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七卷)
6691200000008

第8章 中古戏剧

宗教剧:真实的迷幻

基督教大约起源于公元1世纪前后,人们传说,在一个偏远的城市拿撒勒,一位未婚少女玛丽亚,从圣灵而怀孕。在马棚里生下一个男孩,这就是上帝之子耶鲜·基督。成年后,耶稣·基督开始向人们传播基督教,后被罗马总督彼拉多判处死刑,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上帝之子当然不会就此杳无踪迹,他还要继续救赎那些苦难者的灵魂,因此,人们又创造了耶稣复活、显灵的神话。

《圣经》是基督教教义,它由《旧约》和《新约》两部分组成,《旧约》是希伯来人(以色列和犹太部落)古代文献的汇编,内容包括历史,诗歌、先知言行、宗教戒规等,是犹太教的经典,用希伯来文写成;《新约》是耶稣诞生之后,有关耶鲜及其信徒的传说,用希腊文和希伯来文写成。

基督教起初是下层群众摆脱苦难、寻求帮助的互助团体。在罗马帝国后期,统治阶级看到了它可资利用的价值,遂将其定为国教。到了中古时期,基督教的势力不断扩大,靠统治者的支持,信徒的捐献,以及对异教徒财产的剥夺,教会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在中世纪,最能代表欧洲建筑成就的,往往是一座座哥特式教堂,它们被建造得富丽堂皇,高高的尖顶插入云空,显示着无可比拟的威严和崇高,彩色玻璃装饰的门窗,透露出迷幻的神秘色彩。许多画家耗尽毕生的才华,为教堂绘制精美的壁画;雕塑家竭尽心力,为上帝及其信徒塑造形象;音乐家用动人的乐曲,讴歌圣母和上帝;而戏剧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传播教义的工具。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教会排斥戏剧,但中世纪的戏剧恰恰是从基督教的中心地带发展起来的。像古希腊的戏剧是从酒神庆典中发展起来的一样。中世纪的宗教剧也是从复活节庆典仪式中发展起来的,宗教剧的第一个演员是教堂的牧师。

早期的基督教庆典中,往往穿插一些歌咏的成分,在复活节歌咏中,包含着简短的问答,穿白色长袍、扮演天使角色的牧师问:“你们在找谁?”唱诗班的孩子们回答:“我们在寻找上帝,受难的拿撒勒基督。”牧师说:“他不在这里,他已如他所预言的升到了天上。去吧,去向所有的人宣布,他已经复活。”接着钟鼓齐鸣,欢声雷动,教堂里响起欢乐的复活节圣歌。这俨然已是戏剧的雏形。

为了让那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明白教义,仅仅由神父宣读艰涩难懂的教条显然是不够的,还有必要加以形象的阐释,演绎《圣经》故事。最早的有史料记载的宗教剧,大致开始于10~11世纪,圣诞节时,牧师往往扮演圣奥古斯督,向教徒宣传耶稣的圣迹。

教堂中随后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儿童唱诗班的孩子们穿着洁白的衣服,由一头绵羊做前导,在教堂内周转,拊演军士的人在后面追逐。这些军士是奉了希律之命,来寻找刚诞生的耶稣的,为了杀害耶稣他们不惜屠戳满城婴儿。于是天使出现了,将孩子们引向歌坛,意即他们已获得拯救,来到了天国。

大致说来,宗教剧具有共同的主题,均以演出者和观众对宗教的虔诚和信仰为前提。包罗万有的《圣经》,为宗教剧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耶鲜受难、复活、诺亚造方舟、约拿和鲸鱼、狮穴里的但以理,这类故事成为宗教剧热衷表现的素材。起初,人们将教堂的正厅当作演戏的场所,圣坛周围的环境形成多面布景。大约到了12世纪,或许由于看戏的人多了起来,教堂容纳不下;或许由于戏剧中世俗味的加重,令教会感到不满;总之,宗教剧渐渐离开了威严的圣地,先是在教堂的门廊外演出,而后就走出了教堂的围墙。

12世纪时著名的宗教剧《亚当剧》,就是在教堂外面演出的。这出戏用法文写成,剧作者的名字已不可考,实际上是个三联剧,内容包括亚当、夏娃因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亚当之子该隐因杀害亚伯而坠入地狱,先知上场向观众解说教义。演出时,教堂的大门成了演员出入的背景,魔鬼在前台跑来跑去。在中世纪,上帝的服装比较普通,用粗麻布制成,头上有镀金的光环;天使穿白衣,背上伸出两个小翅膀;而魔鬼则穿象征地狱的红黑相间的服装,或装扮成恶兽的样子,面目狰狞可怖。

