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生财致富经济学
6641100000005

第5章  金融经济学:世界上最赚钱的投资行业

金融市场:观察经济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1.金融市场的含义

自从2007之后,“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这两个词语就成为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词语了。但是有很多人实际上并不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往往将这两个词语混为一谈,这其实是不对的。金融和经济这两个概念虽然联系很紧密,却是两个有本质区别的词语。要想弄清其中的不同之处,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金融”。

金融,简单来说就是资金的融通,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举个例子,老张手头现在有100块人民币,他暂时还不想把这100块人民币花出去,但是放在家里又觉得不太保险,于是他就拿着这100块来到银行,办了一个存款账户把钱存了。老张存钱,就是对货币的保管,这是一种金融活动。

这钱存了一年之后,老张想出趟国,但是国外不能花人民币啊,于是老张又把存进银行的那100块人民币兑换成了15美元,这叫货币的兑换,也是一种金融活动。

老张去美国花了10美元,还剩5美元没用,他就又想把这些钱存银行,这时候有个朋友对老张说:“我想开个工厂,但是缺点钱,就差5美元了,你把你的钱借给我吧,我一年之后还你,并且付给你百分之十的利息。”老张一听,这合适啊。于是就把钱借给这个朋友了,这叫货币的融通,也是一种金融活动。而且,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说的“金融”大部分就是指这个“货币的融通”。

金融活动充斥着我们现代生活的每一处,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和金融打交道,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这种金融活动只不过是一种生活需要,并不是一个专门从事的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金融活动的日益频繁,就出现了专门的“金融市场”。

所谓的“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广而言之,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

目前世界上最早诞生的交易市场上是Publicbourses(公共市场/交易所)。金融市场是19世纪初在法国建立的,由政府指定公共机构建立和负责监管。新中国的金融机构是在各解放区银行基础上组建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没收官僚资本银行,改造民族资本银行,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心的“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下的金融市场。

最近,有学者说世界上最早的金融机构也是在我国出现的,那就是封建社会十分兴盛的“典当行”。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典当行本身就是一种货币融通的专业机构。但是由于中国古代典当行规模和融资手段都比较单一,再加上封建社会的典当行往往干的是落井下石的勾当,你就是拿一件全新的皮毛大衣去质押,人家也会说:“光板无毛破皮袄一件。”典当行没有一个通行合理的行业规范,所以这种说法很难被人认可。但是,由此可见,金融市场的雏形很早以前在我国就有了。

总而言之,金融市场是资本运转的一个平台。

2.金融市场的分类

金融市场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到了今天其构成已经十分专业合理。总体而言之,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市场组成的一个庞大体系。金融市场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可作如下分类:

(1)按地理范围可分为: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是由经营国际间货币业务的金融机构组成,其经营内容包括资金借贷、外汇买卖、证券买卖、资金交易等。国内金融市场是由国内金融机构组成,办理各种货币、证券及相关业务活动。它又分为城市金融市场和农村金融市场,或者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的金融市场。

(2)按经营场所可分为:有形金融市场和无形金融市场。

有形金融市场是指有固定场所和操作设施的金融市场;无形金融市场是指以营运网络形式存在的市场,通过电子电讯手段达成交易。

(3)按融资交易期限可以划分为:长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和短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

长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是指主要供应一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的融通市场,如股票与长期债券的发行与流通;短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是指一年以下的短期资金的融通市场,如同业拆借、票据贴现、短期债券及可转让存单的买卖。

(4)按交易性质划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发行市场,也称一级市场,是新证券发行的市场;流通市场,也称二级市场,是已经发行、处在流通中的证券的交易市场。

(5)按交易对象划分为拆借市场、贴现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保险市场。

(6)按交割期限可分为:金融现货市场和金融期货市场。

金融现货市场,融资活动成交后立即付款交割;金融期货市场,投融活动成交后按合约规定在指定日期付款交割。

按照上述各内在联系对金融市场进行科学系统的划分,是进行金融市场有效管理的基础。

这些分类都是按照金融市场的不同属性进行的汇总。由此可见,金融市场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金融市场由出现到繁荣的这二百年里,实现了质的飞跃。它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必须对金融市场有一定的了解。

金融市场有哪些缺点呢?

金融市场虽有很多优点,但是也有许多缺点,总的来说金融市场的缺点主要是直接融资的缺点:(1)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多;(2)直接融资使用的金融工具的流通性较间接融资的要弱,兑现能力较低;(3)直接融资的风险较大。

货币市场:调控经济的“大手”

从人类发明了货币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它”在人类社会中将会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出现了“货币”,最初的货币就是贝壳——这也是汉字中与钱有关的字大多用“贝”做偏旁的原因——之后的货币被贵重金属所替代,在宋朝的时候出现了“纸币”,当时称“交子”。货币的产生和不断地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同时也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我们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货币,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随着社会的发展,货币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价值度量的工具,更是成了许多人进行投资的一种手段,这个时候,货币市场就诞生了。

货币市场是一个短期资金市场,主要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该市场所容纳的金融工具,主要是政府、银行及工商企业发行的短期信用工具,具有期限短、流动性强和风险小的特点,在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上被置于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之后,称之为“准货币”,所以将该市场称为“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结构中,包括了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证券回购市场等。货币市场产生和发展的最初动力是为了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它借助于各种短期资金融通工具将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应者联系起来,既满足了资金需求者的短期资金需要,又为那些拥有空闲资金的资金拥有者提供了短期盈利的平台。这仅是货币市场的表面功用,将货币市场融入金融市场以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人们就可以发现,货币市场对于市场的影响远不止此。

货币市场既从微观上为银行、企业提供灵活的管理手段,使他们在对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相统一的管理上更方便灵活,又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保证金融市场的发展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具体来说,金融市场有以下几种具体功能。

(1)短期资金融通功能。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经济主体客观上有资金盈余方(有闲置资金的一方)和资金需求方(有资金需求的并且愿意定期偿还、支付利息的一方)之分,而资金市场主要是指资金盈余方为资金需求方提供一年以内短期资金周转的金融平台。因为短期的临时性、季节性资金不足是由于日常经济行为的频繁性所造成的,是必然的、经常的。这种资金缺口如果不能得到弥补,就连社会再生产也不能维系,或者只能使商品经济处于初级水平。这时资本市场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推动经济的不断向前。

