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帝王陵有一个奇特之处,就是在入关后有两处规模庞大的皇室陵寝除了清世祖顺治一朝开创的东陵,还有清朝第三代皇帝雍正首创的西陵。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的永宁山下,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皇家陵墓群之一。
中国历代帝王实行的都是“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昭穆之制”,为什么雍正皇帝要抛弃祖先,一个人跑到离东陵一百多里的地方去另创一块根据地?
相传雍正帝因为大兴“文字狱”,被江湖侠士割走了脑袋,陵寝中只留下一个金头,这是否符合历史事实?
泰陵原本是没有石像生的,但乾隆时期,又忽然布置了五对石像生,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西陵诸陵寝中,雍正帝的泰陵是规模最大的,但相传因为暴死,清室急于下葬,为早日竣工,采取了一些不可告人的手段,甚至君臣之间还出现了一些摩擦,这里面究竟有哪些谜呢?
@@◆东西分葬的秘密
清朝皇室的陵寝,除了因清末东陵大盗而声名鹊起的东陵外,还有一处不尽为人所知的西陵。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的永宁山下,北起奇峰岭,南到大雁桥,东至梁格庄,西至紫荆关,四周重峦叠嶂,树木茂密,风景甚为幽雅,南临易水河,隔水与狼牙山相望,东有2300多年前古燕国下都遗址。永宁山耸立为屏,九龙山、九凤山拱聚王气,东西华盖山峙守门户,易水河及其支流回绕其间,确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西陵的建筑形式和布局与东陵相同,均按照清代严格的官式标准规制建造,等级森严,后陵小于帝陵,园寝又小于后陵。帝陵、后陵有红墙环绕,但均以绿琉璃瓦盖顶;行宫、衙署则是灰色砖墙,均以布瓦盖顶。主要建筑按照从南到北、从前到后的顺序,由石像生、大碑楼、大小石桥、龙凤门、小碑亭、神厨库、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配殿、隆恩殿、琉璃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宝城、明楼、宝顶、地宫等大小建筑组成。西陵同样以大红门为整个门户。大红门前有一单路五孔桥,造型优美,如同长虹饮涧,新月悬空。在陵区东部有乾隆年间建的行宫和喇嘛庙,为皇族祭陵时居住的地方和念佛的场所。光绪年间从高碑店至良各庄修一条铁路,供帝后谒陵时专用。
西陵的建筑保存完整,共有房舍1000余间,石质建筑和石质雕刻一百多座,建筑面积503万平方米,占地100平方公里,陵区的围墙长达21公里。雍正帝后的泰陵和泰东陵居陵区中部,西侧为嘉庆帝后的昌陵和昌西陵,再西为道光帝后的慕陵和慕东陵,泰陵东侧为光绪帝的崇陵。清西陵分布不如清东陵整齐集中,陵间有小路相通。在帝后陵旁还各自陪葬有妃园寝、王公和公主园寝。整个清西陵共埋葬帝后、妃嫔、王公、公主等计76人。此外,西陵还有一处没有建成的“帝陵”,这就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陵墓。溥仪3岁登基,年号宣统,选择清西陵泰陵北4里的旺隆村作为“寝室”所在的“万年吉地”。但尚未破土动工,清王朝即行覆灭。后来溥仪由封建皇帝改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967年10月17日病逝于北京首都医院,葬入北京市八宝山公墓。据1994年报载,溥仪的骨灰又葬入清西陵,由天子到平民,最后又从平民而成为“天子”。
雍正皇帝的泰陵是西陵建筑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为完整的陵墓。陵园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乾隆二年(1737年)竣工,雍正帝和一后一妃葬于此陵。陵入口处的标志是三座巨大的石牌坊,过了石牌坊是一条宽10米、长2.5公里的神道,神道将中轴线两侧的建筑贯通起来。进入大红门后,北侧是具服殿,殿北是30多米高的神功圣德碑亭,重檐歇山顶,亭内的碑石上记载了雍正帝一生的功绩。碑亭的四角各立有一座汉白玉石的华表,满刻云龙纹的浮雕,气势庄严。由此过七孔石桥,神道两侧排列的石兽、石人等皆垂首肃立,神态谦恭。再往北蜘蛛山后就是龙凤门,四壁三门,上有用琉璃制作的云龙花卉装饰。门的两侧是碑亭、神厨库、井亭等建筑。再北是主殿隆恩殿,殿内明柱沥粉贴金包裹,顶部饰旋子彩画,梁枋装饰金线,殿宇金碧辉煌。殿后依次是三座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等建筑,宝城的下面是地宫,雍正帝和后妃就合葬于此。
