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印章、玺印(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6649500000008

第8章 断代与辨伪

一、玺印的断代

对于传世及非墓葬出土的古玺印,都存在断代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否准确地为该类文物进行断代,标志着文物收藏者真正的鉴赏水准,标志着文物收藏者能否全面掌握该类文物的知识及综合运用的能力。它不仅需要具备前边所述的种种知识,还要从文字上、印制上进行比较研究,参考古文献记载,以墓葬发捆品为佐证,然后得出切实、准确的断代结论。上篇笔者例举各个时代123枚玺印精品,目的就在于在读者的印象中确立各个时代较具代表性的玺印特征,以期形成断代的坐标点,让读者将自己的收藏品与之对照。当然,也还需要更为具体的知识,以弥补感性认识上的不足。

战国官私玺

关于现存古玺上限时代的断定,早期印学界并无明确的认识。

元人吾丘衍在《学古编》中说:"三代时却又无印。"否认在汉以前有印。明代沿袭此说,因此,顾氏《印薮》以秦九字小玺冠为印谱之首。

到了清代嘉道间,金石学蔚然成观,印谱风行,张廷济在《清仪阁古印偶存》中也开始称战国玺为古文印,吴式芬在《双虞壶齐印谱》中始将古玺分出于秦汉印之外,而陈介祺不仅在《十钟山房印举》中首列古玺,并且在致吴云手札中予以明确提出。以后,高庆龄则综合了他们的发现,并将这些成果推进一步,在《齐鲁古印》中,第一次列出三代铜官玺、三代铜私玺,王懿荣在《序》中从文字上肯定了周秦之际有古玺,自此,关于战国官私玺断代的研究才得以渐次展开。

战国官玺的特征,多数是凿款白文,大小约2.5厘米见方,正方形,偶或也有矩形、圆形或不规则形。多鼻钮。印文外多加边阑,或中间再加一"十"字,即现代所谓"田"字格。印文内容有司徒、司马、司工、连尹、军(即将军)等职官名称。另有一种铸款朱文,大小多1.5厘米左右见方,印文内容也是有司马、司工、司寇、军(即将军)、后、行、啬夫等官职。这两种官玺的形制差别,应该是由于地域或时代不同而造成的。此外,还有一种朱文长玺,文字类似于战国陶器上的印文,钮制为长柄形柱钮。

战国私玺的特征,朱文均出于铸造,笔画细如毫发,质地多数用铜,少量为银质。形制大小不等,除方形外,还有长方形、圆形及其它不规则的形状。钮制多鼻钮,间有亭钮、(xī)钮、人钮、兽钮,也有戒指钮、带钩钮。姓名印开始有两面的,成语印有五面的。白文私玺也多加边阑,少数有"田"字格。有的在姓氏下加动物或禽鸟的图案,此外,尚有雕镂人物、动物的形象。

秦汉官私玺

秦始皇建立了传国玺和六玺制度,自公侯和宰相以下皆称印,"玺"、"印"名称有了严格的分界。秦官印,皆凿款白文,有的2厘米见方,有的3厘米见方,有的略长一些。传世秦官印多属墓葬明器,而非佩带实用品,因此,在印制上不很严格。秦印文字风趣自然,整齐而不呆板,类似于秦权量、诏版上的书法。方印多加"田"字格,半通印(长方印)多加"日"字格。

西汉官印多具备铸造的特征,只有将军印和授封给少数民族的官印,才出于凿款。印的形制,一般是2.5厘米见方。汉承秦制,初期的汉印特征尚不明显,印文上加"田"字格,多雕蛇钮;半通印多用"日"字格,上雕鱼钮。不过,这种印制不久即废止,传世罕见。

西汉中期以后,汉印风格特征渐渐形成,印文布局谨严缜密、笔画平直方正,对篆体多有简化的趋向。官印多作龟钮或鼻钮,授封少数民族的官印作驼钮或羊钮。

在汉代已经确立了中国官印印制的基本格式,从此,历代朝廷官印印制大体沿袭了这一模式。不过,作为断代依据,它仅仅反映了一个侧面。鉴赏篇中例举的"淮阳王玺"是玉质而非金质,说明墟墓中的明器未必一定台制。

