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动物检疫理论与实务
6654000000035

第35章 动物的病理解剖

病理解剖检查是动物疫病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可在发病现场对所发疫病初步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并为进一步的检查(如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或制作病理标本提供方向和所需的病料。同时可根据疫病的危害程度,及时制定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尽快将疫病消灭于初发地,防止蔓延、扩散和危及人类健康。

一、病理解剖的基本程序

动物种类不同,其剖检术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但一般检查程序基本上是相似的,首先应了解病死动物的基本情况,包括尸僵程度、腐败程度、病史、流行病学情况、死亡时间、死前症状、采取过的防疫、治疗措施以及治疗效果等,同时做好记录。检查时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顺序进行:判定营养状况,进行皮肤和可视黏膜的检查→剥皮及皮下组织、体表淋巴结检查→体腔和内脏检查、组织病理学和病原学检验材料的采集、内脏剖检→肌肉、关节、骨骼检查→脑部检查,概括起来,可分为外部检查和内部检查两大部分。

(一)外部检查

首先确定营养状态,之后检查皮肤、可视黏膜有无贫血、充血、淤血、出血、黄疸、溃疡、外伤、脱毛、皮癣等变化;天然孔的开闭情况、有无分泌物及分泌物性状;蹄部及口唇有无外伤、水泡、糜烂、溃疡;皮下有无气肿(触摸时有捻发音)、水肿(触摸时有捏粉样感或波动感);尸僵、尸斑以及腐败程度等。死于肌肉收缩活动较剧烈的疫病(如破伤风)尸僵发生快而显著,死于败血症(如炭疽)及伴有肌肉发生变性坏死的疫病,尸僵不明显。

如需要采集天然孔分泌物或体表组织等病料,应在外部检查时采取。

(二)内部检查

重点检查各种组织器官的形状、大小、色泽、弹性、硬度、切面情况、有无充血、出血和炎性渗出等。剥皮时(猪剖检时一般不剥皮)检查皮下脂肪多少、性状和色泽,皮下组织湿润或干燥程度,有无液体浸润,肌肉有无出血、充血、变性坏死以及色泽变化等情况;皮下浅表部位淋巴结的形状、大小、硬度、色泽以及切面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变化;检查皮下血管充盈度及血管断端流出的血液性状;打开腹腔检查有无积液以及液体的数量、混浊程度、有无异味、出血、纤维蛋白以及其他异物等;各器官位置是否正常,肠系膜有无出血、纤维素渗出、粘连等;打开胸腔,检查有无积液及其性状、肋骨硬度、弹性,胸膜的色泽,有无出血、纤维素附着、粘连等变化;胸腔器官的位置、颜色、大小是否正常;剪开心包检查心包液的数量和性状。最后检查其他各器官,心脏、肺、肝脏、胃、肠、肾、脾、脑、鼻腔、颈部器官、盆腔器官及肌肉等,都要检查到。

如果需要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病原学检查,或需要将病变典型的组织器官制作病理标本,内部检查时要注意采取所需的病料或组织器官。

二、猪、牛、羊、禽的病理解剖要点

(一)猪的病理解剖

1.剖检术式 剖检时常采取背卧位,一般不剥皮。自颈下正中线沿腹部白线至耻骨前缘切开胸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和腹壁,深浅要适度,防止割破脏器。开胸时再切断两侧肋骨与肋软骨的接合部,掀开胸壁即可。需要检查脑组织时,将头部皮肤肌肉剥离,暴露颅骨,在两则沿眼睛至环关节各锯一条线,再沿两条线的前端点的联线横锯颅骨,揭起颅盖骨即可。

如需要采集脑脊液,应在开颅前自环枕关节处用注射器采取。检查鼻腔时,从2~3臼齿之间将头部横向锯断。

2.病理解剖要点

(1)皮肤检查。因为猪的许多疫病在皮肤上都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如急性猪瘟、亚急性猪丹毒、猪肺疫、猪弓形体病、猪链球菌病等),所以体表检查很重要,对黑毛色的猪尤要仔细。体表太脏影响检查时,可在体表初步检查完后用水冲去污物,暴露出皮肤的自然状态后再认真检查。