清朝入关之后,共传十帝,其中清东陵只有五帝五陵,其余五个皇帝,除末帝溥仪未建陵外,剩下的四个都葬在清西陵。我国历代实行的都是“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昭穆之制”,清代十个皇帝,按理应该葬在一起,为何又分成东西两个陵区呢?原来是雍正帝破坏了这一制度。
雍正选建西陵,找了种种借口。据原始档案记载,他即位的第七年,命人寻找建陵“吉地”,先受命勘测的人在东陵的孝陵、景陵之旁占卜选择吉地,未找到相宜之处。又选择离孝陵、景陵不远的九凤朝阳山,请来精通堪舆的人相度,又以地势布局不好、穴中的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的理由否决。那么大的陵区找不到理想的葬身之地,这个理由只有三岁小孩才相信。做臣子的当然会明白皇帝的用意了。嗅觉灵敏的怡亲王胤祥和大臣高其倬,深知雍正内心的真正意图,于是声称在易县境内泰宁山天平峪发现了“万年吉地”,竭力向雍正推荐。
他们在奏章中称赞那块地方是:乾坤聚秀之区,为阴阳和会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各种吉利的方面都具备。雍正看了奏章后,认为山脉水法,条理详明,的确是上吉之壤。可是,这明显地违背子随父葬的制度,自己又不便马上表示同意,便推说地方虽美,只是距父亲的景陵和祖父的孝陵相去数百里,自己心中不忍。接着又明知故问地叫大臣们为他考证另辟陵区与古帝王规制典礼有无未合之处。皇帝的用心彻底暴露了,善于体承上意的大臣们于是从史籍中引经据典,指出夏禹葬在浙江的会稽,而自启以后,都葬在山西夏县,其间相距何止千里。商汤葬在河南的偃师,太甲在山东的历城,太戊在彰德府的内黄,武丁在陈州的西华,相去各有五六百里。至汉唐诸帝,虽然都在陕西,但汉代的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分别葬在咸阳、长安、高陵、兴平等县;唐代的高祖、太宗、高宗分别葬在三原、醴泉、乾县,其间相去远的有四五百里,近的有二三百里。证明历代帝王父子的陵墓可以不建在一起,何况易县及遵化地界与京师非常近,同居畿辅,其地实际上并不远,与古制并无不合。并且陵寝地势的走向与上天的征兆相符合,这关系到国运的兴衰,能够把陵寝建立在上天眷顾的地方,这才能开辟大清子孙的万世基业。经过大臣们这番劝说,雍正才“朕心始安”,下令在永宁山下动工修建泰陵,首辟西陵陵区。
雍正不随父葬东陵的真正原因至今不明。民间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他篡改康熙的遗诏,靠阴谋爬上帝位。几百年来,关于雍正“改诏篡位”的传说很多,并且有不同的版本,使它成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
一种说法是,康熙病重期间,传旨召允来京,欲将大统传给十四子允,其谕旨被隆科多隐瞒起来,直到圣祖驾崩之时,允也没有回到京城,隆科多传旨给了胤禛,胤禛即位。一种说法是,圣祖在弥留之际,手中有遗诏“朕十四子缵成大统”,胤禛设法将遗诏拿到手中,私自改“十”为“第”字,而后独自一人来到康熙身边,不许任何人进来。圣祖愤然大怒,拿起枕头打向胤禛,胤禛跪地向父亲请罪,不久传出圣祖驾崩的消息,胤禛即位。
一种说法是,圣祖驾崩之前有遗诏“传位十四子”,后来被胤禛和隆科多把“十”字改为“于”字,使遗诏变成了“传位于四子”,而后入康熙的寝宫进一碗人参汤,圣祖驾崩,胤禛即位。一种说法是,雍正原名叫胤真,因圣祖遗诏传位于胤祯(十四子允的原名),雍正将“祯”私自改为“禛”,出寝后宣布,说自己就是“胤禛”,于是当了皇帝。
或许是由于心中有鬼,他从封建迷信出发,担心若和康熙葬在一起,会受到康熙的“报复”,因而把远离东陵数百里的易县天平峪,确定为自己的墓地。然而,这只不过是后人的一种传说而已,并无实据。
不管雍正出于什么目的不愿和声名显赫的父亲葬在一块,但雍正开辟西陵的用意,除了为他自己建陵之外,还想叫嗣皇帝也追随他葬入西陵,这却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他的儿子乾隆却违背父意,以好“风水”作为选择陵地的原则,另在东陵建成自己的裕陵。乾隆的儿子嘉庆葬在西陵。如此形成父子分葬的“兆葬之制”。乾隆为什么制定这样一个古怪的制度呢?