举个例子来说明。老张是一个种田专业户,他每年春天需要大量资金来购买种子、化肥、农具等生产资料,这时他就有可能出现资金缺口,但是到了秋天,由于农产品销售出去了,他又会拥有大量的闲置资金。而老李是一个农具的生产商,每年春天他的农具销售都会很好,所以这个时候就会有大量的资金收入,但是到了秋天,他的农具销售进入了低谷,就会产生资金上的不足,从而影响生产。这个时候,他们如果进入货币市场的话,春天时老李就可以将自己的闲置资金借给老张,以弥补他购买生产资料上的资金缺口;秋天时老张就可以将农产品收入的闲置部分借给老李,弥补他资金不足无法继续扩大生产的劣势。这样,双方就可以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给市场增添了活力。

(2)管理功能。

货币市场的管理功能主要是指通过其业务活动的开展,促使微观经济主体加强自身管理,提高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

货币市场的产生,让企业、金融机构在短时间内募集到大量资金,他们可以用这些资金投入到需求资金大、利润相对丰厚的项目上,实现更多的盈利。如果一个企业或金融机构常年保持高速融资运转状态,其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自然会有大的提升。

而且,货币市场由于其交易周期很短,这就意味着那些信用记录良好、声誉良好的经济体更容易在货币市场中得到支持,从而使得一批具有良好声誉的经济个体得到长足的发展。

(3)政策传导功能。

货币市场还具有传导货币政策的作用。

市场经济下的国家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再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方面的运用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而货币市场参与到了政策实施的整个过程,对于市场经济国家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货币市场在市场经济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有了健康稳定的货币市场,整个经济环境才能平稳健康地向前发展。

朝鲜新货币政策对东亚货币市场有哪些影响?

朝鲜从2008年起全面推行货币改革,将现有的100元改为新币1元。朝鲜的这种货币政策虽然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但是由于货币政策是国之大事,这样没有任何征兆的出台一项重大的货币改革政策,很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朝鲜货币的突然波动,将会对东亚各国的汇率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朝鲜货币在东亚货币市场的影响力不大,因此不会对东亚货币市场产生过大影响。

债券市场:比存款划算的投资方式

随着金融活动的频繁进行,债券市场也成为了金融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债券市场是发行和买卖债券的场所,是一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统一、成熟的债券市场是整个国家的投资者和筹资者的低风险投资和融资工具,债券的收益率曲线是社会经济中一切金融商品收益水平的基准,因此债券市场也是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可以说,统一、成熟的债券市场构成了一个国家金融市场的基础。

张三跟李四借了一百块钱,打了一个欠条,李四又向王五借了一百块钱。还钱的时候,经过三方同意,李四就可以将张三给他的那张一百元欠条转交给王五,到时候王五拿着这张欠条直接去找张三要就可以了。但是,他们之间的这个借条并不能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在市场上流通,所以这种个人债券转移并不能形成债券市场,也没有相关具体的法律对这种个人行为进行约束。而债券市场就不同了,那些发行债券的机构可以发行具有法律效应的债券,这些债券可以在市场上进行流通,这样就形成了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质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别:

(1)根据债券的运行过程和市场的基本功能,可将债券市场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①债券发行市场,又称做“一级市场”,主要是指发行机构初次出售一种新债券的市场。这个时候债券由发行单位流入到第一批拥有者的手中。

②债券流通市场(可以称二级市场)就是指已发行债券买卖转让的市场。当第一批购买债券的投资者在拥有了这些债券之后,还有继续将其出售的权利,所以他可以将自己手中的债券再转给其他投资者,这个活动就是在债券流通市场中进行的。

简单来说,发行市场就是债券流通的源头,而流通市场是债券流通的一个过程。这两个市场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他们组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债券市场。

(2)根据市场组织形式的不同,债券市场又可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①场内交易就是在指定的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我国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都是债券交易的专门场所。

②场外交易市场是在证券交易所以外进行证券交易的中场。场外交易又以柜台市场为主体。许多证券经营机构都设有专门的证券柜台,通过柜台进行债券买卖。另外一些机构投资者通过电话、传真等通讯手段形成的市场也可以称为场外交易。

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除了交易地点的不同,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场内交易必须是在交易所内交易,组织者并不能决定交易的价格,而场外交易的组织者就可以根据实际行情价格来实施交易。

(3)根据债券发行地点的不同,债券市场还可以分为国内债券市场和国际债券市场。比如说,现在有两只债券在上海债券交易所进行交易,一只是由中国债券机构发行的,而另一只则是由美国债券机构发行的,那么对于我们来讲,中国发行的并且在中国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就是国内债券,而美国发行的在我们中国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就是国际债券。一般来讲,这两种债券不会在同一个债券市场进行交易,专门从事国内债券交易的市场就是国内债券市场,反之就是国际债券市场。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世界上成熟的金融市场,无不有一个发达的债券市场。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债券市场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金融市场都有重要的意义。概括起来债券市场主要有以下几种重要功能:

(1)融资功能。

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使资金从资金剩余者流向资金需求者,为资金不足者筹集资金的功能。在“八五”期间,我国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共募集到了820亿元的资金,我们所熟知的“三峡工程”、“上海浦东新区”、“京九铁路”、“沪宁高速公路”、“吉林化工”、“北京地铁”、“北京西客站”等能源、交通重点项目的筹建都是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的。

(2)资金流动导向功能。

效益好的企业所发行的债券自然会受到投资者的欢迎,而具有较高信誉度的机构在发行债券的时候即使规定的利率比较低,也会有大批的投资者来购买。相反,效益差的企业因为其发行的债券风险指数会比较大,这样,他们如果想通过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的话,就需要更多的投入。此消彼长的情况会让资金更多地流向信誉高、效益好的企业,帮助他们快速发展。

(3)宏观调控的功能。

在经济过热、需要减少货币供应量时,中央银行通过卖出债券,收回金融机构或公众持有的一部分货币,从而抑制经济过热;当经济萧条、需要增加货币供应量时,中央银行便买入债券,增加货币的投放,这样就能控制货币在市场上的数量,从而有效地抵制金融风险的袭击。

总而言之,债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怎么样应对金融市场的欺诈行为?