(2)头、蹄检查。检查鼻吻部、耳壳、眼睛和蹄壳、趾间以及关节的外部形状及活动状态,注意有无红斑、丘疹、水疱、溃疡、充血、发绀、肿胀、僵硬、变形等变化。检查头颈部皮下组织、颌下淋巴结、扁桃体及附近组织,对局限性咽喉炎性炭疽病、猪肺疫等的检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3)胃肠检查。切开腹腔后,首先应注意腹腔液的数量、透明或混浊程度、颜色等,之后检查浆膜、网膜、肠系膜色泽是否正常,有无充血、出血、炎症、炎性渗出、脓肿、肿瘤、结节、粘连、寄生虫等,然后再检查肠系膜淋巴结、腹腔脏器。外部检查完后,剖开胃肠检查黏膜有无充血、出血、溃疡、糜烂、肿胀、炎性渗出物、寄生虫、肿瘤等变化,同时还要注意胃肠内容物的性质、数量、质地、颜色、气味、成分等有无异常。

(4)肝脏检查。注意检查肝脏的色泽、大小、硬度、边缘厚薄以及质地、被膜、胆囊的性状;横切肝脏,检查切面色泽、血液性状,有无外翻或隆起、出血、变性、坏死、脓肿、肿瘤、寄生虫以及钙化结节等病变;剖检肝门淋巴结有无异常。

(5)脾脏检查。主要检查其大小、色泽、硬度、边缘厚薄、有无梗死以及被膜有无增厚、有无绒毛样增生物等变化,切开脾脏检查切面色泽、含血量多少以及脾髓有无软化等。猪的某些疫病脾脏往往也有特征性变化,如败血性炭疽时脾高度肿胀,紫黑色、柔软;急性猪丹毒时脾肿大,呈樱桃红色;急性猪瘟、猪链球菌病时脾脏边缘常发现突出表面的暗红色或紫红色出血性梗死灶,大小自扁豆至杏仁大,切面暗红,中心淡黄,呈顶尖向里,底边朝外的三角形。

(6)肺脏检查。打开胸腔后先检查胸腔内液体及浆膜性状,检查要点同腹腔检查。注意检查肺脏的大小、色泽,有无充血、出血、肿大,触检检查有无水肿、气肿、空洞、结节等;剖开肺脏、气管,检查血液量多少、有无炎性渗出物及渗出物的性状、结核或寄生虫结节、脓肿、坏疽、肿瘤等。肺脏的某些病理变化可对疫病的诊断提供有益的提示。如猪瘟时的小点状出血;肺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或发生肺肝(肉)变,可见于猪肺疫、胸型猪瘟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大叶性肺炎等;霉形体肺炎时可见到肺胰样变;肺水肿且有许多小点状坏死,见于弓形体病,粟粒性干酪样结节见于肺结核等。

(7)心脏检查。先检查心包是否正常,剖开心包检查心包液数量多少及性状、有无炎性渗出物(如纤维素);注意检查心外膜有无出血;剖开心室检查心腔内残留血液的数量、凝固状态、颜色,心内膜有无出血,心肌有无变性坏死、寄生虫、肿瘤等,瓣膜有无增生;检查冠状沟脂肪的数量、性状、有无出血等等。如心外膜上的小点状出血可提示猪瘟、猪链球菌病、猪蓝耳病等;心肌的条纹状变性坏死(即虎斑心)可见于恶性口蹄疫等;心腔内瓣膜上的菜花样增生物,可见于慢性猪丹毒;剖检心肌还有助于发现囊尾蚴、神经鞘瘤等。