这是因为世宗雍正皇帝首先在西陵建陵后,其子高宗乾隆皇帝认为如果自己也随其父在西陵建陵,会使已葬于清东陵的圣祖康熙皇帝、世祖顺治皇帝受到冷落;如果在东陵建陵,同样又会使其父雍正皇帝受到冷落。乾隆少年时受到祖父康熙的宠爱,将其带到宫中教养长大,因此将自己的祖父当做偶像,在即位时就发誓,如果上天给他长寿,他在位的时间决不超过自己的祖父。康熙在位61年,稳坐了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的第一把交椅。乾隆在当了60年皇帝后,还是精神矍铄,完全可以打破祖父的记录,但他硬是退位当了太上皇,可见对康熙的崇拜之深。所以在陵寝制度上,为解决对祖父和父亲恪尽孝道的问题,乾隆皇帝定下制度,即从乾隆以后各朝皇帝建陵须遵循“父东子西,父西子东”的建陵规制,如果父亲葬东陵,则儿皇帝葬西陵,父葬西陵,则儿皇帝葬东陵,称之为“昭穆相间的兆葬之制”。这种墓葬制度形成了清东陵、清西陵现有的格局,也形成了清东陵、清西陵两大陵墓群与中国明朝以前历代皇家陵寝建陵制度的根本不同之处。然而,后来的一些帝王并没有严格遵守这种殡葬制度,如嘉庆的儿子道光和咸丰的儿子同治的情况就是如此。道光应葬在东陵,同治应葬在西陵,但事实与此正好相反。道光的陵寝原来建在东陵,竣工后,他发现地宫浸水,勃然大怒,下令拆除,改建西陵。同治死时,年纪很轻,尚未建陵。为了及早埋葬,西太后管他什么“兆葬之制”,命恭亲王奕沂和醇亲王奕,前往东陵和西陵勘探,很快就确定了东陵的双山峪作为陵地,并定名为惠陵。这里并不强调丧葬的祖制对选择陵址的支配作用。
一般说来,清陵分成东陵和西陵的根本原因,是帝王们以封建迷信为指导,挑选陵址时一味追求好的“风水”。为了能葬入风景优美的地方,“子随父葬”的制度可以抛弃,这就暴露了封建皇室人伦关系和忠孝道德的虚伪。当然,清陵之所以分成东西两大陵区,也不能排除政治上可能存在的原因。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应该追根溯源到雍正,但对这一点,至今人们也还不太清楚,只能说仍是个谜。
@@◆地宫中的雍正是有尸无头吗
对于雍正的死因有许多传闻,多数传闻说雍正非正常死亡,是被江湖女侠吕四娘所杀,而且把脑袋带走了,皇宫里急忙为其铸金头,才完尸葬于清西陵泰陵地宫,因此,泰陵地宫的尸体是有尸而无头。据清代各种史料记载,雍正是暴死,至于死因,连乾隆的诏书中也说得含糊不清,这就使民间的传说似乎变得确凿无疑。也可能由于雍正生前大兴“文字狱”,杀害许多文人,因此文人学者就编出许多故事来表达对当时皇帝的愤怒。
相传吕四娘杀雍正是为给全家报仇。她的爷爷是吕留良,生于明代,死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热爱明朝,曾发誓不为清朝当官效力,所以他削发出家当了和尚,取名耐可。当了和尚以后,他的反清思想并没有改变,仍然著书立说用文字抨击清政府,他曾经写下“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的诗句,藐视、讽刺清政府。由于他的诗词主题鲜明,感染力强,煽动了一些对清朝不满的文人官吏铤而走险。