到了13世纪,教会对戏剧的控制渐趋松弛,市民的戏剧演出成为可能,这时,单纯解释教义的宗教剧中,渗透了一些平民的欣赏趣味。那种以表现神的巨大威力和神奇作用来吸引观众的戏,被称为奇迹剧;它的主要特点是每当人们处境艰厄之时,只要心向上帝,上帝或者圣母就会奇迹般的出现,使人们获得拯救。

还有一类剧,专门表现上帝复活、传播教义、信徒们的奇异经历等,人们把它叫作神秘剧。在法国,曾演出过包括《旧约神秘剧》、《新约神秘剧》、《使徒行传》在内的系列剧,由于剧本内容很多,竟然分作20次,才能把它演完。意大利流行的圣剧,德语国家出现的鬼神剧,皆属神秘剧的范畴。

宗教剧中,还有专门表现上帝及其信徒遭受种种苦难的戏剧,人们就叫它受难剧。这类戏剧的剧本大多已经失传,仅从一些绘画中,我们才可了解当时演出的情形。法国画家让·富勒(约1425-1480)在他的一幅画中,再现了《圣阿波罗尼受难剧》的演出实情。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戏的舞台设计非常复杂,演出场面也很宏大。舞台最左边是天堂,设有悬梯,供圣母上下,她的周围有小天使麇集;右边有张着血盆大口的龙头,此乃地狱的入口。舞台中央是圣女阿波罗尼被绑缚着的受刑场面,她的背后站着皇帝、侍从和法官。

宗教剧到后来,又发展出了新的变种——道德剧,这是一种以寓意的手法,宣扬宗教道德或世俗道德的戏剧,剧中人往往是某种概念的化身,是演绎道德教条的工具。法国的道德剧《坚忍堡》演出时,法王亨利四世就曾指示:“仁慈”穿白衣,“残忍”穿红衣,“真理”穿绿衣,“和平”穿黑衣,用明显的颜色对比来区分人物,引发象征性寓意。在西班牙流行的劝世短剧,实际上也是道德剧的一种表现形式。

针对宗教剧结构松散、人物众多、场景变化繁多的特点,演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固定场所的演出,将景屋排成半圆或直线,观众席设在舞台对面,当时也曾有过,圆形剧场,舞台设在中间,观众围在四周;二是流动性演出,往往在盛大庆祝活动中举行;如在16世纪的英国,人们发明了种流动“彩车”,这种车四面敞开,分上下两层,下层是化装间,上层就是舞台,一辆彩车相当于一个布景点,多辆彩车组合成场景变化多端的舞台,在各地巡回演出。受彩车设计的影响,又有人发明了供宗教剧演出之用的三层舞台,使天堂、人间、地狱的情景更容易表现。

随着机械设备的不断发展,演出时的机关布景日益增多。宗教剧在表现内容方面限制了人们才智的发挥,因此,他们就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创造新奇。1501年在蒙斯有一次规模空前的演出:为了显示天堂的美好,人们将奇花异草、鸟兽动物,移到演出场地;水池中放养了活鱼,真驴真牛被牵上舞台;人们在台上宰杀活羊,当作献祭;从临近舞台的屋顶上泄下大量的水,以表现洪水泛滥;上帝乘坐有滑轮的装置,上天落地;演员靠了地板上的活门,时隐时现。这样的演出规模,在今天来讲,也实属罕见。

在后来的一些演出中,神秘主义的宗教内容中,融入了血腥的自然主义的舞台处理,靠细节的模仿,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演出《使徒行传》时,为了表现马太双眼被挖,就在其面部做出两个洞眼,造成血淋淋的效果;为了表现巴拿巴被烧,就制作假的人体,在其中塞满骨头、肠子,投入火中,让焚尸的气味四处蔓延。中世纪戏剧演出中,经常要有电光雷火出现,因此,使用烟火的场面很多,地狱之火喷发时,魔鬼要从中进出,这时扮演魔鬼的演员就身受其害,有时甚至会发生意外。中世纪剧场弥漫的嗜血的味道,是既不人道,也不美妙的,实际上它已经走向了艺术的、美学的反面。