(8)肾脏检查。注意检查其大小、色泽、形状、硬度等,观察有无软化、肿大、变形等变化;沿大缘轻轻切开包膜,检查其是否容易剥离;然后观察肾表面是否平滑、有无充血、出血、梗死、结节、斑痕、囊泡、肿瘤以及寄生虫等。

(9)泌尿生殖系统检查。检查时要注意将骨盆腔内器官和外部的生殖器官结合起来进行。如果子宫内有胎儿时,还应对子宫内膜、胎膜、羊水、胎盘和胎儿及其内脏器官等进行认真检查。

(二)牛、羊的病理解剖

1.解剖术式 牛羊同属反刍动物,都有四个胃,占据左侧腹腔的大部分及右侧中下部,其中瘤胃最大,故剖检时一般采取左侧卧位。除有烈性传染病可疑时,一般都要剥皮,剥皮前先用水或消毒液喷洒体表。为便于检查,可卸除右侧前、后肢。开腹时沿耻骨前缘至髋关节向上至腰荐部,再向前至肋骨,沿肋骨弓后缘向下至剑状软骨作一弧形切口,掀开腹壁即可。开胸检查时,先沿肋骨弓后缘分离横隔膜,沿胸下右胸肋关节处切开,再锯断胸椎和肋骨连接,掀起胸壁即可。开颅时,先自眼眶后缘横向锯开,再在两侧沿第一条锯线之端点和角根连线纵向锯开,最后沿两角之间的中点和第一条锯线之中点的连线纵向锯开,用力向外掰动两角,即可暴露脑组织。

2.病理剖检要点

(1)体表检查。注意可视黏膜有无苍白、黄染、充血、出血,皮肤有无水肿(浮肿),天然孔穴有无流血、分泌物,蹄部有无水泡、破溃、糜烂、肿胀、化脓(蹄部肿胀化脓可见于腐蹄病,即坏死杆菌病);有无尸僵不全、腹部膨胀和皮下局灶性浮肿等。如怀疑有炭疽或其他人畜共患烈性传染病的可能时,要先行耳尖采血,涂片菌检,确认为阳性者不得进行剖检,对尸体及场地按动物防疫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鼻镜、口腔检查。牛有许多疫(疾)病都有鼻镜或口腔的病理变化,如口蹄疫时在唇内面、齿龈、舌面、颊部黏膜出现水疱;牛恶性卡他热、传染性鼻气管炎时鼻镜及鼻黏膜发生溃疡、糜烂、结痂;牛黏膜病时在内唇、门齿齿龈、颊部、舌面发生的散在糜烂和溃疡等。

(3)皮下检查。对皮下脂肪、体表淋巴结、血管充盈情况、血液性状等进行检查,检查有无皮下水肿、气肿、蜂窝织炎、牛皮蝇蚴寄生、乳房炎等。

(4)胃肠脾检查。腹腔、胃肠内容物和脾的检查要点同猪。不同之处是牛羊有四个胃,羊内脏较小,可一次性取出检查;牛胃肠大,剖检时须分段结扎后取出检查。结扎一般按先中间后两头的顺序进行,结扎部位依次为回盲口下15厘米处、十二指肠的空肠曲(左肾下、靠近结肠处)、骨盆腔内直肠起始端、皱胃(真胃)幽门后的十二指肠起始部和瘤胃贲门前五个部位。每个部位都要进行双结扎,然后从中间切断,依次取出小肠、大肠、肝和胰及十二指肠、四个胃,逐段检查。在牛,尚应注意检查瓣胃有无阻塞,内容物是否干涸;网胃内有无异物(如铁钉、铁丝、缝针、玻璃片等)和刺伤、穿孔等。如有刺伤和穿孔,应同时检查横膈肌和心包有无创伤性网胃心包炎。

