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石窟:石窟雕塑奇观
6700900000009

第9章 昙曜奉命开凿第一期窟洞

云冈峪自古是通往内蒙古阴山腹地的古道,秦汉时代的武州塞,大约就在云冈石窟西侧或南面附近,可惜早已消失在残石碎瓦之中。武州山,北魏早期被奉为神山。后来,逐渐成为北魏皇帝祈雨、开窟、礼佛的“鹿苑”胜地。

云冈石窟开凿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前后用了约30年的时间,才基本上完成了这个浩大的艺术工程。

云冈石窟,北魏称武州山石窟寺或灵岩寺。关于石窟的开凿,《魏书·释老志》记述的很简略:

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70尺,次60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文献中所说的五所佛窟,即云冈第十六窟至二十窟,称之为“昙曜五窟”。

相传,昙曜是鲜卑有名的高僧,很有学问,太武帝发动灭佛运动时,下令拆除寺庙,杀和尚,驱尼姑,昙曜法师闻风而逃,隐居深山,不与世人来往。

文成帝“复佛运动”后不久,隐居在深山的昙曜法师知道了这件事情,带领众徒弟下山,跋山涉水,来到平城。到了平城,他几次想要求见文成帝都没有实现。因为文成帝不知道他的底细,需要派人查访。

昙曜法师为了见文成帝,终于想出来一个好办法。他带领徒弟们每天在宫门前修行养道,讲经说法,因为皇帝有诏书,宫廷守卫谁也不敢驱逐和尚。

有一天,文成帝率领文武大臣到郊外打猎,当队伍走到宫门口的时候,昙曜法师拦住文成帝的马头便拜。这是一件非常无礼的事情,文成帝为此十分恼火,可是看昙曜法师是个和尚,而且气度不凡,便让士兵上前询问拦路下拜是何道理。昙曜法师便乘此机会把自己愿意到文成帝手下为僧,立志为文成帝全面复兴佛教出力的想法说了一遍。文成帝看见他谈吐不凡,甚有远见,因此有心留用,可是一时之间又不清楚他的底细,不由得琢磨不定。昙曜法师看见文成帝低头不语,以为他不愿收留,准备离去。正巧这个时候文成帝的马咬住了昙曜法师的袈裟,这一幕被文成帝看见了。文成帝以为这是天意,是吉兆,赶紧下马亲自挽留,命昙曜法师承担刊印经书、重修寺庙、录用僧人的重任。

昙曜法师得到皇帝的信任以后,为了展现他的才华,奏请文成帝在云冈开凿洞窟,雕琢佛像,以壮佛威。

文成帝准奏,给了昙曜法师数万名能工巧匠和无数钱财,于是规模浩大的工程开工了。昙曜法师亲自指挥,设计图纸,在僧人们心中的威望很高。

昙曜法师为了扩大佛教的影响,并赢得皇帝的欢心,因此仿照北魏王朝5个皇帝的形象雕琢了5窟洞窟的主佛。施工中,他逐个查看佛像的艺术造型,经常席地而坐,教徒雕琢,要求工匠一斧不多凿,一斧不少凿,斧斧见功夫。

不仅如此,昙曜法师还到处游说,募集钱财。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由昙曜和尚主持开凿的云冈第一期5窟洞窟终于成功了,但是昙曜法师却因为操劳过度而合上了双眼。

为了纪念昙曜法师,人们就把这5个窟叫做“昙曜五窟”,编为云冈第16窟至第20窟,也是云冈石窟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

这昙曜五窟规模宏大,气魄雄伟,形制上共同特点是外壁满雕千佛,大体上都模拟椭圆形的草庐形式,无后室。造像主要是三世佛,主佛形体高大,占窟内主要位置。

第16窟为昙曜五窟最东端的一窟,按位置及造像应为昙曜五窟之第一窟。窟平面为椭圆形,顶为穹窿形,窟内主像为莲花座上的大立像,高13.5米。

第16窟造像发式为肉髻和波状发纹,这是云冈石窟中特有的发式。迎面一尊立像,招你仰望。

此像高大雄伟、造型英俊,神情威严、身着厚重的毡披,胸前佩结带,大裙齐胸,右手上举胸前,左手下垂,拇指与中指相捏,呈说法手印。从造像上可看出一种游牧民族风格,且有一派英武气概。

