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个人的奋战
6652300000005

第5章 袖里虹霓冲霁色,笔端风雨驾云涛——读罗杉先生报告文学《一个人的奋战》

袖里虹霓冲雾色,笔端风雨驾云涛/何希凡

阳光下的崎岖与奋斗/魏继新

一个人的奋战,妙也/瘦西鸿

至情方有至文/萧红涛

花开在春天/朱涛

·何希凡·

罗杉先生是一位在文坛辛勤耕耘三十余年之久而早著文名的作家,其诗歌、小说、散文作品已在省内外乃至国家级文学大刊频繁登场亮相,其创作业绩和文学风采早已自成一家重镇,彰显出他绚烂成熟、不可替代的个性锋芒。然而,以前很少涉足报告文学写作的他,现在却不惜暂离驾轻就熟的创作轨迹,不惜耗费大量精力而写出了洋洋十数万言的报告文学——《一个人的奋战》。当我怀着好奇之心品读了他越出自己创作惯性的长篇巨制之后,我惊喜地发现:罗杉先生不仅是诗歌、小说、散文创作的行家,也是驾驭报告文学的好手。阅读的快感让我超越了因近年来那些充斥于媒体的、更多出于广告宣传需要的、带有更多粉饰虚夸成分的文学性报告,而带来的对报告文学的成见。我的精神在受到洗礼,我的灵魂在受到震撼,我的人性憧憬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我已被粗糙人生磨得迟钝麻木的艺术神经被重新激活。与此同时,我也在追寻,究竟是哪些重要因素造成了长篇报告文学《一个人的奋战》厚重的精神分量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呢?

其一,报告文学是报告和文学的交融,是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有机结合。就其创作过程而言,必须要先有了值得报告的题材和对象,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完成文学的提升。罗杉先生所面对的是南充本地的一位创业者——李家安,对作品中的这位主人公我只是早闻其名,既不了解他曲折的创业历程,也未曾与他有一面之交。罗杉先生显然对作品主人公下了精深细致的调查采访功夫,并为其浸透着生命血泪的创业历程而怦然心动,感之于魂魄,凝之于笔端。作品没有仅仅聚焦于李家安先生创业成功的辉煌,让读者只去欣羡于主人公的笑靥和鲜花,而是对主人公四十余年风雨跌宕的生命进程作了全程观照:一个农民的孩子过早领略了生活的辛酸和求学的艰难,升学路上的几起几落,求职途中的不测风云,最令人心动神摇的是,他近二十年办学创业的雄心与屈辱交织,豪情与惨败并存,信义与背叛同在。有时是风和日丽,大道通衢,有时是阴风愁云,前路艰险,有时刚刚还是清风徐来、碧波万顷,待看九万里风鹏正举之时,忽然间恶浪汹涌,暗礁密布,顷刻就有可能樯倾楫摧,葬身鱼腹!然而,一个真正的人可以被摧毁,但精神不能被打败。人最终不能战胜命运,不是因为人的疲弱,而是因为命运是一种强大的宇宙意志,但人唯一可以和宇宙意志相抗衡的,就是人之为人的、足以俯仰天地之间的精神尊严!作品的主人公无疑永远是精神的强者,他的奋斗结果留给人们的不仅是成功和辉煌,他启示人们的更是一串串带血的脚印,一声声不屈的呐喊,一次次惨败中的挺立!这一切都不是可以用金钱的多少、效益的好坏、结局的成败等等庸俗的评价标准可以掂量的。我认为,正是主人公在奋然前行中所具有的“袖里虹霓冲霁色”的精神气度,才让罗杉先生毅然挑战自己既有的创作套路,毅然挥笔为有志者的不屈精神树碑立传。看来,题材本身的含金量不仅会带给创作者发现的惊喜和愉悦,而且也会让创作者的灵感和才情得到淋漓尽致的挥洒。