世俗剧:笑对人世

很难想象,所有的人都长久地沉浸在宗教性的悲悯之中,严肃地缅怀上帝及其信徒的苦难和圣迹,不再有任何排遣个人世俗情感的机会,这即使是在中世纪,也是现实中的不可能。

实际上,当宗教剧越来越远地离开教堂,越来越近地走向民间的时候,已经渐渐地融入了一些世俗趣味。如在表现耶稣复活的戏剧中,三个玛利亚去购买为耶稣涂身用的香油,那个卖油给她们的商人,就显示了喜剧人物的特色;在另一个表现耶稣圣迹的戏剧中,希律要杀死幼年的耶稣,但他的阴谋未能得逞,他为此而大发雷霆的样子也显得滑稽可笑;此外,撒旦和其他的魔鬼也常常是宗教剧中用来调节气氛的人物,尤其是在圣诞节的演出中,无论是他们欢快地将亡灵铲入地狱时的神色,还是他们不时插科打诨的滑稽表演,都带有了嬉闹的成分。

道德剧在发展中,由对宗教道德的歌颂,逐渐转向对丧失社会道德的人物和不合理现实的批判,有些道德剧不再描写善恶冲突,而开始表现聪明与愚蠢的矛盾,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戏剧样式——笑剧。从15世纪到16世纪上半叶,笑剧在西欧,尤其是法国十分流行,它适应着中下层人民的审美需求,直接反映现实生活,取材广泛,生动活泼,集诙谐,笑闹,讽刺于一体,那些假仁假义的神父、吹牛说谎的骑士、骄横愚蠢的官吏,贪婪自私的财主,常成为笑剧里揶揄、嘲笑的对象。

笑剧的审美趋向,与中世纪一部民间文学作品《列那狐传奇》颇为一致,都是对中世纪宗教中反人性观念的一种反叛,以嬉笑怒骂的方式,以反应灵敏、行为狡猾,天性乐观的世俗人物,反抗和颠覆宗教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

在中世纪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剧作是《巴特林的笑剧》(1470)。剧中主人公巴特林是个穷困的律师,他为人狡猾。颇多诡计,为了得到一块布,给自己和老婆做衣服,他跑到布商那里。百般花言巧语,对布商进行吹捧,布商在晕晕乎乎之中。便将一大块布料赊给了巴特林。临走时,巴特林一本正经地告诉布商,一定要到他家中来取欠款,届时,他还要奉送一只烤鸭。

布商来到巴特林家的时候,这对夫妻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好好地戏弄他。巴特林假称生病躺在床上,而他妻子则声称几周之内,他根本不曾出过家门,哪有赊布这回事?布商被他们委屈的样子搞糊涂了,等他回去查证,明确了赊布的人就是巴特林之后,他又来催账。这一回,巴特林干脆装疯卖傻,把他赶了出来。

倒霉的布商不久又遇到了麻烦,他的牧童偷吃了他的几只羊,为此他要将其送上法庭。牧童来找律师巴特林寻求帮助,这位狡猾之人想出一个绝妙办法,让牧童用学羊叫来回答一切提问。法庭上,布商本来要状告牧童,可是看到巴特林在场,就向他索要布料,二人吵得不可开交。站在一旁无所事事的牧童,不时地发出羊叫之声。于是,整个法庭被搞得一团糟,气急败坏的法官只得宣布退庭。

聪明的巴特林非常得意,觉得自己的诡计又获胜了。他向牧童走去,让他交出应付给律师的酬劳,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聪明的牧童照样只用羊叫之声,回报他的帮助。

在中世纪,由于长时期的宗教统治,被压抑过久的人性寻求复苏的可能,以致狡黠的聪慧、滑稽的行为、广施的诡计,计谋的得逞,都被看成是值得肯定的人的才智。因此,尽管巴特林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让牧童以他所想出的诡计制裁了他本人,但他仍然是人们眼中世俗意义上的英雄,在当时,人们对他是给予赞赏和同情的。

这个剧在当时很有名,主人公巴特林也成了巧言惑众、足智多谋的律师的代名词。后来产生了许多与巴特林有关的笑剧,如《新巴特林》、《巴特林的遗嘱》、《真正的巴特林的笑剧》等等。

中世纪另一个著名笑剧是《洗衣桶》,它写一个受欺负的丈夫,不得不向妻子立下契约,终日忙碌于所有的家务。后来,他施展滑稽的诡计,让妻子落入洗衣桶中,在她请求帮助时,则声称此事不在契约之中。直到妻子自行撕毁了逼他干活的契约,他才施以援助之手。运用智慧反抗压迫,是这个戏的主题。

