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用心理学全集
6640800000007

第7章  职业生涯常青的个人心理战术

第一节 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

情绪变化是心理变化的直接体现,要想获得稳定的心理素质从而走向成功,就必须学会如何掌控情绪。

《牛津英语辞典》将情绪定义为:“任何心理、感觉、感情的机动或骚动;泛指所有激烈或兴奋的心理状态。”

情绪的表现可分为几方面:

生理变化,如血流加速、心跳加快、呼吸加快……

主观感觉,如感觉不舒服等表情:眉头紧皱、嘴角下垂、拳头紧握、肌肉紧绷……

行为冲动,如打人、摔东西……

情绪的主要特征有:无所谓对错,常常是短暂的,会推动行为,易夸大其辞,可以累积,也可以经疏导而加速消散。

人类拥有数百种情绪。它们或泾渭分明,如爱恨对立;或相互渗透,如悲愤、悲痛中有愤恨或愤怒中夹杂惨痛;或大同小异的情绪彼此混杂,十分微妙,往往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纷繁复杂、变化莫测的情绪面前,语言实在是有点苍白无力。

情绪可以作如下的扼要分类:

愤怒。如愤慨、苦恼、烦恼、烦躁、忿恨、怨恨、仇恨、狂怒、激怒、恼怒、刻毒、敌视,走到极端则是恨之入骨与暴力。

悲哀。如多愁善感、自怜、寂寞、沮丧、悲伤、难过、阴郁、忧郁、绝望,到极点则是严重抑郁。

恐惧。如忧虑、忧愁、紧张、疑虑、急躁、警觉、慌乱、焦虑、坐立不安、畏惧、恐怖,直至病态的恐惧症、恐慌症、恐惧症。

快乐。如自豪、兴奋、欣喜、幸福、喜悦、欢乐、放松、狂喜、逍遥自在、欢天喜地、感官快乐、心满意足、怡然自得、随心所欲、欣喜若狂,以致极端的躁狂。

爱。如敬老爱幼、寸草春晖、情真意切、痴迷眷恋、亲密无间、一见倾心、心心相印、肝胆相照、生死与共、忠心耿耿、相濡以沫、无私关怀、敬重仰慕、温情脉脉、情投意合、舐犊之情。

惊奇。如奇怪、惊讶、惊异、震惊等。

厌恶。如藐视、轻蔑、鄙弃、憎恶、反感、讨厌等。

羞耻。如窘困、屈辱、内疚、悔悟、懊恼、懊悔、羞愧等。

上述的分类当然不是绝对和全面的。比如嫉妒就很难说属于哪一种,因为它是愤怒混合着悲伤与恐惧的情绪;希望、信念、勇气、宽恕、自信、沉着等美德也难归类;自满、懒惰、疑神疑鬼、麻木、无聊等缺点也是如此。

另外,还有人认为人类有四种基本情绪:恐惧、愤怒、悲哀和快乐,人的其他情绪都是这四种基本情绪的混杂。

任何心理、感觉、感情的机动或骚动都会引起情绪的波动,那么,决定情绪发生和变化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一)决定情绪发生的关键因素是认知评价

认知评价受一个人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信念和价值观等的影响。认知评价是决定情绪发生的关键因素。比如,不能辩证认知评价的人,在受到挫折时往往只看到失败一面,而产生悲观情绪;能够辩证认知评价的人,在遇到挫折时,会以“失败是成功之母”激励自己,而不致产生消极情绪。

关于认知评价对情绪发生的重要性,一位心理学家曾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实验对象分成两组,都给他们注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使人体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脸面变红等症状,对正常人不利。然后让这两组人同时依次经过令人非常高兴的和令人非常愤怒的两个特别环境。但告知其中一组刚才注射的是维生素,告知另外一组真实情况。结果发现,经过上述特殊环境时,被告知真实情况的一组人情绪更稳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位心理学家分析说,被告知打了维生素的人在认知上无准备,易受环境影响而表现出较强的高兴或愤怒的情绪;而被告知打了肾上腺素的人有所准备,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要让自己太高兴或太愤怒,所以情绪状态比前者稳定。

(二)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是人对事物的欲望

事物本身并不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情绪,而必须通过人的欲望等主观中介,所以情绪可以说是人与事物之间的某种关系的反映。事物与欲望的关系既决定了情绪的积极或消极,又决定了情绪的种类及程度。举个例子,你在商场看上了一条项链,想买下来,可价格太高,使你不能如愿而产生失望、沮丧甚至愤怒的消极情绪。可这不能怪项链,要怪只能怪你对它的欲望,你若不想买它怎么会烦恼呢?如果价格比你的支付能力高一点或者你不是很需要,你的消极情绪可能会轻一些,因为努力一点就可以买到或者不要也无所谓;如果高出许多而你又喜欢得不得了,你的消极情绪就会重一些,因为如愿的可能性很小。

(三)决定情绪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事物与人的预期的关系

所谓预期,是指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习惯对客观事物作出的估量。人的预期是不断变化的,可能被人充分意识到而表现为有意识的估量,也可能未被充分意识到而表现为潜意识的估量。

一般地,客观事物超出人的预期越大,它满足个体需要与否所引起的情绪也越强烈;反之,则越微弱。也就是说,事物与人的预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情绪发生的强度。另外,这种关系会决定情绪的种类,尤其是惊奇一类的情绪。当客观事物超出预期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发生惊奇情绪,并可根据不同的超出程度,区分出从新鲜感、新奇感,到惊讶、惊愕,直至震惊、惊厥等一系列不同强度的惊奇情绪。

研究表明,强烈的情绪反应会骤然阻断人们的正常思维,持久而炽热的情绪则能激发人们无限的潜能去完成某些工作。这几乎是显而易见的,生活中你一定会有这样的体验:在情绪好、心情爽的时候,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学习和工作效率高;而在情绪低沉、心情抑郁的时候,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学习工作效率低。也就是说,情绪会左右人的认知和行为,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情绪影响人的心理动机

情绪能够影响人的心理动机,可以激励人的行为,改变人的行为效率。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们的行为效率,加强心理动机;消极的情绪则会阻碍降低人的行为效率,减弱心理动机。一定的情绪兴奋度能使人的身心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发挥最高的行为效率。这个最佳兴奋度因人而异。

(二)情绪影响人的智力活动

情绪对人的记忆和思维活动有明显的影响。例如,人们往往更容易记住那些自己喜欢的事物,而对不喜欢的东西记起来则比较吃力;人在高兴时思维会很敏捷,思路也很开阔,而悲观抑郁时会感到思维迟钝。

(三)情绪影响人际信息交流

情绪不仅仅存在于一个人的内心,它还可以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递,而成为人际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手段。

人的情绪通常伴有一定的外部表现,主要有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言语声调变化三种形式。比如,人们高兴时眉开眼笑、手舞足蹈,讲起话来神采飞扬;发怒时横眉立目、握紧拳头、大声吼叫;悲哀、悔恨、失望时则语言哽咽、顿足捶胸、垂头丧气……所有这一切都是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信号,可以传达给别人并引起他人的反馈。人们通过细微甚至难以觉察的情绪信号来彼此传递和获取信息——这种信息有时是难以用言语来直接表达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交流。

人的不良情绪主要有两种:一、过度的情绪反应,是指情绪反应过分强烈,如狂喜、暴怒、悲痛欲绝、激动不已等,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二、持久的消极情绪,是指人在引起悲、忧、恐、惊、怒等消极情绪的因素消失后,仍长时间沉浸在消极状态中不能自拔。

(一)心理危害

不良情绪与心理问题及疾病大多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度的情绪反应,会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智力活动,打破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平衡,使人的意识范围变得狭窄,削弱正常的判断力和自制力,甚至有可能使人精神错乱、神志不清、行为失常;持久性的消极情绪,常常会使人的大脑机能严重失调,从而导致诸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各种神经症和精神病。

(二)生理危害

不良情绪还可严重损害人的生理健康。我国古代医学中很早就有关于不良情绪影响人的生理功能的论述,如“内伤七情”、“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

1.不良情绪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如人在恐惧或悲哀时,容易胃粘膜变白、胃酸停止分泌,发生消化不良;在焦虑、愤怒、仇恨时,胃粘膜充血、胃酸分泌增多,容易发生胃溃疡;

2.强烈或长久的消极情绪会造成心血管机能紊乱,引起心律不齐、心绞痛、高血压和冠心病,严重时还可导致脑栓塞或心肌梗塞,以致危及生命;

3.不良的情绪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内分泌失调,使皮肤灰暗无光,在女性身上还表现为月经不调,甚至发生闭经;

4.长期消极情绪会损害免疫系统,造成人体抗病能力下降;

5.消极的情绪还会引起肌肉收缩甚至引发痉挛疼痛。

对不良情绪的调整,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一)自我激励法

在遇到困难、挫折、打击、逆境而痛苦时,用坚定的信念、伟人的言行、生活中的榜样和哲理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逆境和痛苦进行斗争。自我激励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动力源泉之一。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张海迪,在奋斗的历程中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与压力,而每当这时候,她总是以保尔、吴运铎等英雄做榜样,激励自己战胜病残,坚强地继续生活。

(二)宣泄法

情绪的宣泄是平衡心理、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不良情绪来临时,我们不应一味控制与压抑,还要懂得适当的宣泄。

当生气和愤怒时,可以到空旷的地方去大喊几声,或者像屠格涅夫一样“在开口前把舌头在嘴里转上十圈,怒气也就减了一半”,或者进行比较剧烈的体育活动,如跑两圈、扔铅球等等。

当过度痛苦和悲伤时,放声痛哭比强忍眼泪要好。研究证明,情绪性的眼泪和别的眼泪不同,它含有一种有毒生物化学物质,会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和消化不良等不良症状。通过流泪,把这些物质排出体外,对身体有利。尤其是在亲人和挚友面前痛哭流涕,是一种真实感情的宣泄,哭过之后痛苦和悲伤就会减轻许多。

一位百岁老人的经验不妨借鉴一下。产生不良情绪时,他有调节的妙招:一、坚决不去想烦心事;二、和童真的小孩们一块玩耍;三、照镜子,看看自己生气的样子是不是很难看,然后努力拿出笑容,看看是不是很悦目。

(三)语言暗示法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高级心理功能,是人们交流思想和彼此影响的工具。语言的暗示对人的心理乃至行为会产生奇妙的作用。在被不良情绪所压抑的时候,可以通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来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状态,使不良情绪得以缓解。比如,在发怒的时候,就重述一下达尔文的名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愤怒是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或者用自编的语言暗示自己,如“不要发怒”、“别做蠢事,发怒是无能的表现”、“发怒会把事情办坏的”、“发怒既伤自己,又伤别人,还于事无补”。还可以在家中或单位悬挂字幅暗示自己。例如,禁烟英雄林则徐,为了控制自己的暴躁脾气,便在中堂挂了上书“制怒”的大字幅,随时提醒自己。在忧愁满腹时,则可以提醒自己“忧愁没有用,要面对现实,想出解决办法”等等。在松弛平静、排除杂念、专心致志的情况下,进行这种自我暗示,往往对情绪的好转有明显的作用。