秦私印,多凿款,铸印较少。多作长方形,方形的比较少,间或有圆形、椭圆形,还有两面印等。除姓名印外,还有成语印。西汉私印初期仍沿袭秦印风格特征,多凿印白文,大小约1厘米见方,或略大一些,长方形半通印较少,而印文上多加界格。中期铸印渐多,大到2至3厘米见方,印文渐不加界格,由2字或3字发展到某某之印、某某私印的5字排列方式。从印质上看,除铜印外,还有玉印及银印。从钮制上看,有鼻钮、坛钮、桥钮、龟钮、两面印。从书体上看,除一般缪篆外,还有隶书和鸟篆。东汉私印种类变化繁多,不仅出现了半朱半白相间的印文形式,而且还在姓名外加四灵装饰图案、或姓名下加吉语、籍贯及表字等。这一时期还创造了套印、两套印及三套印的形式。

西汉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手工业渐趋发达,所以王莽时期的泉币、铜镜、印章等,均较过去为精致。新莽复辟旧制,官制爵称有子有男,这种变化也多反映到官印中,如"光符子家丞"、"昌威德男家丞"之类;还改县令为宰。此外,尚有马丞、徒丞、空丞等,都是王莽时期特有的官名。因为当时的尺度也复古制,所以官印也略小于西汉,一般为2-3厘米见方,印文多到5字或6字。书体较为规整,钮制雕铸比较精美。

魏晋南北朝官私印

魏晋南北朝的官印,基本上还是汉制的规模。不过,印文布局的谨严逊于汉代,笔画虽平直方正,却不如汉代的厚重和朴实。传世官印以授封少数民族者为标志,由此可见当时篆刻风貌之一斑。

钮制有龟钮、驼钮、鼻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南北朝时期,官印已开始逐渐加大,文字皆凿款并显得草率。南齐以后,官印始用朱文,多出于铸造。

魏晋私印,以其书体近似魏正始石经中篆书为标志,其竖笔多引发下垂,有似悬针,不及汉篆匀称,显然不同于该时期官印书体的风貌。印面多为2.4厘米见方,盛行套印和六面印。此时的钮制开始有辟邪钮,但普遍的还是龟钮、瓦钮。传世魏晋私印尚育几种特殊的形制,是断代中值得注意的明显标志。一是上具官职,下附姓名的钢印,印面大小与官印相同。此类印曾被误认为官印,实则为殉葬专用印,是当时墓葬的风俗。二是有自称"臣"字的私印。

"臣"字应是古代男子谦逊的称谓,并不限于官吏。此外也有称"贱子"和"贱臣"的,均作此解。三是有自称"妾"字、"新妇"的女性私印,"妾"、"新妇"均是一种自谦之词,并不表示身份和地位。

隋唐官私印

隋唐官印印制开始了两个方面的重大变革,一是诸官职印均用铜铸,不再分金、银、铜等品级,但为了显示官职等级,还有镏金等区别。二是隋唐建立了处理废印的制度,故这两朝实用官印传世不多。隋唐印面均5.6厘米见方,钮制犹存汉魏遗风,唐官印多鼻钮且高鼻长孔。隋官印印文多不用"之"字,唐官印印文皆用"之印"二字。从唐印开始,印文有称"记"的。

隋唐私印传世较少。

宋、金、西夏、元官私印

宋承唐制,在印材上虽渐趋一致,但其印面大小则有了等级区别。

除此之外,宋代印制还有几点变化。一是严格用印手续,做到"印出牌入,牌出印入",即在诸印之外还设立了"牌"的制度。《宋史》卷一五四《舆服六》称:诸王、节度、观察使、州、府、军、监、县印,皆有铜牌,长七寸五分。诸王广一寸九分,余广一寸八分,诸王、节度、观察使牌镀以金。二是在官印中出现"朱记"的称谓。并明令规定,朱记用于较低级的文书往来,并与高级的官印配合使用。据《宋史·舆服志》:"监司,州县长官曰印,僚属日记。又下无记者,止今本道给以木朱记,文大方寸。"三是掌印制印的职能及制度渐趋完善,在铸印之中不仅篆文与铸造分工明确,而且各设官员加以管理。因此,宋代官印最具鲜明的断代标志,印背均凿有年款,甚至凿有铸印机构"文思院",印钮高约3.5厘米,钮作长方形,钮顶多刻"上"字,钮均无穿孔。印文书体渐与唐印不同,由于印面加大,为使印篆布满,所以增加了笔画的曲折。