第17窟窟形平面属椭圆形,穹隆顶。主像为云冈最大的交脚坐像,高15米。

走进这低于地平面约1米的第17窟时,仰面向上,这尊主像魁奇伟岸,有唯我独尊的气势。头上戴花冠,胸前配兽饰,臂着珠钏,腿做箕踞,右手仰掌,左手屈胸,人们称之为“交脚弥勒菩萨”。

第17窟东西两壁各有一大佛像,东为坐像,西为立像,也非常魁梧,但风格与主像不同。由于有这3尊像,也有称之为“三世佛”,主尊定为未来世之弥勒。

第17窟明窗东侧有“太和十三年”题记,为明确洞窟开凿的时间提供了可靠的记录依据。以此对应第17窟的造像,佛像加冠,意在开创大业已成功,予以表彰加冕。

兼可弥补其“冠履不暇”的奔波劳碌,半蹲式的交脚坐形,可为对其“栖逞外土”不得安居寄托的纪念,同时又似在告诉人们,江山初建,无暇安坐,遇有军情可随机起身征战之感。

第18窟形也是椭圆形平面,穹隆顶。洞窟东西最宽处约18.7米,南北最长处约7.7米,是一个非常高大、宽敞的洞窟。

第18窟主尊佛像是一大立像,高15.5米,造型奇特而优美。佛像昂首挺立,身躯雄壮,气势宏伟。紧贴在本尊立佛两侧的服侍是两尊菩萨,头戴莲花纹三珠冠,中刻小坐佛,冠下束发垂肩,眉眼细长清秀,鼻翼俏媚,薄唇含笑,面相较美。

在菩萨立像的外侧,东西两壁各雕一个服侍佛。服侍立佛头顶上方均罩华盖,赤脚踩踏莲座。东西两边的服侍佛和本尊像左右的紧身服侍菩萨与中央主佛相互映衬,既有主题和义理上的昭示,又有造像层次上的过渡,显得和谐、庄严和隆重。

在本尊佛像的双肩两侧,服侍菩萨头顶上方,左右各雕有5尊弟子像,合为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整个洞窟的布局造型显得主题突出、雕琢精美。从整体看,这一窟是昙曜五窟中最豪华、最讲究的一窟。第18窟主尊大像威严、肃然,具有自信、抱负和傲慢的表情。但右手下垂,左手抚胸,又显出一种谦逊的矛盾合一的神态。特别是那身稀有的“千佛袈裟”,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和思考:那袈裟上附着的无数禅坐小佛,是对主佛的捧奉还是对主佛的压抑?据调查,在国内外的泥塑、彩绘、木刻、玉雕、铜铸、石凿的各类佛像中,尚未发现有如此规模的千佛,真可谓是云冈之一景。但可以从该像的傲慢与谦逊的矛盾神态中,探讨太武帝持傲灭佛及晚年忏悔的矛盾中探寻其象征太武之处。

该像十分奇特,佛相和人形都比较鲜明,有佛感也有人感。在神态上,威严与震慑的神情十分强烈,但抚胸与反悔的表情也相当明显,是一躯交织着矛盾感的造像。

尤其那身“千佛袈裟”,与大佛像形成鲜明而不协调的对比,这在国内外各种造像中是极为罕见的。以此对那位既有显赫武功又有灭佛过失的太武皇帝是较为恰当的。

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那就不难看出这“千佛袈裟”披在此尊佛像身上的用意。这是运用“往生”的观念进行的独出心裁的设计。

它的意思可能是太武帝当初杀戮佛门弟子,弟子殉道而往生极乐净土,把千百蒙难而成正果的形象,附在太武帝的衣衫上以资永念,兼示惩罚。而那些小佛像的大小不一,则是为区别遇难者的功德、身份之高低。

从佛像造型来看,左手抚胸,似在扪心自问,表示对灭佛的自省,右手下垂,似如所言“下化众生心”的四弘誓愿形象。取挽救受难众生,使之“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第18窟正壁上方的雕琢有诸罗汉浮雕造像,诸罗汉像不少已风化残缺,就现存的几尊看,这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

这十位弟子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多闻第一的阿难、天眼第一的阿那律、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说法第一的富楼那、议论第一的迎旅延、持律第一的优婆离、密行第一的罗喉罗。