其二,报告文学除了题材本身的真实性以外,它的阅读效果和社会效应更取决于作者的文学表达功力。要驾驭一个已至中年的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绝不能仅凭从调查采访中得来的第一手资料,也不能仅凭自己的良知和激情,它有赖于作家独具慧眼的发现和匠心独运的筛选,更重要的是,它需要作家的心灵整合和艺术提升。在我所见到的一些报告文学中,不少作者常常在题材真实和艺术升华上面临两难选择,他们不是过分拘泥于细枝末节的准确而停留在题材的原生状态,就是过分超越事实真相作拔高性的艺术虚构。前者就题材写题材而缺乏文学的魅力和精神的震撼力,后者凭空虚构而失去题材的依托,也丧失了报告文学的本质立场。罗杉先生深知报告文学的写作三昧:在题材的真实性上,他不是囿于常识层面来把握报告文学的特点,他知道,写本地人物如果失去了真实的前提,就不仅仅是一个写作水平的问题,稍有偏差,轻则会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重则会引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近距离的社会监督机制容不得作者对真实性的疏忽。从《一个人的奋战》这个文本中可以看出,他对于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等新闻要素的把握是极其细致严谨的,他就像一个熟悉主人公人生历程的老朋友一样,把主人公生命进程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对读者娓娓道来。然而,从文学品格来讲,他又充分调动了自己的诗歌、小说、散文创作资源,在尊重题材本身的原则下作了至为精彩老练的艺术整合:真实的叙述彰显了主人公扣人心弦的命运轨迹,题材的筛选服从于人物精神的感染力与震撼力,主题的深化着力于主人公不屈奋斗的社会覆盖面和时空穿透力。我认为,在题材真实性的前提下,作者对文学性的追求不仅有高度自信,而且也确实显示了几十年文学历练的驾轻就熟功力。凡写李家安求学路上的风波,练武生涯中的美德、声誉、功力和气度,两次追车的呐喊与深情,数度提高办学规模和档次,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执着与坚韧……一切都是那样富有戏剧性和文学的传奇色彩。仿佛是一首紧扣着真实性的构思精巧而蕴含真气纯情的诗,仿佛是一篇立意高远、情辞兼胜的散文,仿佛是一部波澜壮阔、意蕴深隽的长篇小说。总之,在我看来,罗杉先生在报告和文学的两相交融中实无遗憾。

其三,《一个人的奋战》中主人公的追求和奋斗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精神资源,更是一种珍贵的社会精神财富。其感人至深者,乃在于生命不息,追求不止,乃在于他朝着一个认定的奋斗目标百折不挠、遇挫弥坚的不懈努力。然而,作品的令人感动必先来自作者自己的深度感动。但作为报告文学,作者又不能有太多的主体性参与,其笔下须造成事实胜于雄辩的效果。所以,作品中尽管牵涉到主人公几十年生命进程中复杂纷纭的人事纠葛,但作者未作任何主观褒贬,一切只凭客观书写。有时为了叙述的必要,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具体的人和事的时候,作者就尽可能采用化名以避免当事人不必要的纠缠和不快。这既是报告文学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又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和策略。然而,细心的读者会看出,客观的叙述并不等于作家没有自己的精神立场,并不等于作家没有自己的情感评判标准。在罗杉先生生动传神的叙述中,常常会引发读者的同情、怜惜、景仰,也常会引发读者的怒火中烧、热血沸腾且意欲拔刀相助,这种阅读效果本身就蕴含着作者的情感立场了。高明的作者常常爱憎分明但不露声色,只把自己的褒贬注入在字里行间,就像司马太史公在《史记》中写《李将军列传》那样,把自己的情感态度熔铸在既客观公正又声情并茂的叙述中,使作品中的评判成为不带个人主观色彩的历史评判。

由此观之,《一个人的奋战》的精神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既来自主人公“袖里虹霓冲霁色”的生命质感和精神气度,也来自作家整合较大时空跨度题材所具有的“袖里虹霓冲霁色”的艺术功力,有赖于这两者的对接交融,才实现了作家“笔端风雨驾云涛”的审美期待。

2008年7月29日20点18分写毕于西华师大寂寥斋

(何希凡,文学评论家。西华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