(四)创造欢乐法

情绪不佳时,要积极创造快乐、酿造笑容。笑,能瞬间击溃所有的烦恼,调解精神,促进身体健康。有关专家研究认为,笑有十大好处:

①清洁呼吸道;

②增加肺活量;

③抒发健康的感情;

④消除神经紧张;

⑤使肌肉放松;

⑥释放过剩精力;

⑦驱散愁闷;

⑧减轻精神压力;

⑨克服羞怯的情绪、困窘的感觉及各种烦恼,有助于人际交往;

⑩使人忘记不幸,向往未来。

(五)景色调节法

情绪不佳时,千万不要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生闷气,要到景色怡人的大自然中走一走,比如环境优美、空气宜人的花园、郊外,甚至是农村的田园小路,能宽广胸怀、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能有效调节人的心理状态。尤其是长期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人,最好定期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

(六)求助他人法

培根说过:“如果把你的苦恼与朋友分担,你就剩下一半的苦恼了。”不良情绪仅靠自己调节是不够的,还需要他人的疏导。人的情绪受到压抑时,应把心中的苦恼倾诉出来,如果长时间地强行压抑不良情绪的外露,就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特别是性格内向的人,光靠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还远远不够,可以找一个亲人、好友或可以信赖的人倾诉自己的苦恼,求得别人的帮助和指点。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往往是有限的,甚至是模糊的,旁人点拨几句,会使你茅塞顿开。这时人家即使不发表意见,仅仅是静静地听你说,也会使你得到很大的满足。别人的理解、关怀、同情和鼓励,更是心理上的极大安慰,尤其是遇到人生的不幸或严重的疾病,更需要别人的开导和安慰。将自己的忧愁和烦恼倾诉出来,不但会保持愉快的情绪,而且会增进人际交往,令你感觉到自己生活在爱的怀抱中。

一位女士有一天搭乘公共汽车,她半边身子还在外面,司机就关上了车门,结果夹住了她的一条腿。还没等女士发火,司机倒先急了:“你怎么这么慢!”差点没把女士气晕。后来发现,这个司机早就不知跟谁生了半天气了,车子猛开猛停,搞得一车人东倒西歪,跟着倒霉。司机一个人闹情绪害苦了一车人,而且坏情绪传染开来。女士憋着一肚子火下车后,一个发小报的人凑上来,还没等说啥,女士就大吼起来:“滚!”那人惊异地盯着她,周围路人也都纷纷侧目。她立刻感觉到一向文雅的自己失态了,不由地加快脚步,逃离别人的注视,心里恨死了刚才那个司机。

晚上回家时,女士的脸仍然拉得很长,看丈夫怎么都不顺眼,说东说西,丈夫憋不住了,于是家庭战争爆发。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见,不良情绪是可以传染的。那个司机把不良情绪带上了车,传染给了车上的人,车上的人又传染给了路人,最后还传到了家里,导致家庭矛盾。现代社会,人们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心理变得十分脆弱、抑郁,并且难以找到正常宣泄不良情绪的场所,所以常常乱放“火炮”。如果任自己的不佳情绪肆意扩散,轻者搞得家庭里气氛沉闷,重者可使人们周围的小环境受到污染,搞得身边的每个人都觉得难受。这就像一个圆圈,以最先情绪不佳者为中心,向四周荡漾开去,这就是常被人们所忽视的“情绪污染”。

不佳情绪在家庭成员之间尤其容易互相传染。在一个大家庭中,主要家庭成员,如父母的情绪暗示性大,而非主要成员,如幼儿则相对小一些。假如在一天的开始,家庭某一个成员情绪很好,或者情绪很坏,其他成员就会受到感染,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于是就形成了愉快、轻松或者沉闷、压抑的家庭氛围。

前面已经提到,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危害很大。因此,我们应该像重视和防治环境污染一样,重视和防治情绪污染。

(一)防止家庭情绪污染

有些人在外面受了气,喜欢回到家中对家人发泄。这是很不当的做法,会造成家庭情绪污染。有烦恼可以拿出来和家人一起分析、讨论,得到来自家人的宽慰和劝解,不仅能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还能化解自己的不良情绪,何必非要拿家人撒气,搞得一家子不痛快呢?

(二)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

情绪低落时,要有忍耐和克制力,要学会情绪转移,把注意力转移到使人高兴的事情上来,尽量把不良情绪化解掉。如搞娱乐活动、体育锻炼、加倍工作等。还可以寻找发泄渠道或找知心朋友一吐为快。不要将情绪带到公共场所,那样害人又害己。

总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及时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防止情绪污染。最好天天面带微笑,像阳光一样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

在职场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为了工作发生矛盾和争吵,产生怨气和怒气。情绪焦虑的人经常伤人又伤己,不仅影响人际关系,也影响身心健康。下面是一些化解怒气的小办法。

(一)意念控制法

在发火时,心中念念有词:别生气,别跟他一般见识,有什么天大的事要发这么大的火呢?这么默念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二)回避矛盾法

如果与同事刚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大家都在气头上,容易引起进一步的争吵,最好暂时回避他,这样可以做到眼不见,心不烦,怒气自消。

(三)转移思想法

生气时,如果始终想着生气的事情,会越想越生气,越想越难过。相反,如果通过其他途径有意识地转移自己的思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逗孩子玩,去商场购物,就可以转移大脑的兴奋点,让怒气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四)主动释放法

把心中的不快找你的好朋友或亲人诉说一番,亲朋好友的理解和关心让你如沐春风,化解了心中的不良情绪,而你的不良情绪也不会传染给他人。

(五)文字排遣法

一时找不到可靠的人诉说,可以把发怒的地点、原因和经过详详细细地写下来,描绘那个惹你生气的人的百般丑态,你会发现他并不如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恶,甚至居然还有一些可爱之处,从而消解了怒气。

(六)自我超脱法

自己提出的工作方案,可能会遭到半数以上的人的反对,包括上司和同事。也许是对你期望值太高,也许是认为你工作能力差,这都是正常的现象,不必忧虑和生气。

(七)积极沟通法

当争吵双方都心平气和的时候,利用午休时间聊聊天,谈谈各自的爱好,或许你会发现你们之间并没有什么重大的“阶级”仇恨。另一方面,大家都是为了工作,不要把工作中的矛盾延续到生活之中。

(八)提高修养法

平时多做一些提高修养的事,种种花草,养养鱼,学学书法,练练画,为人会变得谦和有礼,不容易暴躁和动怒。

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有一位很有才华、曾经做过大学校长的人,准备竞选美国中西部某州的议会议员。此人资历很高,又精明能干、博学多识,看起来很有希望赢得选举的胜利。但是,在选举的中期,有一个小谣言散布开来:三四年前,在该州首府举行的一次教育大会中,他跟一位年轻女教师“有那么一点暧昧的行为”。

这实在是一个弥天大谎,这位候选人对此感到非常愤怒,并尽力想要为自己辩解。由于按捺不住对这一恶毒谣言的怒火,在以后的每一次集会中,他都要站起来极力澄清事实,证明自己的清白。其实,大部分的选民根本没有听到过这件事,但是,现在人们却愈来愈相信有那么一回事,真是愈抹愈黑。公众们振振有词地反问:“如果他真是无辜的,他为什么要百般为自己狡辩呢?”如此火上加油,这位候选人的情绪变得更坏,也更加气急败坏声嘶力竭地在各种场合下为自己洗刷,谴责谣言的传播。然而,这却更使人们对谣言信以为真。最悲哀的是,连他的太太也开始转而相信谣言,夫妻之间的亲密关系被破坏殆尽。

最后他失败了,从此一蹶不振。

人们在生活中有时会遇到恶意的指控、陷害,更经常会遇到种种不如意。有的人会因此大动肝火,结果把事情搞得越来越糟,就像这位议员一样。

当你因不愉快的事而情绪不佳时,你不妨试试转移自己的情绪注意力,不要在不愉快的事情上纠缠不休,陷入失败的泥沼。

(一)积极参加社会交往活动,培养社交兴趣

人是社会的一员,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一个人要逐渐学会理解和关心别人,一旦主动爱别人的能力提高了,就会感到生活在充满爱的世界里。如果一个人有许多知心朋友,自然可以取得更多的社会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感受到充足的社会安全感、信任感和激励感,从而增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感。

一个离群索居、孤芳自赏、生活在社会群体之外的人,是不可能获得心理健康的。随着核心家庭的增多,来自家庭的社会支持减少,因此走出家庭,扩大社会交往显得更有实际意义。

多取得身边资源。经理可以多找部属聊,同事之间也可互相讨论,激发出一个可执行的方案,执行时大家都有参与感。执行方案因为已纳入所有工作者的智慧,个人会有值得存在的价值感,减少不必要的失落。

(二)多找朋友倾诉,以疏泄郁闷情绪

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令人不愉快和烦闷的事情,如果有好友听您诉说苦闷,那么压抑的心境就可能得到缓解或减轻,失去平衡的心理可以恢复正常,并且得到来自朋友的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新的思考,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还可向自然环境转移,郊游、爬山、游泳或在无人处高声叫喊、痛骂等。也可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将自己的情感以艺术的手段表达出来。

(三)重视家庭生活,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

家庭可以说是整个生活的基础,温暖和谐的家是家庭成员快乐的源泉,事业成功的保证。在此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也利于其人格的发展。如果夫妻不和、吵架,将会极大破坏家庭气氛,影响夫妻的感情及其心理健康,而且也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可以说不和谐的家庭经常制造心灵的不安与污染,对孩子的教育很不利。

理想的健康家庭模式,应该是所有成员都能轻松表达意见,相互讨论和协商,共同处理问题,相互供给情感上的支持,团结一致应付困难。每个人都应注重建立维持一个健全的家庭。社会可以说是个大家庭,一个人如果能很好地适应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也可以很好地在社会中生存。

情绪和励志大师安东尼·罗宾指出人生中最有力量的10种好情绪,是我们必须的。

(一)爱与温情

任何负面的情绪在与爱接触后,就如冰雪遇上了阳光,很容易消融。如果现在有个人跟你发脾气,你只要始终对他施以爱心及温情,最终他将会改变先前的情绪。

只要你有足够的爱心,就可以成为身边最有影响力的人。

(二)感恩

一切情绪之中最有威力的便是爱心,但它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出来。感恩也是一种爱,因而安东尼·罗宾喜欢通过思想或行动,生动表达出自己的感恩之情,同时也好好珍惜上天赐给他的、人们给予他的、人生经历的一切。如果我们时常心存感恩,人生就会过得再快乐不过。因此,请好好经营你那值得经营的人生,让它充满芬芳。

(三)好奇心

如果你真心希望你的人生能不断成长,那么就得有像孩童般的好奇心。孩童最懂得欣赏“神奇”了,因为那些神奇,能占据孩童的心灵。如果你不希望人生过得那么乏味,那就在生活中多带些好奇心;如果你有好奇心,那么便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奥妙之处,你就能更好地发挥潜能。这是个环环相扣的道理,你有必要好好去研究。因此,如果好好发挥你的好奇心,那么人生便是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其中全是发现“神奇”的喜悦。