对狡猾人物的歌颂,实际上是对宗教意义上道德人物的不屑,笑剧中所流露的乐观豁达的人生观,以及对人的自由精神的肯定,对后来兴起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日本的能与狂言

日本是位于太平洋上的岛国,与中国,朝鲜和俄罗斯隔海相望。在世界戏剧史上,日本的戏剧以其独有的形态和风格,显示着与其他东方民族迥然有别的艺术特性。

像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日本的古代歌舞也比较发达,在春秋时节男女择偶婚配之际,或丰收庆典的时刻,人们往往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庆贺一番。这种集体性的舞蹈表演,叫作“歌垣”,流传至今,绵延不断。

日本与中国的交往,从汉代已经开始,唐朝以后,两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模仿、借鉴的痕迹十分明显。中国的《兰陵王》《踏摇娘》《醉胡》以及木偶戏等,对日本舞乐的发展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古代朝鲜,印度的歌舞艺术也相继传入日本,大约7世纪的时候,专职的俳优在日本的宫廷和豪门中已十分习见。据《日本书纪》记载:公元645年,在皇帝议事厅太极殿中,以中大兄皇子为首的一伙人,意欲发动宫廷政变,夺取苏我入鹿的大权。由于苏我入鹿为人多疑,昼夜持剑,戒备森严,因此中大兄便唆使俳优,利用表演之机,欺骗苏我入鹿,巧妙地解除他的武装,然后,乘其不备,将其杀死,迫使皇极天皇退了位。

关于日本戏剧的起源,史书记载较晚,但是,它显然与宗教仪式有关。相传,在平城天皇大同三年(公元808年)2月,在一个叫猿泽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大洞穴,洞穴里黑烟缭绕,蔓延乡里。黑烟所经之处,人们受其荼毒,疾病缠身,感到十分恐怖。他们请来卜者占卜求救,卜者说,这是一股来自冥地的阴火,若不及时消除,民众定会遭此劫难。于是在卜者的主持下,人们汇聚在洞穴之侧,堆积柴草,燃起浓烟,实施法术,解除灾难。果然黑烟消逝,百病消除。人们庆祝驱魔成功,便在寺院的草地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种舞蹈被称为”薪之能”。

在日本语言当中,戏剧一词被写作“芝居”,“芝”。是草地的意思,而“居”是存在的意思,这说明,日本最初的戏剧不是演出于舞台上,而是演出于草地上。受中国盛唐以后流行的佛教文化影响,日本的神教开始盛行,武士阶级大兴土木。广为修建寺院,神社,并定期举行宗教活动和民间祭祀活动,于是,在宗教仪式的氛围中,戏剧借助寺院、神社的场所,渐渐显出了雏形。

在接受外来影响的过程中,日本戏剧逐渐摆脱照搬、模仿的窠臼,建立起表现着自己民族审美情趣的戏剧样式。在戏剧的初期发展阶段,主要有延年、田乐和猿乐几种演剧形式。

延年,又称遐令延年或延年舞曲,据说是一位佛教高僧慈觉大师从中国唐朝学到的,延年的演出主要是在宗教仪式之后,令人们以遣余兴。这种表演在平安(公元9-12世纪)中期已经出现,镰仓时代(公元12-14世纪)盛行一时。演出一般在寺院的草地上进行,由僧侣和小童充当演员。就其表现内容而言,是比较丰富的,乐曲种类也比较多,有为贵族阶层所欣赏的雅乐,如舞乐、神乐、催马乐、朗咏、时调等,也有在庶民阶层流行的“风流”和“连事”等。在“风流”与“连事”的演出中,已经露出了戏剧的端倪,其演出内容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一,序,由演员自报家门并言明大致剧情;二,问答,装扮成剧中人的演员上场,进入角色,展开情节;三,神灵仙怪出现,宣讲宗教教义;四,结束性歌舞或演说场面。“风流”与“连事”中的故事,许多来自中国民间传说,如《周武王船入白鱼事》《苏武事》《庄子事》《天台山之事》等。有人将这种表演,看成是宗教剧的初级形式。