南宋官印略有区别。《宋史·舆服志》说:"南渡之后,有司印记多亡失,彼遗此得,各自收用。尚方重铸给之,加行在二字,或冠年号以别新旧,然欺伪犹未能革。乾道二年(1166),礼部请郡县假借印记者,悉毁而更铸。"由此可知南宋官印的特征除印背有年款外,印文中或有加年号的。例如"建炎宿州州院朱记","建炎"二字就是年号。传世末代官印应为实用品。

与宋同时的金,不但注意到官印印面大小,而且还特意从官印的重量上分出品等级别。

传世金代末期官印较多,印文大多用汉文篆书。偶或用契丹文篆体,颇为罕见。印背款年月多为汉文,偶有侧刻女真文,均为大定年款。

西夏官印的特征是用其国书篆体,以两字的官印为多。近代学者释出为"首领"二字。也有四字或六字官印,但比较少见。印背一般都是右边记年款,左边书用印人的名字。印钮较为特别,类于鼻钮,但穿孔极小。

元代官印制度也按等级而分大小,除一品衙门用三台金印;二、三品用两台银印之外,其余皆用钢印。印文有两种,一种用汉文篆书,一种用八思巴文篆体。一般文官印用汉文,而高级的国王、国公、国师、太尉等及武官的百户、千户、管军总把、都指挥使等多用八思巴文篆体。两种印背部用汉文刻年款、铸印机构。一般首行释印文,次行记年号款识。印钮作长方形,上稍削下宽,初期钮高约4厘米,后期则渐高至5-8厘米,钮中间均无穿孔。元代官印皆朱文,边阑开始加宽。传世元代官印都为实用品。

宋元私印中开始盛行押字。押字的变化是个人任意书写的,只有本人知道其笔画变化的意义,如宋徽宗押字常见于法书名画上,元代私印大多为长方形押字,上记姓名,下画押符;或上书八思巴文,下画押符。

明清官私印

明清两朝印制,规定比唐宋更为严谨,又加以设官细密,等级设置就更为繁琐。一般总是以品级的高低,来分别印面大小、质地、厚度等。不过,传世明清官印皆实用品,都有鲜明的标志。明印印背均有刻款,首行释印文,次行书礼部造,三行记年号月日,印侧刻字号。官印编发序号始自于明代。此时印钮渐高,一般约10厘米左右,直钮,椭圆形适于手握,因此俗名称"把钮"。官印九叠篆书体更多曲折。明代官印开始有"关防"的称谓。

清官印的特征是印文用汉满文对照,乾隆以前满文用楷书,至乾隆十三年开始用满文篆书入印;至同治初年以国内战争频繁,官印多散佚,于是在满汉文中间又加一行满文楷书以示区别。印背款均有满汉文对照。钮制与明代相类,只是改明代椭圆形为正圆形,便于把握。清朝废印制度,一般切去印面一角,或在印文中凿一"销"字。

明清私印铜质较少。从明代起,刻石章者皆称访秦汉,其实明人作品类秦汉者并不多。原因之一,是当时人们分不清先秦玺印与汉印的各自特征。至清代学者印人治印之风蓬勃兴起,流派纷呈,面貌繁多。学者印人的石章大都刻有边款,除题刻年月姓名外,有时还加上其它词句,类似跋语。一面刻不完,再刻二面、三面、四面,甚至连石顶共刻五面。边款刻制又分"双刀法"和"单刀法"。所谓"双刀法",即先写款字,然后依墨下刀,每一笔双面着刀,犹如刻碑。所谓"单刀法",即不先用笔墨写款字,操刀便刻,每一笔只刻一刀,一边是光洁的,另一边任石块碎落,听其自然。明末清初一批印人,石章边款不论篆隶真草,多数用双刀法。直至乾隆年间,丁敬才开始全用单刀法。

