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第二桶金:继往开来的“民企二代”
6697000000042

第42章 上市公司“第一女董”

早在几年前,张静静就被媒体誉为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女董”,她真诚、谦虚、思想活跃、思路明晰,对于房地产资本市场有独特见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静静少年时便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父亲张兴标培养女儿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动手能力,这让她在全面发展上得到了锻炼。据张静静回忆:小时候,她学会骑自行车3天,父亲就放手让她一个人骑车从卢湾区到虹口区,整整45分钟,横越了半个上海市区。学游泳也没有人扶着、带着,都是自己单独学会的。张静静的作业,父亲采取悄悄检查的方法,发现不懂的,出些同类型题目,讲一两点要领,仍让张静静独立完成。张兴标说:“家长不能当保姆,每道题目都由家长教,做出来也只能反映家长的水平,而不是小孩的水平。”小学毕业,张静静便以全市第8名的好成绩考入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上海外国语附中。高中毕业,她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主攻商业管理专业。4年留学,由于勤奋、刻苦,她不仅顺利完成全部学业,掌握了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投资方面的知识,还了解了许多西方文化、西方现代化企业的发展模式,这为她回国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张静静学成回国,进入其父开创的兴盛公司。当年,上海商品房销售始热,但1994年刚创业的兴盛公司仍处于初级阶段。公司千头万绪,张兴标确实需要有一个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人作为助手。可他从培养女儿的实践能力考虑,还是决定让她从基层做起。张兴标说,这样可以让她了解上海房地产的最基本情况,锻炼她为人处世和谈判能力。对于父亲这样安排,张静静一点儿意见也没有。虽然她懂得许多理论知识,但不具备实践经验,从基层做起可以学到实际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会让她更扎实。这位与众不同的“普通员工”牢记父亲多次跟她讲过的“多为别人考虑”的理念,干得非常出色。

2000年,在参与开发新梅共和城这个项目时,张静静是实实在在地看了几十块地后才选中了这块地。张静静说:“当时房地产是低潮,投资必须谨慎。这个项目规划中有地铁,并有大块绿地,市场前景必然好。当时有十多家开发商来看过地,父亲以每亩超出其他开发商20万元的价格拍板,并在3天内拿下,我们是以速度取胜。在此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去决策。”经过5年的历练,张静静熟悉了这个行业,在房地产开发的每一环节上都得到一定的锤炼,并博得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同。

2002年,兴盛集团抓住“国退民进”的大好机遇,开始实施资产扩张战略。具备了专业知识的张静静,当仁不让地担当起兴盛集团这场收购战役中的领军人物。她凭借初生牛犊不畏虎的勇气,同时出击上海华东大酒店、上海新梅联合广场项目和A股上市公司——上海港机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购,并均在两年内全部顺利完成,在企业并购领域和资本市场上大显身手。

2002年底,上海港机股份有限公司66.56%国有股权和黄浦江沿岸306亩土地“一揽子”转让计划见诸报端。在该项目竞争中,先后正式入围并参加谈判的共有14家国内著名实力机构,兴盛集团是这场艰难角逐的最后加入者。谈判在北京举行,张静静带领着7个人前往。临行前,以“多为别人考虑”为经营理念的张兴标,对女儿只交代了两句话:“坚持原则,公司一定要上市;谈判时在不违背公司原则的情况下,多为别人考虑,多满足对方的需求。”

张静静牢记父亲嘱咐,谈判时在多方面主动为对方考虑,赢得了对方的敬重。同时,她凭借其对资本市场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对上海地产前景看好的独特眼光,对世博会效应的正确判断,以过人的胆识开出了切中要害的收购条件。像父亲一样精明、果断的张静静,最后将转让价敲定在每股1.39元。两个星期的谈判取得了预期成功。值得一提的是,在其收购过程中,遭遇了SARS事件、周正毅事件和国家房地产贷款政策发生变化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收购进度还是按张静静确定的时间表如期推进。

2003年1月底,股权转让获得国家财政部批准;7月,中国证监会豁免了兴盛集团的要约收购义务;9月,公司的重大重组方案获中国证监会重大资产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2004年1月,公司股票代码正式更名为“上海新梅”,兴盛集团成功实现了买壳上市,张静静被誉为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女董”,成为我国证券市场成功并购的典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