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富兰克林揭示科学奥秘的故事
6695700000041

第41章 寻找和平解决途经

波士顿倾茶事件使英国当局十分恼火,他们决定进行报复。

1774年,英国当局颁布了五项高压政策的法令,这五项法令的颁布实施把北美殖民地人民的不满和愤怒推向了高潮,那里的人民称之为“不可容忍的法令”。

抗议运动如同烈火燃遍了北美殖民地,各殖民地人民纷纷行动起来,支援在英军围困下濒于绝境的波士顿人民。

1774年9月5日,各殖民地议会派出代表在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共商反英斗争的大计。在第一届大陆会议上,北美殖民地独立的主张提出来了。

虽然富兰克林已对英王和英国内阁不抱什么希望,但是现在他的思想和立场,还没有完全转到用革命来最后解决英国对殖民地的镇压、剥削上来。

现在的富兰克林还十分矛盾,一方面他担心英国的疯狂镇压措施会激起殖民地的民变,使矛盾升级。

另一方面,富兰克林指望美洲殖民地人民的斗争会引起英国内阁更迭,使开明的英国政治家上台执掌政权,这样也许还有挽回的希望存在。

而英国统治阶级中,也有一些不同意采取走极端的统治方式的人士,他们对于内阁目前的殖民地政策,也感到忧虑不安。

这部分温和的统治阶级,也在寻找某种渠道来和殖民地人民沟通,以妥协让步的办法解决危机。

富兰克林抓住机会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他希望英国的有识之士发挥作用,纠正目前内阁的错误做法,以恢复英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和平与团结。

而当时的英王乔治三世,在听说封锁港口的决议生效,从而使波士顿人沮丧、屈服的消息后,自以为高压措施已经奏效,变得更加肆意妄为。

富兰克林在伦敦的处境日益艰难,内阁中的人散布流言,使人认为他是引起殖民地与宗主国问误会的根源。他不得不经常更换住处以避免被捕。

为了使双方达成和解,富兰克林还继续留在英国。除了同温和派人士卡萨姆勋爵保持密切联系外,富兰克林还和另一批同卡萨姆怀有类似意愿的英国官方人士进行了接触。

但是英国政府方面不打算继续和富兰克林交涉,他们也想再等待一下,希望殖民地方面自己让步。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殖民地方面对于英国政府的行径早就厌烦透顶,他们是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的自由和权利的。

1775年2月4日,富兰克林做了最后一次尝试,和英国政府方面的温和派人士进行了会谈。但由于双方分歧太大,谈判失败了。

2月28日,富兰克林提出将马上返回美洲,因为这时他已得知了妻子朵布蕾逝世的噩耗。

一周后他礼节性地会见了一些英国重要的官员,结束了与阁员的交涉,他现在认为交涉已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在离开伦敦前几天,富兰克林最后同老朋友柏哥雷、朗思见了一面,他们依依话别。

富兰克林在伦敦的最后一天是和老朋友朴里斯德里一起度过的。朴里斯德里从富兰克林的谈话中听得出来,他为内战即将发生而深感忧虑,可自己感到问心无愧,因为他已经尽心尽力。

谈话中,富兰克林有些激动,他眼含泪水告诉朋友,如果真的打起仗来,他相信北美洲殖民地人民将取得胜利。富兰克林对故乡北美殖民地充满深情,出使伦敦十余年,无时不牵挂着故乡。

为了北美殖民地的利益,富兰克林一直希望殖民地留在英帝国内部,和宗主国一道繁荣强盛。为了心目中的大英帝国的理想,富兰克林置个人的荣辱毁誉于不顾,尽一切努力周旋于英国权贵之中。

可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英国政府与殖民地之间的冲突,是根本上的利益冲突,殖民地人民既然要得到自由和权利,那就必然与英国政府的国策矛盾。

这同样在富兰克林自己梦想中,能够反映出来。

富兰克林梦想的大英帝国,是北美殖民地和英国本土的平等,是坚持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自由和权利,这就注定了他百般的外交努力必然归于失败。但是,富兰克林失败得悲壮,失败得光荣。

这一失败也使富兰克林多年的美梦破碎无遗,也让他的思想得到了彻底转变,他从此不再抱什么和解幻想,他将在独立战争中得到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