最近几年以来,由于证券市场出现了许多欺诈犯罪行为,所以中国证监会打击非法证券活动的力度不断增大,但是不法分子的伎俩也越来越隐蔽,虚拟网络成为骗子们设置骗局的新领域。他们以承诺高额收益为诱饵,利用部分投资者企盼一夜暴富的心理,打着推荐股票或代客理财的幌子,诱骗投资者。因此,投资者在购买证券时最好到合法的证券公司,以防被骗。

股票市场:资产角逐的游戏

要想了解股票市场,我们必须要搞清楚什么是股票。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股票这个词语,但是对于股票所代表的具体概念却并不熟知。

所谓的股票指的是一种有价证券,而这种证券是由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可以证明出资人的股本身份和权利。股票的持有人也就是股东,因为手持了股份公司的股票,所以对于上市公司具有相关的权利,而权力的大小,则与持有股票数量的多少成正比。一般来讲,拥有了某公司超过一半股份的股东,就对此公司产生了实际的控制权。

而股票市场就是指已经发行的股票按时价进行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市场,包括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两部分。

1.流通市场的功能

股票流通市场包含了股票流通的一切活动。

流通市场的存在为股票发行方创造了一个有利的融资环境,给投资者创造了一个根据自己意愿,选择股票投资的平台。他们可以在稳定的有保障的前提下投资股票,这也对股份公司筹措资金提供了便利条件。

股票不是货币,是一种有价证券,不能在市场上直接流通,而股票市场的出现就解决了投资者的这个难题,他们可以随时将手中持有的股票通过股票市场兑换成现金,加强了股票的流通性。

2.股票交易方式

股票作为一种有价证券,它和普通的商品有本质上的不同,自然交易方式也有所不同。基本上股票的交易方式有以下三种:

(1)议价买卖和竞价买卖。

议价买卖就是买方和卖方一对一地面谈,通过议价达成买卖交易。它是场外交易中最常用的方式。这种交易基本上与我们上街买东西很类似,双方坐到一起,讨价还价,最后完成交易。这种交易一般在股票上不了市、交易量少、需要保密或为了节省佣金等情况下采用(如果在证券市场购买股票的话,需要付一定比例的佣金,这就增加了投资者的投入成本)。

所谓的竞价买卖是指买卖双方都是由若干群体组成,双方公开进行双向竞争的交易,即交易不仅在买卖双方之间有出价和要价的竞争,而且在买者群体和卖者群体内部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最后在买方出价最高者和卖方要价最低者之间成交。这就类似于拍卖,投资者就像是竞标者一样不断地提出更高的价位,最终由出价最高的投资者得到股票。

(2)直接交易和间接交易。

按达成交易的方式不同,股票也可以分为直接交易和间接交易。这两种交易方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有没有经过中介,经过中介的交易方式就是间接交易,不经过中介进行交易的就是直接交易。

3.流通市场的构成

股票的流通市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

(1)股票持有人,在此为卖方。

(2)投资者,在此为买方。

(3)为股票交易提供流通、转让便利条件的信用中介操作机构,如证券公司或股票交易所(习惯称之为证券交易所)。

其中交易所是股票流通市场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在交易所中交易股票,因为有国家相关法律的约束和保障,所以交易中的风险就几乎被控制住了,所以大部分的股票交易都是在交易所中完成的。另外,证券公司也是二级市场上重要的金融中介机构之一,其最重要的职能是为投资者买卖股票等证券提供服务,并为客户提供保存证券、融资融券以及证券投资信息等业务服务。

除了证券交易所之外,场外市场是股票交易的另一个主要市场。场外市场又叫店头市场或柜台市场。在场外交易市场内,每个证券商大都同时具有经纪人和自营商的双重身份,随时与买卖证券的投资者通过直接接触或以电话、电报等方式迅速达成交易。证券商具有创造市场的功能。证券商往往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几个交易对象。作为经纪证券商,证券商替顾客与某证券的交易商进行交易。在这里,证券商只是顾客的代理人,他不承担任何风险,只收少量的手续费。

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人都投入到了股票的投资中来,许多人把投资股票当做了投资的重要手段。但是对于那些贸然进入股票市场的股民,我们还是要提醒大家:股票市场是具有风险性的,所以投资股票也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一个外行想进入股票市场必须掌握哪些“必修课”?

要想做一个合格的股票投资者,就必须了解股票市场的客观规律和经济基本面的情况,如果对于股票知识一概不知,在投资的时候也不考虑经济基本面的好坏,那么投资股票只能说是一种赌博,而在股票市场中,用赌博的心态投资股票无疑是危险的也是不可取的。希望所有的股票投资者在投资之前或者是投资的过程中都能主动地学习股票的相关知识,积极了解当前的经济基本面的状况,这样才能为自己的股票投资带来益处。

基金市场:让专家打理你的财富

从2004年开始,我们每一次去银行基本上都可以看见许多人在排队等待购买基金,这其中有年轻人,有中年人,就连许多老年人近几年来也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了基金投资的行列。这足以证明投资基金在近几年内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这与基金所具备的集众多的分散的小额资金为一个整体、委托经验丰富的投资专家经营管理和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等优点是分不开的。

投资基金按组织形式,可分为契约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

按基金收益凭证可否赎回和买卖方式,则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

我国基金业起步于1991年,当时只有深圳“南山风险投资基金”和“武汉证券投资基金”两家,规模均为9000万元。1992年,随着海南“富岛基金”、深圳“天骥基金”、淄博“乡镇企业投资基金”等37家基金的成立,我国投资基金规模开始扩大,到1994底,我国投资基金共有73家,其中有31家基金在沪、深两地证交所以及一些区域性证券交易中心挂牌成为上市基金。但是直到2004年,全国人民才开始热衷于投资基金。

基金是由基金公司发行的,而基金公司会用通过发行基金募集到的大量资金进行不定项的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会和基金的投资人分享。基金在发行的时候一般数额都不会太大,而且对于投资人的投入要求较低。股票投资要求必须每次成交的金额都不小于一定的数额,而基金对于单次成交的金额一般没有过高的要求,所以准入的门槛较低。

一个基金公司通过发行基金得到了一定数额的资金之后,会有专业的投资经纪人用这些资金再次进行投资,由于这个投资是由专业的投资经纪人所决定的,所以盈利的概率相对会高许多。由此看来,基金投资就是把自己的投资交给专业的投资经纪人去投资,然后从中获得收益,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投资的风险性。

举个例子,老赵今年60岁了,是个退休在家的公务员。他的退休工资除了满足生活需要之外还有一部分的结余。这个时候,老赵就希望将结余资金的一部分进行一些投资,来获取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那么老赵肯定会想:我应该进行那种类型的投资呢?股票虽然收益可能比较大,但是投入较大,风险也大,很有可能会血本无归,自己那些钱还要留着养老呢,可不能打了水漂。投资黄金的投资也不小,虽然说比较可靠,不怕血本无归,但是涨幅也小,还难免有个损失,不靠谱!这个时候,既然股票和黄金之类的期货都不适宜老赵投资,那么基金就成为了老赵的首选,因为基金的投资可小可大,而且收益相对稳定,比存在银行所获得的利率更高。所以,对于老赵来讲,基金是最好的投资选择。

由此可见,基金投资因为风险低、收益可靠,成为了小规模投资者们的首选。而基金的出现,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活力,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基金能将许多低产阶级投入到投资中来,积少成多,从而极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繁荣。

基金未来的发展空间将会如何?