田乐源于古代日本的田舞,是一种很古老的技艺表演,大约产生于公元8世纪前后。它起源于农事活动和丰收庆典。表演时,以鼓,笛为伴奏乐器,演员头戴花笠,脚踩木屐,以歌舞演农事。猿乐据说是中国散乐的讹传,“散乐”在日语中写作Sangaku“猿乐”在日语中写作Sarugaku,读音和拼写都十分相近。在平安末期,田乐扣猿乐逐渐合流,混为一体,亦即外来的乐舞与日本民族固有的杂艺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有类中国百戏的包罗万象的技艺性表演,这样的表演受到民众的喜爱,并逐渐显示出自身的艺术魅力和勃勃生机。

能的演员全部为男性,主要角色叫做“仕手”,次要角色叫做“胁”,仕手和胁司各带一名侍从,叫做“连”,仕手的侍从叫“仕手连”,胁的侍从叫“胁连”。有些演出中还会出现扮演小王孙或稚童的小孩,这样的儿童演员叫做“子方”。一出能乐的演出,出场人数常在6人以下。由仕手装扮的历史或神话人物,在演出时要戴上面具,这种面具往往雕刻精美,制作考究,保存至今的有200多种,有神面、老人面、男面、女面鬼面、兽面等。除仕手之外,其他演员一般不戴面具。能乐演出时设有合唱队,叫做“地谣”,由6人、8人或12人组成;乐队一般由4人组成,叫做“子”,分别演奏笛子、小鼓、大鼓和太鼓。

能的舞台是一个正方形的台子,由四根位于角上的柱子支撑。分别叫做目标柱、配角柱,笛柱。主角柱。舞台的一侧为合唱队所在地,舞台的正面天幕处有一块木板,上面绘有一棵松树,叫做镜板或松壁,这是能演出中惟一的布景。舞台靠后的一侧设有一条斜形长廊,称为桥廊,通向供演员化妆或整装的地方——镜间,桥廊是演员出入场的通道,演员往往一踏上桥廊,表演就已经开始。在桥廓靠近观众的一侧,等距离排放着三棵松树,离舞台最近的为第一松,依次为第二松、第三松。能的舞台上空有部分遮檐,演出靠自然光照明。为使音量宏大,艺人们往往在舞台底部或周遭埋一些大瓮,以使乐音发生共鸣并产生传导作用。

能在演出时,从序段开始,音乐起处,胁一人或数人率先登场,他或他们扮成云游僧人,然后自报家门,介绍即将演出的故事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所涉及的人物,胁的表演告一段落之后,按照能的演出规则,他不可以轻易下场,就在舞台上固定的位置坐下来。接下来进入破段,仕手上场,先做一番道白,然后与胁问答或对唱,此时音乐舒缓,仕手的舞蹈优美、细腻,是艺人显示艺术功力的时候,也是全剧的精华所在。剧情在歌舞中慢慢展开。歌舞完毕,仕手向观众宣布,他就是剧中主人公的亡灵,然后下场。此时剧场休息,加演十几分钟的狂言。休息之后,仕手换了新的戏服,装扮成主人公在世时的样子,通过与胁的问答,将戏剧引向高潮,这就是急段,此后全剧结束。以幕间休息划分前后两个部分的能叫做“多式能”,而不用幕间休息而一气演完的能就叫做“单式能”。

《熊野》是日本一部著名的单式能,也是世阿弥的代表作之一,它颇能反映能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这个戏是根据《平家物语》中一段故事改编而成的,剧中描写武士平宗盛遇到池田驿的女店主熊野之后,为其美貌所迷,将她带到京都为妾。然熊野家有老母身染重病,心里十分牵挂。她几次接到母亲捎来的口信,希求与她相见,可是丈夫平宗盛却不允其回家探亲,反而强要她随行,到清水寺闲游、赏花。怡然自得的平宗盛逍遥于美景之中,不顾熊野惦念母亲的殷殷苦情,要她唱歌,跳舞以助兴。此时风雨不期而至,受此侵袭,樱花飘零,恰似熊野此时心境,她不禁悲从中生,吟唱到:

都城虽惜春花老,东国无奈落花愁。

熊野借歌舞诉说内心的苦衷,合唱队以歌声应合她的悲情。最后,熊野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品行,感动了神灵,神使平宗盛冷酷的心发生转变,他同意了熊野归家探母的请求。

在《熊野》中,戏剧主旨不在于展现熊野与平宗盛的情感矛盾,而在于通过感伤的吟唱和美妙的舞姿,表现一个内心充满幽怨之感的女子的诗化情绪,在这种诗化情绪笼罩下,歌的韵致、舞的律动,共同勾勒出一副散发着淡远悠长意味的舞台画面。