(四)振奋与热情

如果做任何事情都带着振奋与热情,它就会变得多彩多姿,因为它们能把困难化为机会。热情具有伟大的力量,鼓动我们以更快的节奉迈向人生的目标。19世纪英国著名首相狄斯累利就曾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要想成为伟人,唯一的途径便是做任何事都得抱着热情。”

我们要如何才会有热情呢?就跟要如何才会有爱、有温情、有感恩和好奇心一样,只要我们决定想热情!你可以运用表情:讲话要有力、看事情要远、以无比的决心去追求期望的目标。可千万别想浑浑噩噩过日子,那不仅生活过得会很乏味,人生也必然贫瘠。

(五)毅力

上面所说的都很有价值,然而你若是想在这个世界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毅力能够决定我们在面对困难、失败、诱惑时的态度,看看我们是倒下去了还是屹立不动。如果你想减轻体重、如果你想重振事业、如果你想把任何事做到底,单单靠着“一时的热劲”是不成的,你一定得具备毅力方能成事,那是你产生行动的动力源头,能把你推向任何想追求的目标。具备毅力的人,他的行动必然前后一致,不达目标绝不罢休。

安东尼·罗宾认为,只要你有毅力,就能够做成任何大事;反之,缺了毅力,你就注定失败和失望。一个人之所以敢于冒险去做任何事情,凭的就是他们的勇气,而勇气则源生于毅力。一个人做事的态度是勇往直前或是半途而废,就看他们是否时常练习他的毅力。埋着头硬干不表示就是有毅力,必须能察看出实际情况的变化,并不失时机地改变自己的做法。试问,如果你只要走两步路便能找到出口,难道非得把墙打个洞才能出去吗?

(六)弹性

要保证任何一件事能够成功,保持弹性的做事方法绝不可少。要你选择弹性,其实也就是要你选择快乐。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必然会遇到诸多无法控制的事情,然而只要你的想法行动能保持弹性,那么人生就能永葆成功,更别提生活会过得多快乐了。芦苇就是能弯下身,所以才能在狂风肆虐下生存,而榆树就是想一直挺着腰杆,结果被狂风吹折。

(七)信心

不轻易动摇的信心是我们每个人所向往的,如果你想一直都有信心,那么你一定要从心里建立起“有信心”的信念。你得从此刻便开始学习想象并感受那份信心,相信自己有资格取得成功,但这不可能光做白日梦,希望着未来有一天它会平白地冒出来。当你有信心,就要敢于去尝试、敢于去冒险。要想建立信心有个办法,那就是不断练习去使用它。如果有人问你是否有信心能把鞋带系好?相信你会以十足的信心回答说没问题,为什么你敢说得那么肯定?只因为你做过这件事情已经成千上万次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能不断从各方面练习自己的信心,迟早有一天你会发现,不知何时信心已在那里。

要想使自己能做各样的事情,你一定得去训练你的信心,千万不可害怕。很可惜的是,有许多人就因为害怕而不敢去做,甚至于根本还没做就已经退缩了。许多成大事、立大业的人,他们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所拥有的信心,想想看,在他们之前可能还没任何可以借鉴的例子呢!就是信心,推动着人类不断向前。

(八)快乐

要想脸上表现出快乐的样子,并不是说要你不去理会所面对的困难,而是要知道学会如何保持快乐的心情,那样就有可能改变你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只要你能脸上常带笑容,就不会有太多的行动讯号引起你的痛苦。

(九)服务

某天午夜时分,安东尼·罗宾驾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心中想着:“我得怎样做才能改变人生?”突然有个意念闪过脑际,罗宾如大梦初醒,兴奋得难以自持,随即把车开下主道并停在路边,在笔记上写下了这句话:“生活的秘诀就在于给予。”

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分子,如果我们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不仅能丰富自己的人生,同时还可以帮别人,那种心情是再令人兴奋不过了。我们常常会被那些为了追求人生最高价值之人的故事所感动,他们无条件地去关心人们,带给人们极大的帮助。每天我们都应该好好省思,到底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事,别只想到自己的好处。

一个能够不断地独善其身并兼善天下的人,必然是因他明白人生的意义,那种精神不是金钱、名誉、夸奖所能比的。拥有服务精神的人生是无价的,如果人人都效法,这个世界定然会比今天更美好。

(十)活力

这是很重要的一种情绪,如果你不能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那就很难享受到拥有它的快乐。你要经常注意自己是否活力充沛,因为一切情绪都来自于你的身体,如果你觉得有些情绪溢出常轨,那就赶紧检查一下身体吧。你的呼吸怎样?当我们觉得压力很大时,呼吸就会很不顺畅,这样就慢慢把活力耗竭掉了。如果你希望有个健康的身体,那就得好好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

另外一个保持活力的方法,就是要维持身体足够的精力。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都知道每天的身体活动都会消耗掉我们的精力,因而我们得适度休息,以补充失去的精力。请问你一天睡几个小时呢?如果你一般都得睡上8~10个小时的话,很可能有些多了点,根据研究调查,大部分的人一天睡6~7小时就足够了。还有一个跟大家看法相反的发现,就是静坐并不能保存精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坐着也会觉得疲倦的原因。要想有精力,我们就必须“动”才行。研究发现,我们越是运动就越能产生精力,因为这样才能使大量的氧气进入身体,使所有的器官都活动起来。唯有身体健康才能产生活力,有活力才能让我们应付生活中各样的问题。由此可知,我们一定得好好培养出活力,这样才能控制生活里的各样情绪。

当你的心充满一些具有活力的情绪,那么通过对他人的服务,也可以让大家一同来分享好心情。

第二节 正确调整你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一般与这个人的个性、家庭环境、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系。很多情况下,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调整人的思维方式的过程。怎么调整、调整多少次,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通常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电脑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电脑有硬件和软件两大组成部分。如果硬件一定,所使用的软件越先进,电脑工作的效率就越高;如果软件太差,即使硬件再好也白搭。人脑的工作原理和电脑有很多相似之处:大脑相当于硬件,思维方式相当于软件;大脑再聪明,如果所运用的思维方式总是产生烦恼、紧张、不安、忧虑等不良反应,大脑就不会有高的工作效率。

很多有心理障碍的人存在不良的思维方式,使他们烦恼不堪。稍微一点不如意的小事都会带给他们很多烦恼,甚至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也会因担心会发生什么而烦恼——他们的大脑简直成了产生烦恼的“机器”。他们或许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并努力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以避免烦恼,但通常越是努力越没有效果,烦恼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不良的思维方式为什么能带给人烦恼、紧张、焦虑不安呢?我们操作电脑的时候,都是先给电脑明确的指令,电脑得到这个指令后快速反应,为我们工作。人脑的运作也是同样的道理,要让自己的大脑高效工作,必须给它明确的目标,否则我们会无所适从、停滞不前。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就没有明确的目标。例如,有社交障碍的人在与人交往时总是想避免发生不好的结果,会不停地问自己:“别人会怎么看我?如果我说错了话,别人会不会笑话我……”因而,他们迫使自己不作为。想一想,当人脑接受到这样的指令时定然感到无所适从,可人是有情感的,不得不面对现实,故而会产生烦恼、不安等情绪。

调整思维方式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只要将避免出现不好结果的思维方式改为指向目标的思维方式就行了。自己要在心里坚定地自问:“我的目标是什么?我需要做什么?我应该怎么做?”长此以往,不良思维方式就会逐渐得以改善。不过,一种思维方式是经过了长期的过程才形成的,要改变它谈何容易。可不良思维方式带给人们很多的情绪困扰,降低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因此,无论有多困难,都必须坚定地调整它。

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人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如满足温饱、机器出故障检修、案件侦破、解数学问题等等都是在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然后在行动中检验解决的情况和程度,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这个过程就是问题解决思维过程。人是社会人,任何人都无法脱离社会活动和社会责任,所以人更多、更重要的思维现象,都是同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相联系的。因此有心理学家指出:“问题解决可被视为一种最重要的思维活动,甚至可以将其看作思维活动的一个最普遍的形式。”

影响问题解决思维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情绪状态

一般地,情绪愉快、兴奋可以提高问题解决思维的效率,而高度紧张和焦虑会抑制思维活动、阻碍问题解决。

(二)心理动机

心理动机强弱影响问题解决思维的活动效率,但并不是一般所认为的动机越强效率越高:动机强度太低显然不能调动个体问题解决的积极性,不利于充分活跃个体思维活动,但动机强度过高则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而抑制问题解决思维活动的效率。所以,动机强度适中才能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这个“适中”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越是复杂的问题,动机强度的适中点越是偏低。

(三)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是一种由先前活动所形成的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心理准备状态,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解决问题的习惯倾向。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要想克服消极作用,就要注意在解决问题时,一旦发现惯常的方式、方法难以奏效时,不要钻牛角尖,要坚定摆脱旧思路,寻求新途径。

(四)心理启发

所谓心理启发,是指来自其他事物或现象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作用。给人以启发的事物或现象可称为原型;原型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多种多样。获得心理启发并非轻而易举,只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不断积累丰富的知识并善于发现有关事物或现象与当前所要解决问题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才行。

(五)迁移作用

迁移是指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正迁移是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负迁移是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问题有负面干扰作用。

逆向思维,就是克服心理定势、打破思维习惯,从另一个角度、用新的方法考虑问题。

较之身体衰老,心理衰老的人可控性较强。逆向思维就是一种控制心理衰老的有效方法。逆向思维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大脑皮层,有利于大脑保持旺盛的思考力、敏锐的观察力和生活的新鲜感,能够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延缓心理衰老。

多数情况下,思维定势容易使人的思维僵化,不利于问题解决,因此,应注意加以克服。

(一)暂时搁置

把难以解决的问题暂时搁置,是克服思维定势最简单可行的办法。

暂时搁置的妙处或许你早有体验: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将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思考,突然豁然开朗!