基金作为一种多数出现在民间的募集资金,在人民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基础。虽然基金的单笔交易比较小,但是基金的市场空间和发展空间都是相当巨大的。

保险市场:是天使还是魔鬼

保险公司在十几年前还是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出现在我们大众的面前,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保险公司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物。其实保险简单来讲就是一个融资的机构。与其他融资机构不同的是,保险融资的主要目的是帮助那些出现困难的投资人渡过难关。这种融资可以说利国利民,所以在发达国家保险行业早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们国家,保险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也成为了我们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触及到的一种金融手段。

现代人从刚出生开始,就会有相关的保险项目适用。我们买车,需要购买车险;我们养老,需要养老保险;我们上学,有助学保险。有人说我不买车,也不主动购买任何保险,总算和保险扯不上关系了吧。其实这种想法是错的,保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在你出行的时候你所付给公交公司、客运公司的车票钱,其中就包含了一定数额的保险金。所以说,保险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现代人不能够回避的。

随着保险行业的发展,保险市场逐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且成为了一个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所说的这个保险市场,不仅仅是指专门从事保险买卖的场所。广义上的保险市场是指所有保险交易的总和。在保险市场中,交易对象就是保险人(国有和私营的保险公司)为消费者提供的保险保障,即各类保险商品。

保险市场的构成要素如下:(1)为保险交易活动提供各类保险商品的卖方或供给方;(2)实现交易活动的各类保险商品的买方或需求方;(3)具体的交易对象——各类保险商品。后来,保险中介方也渐渐成为构成保险市场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1.保险市场的主体

(1)保险商品供给方。

保险商品的供给方就是指在保险市场上为投保人提供各类保险商品,承担、分散和转移他人风险的各类保险人。他们以各类保险组织的形式出现在保险市场上,如国有形式、私营形式、合营形式和合作形式等。简单来说,保险供给方就是我们平时所熟知的那些保险公司,比如说太平洋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等,这些保险公司都是保险商品的供给方。

(2)保险商品的需求方。

保险商品的需求方是指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下,为寻求风险保障而对保险商品具有购买意愿和购买力的消费者的集合。如果一个人新购买了一辆汽车,他想给这辆汽车上一个车险,并且他也有能力支付投保金额,这时他的身份就是保险商品的需求方。

(3)保险市场中介方。

保险市场中介方既包括活动于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充当保险供需双方的媒介、把保险人和投保人联系起来并建立保险合同关系的人,如保险代理和保险经纪人。另外,保险市场中介方也包括独立于保险人与投保人之外,以第三者身份处理保险合同当事人委托办理的有关保险业务的公证、鉴定、理算、精算等事项的人,如保险公证人(行)或保险公估人(行)、保险律师、保险理算师、保险精算师、保险验船师等。

我们在生活中时常会遇到身着西装、口若悬河的保险经纪人,他们就是属于保险市场的中介方。

2.保险市场的客体

保险市场的客体是指保险市场上供求双方具体交易的对象,这个交易对象就是保险商品。保险商品相对于其他商品来讲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商品。为什么说保险商品是特殊形态的商品呢?

首先,这种商品是一种无形商品。从一定意义上讲,保险是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之间达成的一个契约,投保人支付了有形的资金之后得到的就是这个无形的契约。这一点是保险和其他商品的不同之处。

其次,这种商品是一种“非渴求商品”。我们购买一件商品,往往是因为对这件商品产生了好感,或者是在生活中这件商品能满足某些需求。但是保险对于每个人来讲都不是真正希望获得的商品,这是因为保险商品具有灾难的联想性。我们购买保险完全是把它作为一种针对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防范手段。实际上,我们并不是从内心喜欢这种商品。

3.保险市场的模式

(1)完全竞争模式。

完全竞争型保险市场,是指一个保险市场上有数量众多的保险公司,任何公司都可以自由进出市场。在完全竞争型保险市场中,任何一个保险人都不能够单独左右市场价格,而由保险市场自发地调节保险商品价格。这就是说,无论是投保人还是保险公司在保险市场上作出的选择都完全是自主的,作为投保人可以有多家不同的保险公司作为选择,而作为保险公司则可以自由地进出市场。

一般认为完全竞争是一种理想的保险市场模式,它能最充分、最适度、最有效地利用保险资源。保险业发展较早的西方发达国家多为这一类型。

(2)完全垄断模式。

完全垄断型保险市场,是指保险市场完全由一家保险公司所操控,这家公司的性质既可是国营的,也可是私营的。在完全垄断的保险市场上,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受到极大的限制,市场上没有竞争,没有可替代产品,没有可供选择的保险人。因而,这家保险公司可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超额利润。这样的保险市场模式对于投保人来讲是没有什么选择空间的,因为你只有一个选择。这种模式下的保险市场,将很难提供真正优质的服务。

完全垄断模式还有两种变通形式:一种是专业型完全垄断模式;另一种是地区型完全垄断模式。

(3)自由垄断模式。

自由垄断模式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综合体。在这种模式中,虽然保险公司可以相对自由地出入保险市场,但是实际上保险市场已经被那些大的保险公司所垄断,那些小的保险公司只能在大保险公司的夹缝中生存,根本对大的保险公司形不成威胁。这时竞争就主要是在大保险公司与大保险公司,小保险公司与小保险公司之间展开。

无论是什么模式,对于我们普通的投保人来讲,能够从中得到最有效的担保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买到一份实实存在的保险,那么保险对于我们来讲就是天使。但是,我们也看到,保险市场中竞争激烈,有许多保险公司剑走偏锋,或者干脆就是心怀鬼胎,在保险市场中设下了许多陷阱,如果我们不慎踏入其中,那么保险市场对于我们来讲就是魔鬼。所以,作为一个普通的投保人,在购买保险的时候一定要在那些信誉好的保险公司中购买,而且对于保险合同要认真研究。毕竟,保险公司提供担保的时候,他们也会尽量地压缩商品成本,这个时候就要求投保人对于合同有明确的了解,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最切实的保护。

怎样看待保险?