雍正年间有一个叫曾静的人,因考试劣等未被录用,产生了与清王朝对立的情绪。他读了吕留良的诗文以后,深受启发,立志反清,于是他派一名叫张熙的学生,给川陕总督岳钟琪写了一封信,劝岳钟琪起兵反清。不料,岳钟琪虽说是岳飞的后代,但更是雍正皇帝的得力将领,非常忠于雍正,所以他见到这封信后,将张熙扣押并严加审讯。他软硬兼施,迫使张熙供出了曾静,曾静被拘受审的时候,又把责任全部推到了吕留良身上。他说:“我是听了吕留良的邪说,才对朝廷起了疑心,犯了弥天大罪,我一定俯首认罪,甘服上刑。”曾静的坦白交代,使雍正非常满意,开恩特赦了曾静。
在雍正看来,曾静的举动是吕留良的诗文蛊惑所致,而吕留良的诗文则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心头之恨,所以吕留良的罪过甚于曾静几倍。于是,一道谕旨,吕留良全家满门抄斩,所有书刊勒令焚毁。当时,吕留良及其子吕葆中已故去多年,不能活杀就扬坟戮尸,还在世的吕毅中被斩,其所有叔伯、子孙、妻妾等全家大小老少八百口有的被杀,有的被发配边疆。吕家被满门抄斩,在混乱中,吕留良的孙女——吕四娘偷偷逃出来,被河南登封少林寺的静一道人偷偷带走并收为徒弟。雍正得知这一消息,害怕武艺高强的静一道人来行刺,所以找了很多武林高手追杀静一道人,静一道人只好躲在深山老林里。
一天,雍正得知他的准确地址后,就派很多精兵把守各个路口,又派了数名武林高手进山捉拿,由于寡不敌众,静一道人被杀害。临死前,他大义凛然地向杀害他的人说:“你们的主子奸诈狡猾,作恶多端,今天你们杀死我,你们的主子也逃脱不了被杀的命运,一月后,必有人为我报仇。”静一道人这番话传到皇宫里,使雍正大惊失色,数日寝食不安。一个月后,雍正果然被刺,刺客就是静一道人的徒弟——吕四娘。
原来,静一道人被杀后,吕四娘目睹师父的惨死,想起了自己家破人亡,仇恨的怒火燃烧胸膛。为了报仇,她隐姓埋名混进了清廷选秀女行列,果真入选了,被分配在雍正身边。由于她报仇心切,日子不久就把雍正杀了。也有人说是吕四娘凭着高超的武艺夜闯紫禁城,当场杀了保护雍正的数十位高手,取了雍正的项上人头,扬长而去。宫廷传闻,由于吕四娘将雍正的头颅带去祭奠自己的家人和师父,所以泰陵雍正墓中的头颅是皇后命人用黄金做了一个人头代替。
对于这种说法,民间一直广为流传,清廷似乎也有难言之隐,对雍正的暴卒不愿加以澄清。然而,专家们对民间传说却提出了质疑,他们根据现存的各种资料,猜测雍正可能死于长期服食所谓的“仙丹”从而引起铅中毒而亡。
作为封建帝王,尽享人间的荣华富贵,惟有疾病和死亡,无法抗拒。而道士修炼的“仙丹”,正迎合了帝王的需求。所谓“仙丹”,是指以天然矿物石、药为原料,用炉鼎烧炼而成,服用后可以祛病延年、长生不老的丹药。历史上,迷恋这种“仙丹”的君主不计其数,雍正皇帝就是其中一个。
雍正对道教修炼的丹药非常感兴趣,在宫中凑豢养道士为他炼丹。他赞赏道士紫阳真人,说他所著的《悟真篇》阐明了金丹的“真谛”,堪称“神仙”。雍正还写过许多歌颂道士采药、炼丹、放鹤的诗句。在他的《御制诗集》中,就有这样一首描写炼丹的诗:“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光芒冲斗耀,灵异卫龙蟠;自觉仙胎熟,天符降紫鸾。”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宫中炼丹图。