法国著名数学家彭加勒,有一次集中注意力研究某些算术问题而无果,而且也没有想到这些问题跟以前的研究有什么联系,非常沮丧和恼火。于是他索性跑到海边住几天,想些别的问题。结果,有一天早晨他正在悬崖绝壁上行走时,心中顿生一个解决那些难题的关键等式。以前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很明显,暂时搁置给了他莫大的好处。

暂时搁置其实也是一个酝酿过程。正因为有了这一酝酿过程,好主意才能直接从你的无意识中产生出来。当要你完成一项任务时,任务接受得越早,就越有充裕的时间在无意识中积累信息,就会在晚些时候发现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要有了酝酿过程,似乎总能在适当的时候产生正确的解决办法。就像许多学生,为了完成某个作业问题通宵达旦苦熬几个昼夜毫无结果,而偏偏到该交作业的那天早晨突然找到了解决办法。因此,要想解决一个难题,必须使你的无意识有充裕的酝酿时间。不给自己充裕的时间而酝酿的计划,不是一个好的计划。

另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放松自己很重要。因为如果不会放松,头脑就会对一些无谓的琐事过于敏感,进而严重地妨碍灵活的创造性思维;只有精神上放松时,头脑中才更容易形成一些思想火花,找到解决问题之道。

(二)加强训练

可以设计一些巧妙的方法训练自己转移注意角度、克服思维定势。比如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简单的训练办法:把书打开,把手随意地指向书页的一个字词,然后把这个字词用在你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中。例如你正在寻找一个乐趣更多的运动方法,那么打开书、闭上眼,用手随意指出一个词,发现是“折页”一词,那么该如何运用这个词呢?这就因人而异了,但终归会有克服思维定势的作用。不妨这样运用这个词:

1.在门折页上套一个环,环上系上一条可以自由伸缩的带子,带子另一端是把手,这样看电视时就可以拉几下,运动运动;

2.用许多折页、重物和滑轮,做一个个性健身器,当你慢慢用一点压力去举重时,同时就把书翻了页。这个机器设计恰到好处,你举重所需时间正好和你读书翻页的时间配合。

第三节 学会排解工作中的压力

现代都市节奏太快,职场压力太大。首先来看看职场人的自述吧:

案例一:突然昏倒在办公室

自述者:蔡智耘,男,28岁,集团公司部门经理

当初进这个集团公司工作,我是多么意气风发。我看中和它一起成长的机会。为了自己将来的发展,为了父母的期望,为了能出人头地,我真是把自己所有的知识、能力、精力都交给了公司。

去年初,我被提升为销售部经理,很快就有了业绩,一年为公司带来几百万元的收入。为了名誉,为了晋升,我把整个人献给了工作。我每天的睡眠不到六个小时,女朋友被冷落了,父母亲也放在一边。身体上的不适时时袭来,我感到疲劳,感到吃力,头昏脑涨,不思饮食。有一天,我突然昏倒在办公室。同事们把我送到医院。医师诊断是低血糖加严重的神经衰弱症。我不得不休息了,我实在是太累了。

案例二:我像卓别林

自述者:童军,男,34岁,通信公司工程师

小时候看卓别林演的《摩登时代》,觉得好玩搞笑,没想到现在自己也演绎着这样的故事。我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没有朋友,没有爱情,只有在工作中,我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一旦空下来,心就好像悬在了半空中。

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正赶上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期,那种如鱼得水的感觉还历历在目。但现在,我的危机感日益强烈。这种危机来自于本身所学知识需要更新换代,来自于周围同行的竞争压力。我怕落伍,怕被淘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不知道休息是什么感觉。朝九晚五对我来说成了奢望,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为了充电,我自己给自己取消了双休日。

我时刻对自己说“不能停下,只能前进”,感觉自己就像一台机械化的流水线,随着惯性不停地奔跑,哪里知道还有什么润滑剂?

案例三:“铁面主管”别逼我

自述者:汪晓茗,女,27岁,银行职员

说实话,在银行工作确实很不错,基本月薪四千多元,如果能完成规定的存款定额,另外还有提成。可我受不了每周例会上主管的点名,“这个月没完成定额的有某某、某某……”

不是我不努力,“拉钱”的事不是你努力就能见效的。每天,我连做梦都在念叨:这个月的定额怎么办?一个月一个月地过关,过不了就会被点名。

主管在我看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监工。只要我回到办公室,他就追着问:“今天拉了多少?”没有亲切的问候,没有真心的帮助,只有铁面的训导和无情的呵斥。我无数次想辞职,只因为父母和男友坚决反对。他们说,即使完不成定额,也有四五千元的收入,相当不错了,除非已经找到更好的单位。

他们哪里知道,我一见主管心里就发憷,真想哪天找几个人揍他一顿,然后走人!

案例四:公司就像我的家

自述者:李筱雯,女,32岁,医药公司市场部主管

能在这家公司工作我感到很幸运。不到一年,我就升为部门主管,很有一种成就感。

从此,我每天过着数字化的生活:上午十点前,雷打不动要上报头一天的销售数字;然后跟代理商谈合同数字;下午在电脑前整理分析公司的会计数据;晚上还要和不同区的经理统计销售报表。一天到晚除了数字,还是数字,整个人都变得像个数字符号。

回到家后,我就一个字:累。顾不上孩子和丈夫。丈夫几次说要跟我离婚,我都没劲儿理他,也没当作一回事。直到有一天,他把离婚协议书赫然摆在我的办公桌上,我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我心里问自己,能谋一份好职业多不容易,我最亲爱的人怎么就不能理解我呢?

我已经好几天没有回家了。我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丈夫那一纸休书。在这个城市,没人关心你昨晚工作到几点回家,没人关心你的工作有多么琐碎,尽管我们的工资高,可其中的辛酸谁能知晓?

人活着就会感受到压力。没有人是可以免疫的。不管喜欢与否,压力每天都会陪伴着你。

所谓压力,不是一种想象出来的疾病,而是指个体对没有足够能力应对的重要情景、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所作出的情绪与生理的紧张反应。那些使人产生压力反应的事件被称为压力源。当人产生压力的时候,大脑分泌出肾上腺素等激素,通过血管流淌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于是就引起了生理反应。

压力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压力研究鼻祖汉斯·赛叶医生将压力分为有害的不良压力和有益的良性压力:不良压力使人感到无助、灰心、失望,而且它还能引起身体和心理上的损害;良性压力能够给人以成功感或振奋感,使人愉快并能有效地帮助人们生活。

空中跳伞,有些人非常喜欢它,感到兴奋、鼓舞,于是感受到良性的压力,而有些人感到恐惧甚至变得歇斯底里。这就说明,压力的有害或有益不在于压力源的强弱或压力的种类,而在于个人对事件或环境的反应。

人们在压力之下的表现通常有:

(1)心跳开始加快

(2)呼吸开始急促

(3)肌肉紧张并准备行动

(4)视觉变得敏锐起来

(5)胃里打鼓

(6)思维敏锐

(7)开始出汗

不良压力之下,人们的紧张不安和焦虑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出现如下的症状:

(一)皮肤警讯

(1)红斑痤疮、湿疹和牛皮癣等皮肤症状加重

(2)出现麻疹、皮肤疱疹和汗疱疹

(3)头皮屑增多

(4)出现痤疮(由于压力促进了脂肪分泌腺的活动)

(5)形成黑眼圈(由于缺少睡眠和身体将血液从不必要的区域转移到重要的器官部分)

(6)前额横纹、眉间和嘴边皱纹增多(最普遍的压力和焦虑造成的结果)

(二)头发警讯

(1)出现灰发

专家认为,当一个人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时,身体将用尽身体中储藏的维生素B,从而头发颜色发生变化。

(2)掉头发

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大概会掉100根头发,当经历非常大的压力时,头发会停止生长,约八周之后你会发现头发每天掉落的数量远远多于100根。

(三)胃部警讯

(1)腹部鸣响

(2)腹泻

(3)腹脘痛(由于腹部肌肉紧缩不放松造成)

(4)便秘(过敏性肠炎的副产品;压力的上升会使过敏性肠炎变得更加敏感)

(5)不规律的生理周期(压力可以使你的生理周期脱离正轨)

(6)很难下咽东西(吞咽东西时感觉嗓子里有一个肿块,是常见精神紧张标志)

(四)头痛警讯

(1)分散性头痛

压力会使人在头的一侧或眼后部有穿透性疼痛,每次持续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经常在清晨或者夜里发生。

(2)穴位型头痛

由于精神压力、感冒、流行性感冒或者在干燥的环境中工作造成面部穴位上的压力逐渐累积,使人在鼻梁处感觉压力、拥塞和隐痛。

(3)紧张型头痛

由于抑郁、焦虑和头皮、面部、颈部的肌肉紧缩,使人在太阳穴两侧有挤压感的不适症状,好像戴上了紧箍圈,每次持续几个小时。

(4)偏头痛

由于压力或食用巧克力、硬奶酪、咖啡因、红酒和柑橘类水果等原因,使人体产生一种类似荷尔蒙的物质,造成头部血管的延展和收缩,引起严重的头痛,偏在头的一侧,有时可以延伸到颈部和眼后,同时还会感觉恶心和视觉不清,每次持续几小时到两至三天不等。

(五)睡眠警讯

我们的身体每天夜间都遵循一个睡眠模式:最初的90~100分钟之内是非快速眼动睡眠,这对于恢复白天消耗的体能十分重要;之后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是一种十分丰富的脑活动,对于提高性功能、学习能力和总体行为能力方面十分重要。然而过重的心理压力,会打破正常的睡眠模式,甚至使人彻底丧失睡眠,危害很大。另外,喝酒喝得太多或太过分的派对狂欢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总之,人们每天生活中的环境和事件都会引起某类或某种程度的压力,所以压力是不能从生活中完全清除的。只有已经死去的人才真正不受压力的困扰。我们所能做的和应该做的,是通过自我调节缓解不良压力。

(一)社会性压力

可以造成压力的社会事件很多。比如,生活空间过度拥挤、经济衰退、社会安全、环境污染等。再比如性别角色变化——都市社会的女性,与男性承受着同样的评价标准及压力;而在家庭中,她们仍承担着传统女性角色的主要职责,职业与持家经常发生冲突。

随着时代的发展,精神病院的住院人数、自杀率、酗酒致死及心血管方面的患病率都有显著升高,说明社会压力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问题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问题,而且也是心理上的问题,要缓解社会给个人造成的压力,必须借助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二)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

人际关系不协调是心理压力来源之一。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公司组织全球化。不同国家、地区、文化背景的人士合作共事,摩擦愈加频繁,导致压力更趋沉重。公司结构扁平化也必然给员工造成压力,因为工作资历相仿的员工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同时,同事间工作联系更为紧密,角色经常交叉,容易产生冲突。

(三)重要的生活变动带来的压力

突然的生活变动是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生活变动是我们较难有效应对的,有时候会造成身体上的不适。这种生活变动不一定是坏事,好事也会带来压力。比如买彩票不小心中了500万元特等奖,是天大的好事,买部车或换部新车、计划一次旅行、辞掉工作做自己的生意等等都不愁了,然而这必然会造成我们日常生活的重大变动,从而使我们必须面对新的生活需求和环境要求,压力也随之而来。

(四)日常生活困扰带来的压力

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的小挫折是不可避免和难以预料的。比如,刚买了新车却老是返回厂家维修、电脑停电导致辛苦了一天的成果灰飞烟灭、刚买的漂亮新衣不小心沾上油污等等。它们会给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这些困扰单个看起来不算什么,何日积月累,对人的健康也有着很大的破坏作用。有学者做过一项实验,让一百个人记录下他们在一年中所碰到的日常困扰,并时常检查身体状况。结果发现:日常困扰频率或强度高者,其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差。

(五)灾变事件带来的压力

灾变事件给人造成压力,是显而易见的。比如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的飓风灾害,以及随之而来的城市骚乱,使数千人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死了的人暴尸街头或浮尸水中,活着的人却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这样的惨状……他们所承受的压力是难以言喻的。因灾变事件而承受压力的,不仅是受害当事人。飓风事件中美国总统布什及其所领导的美国政府、救援人员、地区医院工作人员以及全世界所有通过传播媒体听闻事件的人,都会有压力,谁也不敢保证他们不会因此而做噩梦。