保险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绝对是有益无害的,但是作为一种商业手段,有许多保险公司或者是保险人在运作的时候偏离保险业的最终目的,这样就极有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伤害。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虽然现在保险业还有种种不足,但是随着保险行业的不断规范和发展,保险将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次贷危机:贪婪、欺诈和无知制造的灾难

1.次贷危机的含义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次债危机。2007年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的大量倒闭,投资基金在众多压力下被迫清盘,股票市场因此发生了剧烈的动荡,从而引起了金融界的一场经济危机。

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是指银行和一部分贷款机构向那些信用等级不高、收入相对较低、不能出具相关证明材料的借款人发放的一种贷款。这种贷款一般实施的是零首付,不过贷款者要付出更高的利息。这些贷款者之所以去贷款,是基于美国房产市场的不断升温。但是,一旦房价下跌,银行贷款机构的利率上升,这些收入本来不高的贷款者的还款压力就会不断加大。一般来说,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是由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综合组成的偿还手段。

本来信用等级就不高的借款人由于收入等多方面的压力,还款的违约率不断地上升,银行贷款机构不能及时地收回还款——即使是没收房产也是于事无补,从而导致银行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困难。

美国的房产抵押贷款分为优级抵押贷款、次优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三种。这是以贷款者的信用等级来界定的,优级贷款者一般有着固定的高收入,信用等级较高,一般能出具全面的贷款资料证明,虽然利率相对较低,但是这种贷款存在的风险较小;次优级贷款风险相对较高,但是收益也相对较高,比较适合机构投资者;次级贷款的贷款者一般没有固定的收入,信用等级较低,有的还有信用污点,他们一般不能出具全面的相关资料证明。这种次级贷款的还款利率很高,其风险性也相对较高,适合中低收入者。

由于2007年6月以前的美国房产市场受政策等原因的影响正处于持续升温阶段,所以人们的购房欲望十分强烈。那些贷款机构充分利用证券这一有效的金融工具,将住房贷款证券化,推出了次级抵押贷款这一新的贷款模式。因为对于那些低收入的家庭来说,次级抵押贷款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拥有自己的房产,而且只要房产市场一直处于升温的趋势,他们完全可以用房产来做抵押借新款偿还旧账,必要时还可以卖掉房产来避免将会出现的违约情况。同样,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房贷机构可以拿到高于优级贷款几倍的利润。于是,在人们预期的房产不断升温的情况下,各种新的次级抵押贷款纷纷推出。而与此同时,隐藏在这种贷款商品背后的系统性风险却被忽视了。

随着美国房市的降温和银行短期利率的不断升高,次级抵押贷款人由于采取的是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还款利率也不断增加,还款压力越来越重,再加上房产本身价值的缩小,大量的房贷违约现象不断发生,违约率也随之不断提高。

随着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其他金融领域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银行一时间纷纷升高其贷款利率,极力地降低贷款业务。全球金融流动性不足的危机进一步加剧。此时,美国各个央行不得不筹集资金注入市场,以缓解流动性不足的危机。无疑,这将会使美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2.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

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美国近几年来的货币紧缩政策以及种种市场原因所带来的全球资金流动过剩所导致的。

美国政府为了应对恐怖事件,曾采取多次降低利息的措施,来缓解本国经济增长缓慢的问题。但同时这也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因素——最直接的一个后果便是房贷利率的大幅下降和房贷的迅速发展,这也使得世界性的流动过剩成为了可能。

美国政府在降低利息的同时也放松了对金融市场的监控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使市场放低信用度的等级,增加了银行和贷款机构转向次级贷款的可能性。

美国的房产市场在政策的影响下不断地升温。政府为了抑制经济的过快增长,采取了持续加息的货币政策。这就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也使得房价下跌,房产市场降温。当利率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那些原本收入不高、信用等级差的贷款者的偿还压力越来越大。这样,房产贷款的违约率大幅上升。那些贷款机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进一步恶化,纷纷采取了紧缩政策。在贷款产品被证券化的链条上,这种损失进而传给了世界范围的金融市场以及各个投资者。

在当时比较低的利率下,从客观上来看这些人会从中受到很大的利益,于是次级贷款市场越来越大。所以说,次贷危机和全球性的流动过剩有着很大联系。

近年来,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美元货币政策的调整造成美元不断贬值,政府不断地降低利息,再加上创新的金融工具——证券化应用,这些因素共同使得全球的流动性出现过剩。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那些本来信用度不好、收入少的贷款者在贷款机构充分运用证券化这一法宝的作用下,表面上有了很多的可利用资本。持续上涨的房产市场也使得他们忽略了其中的风险,大大降低了贷款的门槛。次级贷款的规模在门槛降低的情况下大幅增加。由于持有这种商品的不止那些贷款机构,还包括其他国内外的投资者,便加大了次贷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美国的金融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次贷危机的爆发,和美国的一些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是分不开的。他们并不按照贷款的原则办事,暗箱操作,没有注意到次贷商品证券化过程中所隐藏的风险。在次贷危机中,这些机构应负很大的责任。他们注意到风险能够通过证券化这一工具附加到那些投资者身上,就更加疯狂地降低房贷的条件,结果使很多银行以及投资者所承担的系统性风险加大。很多金融机构甚至把有着很大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中的按揭商品经过证券化后,向投资者销售。他们在销售这些商品的时候并不向投资者说明这些商品存在的零首付情况,再加上美国信用评级制度的“暗箱”传统,以及评级机构之间的利益矛盾,大大地增加了次贷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华尔街模式:导致投资银行的覆灭

为了有效地防御金融风暴继续深入,投资银行蜕变成为美国最普通的银行控股公司。而且,它们也不像以前一样拥有自由的经营权利,更少地受到政府部门监管的权利将会丧失,相反它们还会和那些普通的银行一样受到国家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