雍正广泛收罗道士进宫,大约是在雍正七年以后。雍正即位初年,日理万机,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过度操劳。至雍正七年(1729年)政局日趋安定之时,51岁的雍正帝的健康却日渐衰退。这年的冬天,他生了一场大病,忽寒忽热,似疟非疟,食欲不振,睡眠不宁。太医们使出浑身解数,仍不能痊愈,于是雍正帝将康复的希望寄托于道士的丹药。他拖着病重的身体,亲自用朱笔书写密折数份,特谕一些地方心腹要员留心访问深达修养性命之人或道士;如果能找到,一定要耐心开导,不可强迫,并赠予重金来安顿他的家人;对本人更要优礼荣待,迅速派车护送来京;(朕)自己有用处,一定要博问广访,竭力为自己寻找。为了消除诸大臣的疑虑,他同时说即使送来的人没有本领,他也不怪罪,自己自有试用的方法;还告诫他们不必张扬,一定要“缜密”从事。可见,雍正帝急于得到“仙丹妙药”,以调理自己的病痛。而诸大臣接到如此上谕,又怎敢怠慢,纷纷推荐道士进京。
很快,四川巡抚宪德写折子说,当地有个人叫龚伦,有长生之术,86岁时还得了个儿子。雍正立即谕令此人进宫,但此时龚伦却死去了。为此,雍正十分惋惜。
浙江总督李卫密奏说,民间传闻河南道士贾士芳有神仙之称,特推荐此人进京为皇上治病。贾士芳原是北京白云观道士,后来浪迹河南。贾士芳进宫初期,雍正还觉得治疗非常见效,可后来他渐渐发现,贾士芳用按摩、咒语等方术控制了自己的健康。天子岂能容他人摆布?雍正于是下令将贾道士斩首。虽然杀了贾士芳,但并没有因此失去对道士的信任。据清宫档案记载,从闹病到死去的大约5年时间里,雍正一直频繁地参加道教活动。此外,他还在主要宫殿安放道神符板,甚至在御花园建了几间房子让道士娄近垣等人居住。雍正在苏州还给道士订做了法衣,一次就是60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雍正当年穿道教服装的画像。
据资料记载,诸道士中有一位名叫娄近垣的道士,颇为雍正帝所赏识。娄近垣来自江南贵溪县龙虎山,那里一向是道教徒修行的圣地,汉代张道陵曾于龙虎山炼丹成道。据传,他曾得秘书,能通神变化,治病除妖。此后历代宗师徒相传,出过许多有名的道士,如元代的张留孙,明代的邵元节等。娄近垣作为龙虎山道士,身怀秘术,善用符和丹药,他以自制的仙丹为雍正治病,疗效甚佳,加之处事谨慎,从不恃宠而骄,被雍正帝赞为“一片忠心,深属可嘉”,封他为四品龙虎山提点司钦安殿住持。雍正十二年八月,又赏赐他巨额银两,令他返回龙虎山增建道院,购置香田,招收道徒。
在雍正大搞道教活动的同时,圆明园内开始秘密生火炼丹。清宫《活计档》是专门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里面披露了雍正炼丹的一些情况。最早的记载是在雍正八年(1730年),其主要内容如下——十一月十七,内务府总管海望和太医院院使刘胜芳一同传令:往圆明园秀清村送去桑柴750公斤,白炭200公斤。十二月初七,海望、刘胜芳传令:往圆明园秀清村送去口径一尺八寸、高一尺五寸的铁火盆罩一件,红炉炭100公斤。十二月十五,海望、刘胜芳和执事侍李进忠一同传令:往圆明园秀清村送去矿银十两、黑炭50公斤、好煤100公斤。十二月二十二,海望和李进忠又一同传令:圆明园秀清村正在炼银,要用白炭500公斤、渣煤500公斤。
