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谦忍大智慧(人生大智慧)
6671800000013

第13章 梅花香自苦寒来——忍性修身二(5)

信誉是经商之本,从某种程度上讲,信誉本身就是无形的资产。从古至今凡是真正会经商致富的人,都将信誉放在首位,重信誉、诚实无欺一直被视为商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和标志。而有些人则不然。春秋时期越国的漆商虞孚,与计然和范蠡同时代,他不甘心过贫苦的生活,看到朋友们经商致富,他于是跃跃欲试。他首先找到计然,向他请教致富的方法,计然对虞孚说:“如今漆的销路很好,你为什么不种些漆树,采漆卖漆呢。”虞孚听了很高兴,就向计然请教种漆树的技术,计然则有问必答,耐心指教。虞孚回去之后,起早贪黑辛勤劳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终于开垦出了一个规模十分可观的漆树园。三年之后,漆树长成,可以割树得漆了,虞孚高兴的不得了,因为假如能割数百斛的漆,就可以赚很多的钱,他便将所割得的漆打算运到吴国去卖。正在这时,他的妻兄来看他,一看有这么多漆就对虞孚说:“我常到吴国去经商,知道在吴国怎样销售漆,搞好了,可以得到数倍的利钱呐!

”虞孚急于发财,便一再询问怎么办才能取得更多的利,他的妻兄说:“漆在吴国是畅销货,我看到不少卖漆的人都煮漆树叶,用煮出来的漆叶膏和漆混在一起卖,这样能获得加倍的利润,而吴国的人也发现不了。”虞孚听了,来了劲头,连夜取漆叶煮成漆叶膏装成几百瓮和漆一起运往吴国。当时因为吴越两国关系十分紧张,互不通商,漆在吴国确实是十分地紧俏。吴国的漆贩子们听说虞孚来卖漆,都兴奋不已,跑到郊外迎接他,同时还为他安排好了食宿。在住地吴国的漆贩子一看他的漆,果然是上品好漆,便讲好价钱,贴好封条,说好次日交钱取货。

等到漆贩子们一离开,虞孚便开启封条,连夜把漆煮的膏子和入上好的漆中,想以此来谋取高额利润。不想由于手忙脚乱之中,留下一些痕迹。次日漆贩子如约而来,看到漆瓮上的封条有启动过的痕迹,于是产生了怀疑,找了个借口,当时并没有成交,说是过几天再来。可虞孚在旅馆里一连等了好几天,也不见吴国的漆贩子再露面。时间一长,掺了漆叶膏子的漆全都变了质。结果一两漆都没有卖成,连上好的漆也赔了进去。吴国的漆贩们得知以后,都批评他说:“商人做买卖要诚实,商品质量是不能骗人的,今天你落到这个田地,谁又会可怜你呢?”虞孚无钱回越国去,只好在吴国乞讨为生,还经常受到大家的讥笑,最后穷困潦倒而死亡。

中国古代尤其讲究人与人之间要重承诺、守信用。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战国策》记载:魏文侯和虞人说好去打猎。这一天,文侯喝酒喝得很痛快。这时天下起了雨,文侯决意要出去。他的左右对他说:“今天喝酒喝得正高兴,天又在下雨,您要到哪儿去?”文侯说:“我和虞子约好去打猎,尽管喝得高兴,怎么能够不赴约呢?”从而去赴约。魏国此后开始强大起来。这是国君守信用而给自己的国家带来的好运气。

常人守信不欺、忠于他人、忠于朋友,虽然死也无憾。《左传》上面记载了这样的事:

尾生和一个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那个女子一直没来。大水来了,尾生也不离开,最终抱着桥柱死去了。

据《鲁论》上面记载,子贡曾经询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队强盛,人民相信你,就可以了。”又问实在不得已要舍弃其一,这三者哪个可以去掉。于是孔子回答他,先说舍弃军队,再说舍弃粮食,又道:“自古虽人人都要死,但假如没有人民的信赖,就不能立国。”就是说,百姓依靠粮食生存为根本,没有粮食就会死。但自古以来谁又能免于死,而且人是万物的灵魂,如果没有信用来守护自己,就算活着又怎么立身呢?

解杨,晋国的大夫。《左传》宣公十五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一直无法解除包围,于是就向晋国求救。晋国派解杨到宋国去,告诉他们晋国会起用全部军队来援救他们。解杨在去宋国路上,被郑国人抓住献给了楚国。楚王以厚金贿赂他,让他说反话:“晋国不会救宋国。”解杨不答应,强迫了好几次他才答应。解杨登上楼的东面,向宋国呼喊,告诉他们晋国会救他们,完成了要宋人知晓晋军起兵救宋的命令,没有服从楚王贿赂他要他说的话。楚王要将他杀了,解杨对他说:“君主能够下达命令,这是义;臣子能够接受命令,这是信;信能够载着义行动,这是利。行义就不能有两种信用,讲信用就不能听从两种命令。你贿赂我是不知晓命。我答应了你,是为了完成晋君给我的命令,就算死了我已经完成任务,是我尽了责任。我的君主有讲信用的大臣,我能够死得其所,又有什么要求呢?”楚国人从而放他回到了晋国。