在投行完成转型以后,它们能够重新地组织自己所有的资产,从此将会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经济环境之中,减少此次金融风暴的危害。在投行的过渡时期,美联储将会给投行提供更多的紧急性贷款。美联储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已经表明近百年的华尔街金融机构格局将会消失,慢慢地将会形成另一种新的金融格局。要获得政府更多的紧急贷款,它们就必须受到政府监管部门更多更严格的监管。

自2008年9月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发生以来,美国政府和市场人士明显地看到那种投资银行的模式已经严重地不适应市场的发展,在现在的金融市场上已经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比如像高盛这样的投资银行是从短期的货币市场上来取得自己所需要的流动资金,但是在雷曼兄弟破产以后依靠这种方式来取得资金已经不可能。经过转变模式后,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能够开展一定储蓄业务,这样会更好地解决他们的资金需求。

在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是最成功地度过美国金融市场上的信贷危机的两大投行。但是,在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高盛曾依靠短期货币市场融资的模式遭受打击,很多的人对摩根士丹利借钱投资的政策持怀疑的态度。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过多地依靠借款来进行资金补充的危险性很大,最好的方式是有更多的储备进行支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应对市场上的各种危机。所以,最后两大投资银行不得不采用转型的方法来使自己更好地度过危机。

在美国金融市场上最根本的问题是金融机构过度依赖杠杆水平来使自己得到更大的收益,当市场不能够允许杠杆工具的时候,所谓的利润将无从谈起。在金融市场还很稳定时,借钱可以使自己得到应有的利润。但是,在金融危机严重、杠杆工具的局限性充分表现出来的时候,这样的方式并不能够起到很大的效果。虽然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都试图减少自己的杠杆水平,但是由于金融市场上的许多资产价格都在不断下跌,它们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在转变为普通的商业银行并能够取得储蓄资金的时候,银行所需的大部分资金才能得到保证。因为储户的储蓄资金在金融风暴发生的时候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华尔街的金融格局会发生改变吗?

金融风暴的破坏性十分严重,美国最后的两大投资银行由于经营的压力也不得不选择最保险地度过危机的方式——转型。最终,华尔街的金融模式结束,原来的金融格局将会被新的格局所取代。

美元贬值:华尔街潜在的秘密

1.美元贬值

美元贬值已经使得全球经济秩序变动,导致大部分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产油国,纷纷提高油价,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受到冲击,而且油价提高造成了物价普遍上涨。

一直以来,美国经济建立在高赤字、高外债的基础上,是典型的“举债国家”。这种模式在经济比较景气的时候,可以凭借国内旺盛的购买力和全球市场需求的刺激来保持国内经济的长期稳定和高速增长。可是一旦出现经济衰退或投资者信心不足,消费者购买的意愿就会下降。在此情形下,美国就会利用美元在全球的货币核心地位,通过贬值或变相贬值,将国内金融和经济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通过贬值,美元可以减少本国债务负担,因为外汇储备高的国家都拥有大量美国国债,美元贬值无疑令这些债务缩水。贬值的同时其他相关货币就会升值,这样不但可以降低高外汇储备国家出口的竞争力,而且可以减少本国财政和贸易赤字。

从短时期来看,美元汇率下跌对美国经济是有利的。美元贬值除了受石油价格和恐怖袭击等外部因素影响外,其主要原因是美元强势政策导致出口增长缓慢和进口大量增加,从而造成巨额贸易逆差以及国内财政赤字。如果美元汇率继续下跌下去,美国商品出口价格降低,廉价的商品将大大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促进美国制造商增加生产和扩大出口,以缓解巨额贸易逆差,并推动国内经济较快地复苏。但是美元长期持续下跌,其不利因素也不容低估:

(1)影响经济复苏的进程。美元持续贬值,商品进口价格因此上升,必将导致国内物价上涨,这样利率就需要提高。

(2)对投资市场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以往美元坚挺,使得投资者对美元以及美国经济很有信心,在稳健的财政政策支持之下美国吸收的外国资本持续增加。

2.美国政府在放任美元的贬值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美国政府一直推崇强势美元政策。布什上台后虽然力图继续执行强势美元政策,但却失去了推行这一政策的基础——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降、制造业持续衰退。没有了可以依托的经济基础,强势美元政策不仅不能一如既往地维持美元的核心地位,而且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但是现在美国政府试图通过美元贬值来降低美国产品出口的国外市场价格,从而提高美国产品的国际价格竞争力,以便减少日益扩大的美国贸易逆差,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美元的过度贬值,引起了国际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担忧,从而造成国际资本的大量外流,于是美国政府不得不大量抛售债券回笼货币,并引起美国经济更深层次的内外失衡。同时,美元持续过度贬值将会进一步削弱美元的核心地位,对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功能带来消极的影响。

3.美元贬值对中国的影响

美元贬值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力,同时对中国经济也产生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利弊互现。一直以来人民币与美元有着相对稳定的挂钩关系,人民币与美元汇率通常只是在窄幅范围内随之波动,这样美元贬值也就意味着人民币随之对其他货币一定程度的贬值,于是只要人民币稳定不升值,就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对于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竞争力,让出口的产品价格维持以前的出口价格。

美元贬值造成人民币升值,但没有对我国的出口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害,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

(1)加大了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近几年来,美、日、欧等国家或地区先后对人民币升值施压,他们认为只有人民币升值才能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这样不至于明显的低于美、日、欧等国出口产品价格,那么这些国家就可以扩大出口。

(2)中国的外汇储备一度缩水。

从2004年到2007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因为受美元贬值的影响损失巨大,2008年这一情况有所好转,外汇储备已经增加1500多亿。这是我国近几年来利用美元贬值进行内部经济调整获得的良好结果。

可见,虽然我国处在一个美元泛滥的时代,美元贬值的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我国却获得了很好的内部经济调整的时机。

美元贬值会给中国民众带来怎样的影响?