(六)压力的个人原因

个人心理状态与承受压力与否以及承受压力的程度有密切关系。

对同一个事件,比如同样是面对同事工作业绩拔尖这一事件,有的人因为对工作不感兴趣而不以为然;有的人因为有了学习的榜样而高兴;有的人却因为怕自己被挤掉或失宠而嫉妒、愤恨,倍感压力强大。所以说,调控个人心理状态对避免或缓解压力是十分重要的。

长期过重的不良压力,会对我们的生理、情绪、认知、行为等诸多方面造成危害。

(一)压力的情绪危害

不良压力事件会使人产生忧郁、恐惧、焦虑、不安、无助、沮丧、烦乱或自责等不良情绪。高度压力下,人们多数会变得浮躁不安、暴躁易怒。比如下岗给人带来很大压力,下岗者很可能在家中或大街上上演暴力事件。

长期承受不良压力的人,忧郁症和其他心理症状的罹患率也比较高。

(二)压力的认知危害

不良压力会影响人的理解、记忆、注意力等认知能力,僵化人的思维,降低人的智力水平。比如学生的考试焦虑症,就是因为压力太大而出现大脑一片空白,原先记住的都想不起来,简单的问题也不会解答了。

(三)压力的行为危害

不良压力之下,人们的行为很容易失控,既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比如,很多学生在强大的学习压力之下,会出现频繁逃课、对人怀有敌意、对同学言行攻击、撒谎、离家、偷窃、自残等不理智行为。压力还会影响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如压力大的人常对人冷淡、容易与人起冲突等;会使人染上不良生活习惯,如有的人为了逃避压力而吸烟、酗酒、吸毒等;会使人形成一些强迫性行为。

(四)压力的生理危害

压力的生理危害有一个发展过程:在不良压力之下,人们首先出现警觉反应,全身各部位自然动员,进入警觉状态以抵抗压力;然后进入抵抗期,即人体不断自我调整,保持高度的生理兴奋,抵抗压力;最后进入衰退期,此时由于人长期持续暴露于压力之下,身体抵抗能量耗尽,高血压、偏头痛、腰酸背痛、心脏疾病、胃肠疾病、月经失调、皮肤病等其中一个或多个问题开始出现。

(五)压力危害的个人差异

不良压力人人都会有,但有无危害或者危害是轻是重却因人而异。个人心理素质好,或者自我调适能力强,压力对其危害就可能小一些;反之,压力危害就会比较大。

不良压力危害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威胁人生幸福,学会如何应对压力是一堂必修的人生课。有效调适压力,应从压力源和人本身两方面入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

(一)减少压力源

学会说“不”,懂得“量力而为”,减少不必要的压力源,是避免压力过大的方法之一。不要让自己绷得太紧,不要什么事都揽在自己身上,事情越多压力就会越大。要学习自我肯定,适度表达与满足自己的需求,不要承担超过自己能力限度的任务。

另外还要注意:尽量避免外界不良环境压力源。比如尽量远离喧嚣与污染,多去环境优美、安逸的地方等等;尽量安排好时间,不要让自己承受时间压力;保持营养均衡,少食咖啡、糖,多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等。

总之,要记得时常检查自己承受的压力状况,减少不必要的压力源,防患于未然。

(二)提高自我效能

所谓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对自己获得成功的信念程度。高自我效能的人,有信心应对压力,将压力视为挑战而非威胁。他们在遇到挫折的情况下,不会自暴自弃,能够自我解脱,重新来过。低自我效能的人可能会视压力为威胁而惊慌失措,很容易被压力打倒。据研究,自我效能影响人对压力的认知和应对策略,在个人压力应对历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提升自我效能是十分必要的。

自我效能的高低与个人的经验、受教育水平等有关。努力学习技能、多增加正向经验、接受自己的缺点、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激励,可以提高自我效能。

(三)学习有效应对方式

压力应对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逃避

即运用逃避问题、责怪他人或听天由命等方式逃避压力。例如找理由回避人际活动、大事在肩却整天看电视、重要的事不干专干些无关紧要的事、为躲避家庭压力而离家出走等等。

(2)解决问题

直接采取行动以解决问题,包括评估压力情境、找出行动方案并积极采取行动。

(3)寻求支持

寻求他人支持,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4)暂时搁置

不逃避压力,但也不解决问题,而是暂时置之不管,调整自己、积蓄力量。

(5)改变自我

从正向角度改变情绪与认知状态,增强解决问题的力量。

逃避的应对方式只是暂时躲开压力威胁,但迟早还要面对,是消极的应对方式。后四种策略是积极有效的应对,可以收到好的结果。

简单地说,我们面对压力的反应有问题解决和情绪焦点两种取向。问题解决取向,将重点放在问题本身,在评估压力情境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行为措施直接解决问题、改变压力情境。情绪焦点取向,是控制个人在压力下的情绪,事先改变自己的感觉、想法,专注于缓解情绪冲击,不直接解决压力情境。哪种取向是最有利的呢?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压力之下个人情绪激动,根本无法想出解决问题之道,那就需要先采取调整情绪的应对方式,但调整过之后别忘了解决问题,否则可能越陷越深。

总之,我们要分析出自己的习惯反应,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有效地减轻压力。

(四)学习放松技巧

放松身体,可缓解压力之下的身心紧张。放松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列举一些,希望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1)大笑

大笑可以使处于紧张状态的身体得到迅速的放松,由于血压和心跳有所缓和,全身如同卸掉千斤重担,感到轻松。

(2)想象

借由想象你所喜爱的地方,如大海、高山等,放松大脑;把思绪集中在想象物的“看、闻、听”上,并渐渐入境,由此达到精神放松的目的。

(3)打盹

学会在家中、办公室、停车场等一切可能的场合借机打盹,只需十分钟,就会使你精神振奋。

(4)按摩

紧闭双眼,用手指尖用力按摩前额和后脖颈处,有规则地向同一方向旋转;不要漫无目的地揉搓。

(5)呼吸

快速进行浅呼吸,为了更加放松,慢慢吸气、屏住气,然后呼气,每一个阶段各持续八拍。

(6)腹部呼吸

平躺在地板上,面朝上,身体自然放松,紧闭双目。呼气,把肺部的气全部呼出,腹部鼓出,然后紧缩腹部,吸气,最后放松,使腹部恢复原状。正常呼吸数分钟后,再重复此过程。

(7)洗浴解压

理想的洗澡水温大约是40℃,能增加血液循环,使人得到镇静,甚至能让身体发生某种生理变化,睡上一个好觉。为了提高热水澡的镇静作用,可以和身体的连续放松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完全让手松弛,轻轻地浮在水面上,接着想象这种松弛感上升到肘部,沿着手臂、肩膀和背部到头上,出现在感到紧张的部位。同时可以哼个小曲。

(8)发展兴趣

培养对各种活动的兴趣,并尽情去享受。

(9)伸展运动

伸展运动可以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对消除紧张十分有益。

(10)放松反应

舒适地坐在安静的地方,紧闭双目,放松肌肉,默默地进行一呼一吸,以深呼吸为主。

(11)摆脱常规

经常试用不同的方法,做一些平日不常做的事,如双脚蹦着上下楼梯。

(12)超觉静坐法

在吃饭前做,每次大约10~20分钟。找一个宁静的地方,舒适地坐直,双手自然垂放在大腿两侧,然后轻轻地闭上眼睛,放松肌肉,可做几次深呼吸帮助入静。然后慢慢调整为正常呼吸,缓慢而自然,集中精神默念“宁静”或“爱”,吐气时重复默念。

(13)缓解压力操

动作一:两手慢慢平伸,手握拳头,慢慢用力,包括上臂、前臂、拳头。慢慢用力、再用力,感觉肌肉的紧绷,达到自己可以承受的极致。然后慢慢放松,两手慢慢放下。

动作二:身体坐正,下巴往胸前压,两肩往后拉,然后往前压,再用力往后拉,用力,慢慢放松,动作要慢。

动作三:眉毛上扬,用力往上扬,用力、再用力,然后慢慢松开。

动作四:鼻子、嘴巴、眼睛用力往脸中间挤,慢慢用力,然后慢慢放松。

动作五:两嘴唇紧闭,咬紧牙齿,用力咬紧牙齿,慢慢用力,然后慢慢放松。

动作六:嘴巴张开,舌头抵住下齿龈,用力张开,用力抵住,用力,慢慢放松。

动作七:身体坐直,身体往后仰,用力往后仰,再用力,慢慢回复原来位置,慢慢做两个深呼吸。

动作八:身体坐直,两腿伸直,脚板往下压,用力伸直,再用力,慢慢放松。

(五)改变认知

遇到了挫折,不要只注意到坏的一面,不要只知道否定自己。学习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有助于减轻压力。比如路遇堵车,如果你烦躁不安,不停催促甚至破口大骂前面的司机,将使自己处于很大的压力之下。而如果换个角度看,你在百忙之中不正好有个放松的时间吗?可以听听音乐或者规划一下周末的出游计划等等。同样一件事情,若从正面、乐观的角度思考,就会使自己充满喜悦。有时候,让我们压力大的不是别人,也不是环境,而是我们自己。

(六)有效管理时间

时间管理很重要。同样是一天24个小时,同样的工作或者学习任务,有些人不仅很好地完成任务,还能有时间喝茶下棋、会有识友,有些人则从早到晚地忙,还是完不成任务,更别说闲暇娱乐了。那么应该怎样做好时间管理呢?

