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个人的奋战
6652300000003

第3章 好读的报告文学

·何永康·

对于阅读,我有一个朴素的选择标准——好读。不论什么文字,不好读必然没有更多的读者,哪怕你的作品内容如何丰厚,思想如何深邃,技巧如何娴熟,文字如何漂亮,都只能是曲高和寡。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好读,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通俗读物,更不是庸俗读物。

罗杉的长篇报告文学《一个人的奋战》就是一部好读的作品。

实话实说,我已经多年不读报告文学了,一是这些年能够振聋发聩的报告文学寥若晨星,像《哥德巴赫猜想》、《人妖之间》那样的能让洛阳纸贵的惊世骇俗的作品更是难求之极;二是这些年报告文学被庸俗化和功利化了,成了刊物(包括一些有影响的大刊)创收的载体和平台;三是报告文学的“去文学”现象日益突出,有的仅仅是通讯的扩张和放大。众所周知,报告文学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反映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它有三个主要特征:新闻性、文学性和政论性,是“报告”和“文学”在“思想”的媒介作用下,联姻和交媾的产物。但现在一些作品,往往只突出了新闻性和纪实性,而文学性、政论性则大大削弱,这就不可避免地丧失了好读和可读的效果,也不可避免会失去一批读者,包括我这样的曾经的报告文学的“铁杆粉丝”。

然而,罗杉这部报告文学却让我眼前为之一亮,我意识到我的孤陋寡闻和认识的偏颇。在一口气读完后,不禁掩卷沉思,感慨良多。

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部报告文学的主人公,正如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传记的传主。报告文学的主人公当然可以是普通人,但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新闻人物”,必须具备相当突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甚至传奇性。《一个人的奋战》记述的李家安,就是一个普通人,但他有着并不普通的经历,他的人生轨迹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可以说是一个积极向上,奋发努力,敢于和命运抗争的农村青年的典型,同时也是一个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的一个百折不挠、有所作为的成功人士。我和李家安虽然同处一个城市,但无缘交往,只是偶尔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对其有些印象。是罗杉用他的笔(或者是键盘)为我们描述并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的李家安,为此,他下了很大功夫,数十天和李家安同吃同住,深入全面地观察了解,还采访了几十个相关的人,获得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为写好这个人物奠定了基础。罗杉在新闻单位做过记者、编辑,他除深谙文章之道外,还深知采访的重要性,对新闻性有清楚的认识体会和准确把握。

同时,罗杉还是一个成绩不俗的诗人、小说家,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诗歌与小说,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或许正缘于此吧,他扬其所长,驾轻就熟地把诗歌和小说的表现形式和技巧,在这部报告文学中运用得淋漓尽致,这也是“好读”的重要原因。罗杉充分利用小说的叙述语言特点和人物塑造手段来增强表现力,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叙述人物生活的社会人文环境,增加了历史感和厚重感,特别是对李家的家族背景不遗余力的探究、追溯,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味。大量的精心选择的情节,通过合理调度、安排,通过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丰满。在事件的讲述方面,充分运用小说家讲故事的强项,凸显矛盾交错,一波三折,让主人公时而身临绝境,进退维谷,时而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读来既调人胃口,又引人入胜。

此外,散文化的语言在作品中也随处可见。譬如第一章开篇那段情景描写——

那山经数里以外的梅子垭、石板梁、亮垭子,到对面的老君山,再到前面的白马庙,宛如一条长龙,从天而降,拔地而起,横卧七沟,睨视八岭,峰脊如柱,气势如虹,朝朝吞云吸日,暮暮迎风挡雨。

老君山雄奇磅礴,翠柏幽深,杂林相间。穿过丛丛树林,拨开簇簇荆棘,登上山顶,那绵延千里的嘉陵江,便奔来眼底,丽日之下,江流如娉,楚楚动人,宛如白练,缠绵于脚下,飘忽于眼际,荡涤于胸中,令你遐思悠悠,心旷神怡。

还要说到的是这部报告文学中不容忽视的诗歌元素。一是诗歌的激情,罗杉显然是在一种感动和亢奋中写作的,全篇激情飞扬,情绪饱满,其情势如江河奔流,一泻千里。请看这一段——

民间传说,曾有良犬吠之公堂,为主人鸣冤;

曾有灵猴扯人衣衫,为主人告急;曾有慧鸟传书,为义师救急。上苍啊,有谁能告诉李国平,告诉胡大秀,他们的儿子只剩下一息之气!

良犬何在?灵猴何在?慧鸟何在?

情急之下,罗杉暴露了诗人的本质,反客(客观)为主(主观)了。

诗歌讲求的节奏、律动、跳跃、空白在行文时也时有体现,短句、短段落的大量使用,能让人感到作家心的剧烈跳动;激昂和舒缓穿插,既是情节的需要,也是作家心潮起伏的必然;留下一些余地,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也是明智之举——纪实性的文字表述尤应如此。

总之,文学的含量从一个方面成就了这部作品。

话说回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过分地强调文学性,必然会削弱报告文学的主体——新闻性、纪实性,这是一个很不好处理和掌控的棘手问题。罗杉作了很有意义的尝试——虽然这个尝试还有待更多读者的认可。

当然,这部作品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也提出来供罗杉兄参考。一是政论性不够,李家安是新时期的青年,是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弄潮儿,“弄”是写得很到位的,但对“潮”——经济社会的大背景的记录、分析、思考稍嫌欠缺,可能会弱化作品的社会意义以及对读者的启迪功能;二是对重点事件的突出反映不够,用力有些平均,可能会淡化读者的印象;三是结构上枝蔓较多,不利于脉络的清晰贯通,可能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我这里三次提到读者,是缘于我是站在一个读者的角度来阅读并表达一己之见,因为我历来主张,文章应为读者而写,是作家思想的结果,思想思想,思为读者之所思,想为读者之所想是也。

虽是白璧有微瑕,但《一个人的奋战》仍不失为一部好读的报告文学。

2008年10月于南充过风楼

(何永康,诗人。南充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