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保家卫国(中华美德)
6673000000051

第51章 写在芭蕉叶上的梦

刚当记者时,手头没什么新闻线索,感觉压力很大,天天都在街上跑。有一天,我无意中跑到花鸟市场,被那些争妍斗艳的鲜花所吸引,就驻足观赏。这时听到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在跟人侃谈花经,那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厚广博的见识一下子震撼了我,我就跟他攀谈起来。谈着谈着,我忽然想:能不能写写他呢?

想到这里,我就亮明了身份,说我是某报的记者,想对他作一次人物专访,请他留下联系方式。

他一听我是记者,滔滔话语顿时停下来,脸也红了,说:“我……我一个小老百姓……写……写啥呀?”

我说:“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动人的故事,小老百姓身上更蕴含着一种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力量,比如您就是。我们的报纸关注的就是这个方面,不管他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

我这么一说,他放松了下来。他在身上摸了摸,不好意思地说:“我没有纸笔。”我连忙也摸身上,却摸了个空,天天急得昏头昏脑的,今天竟连采访本都忘了带了。我感觉自己的脸在发烧:“我……我也忘带了……”

他看了看四周,忽然说:“有了!”他从他卖的芭蕉树上撕下一片绿叶,又从另一棵小树上折下一支枯枝,然后以枯枝作笔,以芭蕉叶作纸,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了起来。我看到他写的是:“段守诚,电话号码……”

我小心翼翼地接过那片芭蕉叶,塞进了内衣的口袋里。

因为花市是每周六才有,我原计划在第二个周六带上相机,跟踪采访他一天,跟他好好聊聊。可我回到报社后,正赶上市里开一个会,总编让我去了会场。采访完会议,又跟随市城管办搞市容整顿,然后我又到省里去学习……等都忙完了,时间已经过去了3个月。我把采访卖花人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等我想起来时,却又找不到记着电话号码的那片芭蕉叶了。

后来工作渐渐进入轨道,有忙也有闲,但都没能去采访那位卖花的老者。后来仔细想想,就对自己说,像他那种经历的人真是太多了,其实并不具备新闻性。再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虽然作为记者,但除了对自己身体日益肥胖的忧虑之外,对其他的任何事都渐渐麻木。职业的敏感也只限于自然反应,与感情无关。

那天在一家单位采访,晚上留下吃饭。正是酒酣耳热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电话接通,对方小心翼翼地问:“请问您是鲁记者吗?”我说是。他又说:“我是段守诚的儿子,你曾经要采访他的。”

我张口就问:“哪个段守诚?”

对方静默了一下,又说:“就是那个卖花的。”

我还是没想起来,就转开话题,问:“你有什么事吗?”

他又静默了一下,说:“是这样的,我父亲病了,而且已经……已经快不行了……”我听到他吸鼻子的声音,酒有些醒了,就走出了嘈杂的包厢,听他继续说:“他一直记着你要采访他,这几天在病床上一直在念着你……”

“我……”我感到嗓子发干,这时我的脑子里忽然闪现出一个老者用枯枝在芭蕉叶上写字的情景,“是那个在花市上卖花的段师傅?你们住在哪?我现在就过去!”

我赶到那一片老城区,一个年轻人在一个路口等着我。他就是段守诚的儿子,他说自从那天我说要采访他父亲之后,每个星期六,他父亲都穿戴一新地等着我。后来他病了,住院期间的星期六也非要回到家里……我听得只恨不得给自己两耳光。

他把我领进了一座筒子楼,又进到二楼的一户人家,屋里围满了人,当我站在床前时,已经认不出躺在床上的老人是不是段守诚了。他很瘦,脸上的皱纹像核桃皮,双眼紧闭,眼角还垂着两滴眼泪。

旁边的人小声对他说:“老段,记者来了!鲁记者来了!”

他睁开眼睛,扫了我一眼,竟然一下子坐了起来,我握着他的手说:“对不起,段师傅!我……我来晚了。”

“不不不……”他的脸上又染上了红晕,说,“我知道你很忙……”这时他的手在床边摸索着,他的儿子递过一个大本子,他接了,又递到我手里,我翻开一看,顿时感到全身一震——那是一个剪贴本,上面全是从报纸上剪下的我的新闻作品!

我捧着剪贴本,强忍泪水,说:“段师傅,我们开始吧——我现在采访您!”

我问,他答。他仿佛知道我要问的问题,我们配合得默契自然,他是我所采访的人中最合作的采访对象。他讲了他的生活经历:小时候在河里洗澡差点被淹死;长大了当兵,后来参与修建举世瞩目的成昆铁路:再后来网到家乡做了一名锅炉工;退休后养花卖花维持家里的生计……他神采奕奕,全然不像是一位弥留之际的老人,讲到高兴处,还为我唱起了修建成昆铁路时的歌。最后,我还为他郑重其事地拍了照。

采访完,我立即回到报社赶写稿子。写完稿子,我连夜敲开了总编家的门,把情况对他讲了,他签发了。我又跑到印刷厂,临时撤下一篇广告,把稿子发了。我守在印刷厂,等到第一份报纸印出来,我拿起报纸就马上向段师傅家里赶。可车子走到半路上时,我接到他儿子的电话,他已经走了,但临走前,他脸上挂着欣慰的笑……

我流着泪把那份报纸焚化在他的灵前。

回到家,我把这事讲给妻子听。妻子想了想。忽然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里面赫然夹着那片写字的芭蕉叶。原来她给我洗衣服时发现我口袋里的芭蕉叶,见上面有字迹,不敢扔掉,就夹在了书里。

第二天,我到工艺店做了一个相框,把那片芭蕉叶夹在里面,放在我的桌子上,以便时时都能看到,警醒我的良心。

一个人生命中纯净的诺言,犹如原野上的白雪,闪耀着爱的光辉。当一段诺言不能兑现时,生命之光就会逐渐黯淡,直至化为梦想的灰烬。而兑现诺言却是生命的永恒握手,能融化心头的冰雪,迎来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