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性的优点与弱点
6659500000030

第30章 每次只走1英里

人生宛若一艘轮船,如果在大海中失去了方向舵而在海上打转,那么它很快就会把燃料用完,却仍然到达不了岸边。事实上,它所用掉的燃料,足以使它来往于海岸及大海好几次。

一个人的行为总是与他意志中的最主要的思想相互配合,这已是大家公认的一项心理学原则。

特意植在脑海中并维持不变的任何明确的主要目标,在下定决心要将它予以实现之际,这个目标将渗透到整个潜意识,并自动地影响到我们身体的外在行动,使我们一步步地接受它。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方法,你可以利用它把你明确的目标深深刻印在潜意识中,这个方法就是所谓的“自我暗示”,也就是你一再向自己提出暗示。这等于是某种程序的自我催眠,但不要因为如此就对它产生恐惧。拿破仑就是借助于这个方法,使自己从出身低微的科西嘉穷人,最后成为法国的独裁君主;林肯也是借助于这同样的方法,跨越了一道宽广的鸿沟,使他走出肯塔基山区的一栋小木屋,最后成为美国总统。

只要你能确定你所努力追求的目标,将能为你带来永久的幸福,你就用不着害怕这种“自我暗示”的方法了。但一定要先弄清楚,你的明确目标是建设性的,它的获得不会给任何人带来痛苦及悲哀,它将给你带来安详及成功,然后,你就可以按照你了解的程度运用这项方法,以求迅速达成这项目标。

潜意识也许可以比作是一块磁铁,当它被赋予功用,在彻底与任何明确目标发生关系之后,它就会吸引住达成这项目标所必备的条件。

请大家先做一个实验吧:

组织两组人,分别沿着两条10公里的路向同一个村子前进。

两组的差别在于:第一组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的远近,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而第二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上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请你来猜想一下他们完成任务的情况吧!

你大概想不到,第一组的人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大半时就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走了一大半时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

而第二组的人呢,他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程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这个实验对你会有一定的启迪吧!只有具体、明确并有时限的目标才具有指导行动和激励自己的价值。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在特定时限内完成的特定任务,你才会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调动自己和他人的潜力,从而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如果没有明确具体目标的时限,那么任何人都难免精神涣散、松松垮垮,要完成自己所制定的目标也就只是一句空话。

25岁的时候,雷因因失业而挨饿。他白天就在马路上乱走,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躲避房东的讨债。一天他在42号街碰到著名歌唱家夏里宾先生。雷因在失业前,曾经采访过他。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夏里宾竟然一眼就认出了他。

“很忙吗?”他问雷因。

雷因含糊地回答了他,他想他看出了他的遭遇。

“我住的旅馆在第103号街,跟我一同走过去好不好?”

“走过去?但是,夏里宾先生,60个路口,可不近呢。”

“胡说,”他笑着说,“只有5个街口。是的,我说的是第6号街的一家射击游艺常”

虽然这里有些所答非所问,但雷因还是顺从地跟他走了。

“现在,”到达射击场时,夏里宾先生说,“只有11个街口了。”

不多一会儿,他们便到了卡纳奇剧院。

“现在,只有5个街口就到动物园了。”

又走了12个街口,他们在夏里宾先生的旅馆停了下来。奇怪得很,雷因并不觉得怎么疲惫。

夏里宾给他解释为什么要步行的理由:

“今天的走路,你可以常常记在心里,这是生活中的一个教训。你与你的目标无论有多遥远的距离,都不要担心,把你的精神集中在5个街口的距离。别让那遥远的未来令你烦闷。”

不要迷失自己的目标,每次只把精力集中在面前的小目标上,这样,遥不可及的目标便近在眼前了。

著名的作家、战地记者希达·赖德先生曾用这种方法救了自己的生命,听听他讲的亲身经历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跟几个人不得不从一架破损的运输机上跳伞逃生,结果迫降在缅印交界处的树林里。当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印度走,全程长达140英里,必须在8月的酷热中和季风所带来的暴雨侵袭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

才走了1个小时,我一只长筒靴的鞋钉就扎了脚。傍晚时双脚都起泡出血,像硬币那般大校我能一瘸一拐地走完140英里吗?别人的情况也差不多,甚至更糟糕。他们能不能走呢?我们以为完蛋了,但是又不能不走。为了节省体力,我们每次只走一英里,休息十分钟后,再继续下一英里的路程。我们就这样走着,有一天,我们竟然惊奇地发现我们已走出了这一段魔鬼旅程……

大海是由一滴一滴水汇集而成的;

房屋是由一砖一瓦砌成的;

大力神杯是靠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比赛才获得的。

每个重大的成就都是由一系列的小成就累积而成的。

按部就班做下去是唯一的实现目标的聪明做法。有些时候,某些人从表面看来似乎是一夜成名,但是如果你仔细看看他们的历史,就知道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

据说现代马拉松比赛,每隔5公里就有一个标志牌。也就是说,一开始以5公里外的标志牌为目标,按照自己的配速跑,到了之后,再以下一个5公里外的标志牌为目标……像这样,将42.195公里的长距离区分为许多个小段,而不是一口气跑完全程。

一位奥运会长跑冠军在自传中这样说道: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到工作或是读书方面。人既然活在世上,就应该有值得努力的目标。然而,如果目标过于远大,令人觉得不太可能实现,无论是谁都不会有努力的欲望。即使好不容易勉强自己去做,我想终究还是会半途而废的,因为一直都无法感受到成功的滋味。

目标如果设定在可见的距离,就会使人怀抱希望,持续努力。名著《夜与雾》的作者法兰克,曾以精神分析医生的眼光,冷静观察囚禁在纳粹犹太人集中营的同胞的心理。其中,有件很有意思的事。

有个犹太人一心想要从集中营中活着出来,但是,这种希望却怎么想都不太可能实现。于是,他便把目标设定为“几月几日联军将会来拯救我们,在此之前,我一定要忍耐”,而延续生存的希望。结果,在他预定的联军将会到来的日子之前,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令人惊讶的是他都能坚强地活下去。然而,一过他预定联军会来的日期,他就急速地衰弱而死亡了。

也许我们所遭遇的没有这么极端,但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能发现。无论工作或是读书,只要我们觉得目标可能实现,自然就会充满干劲和希望。相反地,如果不知道工作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就提不起继续努力的念头。

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先把目标定为每天可以完成的目标。像马拉松的标志牌一样,区分目标,订立计划。亦即,将目标分为大目标、中目标、小目标,或是称作终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

譬如,一生的大目标是成为政治家,为人民服务。然而,这目标虽然远大,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必须先铺路作准备。因此,要设定中期目标。譬如,通过高考,或是就读名牌大学等等。为了达成中期目标,每天所应做的努力,就是近期目标。

《圣经·旧约》中记载:阿西德无论走到哪里,都播下苹果种子。我建议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向他看齐,不过,要记住,你们播的是成功的种子!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为成功播种,然后再让其有足够的时间茁壮成长,你便有了成功的果实、成功的收获了。

当然,越快成功越好,但是不要操之过急。操之过急的人,往往会有麻烦。避免麻烦比摆脱麻烦要容易得多,所以,你要想顺利地、轻松地实现“未来远景”,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制订每一个事业发展阶段的“短期目标”。这样,你就可以踏着这些台阶,拾级而上,奔向成功的目标了。

生命比盖房更需要蓝图,然而一般人从来都没有计划过生命,每天只是醉生梦死地度过。经过周密的思考后,再一步一步采取行动。因为胸有成竹,所以不轻举妄动。时机尚未成熟便想一步登天,结果成事不足,却败事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