能的表演也很有特色,包括唱、念、做、舞几个部分,具有写意性和程式化的特点。仕手在一部能中,实际上扮演着两个角色,他既是故事的讲述者,也可摇身一变,成为剧中的主人公。能不追求写实和再现,而追求一种抒情氛围和意境的烘托。能的演员在台上所穿的服装比较华丽,多采用丝织物做成,由外袍,内袍或内服,衩裙、头饰组成,外服色彩艳丽,制作精良,图案美观,刺绣精细。演员上场时有时会手携一些简单的道具,如手杖,弓箭等,扇子是艺人们常用的道具,艺人持扇起舞时,不同的动作可表示多种舞蹈语汇,如清风徐来、流水潺潺、皓月初升、细雨飘零等等,也可表示喜怒哀乐等不同情绪。

日本人将能这种戏剧艺术依表现内容分为5类,第一类是表现先王圣明,祈求神灵保佑的“神事能”,又叫“胁能”,主要剧目有《高砂》、《鹤归》等;第二类是表现武将亡灵超度之后追忆前生的“修罗能”,主要剧目有《田村》、《八岛》等;第三类是表现美女显灵诉说前世风流或情感伤痛的“女能”,又叫“鬟能”,主要剧目有《松风》、《熊野》等;第四类是表现失去孩子的母亲痛极而疯的“狂能”,主要剧目有《隅田川》、《俊宽》等;第五类是表现人与鬼、人与兽搏斗并获胜的“鬼能”,主要剧目有《罗生门》、《红叶狩》等。

日本式的滑稽短剧——狂言

在中世纪的日本社会,当作为戏剧艺术的能,越来越向着贵族化、典雅化方向发展的时候,一种对剧场中欣赏者之庄严情绪进行调解的戏剧机制产生了,这就是狂言的演出,它有类中世纪欧洲流行的幕间短剧,以诙谐、搞笑、耍闹的手法,显示自身生动、活泼的喜剧特性。尽管在当时人们将其看成是旨在博人一笑的俚俗之作,但它却与能相伴而生,相辅相成。

狂言一词,据说是来源于汉语,原指“狂言绮语”,引义为夸大其辞、疏狂放荡之语。由于能的演出所表现的幽冥晦暗之气,不得不借助狂言加以缓解、排遣、能中文雅艰深的唱词,不得不借助狂言加以解释、阐发,因此,尽管狂言演员的社会地位远不及能的艺人,而且一旦演过狂言,便再不可以参加能的演出,但是,狂言作为能之演出中加演的小节目,还是显示了其自身的存在价值。

能与狂言就艺术风格而言,有很大的不同。

“狂言与能乐比较,确有很多特点。能以演唱为主,文辞典雅华丽,狂言全是通俗白话。能多写悲剧性的故事,狂言只是表现喜剧性的生活片段。能多描写过去的事,狂言则是反映现实生活。能主要是歌颂贵族英雄勇将,狂言专门嘲笑大名和僧侣。能受到武士贵族阶层的支持,进入了贵族的官邸,成为贵族阶级的专有物,而狂言还在广大的人民中间流传。”

起初,狂言对能的依附作用比较明显,它主要是用来注解能的剧情和言词的,但是越到后来,它的独立性便越明显,人们似乎不再满足于将一个刚刚看到的深沉、幽玄的故事,被人换一种语气再复述一遍,而愿意看到一些新东西。于是,狂言中出现了与能毫不相干的独立内容。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一种演出的序列,即在两出能的演出中间,夹演一出狂言。在一般情况下,一次完整的演出,应当有5出能,4出狂言。狂言多是演出者的即兴之作,人们口耳相习,得以流传,因此在其流行之初,剧本很少形诸文字。直到1587年,日本才有了第一部《狂言集》问世,里面收录的狂言有200多篇。

狂言是独幕剧,一气演完,不分场,它的戏剧结构与能大体一致,也包括序、破、急三段,一出狂言的演出,仅需两,三个演员,主角也叫“仕手”,配角叫“挨答”。剧中人一般没有具体的姓名,只要有一个说明身份的代称就可以了,如侯爷、仆等。

狂言以对白为主,有时也加唱一些民间小曲,这些小曲不像能那样,有一定的格律限制,狂言演员的服装是日常性的,不刻意追求美观,化妆也十分简单,除了扮演神怪,狂言演员在演出时一般都不戴面具,舞台动作也比较接近生活,没有一定的程式。

