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上下五千年(第七卷)
6691200000004

第4章 十七世纪欧洲文学

弥尔顿

英国诗人、政论家、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和革命文学的代表。出生在伦敦一个富裕的清教徒家庭,从小喜爱文学。1625年入剑桥大学,并开始写诗,著有《圣诞清晨歌》、姐妹篇《快乐的人》和《沉思的人》、挽歌《黎西达斯》等。英国革命爆发后,站在革命的清教徒一边,发表了《论出版自由》《为英国人民声辩》《再为英国人民声辩》等政论文,鼓舞士气。因劳累过度双目失明,王朝复辟后一度被捕入狱,之后专心写诗。共写出3首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悲剧诗《力士参孙》。其中,《失乐园》是他的代表作,选用了《圣经》中魔鬼撒旦引诱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在艺术手法上,他从多方面继承了古典史诗的传统,语言充满激情,富有政论性,参用比喻和多变的句法表现自由奔放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充满叛逆精神的撒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弥尔顿的创作标志着文艺复兴传统风格向古典主义风格的过渡。

拉封丹

法国诗人。他出生在一个森林管理员家庭,幼年在农村度过,热爱大自然,熟悉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1645年赴巴黎学习法律,结业后返回故乡,潜心阅读和写作。之后,依附财政大臣富凯,后者被捕后被迫逃亡。先后投靠两个公爵夫人出入上流社会。他的主要文学成就是《寓言诗》12卷,1668-1694年之间陆续出版,共有故事240多个。其中大多取材于伊索寓言、古希腊罗马和印度寓言家的作品及民间故事,加工改写后进行再创作,大多采用自由诗体,语言流畅自然,思想内容更为深刻。其中不少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如《狼和羔羊》通过一只小羊饮水时被狼强行吞噬,说明强者总是最“有理”的;《农夫和蛇》说明对恶人不能讲仁慈,否则反被其害;其他还有《患瘟疫的野兽》《死神和樵夫》《兔子和乌龟》等。

莫里哀

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本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父亲是宫廷室内陈设商。他自幼喜爱戏剧,1643年和朋友组成了剧团,亲自参加演出,并为此放弃了继承权。1650年起任剧团负责人并开始喜剧创作。1659年公演的《可笑的女才子》嘲讽当时贵族矫揉造作的风气,也奠定了莫里哀喜剧家的地位。他的主要作品还有讽刺天主教会的《伪君子》,批判修道院妇女教育的《太太学堂》《丈夫学堂》《屈打成医》《吝啬鬼》(一译《悭吝人》)、《乔治·唐丹》《唐·璜》《恨世者》《史嘉本的诡计》《无病呻吟》,舞蹈剧《布索那克先生》《醉心贵族的小市民》等。其中,《太太学堂》的演出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诞生。莫里哀是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他对喜剧形式作了多方面的探索,主要讽刺对象是上层资产者和没落贵族,提出了各种严肃的社会问题,用喜剧的形式揭露封建制度、宗教与一切虚假的事物。在艺术手法上,他大胆吸收了很多民间艺术手法,语言自然,把生活中的矛盾和人物性格都表现得很透彻,法国人评价他是“无法模仿的莫里哀”。

达尔杜弗

一译《达尔杜尔弗》,是莫里哀的代表喜剧。主人公达尔杜弗伪装宗教虔诚,取得奥尔恭的信任,尊他为精神导师,并强迫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达尔杜弗并不满足,反而无耻地勾引奥尔恭的妻子。奥尔恭的儿子向父亲告发这一丑行,反而被赶出家门,并被取消了财产的全部继承权。这时,奥尔恭的妻子设下巧计,让丈夫亲眼看到了达尔杜弗的丑态。但达尔杜弗露出真面目,不但要霸占奥尔恭的家产,还想把他置于死地。幸好国王英明,逮捕了骗子。这部喜剧严格按照古典主义原则进行创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冲突集中。特别是主要塑造了达尔杜弗的形象,逐层深入地揭露了他的本质,深刻揭示了教会和贵族上层社会的伪善、狠毒、荒淫无耻和贪婪,突出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达尔杜弗已经成了伪善者、故作虔诚者的代名词。

拉辛

法国古典主义悲剧诗人。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幼年父母双亡,由祖母抚养大。1658年在巴黎学习期间结识了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之后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由于作品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他受到贵族保守势力的仇视,曾被迫停笔10年。他的代表作有五幕诗剧《安德洛玛克》《费得尔》《爱丝苔尔》等,这些作品大多取材于古希腊故事,描写王公贵妇丧失理性,感情放纵,结局悲惨。《安德洛玛克》写特洛伊城主将赫克托尔的妻子安德洛玛克战争后成了爱庇尔国王庇吕斯的奴隶。国王却爱上了她而不愿娶自己的未婚妻爱尔米奥娜,并以她儿子的性命相要挟。因嫉生恨的爱尔米奥娜唆使有意于她的希腊特使奥莱斯特去刺杀国王。婚礼上,安德洛玛克自杀,国王被奥莱斯特杀死,爱尔米奥娜也自杀而死。剧本谴责了这些受情欲支配的贵族男女。在艺术方面,他文笔细腻,富于抒情意味,擅长分析人物心理,尤其是贵族妇女心理活动的刻画,十分出色。此外还有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悲剧《以斯贴记》和《亚他利雅记》。

征是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注重理性,模仿古代,重视格律。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布瓦洛的《诗艺》是古典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集中阐述了许多古典主义原则性的创作理论,比如戏剧创作的“三一律”原则,即要求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单一,就是说一出戏只演一件事,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地方,一昼夜之内。这其实是对亚里士多德的“三一律”的一种曲解。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200多年,文学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是高乃依和拉辛等人的悲剧。古典主义虽然范围狭窄,但对法国文学的影响十分深远。

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Baroque)一词,原来的意思是形状不整的珍珠,最初是在建筑方面来表明一种艺术形式,后来影响音乐、绘画等众多领域。它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兴起于16世纪中后期,17世纪达到鼎盛。在文学史上,主要指17世纪文学中出现的一种重视词藻的雕琢和堆砌,意象繁复,讲究形式和技巧的创作风格。它惯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的残酷威严面前无能为力,用极端混乱、支离破碎的形式来表现悲剧性的沮丧,用夸张、雕琢的词藻来玩弄风雅。意大利巴洛克文学的代表是马里诺派,马里诺以夸饰的词藻散布人生的悲哀情绪;西班牙的代表是贡哥拉派,提倡一种与晦涩思想相结合的华丽雕琢的诗歌语言;在英国有玄学派,以神秘主义诗人多恩为代表,他的创作把神秘的宗教情绪和色情、好战交织在一起。西欧著名的巴洛克风格文学家是卡尔德隆,他的剧作《人生如梦》表现了一种对人生的蔑视和对宗教的狂热,还宣扬对国王的忠诚,是典型巴洛克风格的作品。

古今之争

指17世纪席卷英法两国的一场文学论争,一直延续到18世纪初。“崇古派”有布瓦洛、拉封丹和拉辛等人,坚持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学是优秀文学作品的惟一楷模,“现代派”的支持者有文学家佩罗和法兰西学院的大部分院士,他们认为现代作家比古代作家并不逊色。1687年,佩罗的诗作《路易大帝的世纪》引起双方的激烈交锋,此后发表了不少战斗性的诗歌等,互相攻击、讽刺。其主要争论点有两个:文学是否与科学一样,是从古代进步到现代的;如果有进步,是直线的还是周期性的。这些问题在当时的一片混乱中并未得到解决,但历史已经证明“厚今派”的胜利是决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