美元贬值将会影响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同时迫使人民币升值,而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大量热钱涌入,进而使通货膨胀加剧,国民的生活质量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虚拟资本:引发石油危机的潜在因素

2008年上半年,国际油价涨势迅猛,与1999年的石油价格相比,涨幅达到几百个百分点甚至是上千个百分点。下半年,受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影响,油价又在不断下跌。石油的价格走势到底如何,现在还看不清楚。

应该说,导致国际油价上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虚拟资本的运动。

国际资本大体上包括产业资本和虚拟资本两部分。货币形式的虚拟资本是在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才疯狂发展的。而在当今国际资本市场中以股票、债券、基金和各种票据为主的虚拟资本,已经大大超过了产业资本的规模。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虚拟资本市场。2008年美国发生房地产泡沫,随即导致整个欧洲房地产业走到了几近崩溃的边缘。此时,国际资本又转向对欧元的炒作。后来欧元又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国际炒家放弃,这部分资本又转到了原油期货市场。此时,有很多大的国际证券公司都成为了国际石油的大炒家,他们的炒作对石油价格的上涨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油价飙升的背后也隐藏着美国的政治目的。由于现行的石油以美元计价的方式,石油价格上涨,流入美国的资本也就多了。尽管石油的大部分交易量在欧洲,但是美国获得的利益却最多,这也导致了北美地区激烈的石油投机活动。

作为一种能源,石油的产量必定是有限的。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石油的消耗与日俱增。但是探明的资源一天天在减少,石油开采速度也在一天天地放慢,而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却并未减少,因此供需的矛盾也影响着石油价格的上涨。

近几年来,尽管国际石油消耗量在增加,但是,这个增量也是在供应能力的范围之内的,而且每年的增幅并不是都超越上年的需求记录。

种种迹象表明,石油价格并没有跟随市场总体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国际CRU钢材指数大幅下跌、铝的价格下跌、煤炭的价格也下跌的时候,石油的价格却一路飙升。由此看来,石油价格的走势似乎并不与全球初级产品行情的走势相一致——在国际虚拟资本投资方向的转变和大国运用石油武器来谋取利益的双重原因下,国际油价一路攀升后又一路走跌。

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一个不同之处就是,虚拟资本的运作更为灵活,而且运作存在着很大的投机空间,可以说是经济领域中的无形杀手。如果一个经济领域受虚拟资本的参与比重越大,这个市场就往往越容易被困,并容易出现较大波动。因此,油价的不稳定在很大程度受虚拟资本的影响。

第一次钢铁大战——打开潘多拉盒子的历史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掀起了钢铁大战,世界上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把目光纷纷投向了钢铁资源。钢铁资源的大量开发,导致了其价格的飙升,从而使贸易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虽然钢铁大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迅速而持续的钢铁资源的扩张引来了狂热的投机行为,以至于滥设企业,前景虚估,高溢价发行股票和债券。最终,1899年夏天俄国首先卷入了一场金融危机,工业生产随之陷入困境,经济陷入瘫痪。俄国出现危机之后,危机便迅速地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国家。

在新一轮的资本扩展中,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强国从中获利不小,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激活了本国经济的发展。1893年德国经济开始复苏,美国1895年也开始好转,英法等国家在这时也有所发展。但是这一轮由钢铁带动经济的高涨有很大的投机狂热成分,造成很大程度上的浪费。短短几年间,世界生铁产量增加70%,煤产量增加65%,而大部分铁都被炼成了钢,使得钢产量增加将近两倍。比如美国1890年的钢产量为1427.7万吨,十年后达到了10188.8万吨。随着世界大量钢铁的生产,钢铁市场上的需求量逐渐饱和,钢铁价格大幅下降,钢铁的价格由1873年每吨120美元降到1898年的17美元。钢材价格的下降使得一些钢制品,如机器、工具、铁轨、桥梁、机车、轮船等需求都迅速扩张,从而带动了新一轮经济繁荣。但经济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尽管一些资产雄厚的钢铁企业经受住了这场考验,但是钢材价格的不断下降使很多中小型企业倒闭、破产。

在俄国最先出现了这种不稳定的局面,1900年俄国国内生产量已经开始下降,市场信心开始失稳,从而影响到在俄国有大量投资和出口的法国、德国、比利时、英国等国。美国受其影响较小,危机发生得较晚,但受其影响程度却是最严重的。1901年5月,钢铁价格的下降导致纽约股市钢铁股出现剧烈的波动,一度暴跌暴涨,并于1901年和1902年开始下跌。但是美国的固定资本投资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或减少,生铁、钢和煤等产业得到了继续投资,产量都有所增长。直到1903年,美国才爆发全面经济危机,经济开始转入大萧条阶段。在此期间,美国的生铁产量下降8.4%,钢产量下降7.3%。危机发生的第二年,美国国内的铁路修筑量、机车产量大大减少,失业人口随之增加,物价不断上涨,而工人的购买力进一步缩小,危机进一步深化。

这场经济危机曾经引发了英国和德国两国之间争夺钢铁市场的外交贸易战争。当时德国钢铁工业的技术比较先进,生产集中程度远远高于英国,而且政府鼓励输出、限制输入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使得德国迅速占领英国的海外市场,以至于钢铁大量出口英国。1900年到1902年,德国黑色金属的净出口增长3.5倍,与此同时,英国黑色金融进口额却在不断地增加,从而出现英国国内钢铁市场的滞胀。而德国因为及时地排解了大量的国内钢铁,尽早摆脱了危机困扰。

面对德国的钢铁倾销,英国政府是否作出了相应的政策调整?

当时为了保护国内的经济,世界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成为潮流,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开始动摇了。英国内阁开始主张恢复保护关税,取消自由贸易。这一主张虽然得到了重工业大资本家的拥护,但是由于英国实行自由贸易已久,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这一有利于英国长远利益的主张并未成为一项新政策。

经济危机:经济学界里的“白色恐怖”

1929~1933年由美国引发的经济危机是20世纪资本主义范围内发生的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其主要原因是盲目扩大的生产与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市场产生尖锐的矛盾,这一矛盾直接导致了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这次危机是由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狂跌引发的。1929年10月29日,道·琼斯指数从最高点386点跌至298点,跌幅达22%,到当天收市时股市交易量达1641万股,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股票市场的大崩溃,一直持续到1933年初。这场危机来势凶猛,由股价暴跌的股市迅速蔓延到整个金融体系,并从金融危机发展到经济危机,从美国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体系。这次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的打击都是沉重的,其深度和广度也是空前的。

这场经济危机迅速由金融领域波及到整个经济领域,仅在1929年一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6%,这只相当于美国1905年的水平。在此期间,美国各个工业部门都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13万家企业倒闭,上千万工人失业,对外贸易和资本运输受到严重打击,资本输出几乎停止,美国发行的有价证券从13亿美元下降到160万美元。