演出时,主角一上场,先是自报家门,语词简洁明快,如“我乃住在京都的一个庸医是也”(见于《雷公》),“我乃近地大家都知道的一个赌徒是也”(见于《偷孩贼》),报过家门之后,接下来是一段比较长的道白,以说明故事的来龙去脉,以便为喜剧情节的展开作铺垫,接着演员进入角色,如在《雷公》中,在天上大耍雷光电火的雷公,一不小心跌下云层,在地上摔坏了腰之后,恰巧碰上一位庸医,此人将粗针用锤子钉进雷公腰部,把他搞得痛苦不堪后,竟然理直气壮地索要医疗费,天上的雷公自然拿不出人间的银两,结果尴尬异常。

在《偷孩贼》中,赌徒来到一富户家中,准备偷些东西以做赌资。他翻过墙头,拆毁人家的篱笆,进入房门,正要得手之时,恰被主人发现。狂言的高潮和结尾来得比较急促,一般会显示两种结局,一是和解型的,二是冲突型的,如在《雷公》中,交不出医疗费的雷公,只好向人们保证,今后再不敢乱施淫威,要以风调雨顺来报答世人。而在《偷孩贼》中,被主人发现了的偷盗行为宣告破产,在“来人呀,抓住他!别叫他跑了!别叫他跑了!”的呐喊声中,小偷只有抱头鼠窜。

由此可见,狂言中主,配角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往往各自代表了矛盾冲突的两极,雨不像在能中那样,配角是主角的助手或陪衬。

能的含蓄、典雅之美,不为狂言所有,狂言显示的是直抒胸臆、嬉笑怒骂之气。能意在神韵,而狂言意在讽刺。如在《两个侯爷》中,就颇能见出狂言的机智、幽默的诙谐之趣:

两个侯爷(即大名)闲来无事,相约去逛庙会,为了出行方便,他们没带仆人。可是养尊处优惯了的侯爷,连各自的佩刀都不愿自己拿,于是,便颐指气使地耍起了威风,命令一个过路人给他俩当一回临时仆人,替他们拿佩刀。佩刀递到了过路人手中,情势立刻发生了变化:一方是手无寸铁,另一方是大刀在握。两个侯爷傻傻地蹲在路旁,不知所措。过路人便嘲笑他俩像一对鸡,说“就在那里,给我装作斗鸡吧”。昔日可一世的侯爷,此时战战兢兢,果然学着斗鸡的样子做起了斗鸡表演。过路人看够了斗鸡,又命令两个侯爷脱去外衣,学着不倒翁的样子摇来摇去,授着又命令他俩唱小曲。两个侯爷不敢怠慢。惟命是从,一一照做。这出狂言将当时日本社会权倾一时、不可一世的权贵人物,放入特定的喜剧性情境之中,通过他们从骄横到怯懦的对比,显示了统治阶级色厉内荏的本质。在观众的嬉笑声中,显示了普通民众的聪明才智,以及他们对权贵阶层的蔑视。

世阿弥及其戏剧论

世阿弥是中世纪日本最为著名的戏剧大师,他对于日本戏剧的贡献,不仅限于能的创作和表演,而且还在于他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创立了能的美学观念和理论范式。

世阿弥(公元1363-1443),原名服部元清,幼名藤若丸,佛名世阿弥。受父亲的影响。他自幼受能乐艺术耳濡目染,得其真传,积累了很多舞台经验。在他21岁时,其父观阿弥在新熊野神社表演能乐《翁之年》时,得到了足利义满将军的激赏,于是,他们父子一同被召入将军幕府,成为受人敬重的能乐艺人。观阿弥被授予“观世大夫”的职位,世阿弥则跟随父亲,在京都的文化环境中韬光养晦。

在世阿弥22岁时,父亲观阿弥不幸逝世,他继承了将军对父亲的封号,继续留在幕府中,潜心钻研能乐艺术。他博采众长,革新创造,使得这一艺术形式越来越向着优美,典雅、洗练的古典美的境界迈进,并日渐成熟和完善。世阿弥本人不仅在20多岁时已在演艺界风靡一时,而且成为日本中世纪戏剧艺术的集大成者。在至今存世的能乐剧本中,经世阿弥之手创作的,就达100部以上,如《熊野》《敦盛》等,他还写作了20多部有关能乐艺术的理论著作,如《风姿花传》(又名《花传书》)《花镜》《申乐谈仪》《能作书》等。