重诚信历来受人的称赞,也是人立于世间的资本。但这世界上行骗之人、行骗之事还是经常发生。一是这些人口是心非,利用他人对自己的信任,二是许多人贪图眼前利益、背信弃义。这样的结果导致了国家之间、个人之间的矛盾斗争。

真正有修养的人是反对任何欺骗行为的。他们认为这是耻辱,不行虚假。《鲁论》记载孔子的话:“我欺骗谁呢?欺骗上天吗?”这是说孔子有病,子路让门人作为孔子家人办事。孔子病好后责怪子路说:“我本来不应有家臣,你却让我有家臣。这是以行骗来欺骗上天。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

故而在《诗大雅抑之篇》中有:“就算在你自己的家里,也不能做亏心事。”所以《尚书周官》也讲:“作有德之事,心情飘逸,日日无劳烦;作虚伪之事,心情劳累,每日都苦闷。”

唐朝人裴延龄,唐德宗时为度支判官。他曾经上书皇帝,说自己检查左藏库,在粪土中发现13万两银与其它许多值100多万两的东西,请示将这些东西归入杂库,以供别处开销。唐代陆宣公《论裴延龄奸蠹书》曾说:“裴延龄公然欺骗皇上说:在马粪里得银13万两、布匹杂物价值百万,这些全都是没记帐目上,已经丢弃了的东西。如今找回来,便成了盈余的财物。”又说:“赵高指鹿为马,欺骗皇上的事历代流传,大家都恨他。鹿和马,毕竟还是同一类的东西。哪像裴延龄竟把有说成无,把无说成有,怎能不叫后人憎恨讥讽他而过于赵高呢!”裴延龄死后,举国上下同贺。

赵宋人胡宿说:“我终生以我的忠诚为君王做事,到如今已经老了。我从不愿欺骗君王,哪怕在极小的事上,因为这样会有负平生的气节。”

鲁宗道,字贯夫,真宗时做太子的教师。真宗有一次派宫中的宦官召宗道,宗道同客正在酒店喝酒,过了不久。宦官要先进宫,他对鲁宗道说:“皇上怪你来晚了,你寻找什么借口呢?希望先约好,以免我们说的不同。”鲁宗道说:“饮酒是人之常情。欺君,是臣子的大罪。”中使进去,皇上真的问为何来晚,中使照鲁宗道的话回皇上。皇上又问:“你为什么私自去酒店喝酒?”鲁宗道说:“我家里穷,没有酒具。酒店里什么都有,知逢有亲戚从远处来,所以一同去喝酒而已。”皇上笑了,十分欣赏鲁公的忠实,认为能重用,就亲笔在墙上写到:“鲁公的职位可以到参政。”

孟子指出:“偏激的言辞,我知道它的片面性;胡言乱语,我知道它的所指;奸邪的话我明白它的恶意所在;吞吞吐吐之言,我知道它所回避的是什么。”这是当公孙丑问什么叫知言时,孟子的回答。就是说,人有偏激、淫荡、奸邪、躲躲闪闪四种本性,因此说话有片面、失误、歪邪、理屈四种相关的过失。因为人的言语,是出自于人的思想,从他言语的错误,可知道他思想的错误。且心地真诚与虚伪,尚不能蒙蔽于人,更何况昧着无理欺骗上天呢?

人在世间,诚信很重要。欺诈之徒,时间久了,人们认清了他的本来面目,就会鄙视他、蔑视他、远离他。一个人要讲信用,国家的统治者要对人民讲信用,没有信用就办不成事。古来成大事者,大多是讲诚信,有法度的大智大仁者。

在战场上,做事也要讲信用,古人也很注意这一点,这样会使军队的战斗力增强。

三国时,蜀汉建兴九年,诸葛亮用木牛运输军粮,再出兵祁山(今甘肃礼县东北祁山堡)第四次攻魏。魏明帝曹轈亲自来到长安指挥战斗,命令司马懿统帅费曜、戴陵、郭淮诸将领,征发雍、凉二州精兵30余万迎战蜀军。司马懿调齐军马,留费曜、戴陵二将屯扎,自己率大军来到祁山。诸葛亮见魏军兵多将广,来势凶猛,不敢轻敌,命令部队占领山险要塞,严阵以待。魏蜀两军,旌旗在望,鼓角相闻,战斗随时都会发生。在这紧要时刻,蜀军中有8万人服役期满,已由新兵接替,正整装待返故乡。魏军有30余万,兵力很多,连营数里。蜀军中这8万老兵一离开,就显得十分单薄了。众将领都为此担心。这些整装待归的战士也在担心,生怕盼望已久的回乡愿望不能马上实现,估计要到这场战争结束方能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