(5)肝脏、肾脏、心脏、肺脏、泌尿生殖系统的检查要点同猪。

(三)鸡的病理解剖要点

鸡属鸟类,与哺乳动物相比,有许多独特的解剖学特点,故剖检程序和要求也不相同。由于鸡羽毛多,剖检时要先用消毒液或水浸湿,以防羽毛飞扬。

1.体表检查 首先观察羽毛状况,羽毛粗糙或脱落,常为慢性病或外寄生虫病表现。但有些品种的鸡后背部的羽毛大多脱落,脱毛部分的皮肤呈深红色或黄白色(因品种而异),这属于正常现象,要注意和病理原因引起的脱毛相区别;毛囊呈结节状者应注意皮肤型马立克氏病;雏鸡白痢和有腹泻症状的疾病,泄殖孔周围的羽毛常被粪便污染甚至封住泄殖孔;其次注意检查冠髯的颜色、大小和体表有无痘疹、出血、结节以及骨关节肿大变形;第三检查胸肌和龙骨状况,如鸡结核时胸肌萎缩,龙骨嵴突出;软骨病时龙骨弯曲,等等。

2.气囊检查 气囊为鸟类动物所特有,鸡也有较发达的气囊。剖检时采取背卧位,用力向两侧拉开两肢,使其与腹部皮肤绷紧,在肢与腹之间轻轻切开皮肤即可见到气囊,注意检查气囊弹性、透明度、有无混浊、水肿、积血、炎性渗出液、干酪样附着物以及有无霉菌生长等。

3.口腔、喉头、气管、食管、嗉囊黏膜和内容物的检查 剥开皮肤,从嗉囊前剪断食管和气管,用小剪刀沿气管方向纵剪至啄角,并用同样方法剪开食管,分别检查口腔、咽、喉、气管、食管等部黏膜,观察有无充血、出血、肿胀、溃疡、伪膜及分泌物等。多处黏膜发生角质化是维生素A缺乏的症状;喉头、气管黏膜出血或有纤维素沉着,可见于黏膜性鸡痘、出血性纤维素性喉气管炎、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等;横剪鼻孔前的上颌,挤压鼻部检查分泌物性状。

4.内脏检查 肝脏检查时应注意马立克氏病和淋巴细胞白血病时的肿瘤结节、结核病结节、沙门氏菌病肉芽肿、巴氏杆菌病(禽霍乱)小点坏死等;肺应注意有无结节(如霉菌性结节)或肺炎灶;剖开肌胃和腺胃,剥去肌胃的角质膜,观察有无出血、溃疡等变化,检查腺胃乳头、腺胃与肌胃连接处、盲肠与直肠连接处有无出血、溃疡、坏死及其他变化。鸡新城疫时发生的腺胃乳头小点出血和固膜性肠炎是此病的典型病变。禽流感时腺胃、肌胃也有小点状出血。禽伤寒时小肠显著充血肿胀,并有小点状出血;观察肾脏是否肿大,色泽和切面是否正常;卵巢是否变形、变色、变硬,有无大小不等的结节、弥散性增生等。

5.神经检查 腰荐神经丛、坐骨神经和臂神经丛是鸡马立克氏病侵犯的重要部位,常造成神经纤维不对称性肿胀增生。在髋结节稍后方凹陷处,使刀与背正中线成40度角左右切开皮肤和肌肉,可见从坐骨孔出来一粗一细两条神经伸向肢部;用同样方法切开另一侧,对比观察有无局限性或弥漫性变粗、肿胀、色灰白或灰黄等变化。

6.腔上囊检查 在泄殖孔上方作环形切开,取出腔上囊,检查其有无浆膜下水肿、肿大、增生、萎缩变小甚至消失以及发黄或出血;切开腔上囊,观察皱襞肿胀或萎缩情况,检查有无黏膜出血,腔内有无混浊的黏液或干酪样渗出物等,以判断有无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和淋巴白血病等。