然而,在他的精神沉浸在能乐艺术美妙的境界的时候,他的人生却逐渐走入了一个不太美妙的阶段,1429年,原本垂青于他的艺术的足利义满将军退位,其第三代足利义教将军继位后,对世阿弥及其儿子的艺术不甚热心,转而支持世阿弥的侄子服部元重,即音阿弥。在足利义教将军的授意下,幕府中原本应由世阿弥之子因袭的封号、职位,都加在了音阿弥的头上。世阿弥深感失意和落寞。在他的晚年,境遇每况愈下,遭受种种冷遇和打击,甚至在古稀之年被流放到了左渡岛,获释后仅两年,即默然逝于京都。

在中世纪的日本,由于能的技艺是世代相袭,秘而不宣的,因此,世阿弥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至今的理论著作,便越发显得弥足珍贵。《风姿花传》是世阿弥的重要著作,也显示着他有关能乐的审美理想。全书共有7章,内容涉及演员如何训练演技。提高素养,如何在表演中处理好写实与象征的关系,艺人如何创作有艺术感染力的能乐剧本,如何使能乐达到幽玄的美学境界,以及能乐艺术所形成的风格流派,所走过的奇妙历史等等。

世阿弥在其理论中提出了“幽玄”之美的概念,使之为中世纪的日本人广泛接受,并沿用至今。这个概念的表述是借用了中国的词汇,在不同的时代它又被赋予了不同的解释,因此在理解上便会出现一些歧义。总的说来,它是指能乐这种艺术所追求的至真至美的美学境界。“幽玄”这个词汇本身,即含有高雅脱俗、深邃玄妙,意远旨深之意,与其说它是指一种风格,毋宁说是指一种意境。世阿弥自己把“幽玄”解释为“惟美而柔和之风姿”,并认为,它应当与“物真似”密切相关,他说,“幽玄的”物真似“自成为幽玄”。

所谓“风姿”,盖指能乐艺术之总体形象和意味之美,而“物真似”,盖指艺术模仿所达到的境界像真实的事物本身一样。在这里,世阿弥强调的是,艺术美的追求不应矫饰或过火,而应恰如其分,追求幽玄之美,不应脱离真实生活这一艺术创造基础和条件。

世阿弥将“幽玄”与“物真似”的观念运用于能乐的表演理论中,提出艺术表现的日久弥新的问题,他认为能乐艺术应追究“花”的效果,“所谓‘花’这种东西,就是在观众心中感到的新鲜感……不管是什么花,总不会永不凋落,长驻枝头。”那么演员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艺术生命得以延续呢?世阿弥对此有专门的论述。他认为艺人们应当保持“花之种”。做一个演员应该做到不失去自初学时期以来的各种艺风,在演出时,根据需要,从这些艺风中选取必要的演技来表演。在年轻时而能具备老后的风体,在老后而能具备年轻时的风体,这正是赖以唤起观众新鲜感的所在。因此如果随着意味的上升将过去所习得的风体忘掉,这可以说是失掉‘花之种’;如果只保持每一时期的‘花’开放,将‘花之种’完全失去。那么,这将和折下来的花枝没什么两样,也就不可能期望它再开出‘花’来了。”在这里,世阿弥提出了演员要保持艺术青春,除了要不断地切磋技艺,增长知识外,还应保持艺术经验的累积,不断追求艺术表现的更高境界,保持艺术风格的一致。

世阿弥对能乐表演的基本功非常重视,对唱、念、做、舞的功法都颇多论述。他认为,如果一个演员只遵循表演的程式来进行表演,则犹如一个初学的人,艺术创造才华便无从谈起。能够从音曲(念、唱)之中自然产生演技、动作,这是演早多年修炼的结果。好的能乐艺人,不仅要通过音曲来娱悦观众的听觉。也应当通过完美的演技来娱悦观众的视觉,在塑造形象时,不可以简单化或刻板化,表现人之勇敢剽悍时,要有柔和之心,使之不致过于粗犷;表演优柔之美时,也隐含一点刚健,使之不致太软弱。

此外,世阿弥对能的剧本创作也极为重视,他还比较早地提出了剧本作为一剧之本的命题。他不仅对能乐做了类别上的划分,而且要求艺人们应当同时具备编、演等多方面的才能。

世阿弥的一生,是孜孜不倦、热心于创造能乐艺术的一生,也是对这种艺术形式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的一生。他对于日本中世纪戏剧的发展,无疑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所留下的著述,显示了东方戏剧美学追求的特点,丰富了世界戏剧的历史文化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