这些弟子群像头部均为圆雕,体躯为高浮雕,而下身则完全消失在窟壁之中,弟子像的造型大都倾斜30度左右,10个造像如同斜于洞窟壁面。

这样的造型和雕琢,在佛教石窟艺术中是极为罕见的。尤其是这十大弟子造型生动活泼,个性突出,神情各异。这些生动的造像完全不同于佛教艺术中其他诸佛、菩萨等模式化,而非常富有个性,并有一种异域情调。从这几尊造像也可标榜太武帝当年征伐之武功。

除此之外,第18窟的四周还有许多大小不同、样式各异的佛室,而且室中造像主要是释迦、多宝对坐像和交脚弥勒佛像,这便可知,这些佛龛与主尊像并非同时完成。

佛龛是后来补刻的,这种补刻一直延续至孝文帝时期,时间相跨有近40年。除了佛室以外,大部分洞窟中间又刻以千佛像,窟顶和洞窟外壁均如此。

第19窟的窟形是在椭圆平面之外又扩出两个侧耳洞,而耳洞的地平线又高出主窟约3米,窟内设8米高的坐像。

它的主佛像是昙曜五窟中的第一大像,这个像高达16.8米,为结跏趺坐像。它气势凝重,端庄严肃,是五大像中用心、用力、用神最大的一个。

对于第十九窟的格局,普遍认为是“三世佛”的布置,以主窟大像为释迦牟尼佛,而两耳洞的两佛一则为过去佛,一则为未来世的弥勒佛。

第19窟主佛像显示着成道者的庄严法相和圆满的福德形状。右手舒展,五指当胸,左手置膝上,微握如拳状,掌中置绢索状物。

文成帝是昙曜造像时的当朝皇帝,同时是个贤德的皇帝,他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复佛,对昙曜又有知遇之恩,他自然成为了昙曜等佛徒要重彩浓笔描绘的对象。

这尊主佛,昙曜寄托了心中最敬重的深情,使这尊佛像端庄稳静、面容慈祥,同时作为鲜卑人的形象也有其典型性,那就是:细眉长目,直鼻方口,两耳垂肩,面颊丰润。

《大智度论·七》记载:“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

《嘉样法华义疏》还有记载:“做此坐者身端心正也。”

昙曜心目中的文成帝是最为身端心正的,所以为他设了这种最安稳的四平八稳的结跏趺坐,以示至高形象。

这尊佛像还有一个独特之处,那便是左手所持“哈达”状的物品,这物品是献给佛的奉加物,是崇佛的一种表示。此处可看做是昙曜对文成帝的一片心意。这在昙曜五窟中也是仅此一例。

第二十窟的露天大佛,被誉为云冈的代表作。主像是高13.7米的结跏趺坐像。因洞窟崩塌而使大佛露天,所以被人们称为露天大佛。

露天大佛造像富丽堂皇,面容丰满端庄,但如果从不同的视角去观赏体味,会从佛的脸上看到慈悲、庄严、欢喜、思维、入定、普救、应化、持世、震慑等“三十二相”。

细心的人能发现该佛有两撇弯曲上翘的八字胡。站在他面前,会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美。他那种自在、自信、自尊的精神品性,使你感到心灵的明净。

可能是由于某次地震灾害,窟前半壁山崖崩塌,致使坐佛暴露在外,巍然独存。据推测,他是依照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琢的,似一位阅尽沧桑、雄才大略的长者,在阳光下俯视人间。

正因成了露天雕像,所以虽是坐姿,却仍显得高大。并且由于可以远视,更增加了他的庄严肃穆之感。

大佛全身比例适称,造型手法简练概括,他宽阔的身躯给人以稳健之感,他所具有的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精神风貌,为这一时期佛像雕琢的杰出代表。

露天大佛微微前倾的身躯和棱角分明的嘴角,仿佛在向众生宣讲着佛教的真话,他那细细的弯眉和微启的双目,使人感到慈悲为怀的气度,他不仅是云冈石刻中的杰作,即使在全国来说也是佛像艺术中的精品。

昙曜五窟的兴工,成为武州山皇家大窟大像营造的开始。同时,云冈附近的青磁窑石窟、鲁班窑石窟、吴官屯石窟、焦山寺石窟、鹿野苑石窟等,也相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