天做被地做床”的自由自在的旷野生活。这两年埃及发生的几次爆炸事件,政府都声称是贝多因人所为,贝多因人再次引起了世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