首先要明白你的一天到底是怎么度过的。不妨先将你每天所做的事情记录下来,进行回顾分析。然后,评估一下自己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也许你会发现在一些琐事上浪费了太多时间。接下来,找出问题就要调整了:先确定实际可行的生活目标,然后拟定长期与短期计划,将要完成的事情排定先后顺序,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情,将一些小事安排在适当的琐碎时间中,充分利用时间。

另外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时间有限,不要设定过多的目标;

(2)时间安排要有弹性,以应对突发事件;

(3)善用琐碎时间。

(七)培养幽默感

创造或欣赏幽默可以缓解压力,增进身心健康。多幽默几下、多笑几声,能充分释放人们内心的敌对、焦虑与忧郁情绪,维持心理平衡,减缓不良压力。笑还可以增加氧气交换率、肌肉活动及心脏运动,能适度刺激心脏血管和交感神经系统,释放神经传递介质,刺激人体天然止痛剂的产生,增进免疫系统功能和压力抵抗力。

(八)寻求社会支持

主动寻求社会支持,也是减缓压力的有效良方。遇到困难、身处压力之下时,可以主动寻求父母、亲戚、朋友、老师等人的帮助支持。支持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情绪支持:给予承受压力者关爱、同情、了解和团体归属感;

(2)信息支持:与被支持者交流意见,给予忠告、建议与指导;

(3)尊重支持:给予被支持者充分尊重,使其产生顶住压力的自尊;

(4)实际帮助:给予被支持者必需的解决问题的资源;

(5)陪伴支持:与被支持者共度时光并帮其分担一些工作。

不同的压力情境需要不同的支持来源和方式。例如工作压力家人可能分担不了,而生病的时候则需要家人陪伴。开放自己、敢于倾诉是获得社会支持的必须步骤。同时要善于帮助别人,才能在遇到困难时有人帮助。

第四节 塑造成功形象的心理技巧

所谓“守信用原则”,就是说到一定要做到。这听起来既简单又合理,但是绝大部分人就是做不到。假如一个人兑现了他曾经许过的所有诺言,他一定会成为一位鹤立鸡群般的杰出人物。

我们都遇到过类似的不幸,也为这样的“食言”而痛心疾首。行失于言是一种极糟糕的形象,你一定要像避瘟疫一样避免。

假如你想要创立一项长久而富效益的事业,你就必须准备长期与别人合作。你的产品,加上你执守信用原则的能力,将决定着你能否在长期的经营中取得成功。如果你想要事业长盛不衰,你就必须塑造这样的成功形象。

塑造一个成功形象的最好方法是,工作成绩突出。你的杰出表现及其带来的声誉,将使人们知道你是多么了不起。人们从你昔日成功的记录,或仅仅通过目睹你工作时的风采,就可认定这一点。如同你看见一个网球运动员在球场上挥洒自如的身影,就认定他是个职业选手一样,当人们看见你在所从事的领域里的非凡表现时,他们也不会怀疑你的职业水平。

如果你的事业刚刚起步,或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但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你可运用“成功孕育新的成功”原则,你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是:总要表现得忙忙碌碌,绝不要让你的顾客们知道,你的业务少得可怜;相反,要给他们留下你总是“日程全满”的印象。

运用“成功孕育新的成功”原则,来塑造成功形象的技巧是:有一副看上去很成功的外表。如果你的衬衣领已经磨破了,皮鞋脏兮兮,西服的翻领款式过时,领带也不干净,那么很显然,你要么不成功,买不起服装;要么干脆是个饭桶!有了这两种形象中的任何一种,你无疑是个失败者。

“成功孕育新的成功”原则,要求用那些可以提高你的形象的象征物来装饰你办公室的墙壁。学位、学术证书以及类似的东西都能很准确地告诉顾客,你是多么出色。你获得的奖章、奖状也有同样的效果。

在树立自己的成功的形象时,不要低估你的伴侣对你形象的影响,在很多生意或社交场合,你的妻子都扮演着对你的事业至关重要的角色。她留给别人的印象如何,肯定影响着人们对你的看法。

如果你是个商业专业人员,带妻子出席一些跟业务有关的社交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不仅因为你的客户们在场,而且你的潜在顾客也在场。这些未来的顾客及其夫人们对阁下和尊夫人的印象如何,可能决定着你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说服他们接受你们的服务。如果他发现尊夫人魅力十足,他们将作出积极的反应。假如尊夫人使他们大失所望,那么阁下同他们做生意的希望就会化为泡影。

大多数情况下,你可采取很多措施改进你妻子的形象。例如,你知道她酒量很小,就要注意不要让她太放纵自己。如果她由于对有关业务的知识知之甚少而出丑,你就应负责多教给她这方面的东西。假如她智力尚可,她很快就会获得一些你业务方面的知识,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在未涉及专业性太强的问题时,她谈起生意来还是很在行的。事实上,纯专业性的问题一般也不会在这样的场合讨论。

建议你的夫人在与业务有关的社交场合,避免谈论有争议的问题,谈论有争议的问题有时会使她陷入极大的困境。

任何时候尊夫人都应表现得像个贵妇人一样才对。常言说得好:“只要她还是个贵妇人,你就拥有一笔财富,而不是一个负担。”当然,她的外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别人对她的印象如何。而且毫无疑问,她的衣着风格同你的一样重要。因为女人总比男人更需要打扮。所以支付得起的话,不妨给她买几套高档衣服,这是一笔很划算的投资。尊夫人身着高档服装,配以珠宝玉器,不但树立起了她的成功形象,也使你看起来充满了成功的希望。你那些客户的夫人们通常对她们的丈夫们有很大的影响力,她们将向丈夫评说你夫人的打扮是否得体。

任何时候,你妻子试图打扮成当地最性感的女人都不合适。通常她应比较谨慎地穿上时装,这样,可以给人留下好印象。

具有适当的幽默感,不仅能给你的事业带来极大的好处,而且会使你的工作更有乐趣。幽默可以消除紧张情绪,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工作气氛,从而使你的事业更为成功。它同样也是塑造成功形象的一个因素。每当面临选择时,绝大多数人都愿意与那些有幽默感的人打交道。

在提到幽默感的同时,必须强调,它只能像任何其他事情一样,运用得当。通常情况下幽默确实可以帮助你打开僵局,但在某些特定场合也许会适得其反。掌握“火候”非常重要。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例如,这样向一位很有身份的潜在的顾客进行推销就十分荒唐:从后面拍一下他的肩膀,问道:“嗨,伙计!听说过那个女旅行推销员的笑话吗?”再比如当你的生意正经历着困难而走下坡路时,你不会欣赏你的律师跟你开什么破产的玩笑。

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中,许多人灰心丧气,精神萎靡。因为压力和紧张情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普遍,所以恰当的幽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它经常是缓和尴尬局面的最好办法。如果你天生就有幽默感,那一定要发扬它,因为这无疑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人们会因此而乐于与你共事。

同什么样的人合作对你的形象产生着巨大影响。并不是要你把对自己形象不利的朋友们都甩了,而是跟什么样的人打交道确实跟你的形象有关。俗话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并非无稽之谈。这句谚语非常正确,特别是从别人将作何反应的角度讲。例如,如果你有一些地位显赫而且功成名就的朋友,人们就会想,“他一定颇有本事,否则,怎么能跟那些人在一起。”如果你的朋友全是些失败者,那么,即使这不会严重损害你的形象,那它也不会对你产生积极的影响。还有,如果你在公司里整天同那些声名狼藉的人打得火热,你的形象也会受损。要强调的是,为了塑造更好的形象,要搞清楚同你合作的人中,哪些人有助于你的形象塑造,哪些人则有损于你的形象。

如果你的朋友是出类拔萃的人,别人就会认为你大概也是这样的人,或认为你迟早会成为这样的人。正因为如此,名牌大学才受到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青睐。他们知道,名牌大学的气氛足以熏陶出与众不同的气质,对子女的事业成功将大有好处。

叙述数字时若能将个位数也表示清楚,可以提高别人对自己的信赖感。

试想,如果我们听到对方把小数点以下的数字都清清楚楚地说出来,我们会有什么感觉?是否会认为对方的记忆力惊人?通常有些人之所以被尊为“超人”,就是因为他们肯下功夫,将小数点后的数字都记起来的缘故。

其实牢记数字,往往还能让听讲的人产生信赖感。例如有一位杂货店的老板到银行申请贷款时,他要求银行借他91万元。银行的经理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为何不借100万元,结果这位老板很坚决地表示,他贷款的金额经过他仔细计算过,确实只需借91万元,因此他只要借91万元即可,银行经理听到后觉得他非常可靠,于是立刻批准了他的贷款。

第五节 赢得别人信赖的心理技巧

百货公司偶尔会举行次品大拍卖。一旦这种大拍卖展开,每天都会吸引许多的人前往抢购,为什么次品也会这么受欢迎呢?

人的心理通常是隐恶扬善的,所以他们会想尽办法的去掩饰缺点,宣扬优点。因此,一旦有人明白地指出自己产品的缺点,反而会让人觉得这家公司很诚实而对它产生信赖感(当然价钱低也是吸引人抢购的原因之一)。

做人的道理也是一样。将自己的缺点明白地表示出来,往往会得到别人的信赖。但这并不是说要将自己的缺点一五一十的全都说出来,这样做不但得不到上述的效果,反而会收到破坏自己形象的反面效果。

那么应该怎么做效果才会最好呢?我们可以透露自己的缺点,但不能太多,顶多透露一两项无关紧要的缺点就行。有少许小缺点的人,给人的感觉往往是“虽然有少许缺点,但大体上很好”。这样的人往往更能获得别人的信赖。

优秀的推销员绝大部分都是木讷型的。虽然这并不表示口齿伶俐的人不适合当推销员,但口齿伶俐并不是一个推销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事实上,太过于伶牙俐齿,往往会让人产生反射性的怀疑——真的这么好吗?反过来说,若是木讷点,反而会令对方产生“诚实”的印象,会有听听看再说的念头。

当然要促使顾客有购买欲望,这必须运用各种促销技巧才能达成。但最重要的就是获得对方的信任。

这一点不仅反映在推销员身上,在任何需要说服别人的场合都可能应用得到。尤其是想打动一个人的心时,说话速度太快往往只会导致相反的结果。或许我们是不想浪费对方太多的时间,才会快速地叙说我们所要表达的一切,以免因太多地占对方的时间而留下坏印象。但事实上,我们传达给对方的不只是一些表面的数据资料,最重要的是让对方产生信任感。因此若不能获得对方的信赖,表达再多的资料也是枉然。

因此,我们应该借助一些技巧,来争取对方的信任。其中最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说话的速度放慢。尤其是与人初次见面的时候更须如此,才不会让对方留下轻浮的坏印象。

算命的人在给人算命时,虽然开头会讲各种模棱两可的话,但到了最后,一定会说“你将会如何如何……”,而不会说“你可能会如何如何”。这些算命的人,对于武断式的心理暗示效果非常清楚,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让人产生信服的感觉。

当初松下电器公司开始创建时,松下幸之助把奋斗的目标设定在谁也无法相信的最高数值上。但他本人却充满了信心,对任何人都表示“松下公司一定会如预期的成长”的态度,获得了大家的好感,结果业绩竟然真的达到了他预期的要求。

像这样使用武断式的言论,正是表现自己有信心的绝妙方法之一。

有时别人打来的电话并不见得会受欢迎。因为你在开会或者是正在与重要的客户谈论公事,有时往往会因为一个电话而打断了你的谈话。反过来说,若打电话的人在对方非常忙碌的时候叙说自己想表达的事,相信对方也不见得会听得进去。

因此想让对方听进去我们想说的话,就必须让对方有愿意听我们说话的心情。打电话时对方产生这种心情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开始说话以前,先问清楚:“你现在有空与我谈话吗?”等对方答应了才开始进入主题。

像这样先征求对方同意,再开始进入主题,会给对方以非常诚心的印象。反之,若用“谈5分钟就好”这种强迫的方式,然后延长为10分钟甚至15分钟,那给对方的印象就会非常的恶劣。

另外,就算对方当时没有时间听电话,但若使用上述的方法,会让对方觉得很舒服,则当时就算没有空,他也会主动地告诉你何时有空,到时你可再打去,这样就会达到你通电话的目的,这种利人利己的小事,是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的。

