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常见病料理食谱
6690900000048

第48章 肝癌

肝癌一般指原发性肝癌,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表现:肝区疼痛则属于中晚期常见症状,肝肿大、黄疸等出现时则属于晚期症状。消化道症状:上腹胀满不适,食欲减退,逐渐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见乏力、消瘦、发热及各种出血、腹水等。理化检查、X 线检查、选择性肝动脉造影为最敏感的检查方法。另外,超声显像、电子计算机X 线体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核素成像检查亦可。肿瘤标记检测有甲胎蛋白、乳酸脱氢酶等。中医学上把肝癌归为“肝积”“积聚”“膨胀”“黄疸”等范畴。按辨证将肝癌划分为以下4 种类型:

1.气滞血瘀型症见胁下症块刺痛或胀

痛,疲乏无力,食欲低下,嗳气呕逆,失眠心烦,舌质正常或偏暗,有时舌边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细。在治疗此症型时,宜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

2.湿热瘀结型症见胁下症块坚实,痛如锥刺,脘腹胀满,或腹大如鼓,目肤黄疸,日渐加深,烦热口干,小便赤黄,大便干结,舌红可见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数。在治疗此症型时,宜以清热利湿、解毒破结为主。

3.热毒伤阴型症见腹大胀满,症块膨隆,形体羸瘦,头晕耳鸣,潮热盗汗,间或高热烦渴,或牙宣鼻衄,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少津,苔薄黄或光剥,脉弦细数。在治疗此症型时,宜以养阴清热、解毒化瘀为主。

4.肝肾阴虚型症见口干欲饮,烦热盗汗,腰酸肢软,形体消瘦,肝区隐隐作痛,舌红少苔,或光剥有裂纹,脉弦细。在治疗此症型时,宜以滋养肝肾、化瘀清热为主。下面向大家推荐一些常用的补益食疗药膳方,供参考选用。

刀豆香薷粥

“原料”刀豆30 克,猪肝60 克,香薷30克,粳米60 克,葱、姜、香油、食盐少许。

“功效”本品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化湿之功效,适于胁下症块拒按、疲乏无力、食欲差的气滞血瘀型肝癌患者饮用。

“做法”将香薷用温水泡发后过滤备用,将猪肝切成小丁。在油锅内放入香油烧热,放入刀豆、猪肝、香薷煸炒后,再加入黄酒、盐、葱、姜炒拌入味。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成稀粥后拌入炒好的刀豆、猪肝等原料,再煮片刻即可。

“用法”温热食用,分数次食完。

香薷白茅根饮

“原料”香薷20 克,鲜白茅根30 克,清水500 毫升。

“功效”本品具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适于胁下症块、脘胀痞满、大便干结、口干舌红的湿热瘀结型肝癌患者饮用。

“做法”将香薷、鲜白茅根分别洗净,然后将二物一起放入锅中,加入500 毫升清水用旺火煮沸5 分钟,再改用文火煮20 分钟,滤渣取汁即可。

“用法”分次饮用。

豆豉薏仁饮

“原料”淡豆豉10 克,薏苡仁10 克,清水500 毫升。

“功效”本品具有清热利湿之功效,适于胁下刺痛、脘胀、口苦食欲差的湿热瘀结型肝癌患者饮用。

“做法”将淡豆豉、薏苡仁分别洗净,将二物一起放入锅中,加入500 毫升清水用旺火煮沸5 分钟,再改用文火煮30 分钟,滤渣取汁即可。

“用法”分次饮用。

金花丝瓜饮

“原料”金银花10 克,老丝瓜20 克,清水1000 毫升。

“功效”本品具有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之功效,适于胁下刺痛、口干烦热的热毒伤阴型肝癌患者饮用。

“做法”将金银花、老丝瓜分别洗净,将二物一起放入锅中,加入1000 毫升清水用旺火煮沸3 分钟,再改用文火煮20 分钟,滤渣取汁即可。

“用法”分次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