档案中提到的秀清村位于圆明园东南角,依山傍水,是一个进行秘密活动的好地方。根据档案记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往秀清村送的木柴、煤炭就有两千多公斤。清代皇家宫苑取暖做饭所用燃料都是定量供应,并有专门账本,从不记入《活计档》。同时,操办这件事情的海望是雍正心腹,刘胜芳则是雍正医疗保健的总管太医院院使。而档案中的“矿银”、“炭”等,是炼丹所用必需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从雍正八年末,雍正就开始在圆明园秀清村炼丹了。专家从《活计档》中发现,从雍正八年到十三年这5年间,雍正先后157次下旨向圆明园运送炼丹所需物品,其中光炼丹用的煤炭就有234吨,此外还有大量矿银、红铜、黑铅、硫磺等矿产品。由此可以想见几年间秀清村炼丹的情景。
雍正服食的丹药,除用于治病外,更重要的是补充元气的济丹,从不间断。他曾将济丹赏赐给心腹鄂尔泰和田文镜吃。一般人们服丹药总有所顾忌,怕与自己身体不相适应,出现意外的副作用,为此,雍正劝他们放心,说济丹经过精心炼制,不论寒热温凉,效果殊异,确是一种有益无害的良药,尽管放胆服用,不要有所怀疑。果然,鄂尔泰受命服用一个月后,向雍正奏报“大有功效”。
传说丹药是由红铅即童女初来之月经加药物提炼而成,其实并非如此。丹药是道士们经过多年的试验,用矿物和草药混合提炼而成,只要用药得当,在量的方面作适当的调合,会有一定疗效。娄近垣大概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他能为皇帝医病健身。反之,如果道艺不高,医术不精,急功近利,药石乱投,则会适得其反,造成矿物质,如铅、汞、砷等毒素中毒。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暴死。因事出突然,史籍又未记载他的病因,后人据此对雍正的死因产生了许多猜测。雍正死前的12天,《活计档》中曾记录——总管太监陈久卿、首领太监王守贵一同传话:圆明园要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黑铅是有毒金属,过量服食可使人致死。100公斤黑铅运入圆明园,之后不久雍正在这个园子内突然死去,史学家认为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直接证明了雍正之死,完全有可能是丹药中毒造成的。
另外还有一点着实令人费解:雍正驾崩后只隔一天,即八月二十五日,新君乾隆就下谕旨,驱逐炼丹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出宫,称他们是市井无赖之徒,最好造谣生事。并将所有炼丹原料清除出宫。新君即位,百废待兴,乾隆却惟独对数名道士迫不及待地采取紧急措施。联想雍正对丹药的依赖,不由令人想到:莫非雍正皇帝真是服用丹药中毒而亡?就在驱逐道士的同一天,乾隆还告诫宫内太监、宫女不许乱传“闲话”,免得让皇太后“心烦”。雍正刚死,究竟能有什么“闲话”?皇太后为什么听了“心烦”?所有这些,不能不让人推测雍正就是死于服用有毒的丹药,死于炼丹道士之手。
对于雍正的真正死因,是民间传说的属实,还是专家们根据史料推测的正确,尚有待实物考证。好在雍正的泰陵一直没有被盗。1980年,对泰陵进行了发掘,但没有打开地宫,相信打开地宫之日,雍正到底是死于女侠利刃还是炼丹道士之手就会大白于天下。
@@◆宏伟建筑下的冤魂与疑云