某公司在开会时,发给每位与会者的资料中,因人为的因素少印了几张重要的文件,虽然这几张文件对该会议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影响,但事先负责影印这份文件的年轻女职员,却被她的上司叫去狠狠地骂了一顿。

这位女职员在郑重道歉后,要求她的上司让她重新影印一次,把完整的资料补发给与会的人。

听到她的这项要求,上司对她的印象突然改变了。因为她不只用道歉来弥补此次工作的过失,还设法用实际的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失,表现了强烈的责任感。从此上司对这位女职员就留下了深刻的好印象。

因此有过失时,与其辩护,还不如立刻提出改善的方法,较能表现自己的责任感,而获得对方的好感。

有一些人虽然喜欢演讲,但却不喜欢答复台下的人所提出的问题。的确,他们所提问题的内容有时真是莫名其妙,有时甚至会与讲演主题毫不相干。关于这一点,有一位评论家所使用的方法就值得我们学习。

他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每当有人向他提出问题时,他总是不厌其烦地重复一次对方的问题,再开始进行解答。而在重复问题的这一短短的时间当中,他就可以思考着该如何回答。这种方法往往可以让询问的人留下“他真的在认真思考我的问题”的印象,自然而然地对他产生了好感。另外,重复对方的问题还有另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让询问的人确认自己询问的是否就是这个问题,避免因听错或会意错,而答出不相干的内容。

这种回答的方法在面试等较严肃的场合尤其有效。在这种情况下若能用这种方式回答问题,可以给主考官留下“认真”的好印象。试想,如果主考官发问后,你就立刻冲口回答或沉默不语,主考官会有怎样的感觉?收到的效果当然会是负面的。因此,不论回答的答案是否得体,开始回答问题前,先复述一次问题,绝对可以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有位任职于某企业的经理,曾讲述了一件令他很感动的事。他说有一位任职于他客户公司的年轻职员,有一天拿了一瓶他们家乡的土特产酒来送给他,经追究其原因才知道,原来不久之前,在他们一起喝酒的时候,这位年轻的职员向他表示,他们家乡所酿的土特产酒味道不错。结果这位经理就不经意地向他表示,方便的话,哪天就送他一瓶,这位年轻职员果真没忘记他们之间的约定,把酒送来了。这种诚意着实使他深深地感动。

一般来说,不信守约定被认为是件不好的行为,但喝酒时所定的约定却是例外,因此若能遵守喝酒时所定的约定,将会让人刮目相看。

事实上,想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意外感”所占的比例往往是相当大的。

因此,若想让人留下深刻的好印象,就必须遵守一些非正式的约定,这样对方将会因感到意外而留下更深刻的好印象。

第六节 给人留下好印象的心理技巧

动作比别人慢,往往会给人留下做事消极的印象。因此若想让别人留下做事积极的印象,就要比别人早一步行动。

例如电话铃响时,比别人抢先接电话,有客人到公司洽谈,立刻上前接待。虽然这都只是一种小小的动作,但会让人留下反应快、做事积极的好印象。

有位职员刚进入公司时,每天都是最早到公司上班的人,有时会因到得太早,甚至连公司的大门都还没开!虽然他谦虚地表示是由于他的能力较差,因此必须比别人早到公司上班,来弥补自己能力的不足,但事实上他每天都那么早到公司,绝对有其正面的意义!

试想,其他的同事睡眼惺忪地赶到办公室时,你已经卷起袖子在做事了,他们的感受将会如何?积极、有干劲就是这样表现出来的!

有位曾在高级餐厅打工的学生说,他们进入餐厅正式工作以前,除了有各种基本知识训练外,老板还再三交待他们在餐厅内工作时,必须以快速的步伐行走。

许多人很佩服这位老板,因为若让侍者慢吞吞地走,不但服务速度会慢,同时也会给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慢慢地走往往会给人一种很疲倦、无精打采的感受。让侍者快步走,可以说是这家餐厅的优良传统,这就是他们自我表现一种方法。

不只是侍者,任何人只要挺直腰杆快步走,就会让人觉得积极、有干劲!

走路的方式往往会被人们所忽略,但却是我们在自我表现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握手不仅是一种交际的礼仪,同时也是表现自己的强力武器。仔细地观察一下那些政治家,一连与数十甚至数百人握手后,他们的手已经因失去血色而显得苍白,由此不难推测他们是多么用力地与人握手。

从心理学的立场来看,一个人若是被人用力地握手,自己就会很自然地用力握回去。握手虽然看起来只不过是手与手的交流,但实际上却也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因此用力握手可以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热情与意念,并给人一种强大的印象。

事实上,握手愈用力,愈可以让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反过来说,若是对方用力地握我们的手,我们下意识中就会用力地握回去,以免自己居下风。

有位东方人每次遇到比自己高大的外国人,就会先下手为强地用力握对方的手。的确,被人用力一握,往往会感受到一股强大压力。尤其是被第一次见面的人用力一握,那种强烈的感受常会使人难忘。

假如你正在很认真地向一个人解说某件事的时候,对方却将自己的身体深深地靠入沙发中,并且还把上半身也深深地陷入沙发中,你会有什么感受?如果对方是上司那还没话说,如果是同事,你可能就会跟他说“你能不能认真地听我说”。为什么呢?因为将身体深深地陷入沙发的姿势,在别人的眼中,看起来往往就是一种不认真的态度。特别是连上半身也深深地陷入沙发中,给人的印象将会更为恶劣。

相反的,若仅坐椅面的一半听人说话,例如只利用椅面的前三分之一部分来坐,给人的印象会更好。尤其是采用这种坐姿时,身体的上半身会自然地向前倾,可让对方产生聚精会神的感受,因此会让对方产生做事积极的印象!好好利用这一效果,可以有效地表现自我,让对方留下好印象。

在你讲演时,总会有一些听众拿着笔记本边听边记。不知不觉中你会对这些人产生好感。

因为记笔记不但表示要留下一份记录,并且还显示了想将对方所说的话,留在记忆中的积极态度。

当然任何人都不会把没用的话一一记下来,反过来说,我们做笔记就是表示认同对方说话的内容,对于对方是一种敬意的表现。

好好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心意。通常上司对我们说话时,就是再无聊的话我们也不得不听,此时若能用记笔记的方式,不但能消除无聊感,同时也可以让上司留下好印象。

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是需要有灵活的头脑才能胜任的工作,因此勤记笔记不但可以表现出自己的能力,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将长袖衣服的袖子卷起来,露出我们的肌肤,可以使人产生充满活力、做事积极的印象。听说年轻的女性往往会对卷起衣袖做事的男人产生好感。据了解,岂止是年轻的女性,任何人对卷起衣袖做事的人都会产生好感!

政治家与一般人的名片最大的差别,就是政治家的名片上除了姓名之外,其他如住址、电话等一概不印并且姓名也用比一般人使用名片还大的字体来印刷,这些都显示出想让对方记住自己姓名的意图。

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事实上姓名就是我们的另一个身份,只要对方记住我们的姓名,也就等于认识了我们,因此签名时尽可能将字体写大一些,就可以加深对方对我们的印象。根据一位教师的经验,通常将自己的姓名签得很大的学生,他的学业成绩虽然不一定就很好,但往后的成就却往往会较大,这就显示写大字的人更具有积极性!

在美国的学校里,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起立发言都是边说还边打各种手势,这种热烈的学习气氛,在东方学校的课堂上是不易见到的。尤其是当学生要表达与教授相反的意见时,那种激烈辩论的情形,在东方更是很难看到的。

当我们观赏政治家演讲时,也会发现他们常使用各种激烈的手势,来加强演说的效果。这正是政治家的个人魅力所在。

或许这是国民性的差异缘故,东方人说话时通常不打手势。但我们若能在说话时配合一些手势,就可以使对方的印象更为深刻。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倘若手势打得好,有时谈话的内容虽然不怎么样,亦可让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手势的重要性。

与人约定时间时,对方通常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表示什么时间都可以,而另一种则表示要翻一翻记事本,看看哪个时间可以。

排除一些特殊的情况之外,对于前者人们可能会有“无能”的感觉,对于后者则会留下工作能力很强的印象。

这是由于一般人通常都很忙的缘故。而随时都有空,给人的感觉是很闲,很闲又会让人联想到无所事事,能力不强。事实上,有些推销员就算知道自己某一天有空,在与人约定时间时,也会掏出记事本装作要确定自己那天是否有空的样子,以使对方留下他能力很强的印象。另外,边看记事本边约定时间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对方留下做事谨慎,不会到时忘了约会的好印象。

有时无意间看到了别人写满预定行程的记事本,往往会被它吓一跳,并且立刻会产生这个人工作能力一定很强的印象。这也是一种忙就是能力强的直觉反应。同样的,当我们看到写满姓名、电话及住址的记事本时,也会很自然地产生这个人交际一定很广的印象。

利用这种心理,我们可以给人留下我们工作能力很强的印象。虽然有点做作,但效果往往很好。

有些人在与人一起到餐厅用餐时,常常无法决定自己要吃的东西。另外,有些人还会在好不容易决定自己要吃的东西后,又要求取消而另外再更换其他的东西。此时,如果是女孩子,旁人还可以容忍,但若是男人如此,则会给人留下判断力不足的坏印象,并且还会被人瞧不起。

因为这样的表现会给人一种优柔寡断的印象。虽然有人或许会说,只不过是无法决定自己想吃什么,怎么会被人认为优柔寡断呢?根本就是小事一桩。但若换个角度来看,就因为是小事,才必须更加注意!

倘若我们要做一个与自己或公司未来命运有关的重大决定时,任何人都不可能立刻决定。就算可以立刻决定,那也是由于他平时就已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早就胸有成竹。

不过对于决定自己要吃什么,相信任何人都应该能在短时间内决定。若连吃什么这种决定都要想来想去,不能立刻下决定,则别人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若让他决定一件比决定吃什么更难更重大的问题时,他的表现又将如何?

第七节 展现个人才干的心理技巧

说话清晰,可以让人觉得“头脑好”,这一道理相信大家都同意。但如何说才能口齿清晰呢?

最好的方法,是一开始就将今天所要讲的话有哪几大项,以及每一项的内容又如何等先说清楚。

为什么要先做上述的报告呢?由于人类是一种喜欢推理的动物,因此一旦事先表明了大概的内容,听众就可以一边听讲,一边进行下一步骤要说什么的推测,并且由于有了某些心理上的准备,他们对讲演内容的吸收也会特别快。

换句话说,事先简单地说明将要讲演的内容,由于听众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心理准备,因此就算讲演的人偶尔口齿不清,也不会影响到听众的感受,因此可以让他们产生“此人头脑不错”的印象。

人们对于“三”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三”往往可以带给人们一种安全感。

具有说服力的人,往往善于利用“三”的战术。有位领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对于任何问题的答复都是“这个问题有三个答案”,并且在发表问题时也都将问题归纳成三大项。这样不但问题被整理得容易理解,对于整个问题的探讨也颇有助益。

反过来说,若将问题的答案仅仅限定为一项,则容易使人有一种武断的感觉,如限定为两项则又易使人有左右摇摆不定的印象。

事实上,演讲的人若能将问题归纳成三大项,则在进行演讲的时候也将会顺利得多。同样的道理,在别人询问你对某项事情的意见时,每次都能将意见归纳成三大项,别人就会对你的归纳能力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日本的东北部,有一家知名度颇高的饭店。这家饭店虽然并不是什么百年饭店,但附近有喜庆宴会时,却都会选择在这家饭店举行。据了解,当地的人认为若能在这家饭店举行婚礼,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这家饭店之所以能够如此成功,完全要归功于这家饭店的总经理,他将该饭店的特点归纳为两个特点之故。

其一是他们推出只有他们的饭店才能制作的正统式餐饮;其二是他们所装设的吊灯,都是价钱极为昂贵的高级货。据说他们最小房间中所装设的吊灯,价值就有4000万日元,大房间中的吊灯,价格更高达1亿日元!因此,当你到达那个城市之后,只要向计程车司机表示要到这家饭店,司机就会立刻反问“是那家装设昂贵吊灯的饭店吗?”或“是那家推出正统餐饮的饭店吗?”