三、病理解剖检查应注意的事项

1.剖检人员在接到有畜禽异常死亡的报告后,要做好进行病理学解剖检查的准备,备好解剖器械、采集病料的器皿、防护服、靴帽、消毒药、解剖记录表册等。

2.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和死前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病理剖检。动物死亡后尸体腐败过程很快,所以解剖要及时,以防止尸体自身变化对解剖结果的影响。死亡时间过长,已出现尸斑或有腐败迹象的尸体一般不再适宜剖解。

3.注意自我防护,穿戴好工作服、帽子、口罩、胶靴、防护手套。剖检过程中不慎割破或刺破防护手套时,要立即更换,剖检完后要及时对手进行消毒。如果伤及手部皮肤,应立即清洗、消毒和包扎。

4.如果没有专门的解剖场所,应选择远离畜(禽)舍、畜群、交通要道、水源,地势较高,干燥硬实和比较偏僻的地方,而且便于剖检后尸体的无害化处理和以后的动物防疫安全。解剖最好在自然光线下进行,以便于正确判断组织器官的色泽。如果剖检处地面松软或浮土较多,可铺一层干净的编制物,待剖检完后一并销毁掉。

5.剖检过程中要保持剖面视野清晰,避免拉锯式切割;器官一般沿长轴纵向剖开,使暴露面积达到最大;切开组织器官或病变组织时,防止血液、渗出液、脓汁等污染面过大;未经检查的组织器官不得用水冲洗。

6.剖检过程力求全面、客观、详尽,避免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也就是说,剖检的目的不是用看见的病理变化来验证检查者头脑中已经形成的结论,而是用解剖检查得到的所有病理变化来推断动物患的是何种疫(疾)病。

7.剖检后要做好动物防疫安全工作,剖检的尸体要按规定进行消毒、深埋处理,不能随便抛弃。解剖器械、工作服、靴子、场地及可能被污染的物品、用具等都要进行认真消毒。

8.剖检前或剖检过程中应考虑是否需要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病原学诊断。如果需要,在剖检的同时,要根据诊断需要采集相应的病料。对于病理变化很典型的组织器官,如需要制作病理标本,也应一并采集。

9.病理剖检过程及结果均应详细记录,最好能请有摄影经验的人对有病理变化的组织器官进行拍照。

四、病理剖检记录的编写

动物病理剖检记录是疫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也是重要的病理学研究及档案资料,还可以作为法律上的重要旁证,因此必须重视病理剖检记录的编写。

剖检记录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一)概况

动物的主人(送检人)姓名、送检单位与地址、动物种类、性别、年龄、特征、临床摘要和诊断、死亡时间、剖检地点、剖检时间等,剖检人以及现场主要参加人姓名都需要完整登记并签名。

(二)剖检所见病变

尸体外表和内脏器官眼观病变,记录时应力求客观全面,简明扼要。病变描述切忌病理术语,应仔细观察组织器官和病变的色泽、形状、体积、位置、重量、质地、气味等,尽可能准确地予以描述,如色有主次浓淡,形有方圆点片,体有大小厚薄,位有表里深浅,量有多少轻重,质有硬软松实,气有酸败腥臭等,做到对病变的定位、定量、定性的描述,避免使用概念模糊和易引发歧义的描述。

(三)病理解剖诊断

根据病理解剖结果,结合病史、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判断,分清主次,找出病变内在关系,提出患病动物诊断病名和死亡原因,并用病理解剖学术语概括各器官病变性质,如小叶性肺炎、肝脂肪变性、纤维素性心包炎、坏死性纤维素性肠炎等,最后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

(四)疾病确诊

在病理解剖诊断的基础上,如果还进行了病理组织学、病原学和血清学等试验室检验,应对各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后的诊断结论,写出诊断报告。

诊断报告是给动物主人或所属单位的诊断结果通知单,其组成包括概述中所登记的内容和剖检结论。诊断报告应尽快做出,难以提出准确诊断结论的,可写使动物死亡的疑患疾病。诊断报告一式两份,经主检人签名,注明时间并加盖检疫单位检疫(验)专用章后,一份送达报检单位,一份由检疫单位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