泰陵陵区前三座高大雄伟的石牌坊,东西南各一座与大红门形成一个四合院的格局,这在全国独一无二。提起这三座牌坊,有一段令人倍感凄凉的传说。
据说,1735年雍正皇帝暴死,修建6年多的泰陵还没有完工,这可急坏了即位的皇帝。这天,乾隆亲自出马查看泰陵,当他来到陵区时,2.5公里长的工地上车来人往,好不热闹。盖房的、架桥的、墁道的、栽树的,人人忙个不停。一会儿,乾隆一行人来到石料场。石人石兽已雕刻完毕,石马、石象、石麒麟形态生动,石文臣手拿佛珠、石武将腰挎战刀,一个个形象逼真。乾隆一个劲地夸奖。这时,不远处传来了叫骂声,乾隆走过去,见一个监工大臣手拿皮鞭,使劲抽一个骨瘦如柴、满面愁容的老石匠。乾隆训斥了那个监工大臣一顿,便询问老石匠家中的情况。老石匠吞吞吐吐不敢直言,一个多嘴的小石匠凑过来告诉乾隆说:“他家两次捎信来,说他老伴病重,让他回去瞧瞧,可请假得不到允许。前天又捎信说,他老伴死了。刚才是他走了锤,惹监工老爷生气了。”乾隆听后,命随从掏出一把银子,硬塞给老石匠,并让他回家探望。
乾隆回京后,陵区的一幕幕总是在眼前闪动,父亲死了不能入陵安葬更使他为难着急。他坐不稳、立不安,左思右想理不出个头绪。忽然间,他眼睛一亮,想出一个点子,马上唤来一个平日效忠的心腹大臣,两人小声嘀咕了一阵子。第二天黑夜,在那个大臣的指挥下,明皇陵的三座石牌坊被推倒了。紧接着,石牌坊被装上马车,用东西盖好,连夜运走。车队黑夜赶路,白天歇着。几天后,车队到达东海边,大臣下令,把推倒和运送石牌坊的人通通押送到东北某边远地区去服役,至死不能回来。不久,泰陵这边接到圣旨,说东海龙王给雍正皇帝奉献了三座石牌坊,赶快派人运回来。就这样,明皇陵的三座石牌坊便矗立在泰陵了。只是石牌坊建好了,有好多人却抛家别子,永远不能再和家人团聚了。
清西陵泰陵的方城南墙中,有一个洞口,称做古洞口,是登明楼、上宝顶的必经之处。古洞口内有一个小院落,面与琉璃影壁相接。因为这个小院的前半部分呈弧形,酷似月牙,所以又叫做“月牙城”,俗名又叫“哑巴院”。但为什么叫“哑巴院”呢?
传说,“哑巴院”迎面的琉璃影壁是进入墓穴的隧道口,封闭墓穴的出口处是整个陵寝的最后一道工序。按照历代惯例,凡参与修筑墓穴晚期工程的工匠,当皇帝的梓宫即棺椁入葬后,怕他们泄露墓内秘密,一个也不准活着出去,都得给死去的皇帝殉葬。清朝已革除了殉葬这一恶习,但是封闭墓穴的一批工匠放出去又怕他们泄露了进入墓穴的位置和墓穴的秘密,将来有人盗墓。于是监工大臣们想出了一个自认为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就叫哑巴来完成这最后一道工序。这样完工之后即使这些哑巴出去了,他们也泄露不了秘密。于是在泰陵将要竣工、只剩下封闭墓穴和修筑“月牙城”这最后一道工序的时候,监工大臣们从全国各地选来哑巴聚集到这里,让他们做封门的前后工程。但监工大臣们还不放心,就叫这些哑巴们白天休息晚上做工,使他们不分白天黑夜,整天迷迷糊糊地不知干了些什么。完工之后,又把这些哑巴发配到边关服苦役。因为“月牙城”是哑巴们修建的,所以人们又叫它“哑巴院”。
泰陵七孔桥北、神道两侧安设了石像生五对,分别是狮子、大象、骏马、文臣、武将。雕刻拙朴,突出各自神韵。石像生作为陵寝建筑这一规模的纪念性建筑群的一部分,其配置并无定制。修建泰陵时,因为“风水”的原因而未设置,但到乾隆时期,忽然又设置了五对石像生,这是什么原因呢?
