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涛·
相识罗杉兄已有些时日了。算来应该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那是我应邀到南部县文化馆举办的文学讲座上。我那时在编《南充日报》三版的“嘉陵江”文艺副刊,也就满怀热忱地去了。记得罗杉兄在南部一所中学教书。罗杉兄先是写诗的,并在当地小有名气,自然是为文学讲座助力的骨干之一。从他的谈吐中,我觉得他是个不俗之人,留下的印象也就颇深。
九十年代初,我收到了从青藏高原的江河源之省——青海寄来报纸杂志,方知罗杉兄已背井离乡,带着诗人的梦想和希望,漂泊到了千里之外的塞上高原,当教师,当记者,当编辑,尔后,成了一家特大型工业报纸的副刊编辑和这家报纸的负责人。受大西北风土人情和厚重的边塞文化的熏染,他写出了大批反映大西北生活图景与思考的诗歌、散文和小说作品,发表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同时,他结识了不少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成都等大都市的名作家、名诗人和名编辑,有机会经常与大西北文坛精英聚首谈文论诗,加之他自己喜欢广泛阅读和独立思考,这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二十世纪末的2000年,南充晚报创刊之际,罗杉依依惜别喂养了他文学乳汁的青藏高原,应聘担任了晚报副刊责编。编采之余,他仍不忘诗歌和小说创作,使其编、创双丰收,其文学声名在内地也渐渐远传。从编采岗位内退之后,仍有不少朋友邀他外出办报办刊。已知天命之年的他,觉得故土难离,故土情结拴住了这位游子之心,他婉拒了朋友们的盛情和好意。不走了,就站成故土的一棵树吧;不走了,就多为故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罗杉兄作出了这样的选择!
2007年春节后的一天,我接到罗杉兄的电话,告诉我说他正准备写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他被主人公出资建校办学的精神所感动,对主人公节衣缩食、有当代武训办学之风的行止深感佩服。后来,我们相约于北湖公园万景园茶园,对此选题有过相互的谈论。罗杉兄最早的题目叫《一个人的传奇》,后来,他写出第一部分,取名《一个人的奋战》,希望在《南充文学》上刊载。我同主编杨茂生兄等商量后,便决定分期刊发。迄今,已刊发了三个部分,第四部分也将面世了,凡有评说者,均持公论和好评。这是作者之幸,也是杂志之幸。
这部报告文学的主人公李家安,是仪陇县新政镇人。他虽家贫而志不弱,虽人穷而志不短。为读书为求学,为圆自己的读书梦,李家安从少年到青年,吃了不少的苦头。他幡然觉悟,不能让农民的孩子们步其后尘。他为了乡村中更多与自己一般处境而圆不了读书梦的农民的孩子,能上学能读书能接受到科学文化知识,走上了漫漫而艰辛的办学之路。由此,一个人的奋战就由这里演绎开来。这其中之难,这个中之苦,只有李家安自知和体会最深。借用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也不为过。尽管这样,李家安凭他的意志、他的精神和他的智慧,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赢得了社会的公认,得到了政府的支持。李家安成为了川北这块热土上私人办学成功的一位优秀的民营企业家。
罗杉兄是位富有创作激情的人,也是位善于思考的人。他所写作的这类题材,稍不留意就会写成长篇通讯之类的文章。好在,罗杉是诗人,是作家,在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中,他立足事实事件的真实,并运用文学文采极浓的笔调,饱蘸激情,写出了主人公李家安的个性,写出了李家安处理事件中矛盾的过程,还原了现场和当下,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立体的民营教育企业家形象,也看到了一个平民阶层的草根教育家的闪光面!全书在谋篇布局,小标题等的制作上,都有讲究,也别具匠心;语言的运用上,以白描手法而不失文采,简洁而恰到好处的叙述风格,使表达形式不落俗套,且令文章生色不少。尽管罗杉兄把它看成报告文学,而我则把其看成长篇纪实散文,故尔,在杂志的栏目里将其归类为散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反正,有情之文是好文至文,至文好文必定有情。就写这些,不知罗杉兄以为如何?
(萧红涛,散文作家。资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