这次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的打击非常大,不但导致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面倒退,而且造成强烈的社会动荡。20世纪20年代以来,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呈现出繁荣的发展局面,1929年的经济危机结束了20年代这一相对稳定的局面。就业压力大、失业人口增多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激起了劳动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强烈不满,在此期间出现的罢工运动、群众示威游行达到了高潮,反对资本主义的情绪持续高涨。20世纪2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包含着局限性和不稳固性。20世纪20年代繁荣的基础是汽车的大规模生产和普及,以及住房建设的高涨。危机发生后,各国统治者没有采取积极的防御措施,采取的只是以邻为壑的短视政策,由于缺乏全面科学的考虑,对于这次具有长期性、普遍性和空前的破坏性危机来说,起不到真正的抑制作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有待于需求的不断扩张,如果失去扩张的资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就会有一定的限制。在20世纪20年代,各国经济脆弱,竞争力相对平衡,没有形成全世界实施扩张的环境。这次危机是由投资机会的耗尽和投资需求的锐减导致的。

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中政府有什么责任?

当时市场经济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在引起总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政府没有适当地干预和积极推行新政策,也没有对国民经济进行多方面的管理以调节市场上的供需关系,从而加大了经济危机的延续时间。

石油危机:经济世界的“大地震”

1974年3月,美国原油价格比一年前提高了87%,石油资源诱发了一场世界经济危机。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世界上各主要石油生产国为争夺石油纷纷卷入战争。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在与以色列及其支持者作斗争的时候,把石油作为捍卫国家主权和反对世界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采取减产、提价、禁运以及国有化等一系列措施。此后,中东作为世界上主要石油输出区域,在战争的影响下,大幅度削减石油输出量,造成油价飞涨。

中东石油战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抵制美国霸权主义,因此中东石油向美国的输出量大大减少。美国石油资源以及在中东地区的石油利益受到威胁,于是美国为了报复阿拉伯国家计划以武力将其征服,而这更加剧了石油输出国和美国之间的紧张形势,并促使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抵制美国。

美国是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为了供应国内发达的工业需求,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石油资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掠夺廉价的原材料,尤其是石油资源,这次石油危机使石油价格猛涨,大大限制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1974~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各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经济进入较长时间的“滞胀”状态。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现象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中还是第一次出现。其具体表现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生产停滞、失业严重、外贸增长趋缓等,但是此次经济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生产持续大幅度下降。

这次经济危机同前几次危机一样,在经济危机期间,英、美、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产值大幅度下降。

(2)企业破产严重,股市行情大跌。

在短短的两年之间,美、日、联邦德国、法、英、意、加、西班牙、澳大利亚和瑞士等10国,共有12万多家资产在百万美元以上的公司破产,其中拥有50亿美元资产的富兰克林银行的倒闭,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一起银行倒闭事件。

(3)失业人口增多。

此次危机中失业人口数量创下了历史之最。危机最严重的1975年,到年底失业总数达1850万人,每月平均148万人。其中美国最为突出,单在5月就创出了自危机发生以来的最高点,失业率为9.2%。

这次石油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

经济的“滞胀”是这次经济危机不可避免的,也是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长达两年的经济危机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仍然处于停滞状态,尽管有些国家在国家政策干预下经济开始恢复并有所发展,但高速增长的局面已不再出现,而且通货膨胀在整个70年代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金融风暴: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国家级灾难

1997年7月2日亚洲爆发的一场席卷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金融风暴,打破了亚洲迅速发展的经济趋势。

泰国货币危机是引发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早在1996年,泰国货币已经酝酿着这场危机。当时泰国的外贸赤字膨胀,为了缓和惊人的财政赤字和满足国内过度投资的需要,泰国大量引进外国短期资本,从而造成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相对饱和,并形成泡沫经济,而银行业的呆账也相应增加,泰国经济已出现了危机的征兆。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由固定汇率制度改为浮动汇率制度的做法刺破了经济泡沫,泰铢当天贬值20%,标志着泰国货币危机全面爆发。此后菲律宾步泰国后尘,宣布货币自由浮动,由于东南亚经济形态发展的相似性,类似的情况随即蔓延到整个东南亚国家,菲律宾比索当天贬值11.5%,印尼盾贬值5%,马来西亚林吉特贬值6%。经济的不稳定性导致了东南亚外汇市场的震荡,使投资者信心受挫,大量外资撤离,东南亚股市也因此低迷。香港股市也受到了影响,由于利率飙升,受到较大冲击,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再次暴跌1621.80点,并跌破9000点大关。泰国货币危机由此逐步发展成为更广泛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那么,这次金融危机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1.国际资本大规模进入,国际投机资本肆意破坏

随着发展中国家逐步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很多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都开始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并把引进外资作为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比如东亚和拉美的一些国家,之所以在短期内能够跻身新兴工业化国家前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资,并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本。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放松了对外资流动的控制,国际私人资本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对发展较快的东亚和拉美国家冲击很大。金融危机的爆发,是那些国际金融投机商利用了金融市场动荡的机会,当一国有可能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才利用雄厚的外资去冲击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所以,一个国家必须保持金融市场上利率和汇率稳定,才能杜绝国际金融炒家投机的机会。

2.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信贷市场畸形发展

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的历史只有短短20~30年,这么短的时间并不可能让各类市场形式、机制、制度工具依序发育成熟,想要完成发达国家两百多年所完成的任务,需要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东南亚的新兴发展国家在经济货币化没有完成时就已开始证券化,而且在证券制度还未发育成熟时又出现了期货和衍生品市场,这一发展进程并不是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的,从而导致各种市场、机制、制度工具带有不同程度的夹生性。

3.金融自由化、国际化改革过快

对外开放金融市场是1997年金融危机发生的外因,开放金融市场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自身体制方面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工业化国家对国内的金融体制进行了大幅的改革,采取了如放松银行业务限制、取消外汇管制、开放证券市场、鼓励本国金融机构对外扩张等一系列措施,从而加快了同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步伐。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过快的步伐对国内半成熟的金融市场形成了强大的冲击。

从1997年金融危机中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亚洲国家经济和金融市场在这次危机中暴露出来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继续深化改革,促使他们在产业结构上作出调整,并健全国家金融体系的宏观管理。这次金融危机不但对追求经济快速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提醒,而且也暴露出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即使是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金融体制和经济运行模式,在这次危机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