雍正七年(1730年)十二月,雍正帝曾在谕旨中明确表示,不建石像生。而乾隆登基以后,出于礼制和孝道的考虑,为泰陵设置石像生谕总理事务大臣表示:因为泰陵前安设石像生一事,已经在乾隆元年下旨,令王公大臣议奏。据奏称,询问了原来相度“风水”的巡抚高其倬,户部员外郎洪文澜,他们认为泰陵的甬道,是跟随山川的形势盘旋修理而成,如果设立石像生,不能根据石像的大小尺寸整齐安放,而甬路转弯盘旋的地方,一定有向背参差之所。则“风水”地形,不宜安设。泰陵没有设石像生,实际上是由于“风水”攸关,不是典制没有准备的原因。自己考虑陵前设置石像生,是典礼中的一部分,如果因甬道前地势盘旋,难于安设,或者将大红门、龙凤门拓展向外,使得地势宽敞,位置就十分合适。希望大臣同和亲王带领通晓“风水”的洪文澜佥再进一步谨慎考虑,细心审查,找到一个完美的办法。臣工们遵旨赴现场审核了原有设计后,旋即奏议:大红门,正在龙盘虎踞之间,保护北边使帝王龙气充裕,容纳南面又朝向环抱之水,前朝后拱,天心十道,实在是天造地设的门户,不便再向外拓展,况且石像生的设立,古代的制度也没有详细的要求,与典礼制度没有很大的关系,似乎可以不用再添加。但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还是依照皇帝的意思给办了。
现代的考古学家认为:作为泰陵建筑总体布局的序列起点,大红门南对元宝山,元宝山东西两翼又有东、西华盖山的耸峙,成为陵前气势雄伟的天然屏障和对景,而大红门两翼,则东有九龙山,西有九凤山迤逦延展,大红门正扼于两山天然豁口中间,前后地势在聚中又呈宏廓,南易水更分岔在这山口,南北汇流,因天然水势,大红门前筑五孔白石拱桥,后修石水桥,再于门前疏密得宜构筑了东、西、南三座五间六柱十一楼石碑坊,更增强了这陵区人口的空间界面。天工人巧完美结合,显示出非同凡响的气概。这种精心布局,如果苟且迎合皇帝旨意,展拓向外,则必成败笔。泰陵石像生的设置,虽未构成败笔,却也形成蛇足。
清西陵每座陵寝的隆恩殿顶的岔脊上,都排列着一个仙人和九个动物,最边角上的就是骑凤小仙人。这中间又有什么谜团呢?
关于骑凤小仙人有两种传说:一种传说他是姜子牙的小舅子,他想利用姜子牙的关系,升官发财往上爬。姜子牙是一个清平公正的官,他看出小舅子的居心,也深深知道他才能有限,对他说:“你的官已升到顶了,如果再往上爬就会摔下来。”雕刻家们根据这个传说故事寓意深远地把他放在了檐角的尺端,如果再往上爬一步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另一种传说他是战国时期的齐王,在位期间不务正业,昏庸无道,所以遭到群众的憎恨,珍禽异兽亦对他穷追猛打,直把他追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再往前迈一步,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在这个小仙人之后,坐姿排列着九个小兽,它们排列的顺序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甲鱼、獬豸、斗牛。这些小兽大多是传说中的动物,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龙、凤代表至高无上的尊贵;天马、海马象征着皇家的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斗牛、甲鱼是海中异兽,据说可以兴云作雨,镇火防灾;狮子是兽中之王,镇山之主;狻猊则是我国传说中能食虎豹的猛兽,象征着江山一统,连百兽都甘心顺从;獬豸善于辨别是非曲直,是皇家所谓“正大光明”的象征。这些小兽端坐檐角,除象征意义外,还有典雅古朴的装饰作用,为古建筑增添了美感。
@@◆相关链接
1.雍正皇帝是否夺嫡一直是历史学家和人们心中的一个疑团。解开这个疑团的关键性证据——康熙皇帝的传位遗诏就收藏在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里,该研究所的文物陈列馆近日重新开馆,并首次公开清代康熙皇帝传位遗诏,诏内写明了“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与传说“传位十四子”有所出入,解除了多年来的疑团。
2.2000年11月30日,清西陵作为中国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这组古老的建筑群又迈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她的价值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
3.2001年1月9日,清西陵又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清西陵的所有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以及周边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和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