二、辨伪五举

自清末始,先秦古玺与汉魏铜印才在印学史上得以区分开来。

金石考据学家对古玺的刮目相看,竞相引起古玩商的重视,从而导致他们大量翻砂作伪。试翻览清末各家的古铜印谱,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夹杂些伪品,而名人印伪造最多。如中山王刘胜一印,明代顾研山的《集古印谱》载有二枚,清代蒋溥的《金薤留真》载有一枚,清代汪启淑的《汉铜印丛》载有二枚,清代陈介祺的《十钟山房印举》载有五枚,字文款式略同,大抵朱白文相间。虽然,在汉代名叫刘胜的,不可能仅中山王一人,但也绝不可能字文款式数枚千篇一律。

可以推断,当初只有一枚为真品,后人依照翻铸,铸非一人一时,听以传世也多。由于伪铸年代久远,这些伪印传至今日,已很难辨识了。因此,鉴别真伪就很有必要。

鉴别方法主要是根据古玺印文书体,熟悉历代真品文字结构的特征,并辅助于历代印制,从而破悉作伪者的漏洞。不论是断代还是辨伪,都是鉴赏者的一种实践过程,而实践,确实存在着某些"只有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要用真伪对比的方法锻炼自己的眼力,最好多看原物。著名玺印鉴藏家王献唐曾在《五镫精舍印话》中说:"凡鉴定古物,非见真器不能定伪,以伪为真,日后一遇真物,便识其赝,若以真为伪,则无可救药。"当然,除看真品外,可疑的仿造品也要留意。多看多比就是科学的方法,眼睛看原物比较熟了,看打本就能分别真伪。现提供以下几个方面辨别古玺真伪:

摹真印文字而伪造的赝品。作伪者取印谱上印文来摹造,混在真印中出售。这种情形多数因急于充数而摹仿不细致,印文字画生硬而缺乏意趣。貌似神离是这种赝品难以克服的漏洞。特别是朱文私玺的笔画,赝品大多粗而无力,与真品笔力劲健有较大出入。虽然有的故作缺角损画之姿,但往往与真印大小不同。

摹真印而略予修改的赝品。照猫画虎式的摹印因存粉本,而易于被人比较出真伪,所以摹真印文字而改换一二字来作伪则是常见的。如清代端方的《斋藏印》中有"武陵郡长",就是用"武陵守丞"真印作粉本,换了两个字的一件伪作。人们仅仅从刻工上就能看出赝痕,尤其称"郡长"更露出破绽。再如传世"舞阳丞印",作伪者改"丞"为"令",其文字铸工之笨拙僵死,一望可知。又有"容城令印",也是依据"城平令印"伪造。这种情形虽改换了真品本来面目,但伪作难以克服铸工技艺上的不足。

完全出于伪造。这种情形全无粉本而伪造,其刻工甚劣,字体或软弱或生硬或僵死。如"杜陵右尉"的软弱、"江都相印"的生硬、"圜阳令印"的僵死。一般来说,伪造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无论是铸印的工艺水平上,还是摹刻印面的技巧上,都不可能花很大的气力。因此,完全出于伪造的,是较易识别的一种。当然,出于高手的作伪,情形复杂,辩识也较难。

封泥之伪造。清末民初,古玩商不仅伪造玺印,对封泥也频频仿赝。如"南昌君布"封泥,吴式芬在《封泥考略》中就已提出质疑。又如"丞相曲逆侯章",既然称丞相就不应附侯名,况"逆"字又刻错了,"侯"字又多一横,这是极为明显的破绽。

古玺赝品多为铜质翻砂铸造,而铜质仿古敷锈最难。真正的铜绿锈斑应由铜内渗出,透自骨中,杂质愈多,渗锈愈厚,精则相反。伪锈大多敷于铜外,浮于表面,华而不实。前者由内而外,后者由外而入内,前者如身长毛发,后者如体穿衣服。由钮身印体斑锈,也可作为辨伪的一种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