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过程
20世纪以前,伯莱塔以生产高级猎枪和步枪为主。到了20世纪初,伯莱塔与许多枪厂一样,羡慕比利时FN公司、美国柯尔特公司在自动手枪方面的研发成功。
1914年,奥地利皇太子在萨拉热窝被刺杀,导致一战爆发。意大利作为联合国成员参战,当时陆军以利森蒂米1910式9毫米自动手枪为制式手枪,但装备数量不足。
在此情景下,伯莱塔公司正式决定打入自动手枪领域。不久,制成米1915式和米1915/17式7.65毫米手枪。米1915成为第一支伯莱塔自动手枪,其扳机机构后来原封不动地挪用于米1934。
一战结束后的第二年,伯莱塔推出改进型米1915/19式7.62毫米手枪,该枪于1922年开始生产,所以有的资料将米1915/19称为米1922。从米1915/19开始,伯莱塔手枪均采用顶部削薄的套筒,以减轻全枪重量。米1915/19被意大利陆军、海军和警察采用,1931年停产。
接着,推出了综合过去各种手枪优点的米1931式7.62毫米手枪,此枪本来是为意陆军设计的,但最终被意海军采用。后来又推出米1932式,使用9毫米柯尔特自动手枪短弹(9×17毫米),握把后部有一些鼓起,便于握持。
1933年,对意陆军作随身武器试用的米1932又作了小改进,推出修改型,这时的修改型只是米1932的变型枪,并没有重新命名。
1934年,意陆军对米1915以来的伯莱塔手枪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米1932修改型被陆军选作制式,命名为伯莱塔米1934,该枪后来成为意大利国内执法机构的制式手枪。二战时期的意陆军以米1934作制式随身武器,直到停战。
战后,伯莱塔公司将战时留下的米1934的部件组装成运动手枪,向美国出口。
结构特点
与早几年推出的瓦尔特PP、PPK手枪相比,伯莱塔米1934式9毫米手枪的设计具有很大的不同,该枪具有结构简单、坚固、动作可靠和制造成本低等特点。在采用自由枪机式工作原理和外露式击锤方面,与PP、PPK式手枪有共同点。
击发与发射机构
该枪的扳机为单动式,扳机连杆兼作解脱子,发射机构为半自动式。扣扳机时,扳机连杆向后方移动,阻铁连接器以阻铁连接器螺钉为支点沿逆时针转动。
由于阻铁的突柱进入阻铁连接器的上部开槽,阻铁沿逆时针方向转,偏离击锤的缺口,击锤落下击发枪弹。发射后套筒后退时,兼作解脱子的扳机连杆下降,其后端离开阻铁连接器。阻铁与扳机连杆脱离,套筒使待击的击锤保持待击状态。即使套简前进闭锁,只要松开扳机击锤就不会落下,再扣扳机击锤就会落下。所以扣一次扳机只能击发一次。
保险机构
该枪的套筒座左侧设有手动保险,该保险兼作套筒止动器,置于前方“S”位置为保险状态,置于后方“F“位置为射击状态,保险打开时仅锁住扳机,不涉及阻铁与击针。
曾有人对这种仅锁住扳机的保险机构是否能确保枪的安全持怀疑,态度,因此,几年前做过这样的试验:将取出弹头和火药的空弹壳装入弹膛,从约一米高处让它枪口朝下跌落并撞击松木板。结果,击针的惯性力略大于击针簧阻力,使击针撞击弹壳底火,但未击发,底火表面的撞击痕迹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由此可见,伯莱塔米1934仅用锁住扳机的手动保险就能确保枪的安全。
弹匣
该弹匣为直式,容弹量8发,两侧有较大的长孔,可一目了然地观察到剩余枪弹。该设计思想后来被前苏联的马卡洛夫9毫米手枪采用。
弹匣托弹板在弹匣内最后一发弹发射后抬起,起阻止套筒前进的作用,倘若弹匣拔出,则套筒前进闭锁,然而复进簧簧力通过套筒作用于托弹板,使拔弹匣时感到有阻力。
瞄准具
该瞄准具与现在最新手枪的瞄准具相当。准星为片状,照门为U形缺口式。
握把
该枪的握把与套筒座制成一个整体,两侧有塑料制的护板。弹匣卡笋装在握把底部后方,其操作性能不良,几乎不能快速更换弹匣,这是因为当时的手枪都是这样设计的。
标志
伯莱塔手枪在套筒座右侧标有生产序号,枪的型号有时也用米934,据说是为了避免给人以产品陈旧之嫌,所以省略了“1”。
使用枪弹
该枪使用9毫米柯尔特自动手枪短弹。该弹的弹壳比一般的9毫米弹短,不是22.9毫米,而是17毫米,所以称短弹。
射击性能
选用装有6克重全被甲弹丸的9毫米柯尔特自动手枪短弹,对伯莱塔米1934手枪进行射击试验。测得初速为259米/秒;在距离15米处立姿双手握枪,对人像靶射击10发的射弹散布为80毫米。
伯莱塔米1934式30年代的自动手枪,全枪(空弹匣)重670克。该枪不仅形态和内部的保险机构与PP、PPK的不同,握持的感觉也不同。米1934的扳机与握把的距离较近,手小的射手也容易操枪射击,所以是一支很有名气的女式袖珍手枪,平时可装在女式手提包内携带。
该枪的扳机扣力约39牛顿(4公斤),相当重,倘若作自卫手枪,这么重的扳机扣力反而较安全。
在150发射击中,该枪没发生任何动作不良的情况,确实是一支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的自动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