另外,有一位参议员,由于他在竞选时仅以单一的政见作为号召,而因此获胜。

由上述这些例子,我们不难了解,尽量将自己的特点归纳为少数几项,反而更能加深对方的印象,这可避免因特点过多,而使对方感觉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当我们参加面试时,与其想让主考官留下“本人文武全能”的印象,还不如强调自己真正精通的一项(例如“我对电子管的调试很内行”等),反而可以让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类似“3分钟讲演术”以及“3分钟自我介绍”的书,事实上“3分钟”对我们而言,的确具有特殊的作用。通常一般人讲3分钟的内容,是不用看稿可以侃侃而谈的极限。

据有人以前在广播电台主持每天2分50秒的迷你节目的经验,发现这一时间正好可以不多不少地讲完一个主题。以一般谈话的内容而言,1分钟太短5分钟又太长。

为什么?事实上3分钟是人类表达自己意见的最适当时间。任何谈话只要有3分钟,就可以表达得清清楚楚。超过此时间所说的话,很可能就是废话了!

说话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让听众有良好的感受。世界上没有任何事会比内容贫瘠的话更令人觉得无聊了。因此与其多说废话,倒不如将说话的内容精简在3分钟以内说完,反而更容易让听众所接受,并且听众还会对讲演者产生“此人头脑不错”的印象。

当我们坐在车上或咖啡厅里,听到旁边有人说外国话或专业名词时,我们的目光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去注视他们。

这种现象就是记忆心理学上所谓的“凝离效果”。例如我们若将一个特殊符号放在一大堆数字当中,则这个特别符号一定会特别醒目,这就是所谓的“凝离效果”。

所以当你追求女朋友的时候,如果常在谈话中加入一些外语,则对方往往会觉得你很有学问。一旦感觉你有学问,对于你谈话的内容就会格外注意。

反过来说,若总用这种方法,则不但“凝离效果”会越来越淡,并且反倒会使对方感觉谈话的人肤浅甚至卖弄。如此不但达不到表现自己有学问的目的,反而会给对方留下坏印象。因此,说话时偶尔加入一两个专业名词,可以使人感觉你有深度,但是仅限于“偶尔”,得适可而止。

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一旦丧失了时代感,就不可能会有任何进步。事实上,在各种变化都很激烈的时代,“时代感”是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

为了达到具有时代感的目的,我们必须对流行语、广告词、电视的热门节目、各种周刊、杂志以及畅销书等,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虽然许多流行现象并没有太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由于它们是一种社会的时尚,因此我们也不能轻易地否定他们。

虽然有人认为,只读畅销书的人没什么水平,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我们姑且不论它的内容如何,只要由它能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拥有一二百万的读者这一事实来看,就可以知道这实在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时尚。

因此,虽然我们不见得一定要读完所有的畅销书,但在报纸杂志上看到介绍畅销书的文章我们不妨看一看,对于我们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原因是我们很可能在许多聊天的场合,听到其他的人以目前畅销书内容来作为话题。若自己连书名、作者都不清楚,试想别人对你的印象将会如何?

畅销书明显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各种事物,因此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从为何现在这本书会变成畅销书的立场,来对畅销书进行研究。

有些已婚男士会告诫新婚男士,从新婚的第一天起,就应该以命令的方式与太太沟通,将来太太才会听话。事实上这种现象若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也是相当合理的。

男士在结婚后,若能立刻对妻子表现出支配的态度,久而久之妻子就会习惯于丈夫的这种态度。例如丈夫可以对妻子表示“倒杯茶给我”、“拿报纸给我”或“马上把洗澡水放好”等,让妻子自然产生“丈夫就是支配者,妻子就是服从者”的印象。

相反的,若一开始就表现出夫妻平等的态度,则一辈子就都必须维持这种关系。

类似的情形在办公室中也可以适用。对于那些不把上司看在眼里的职员,上司只要以命令式的口气与之说话,就可以很自然地改变他对上司的印象。

从前有位朋友曾与一位号称最伟大的记者有过一面之缘,虽然他的言谈举止相当有深度,但给人的感觉不但不像个大人物,反而有点市井之气。事后想想,这是由于那位记者的各种动作不够稳重的缘故。虽然动作与人的本质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却往往会因他所表现的动作而有所改变。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人一向就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通常所说的大人物,他的各种动作一定是缓慢而稳重的。我们从一些电影中也可以发现,那些所谓的大人物,不论是好人或是坏人,他们的动作都是非常缓慢而且稳重的。

因此若想让别人把你当作大人物般地看待,我们应该刻意地将自己的各种动作放慢。缓慢且稳重的动作,不论在视觉或心理上,都可以让对方感觉到我们是大人物。

欧美人士相当重视心理学在商业上的应用。尤其是身为公司的高级干部,他们平时更重视自己的服装、室内摆饰等等,都以尽可能给人留下好印象为目的。

在美国还有专为此论点写的一本很厚的书,书中分别说明大人物的谈吐(由如何选词造句到每句话间应停顿多少等)、应对表情、说话的语调姿态、抽烟的姿势等等,巨细无遗。其中最让人觉得有趣的,就是它还提到“逆光走向对方会使人产生此人较‘大’的错觉”。

逆光当然不容易让对方看清楚自己脸上的表情,因此会让对方产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的威胁及压迫感。有些人甚至按自己谈话的对象或内容,调整自己房间内灯光的明亮度,来制造最适当的气氛。

我们或许还用不着做到这种地步,不过在与人说话时选择逆光的位置的确比较好。因为逆光会使对方看不清楚我们脸上的表情,万一我们有时露出犹豫不决的表情时,对方也不容易察觉,从而可使对方对我们留下好印象。

错觉是视觉心理的一种原理。其中常被人应用的是直条纹与横条纹带给人的视觉差异。这项错觉原理常被应用在服装上,我们若想使自己看起来个子高一点,不妨穿直条纹的衣服,反之,若想使自己看起来胖一点,则可改穿横条纹的衣服。

对自己身高不满意的人,可以常穿直条纹的衣服,使别人产生错觉。根据美国一所大学的研究报告显示,身高与未来的升迁有绝对的关系,一般人站在个子比自己高的人身边,多少总会感受到有一股压迫感,这是一项不争的事实。

换言之,身材高大的人可以让别人产生自己能力强的错觉。因此我们应该多穿直条纹的衣服,让自己看起来更高更大。这样可以给别人一种大人物的印象。

以前有两位杂志社的编辑,有一次为了连载小说的刊登事宜,两人一起到一位小说作家的家中拜访。其中有一位是老资格的编辑,另一位则是初出茅庐的新编辑。

见面时由那老资格的编辑展开话题,但是为了将来容易交接工作的考虑,他仍刻意地安排让同来的新编辑有说话的机会。可是很意外的,那位新编辑却根本不答腔。第二天,那位作家就打电话来向老编辑表示“昨天与你同来的那位老弟头脑是否有问题”。

听了以上这个故事,我们一点都不会感到惊讶。因为一个人在说话时,都希望让对方有印象。倘若对方一点反应都没有,他一定会大感失望。因此我们在听人说话时,不妨偶尔加入“吓我一跳”、“了不起”等语表示同感,让对方感到我们在关心他。这样也可以给对方留下头脑反应快的印象。

我们在一些政治集会场合,经常可以听到演讲者在他们的话中,不时重复“我认为”、“我的……”等语。对于这些从事政治活动的人而言,向大众推销自己是最迫切的事。而多用“我”这个字眼,正是加深别人印象的主要方法。

与欧美的语言比较,东方人原本就是比较少用“我”这个字,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东方人通常都会尽量避免用“我”这个字,那么为何东方人会避免用“我”这个字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潜意识中想逃避责任,不想让对方知道这是自己的意见、自己的感受,换而言之就是一种潜在的防卫意识,认为如此做同时还能避免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

的确,一个人若不时表示“我的看法是”或“我认为”,则往往会给人自大、固执的印象。相反的,若想让别人对自己留下强烈的印象,则不妨在言谈中多使用“我认为”、“我的”等语,则必然可以让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这种方法不宜使用太频繁,否则反而会有反效果,这一点我们必须特别注意。

在日本NHK担任巴洛克音乐解说的介川达夫先生,他因在NHK从事巴洛克音乐的解说工作,而获得了国际上的音乐奖项,他也是巴洛克音乐的权威。他的本职是教授大学西洋音乐史的教授,但他的兴趣却极为广泛,有的兴趣甚至和他的本职毫无关系。高中的时候他曾参加歌舞剧的演出,而且对于葡萄酒也非常内行,甚至还写了一本有关葡萄酒的书。

虽然一般人或许无法像介川先生一样,对于任何事的研究都非常深入,但专门研究某一件事并且深入探讨,则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例如对葡萄酒有兴趣的话,只要肯下工夫,很快就能精通,甚至成为专家。或者以世界各国的语言来练习“早安”和“你好”,甚至学习一些口技(如学公鸡叫)等都可以给别人造成深刻的印象。这些雕虫小技虽然看似无聊,但往往可以因此使别人对你刮目相看。

找个机会露一手,就可以加深别人对你的印象,他们绝不会觉得你无聊。

有个人以前为了改建房子,找了一位木匠来估价。结果这位木匠对他说:“这么好的东西拆掉实在太可惜了!如果是我的话就会原封不动地留下来。”听到他这么说,这人立刻对木匠产生了信任感。虽然原本就听说他的手艺非常好,但由于是第一次找他干活,因此对于他是否值得信赖,事实上并没有把握。但这种疑虑由于他的那句话而一扫而空。

为什么?因为他没说出别人预期他会说的话。我们通常会由对方的职业或社会地位,推测他会说什么话。例如我们认为推销员一开口,就会说出一连串推销自己新产品是如何优良的话,而木工则应该会鼓励人尽量改建房子。因此当对方说出与自己预期正好相反的话,往往就会因惊讶而不由自主地对他产生信赖感。

一些公司每年都会举办许多活动,因此每个职员都会有承办活动的机会。当我们被选派承办活动时,正是我们表现自己的大好机会。此时若能避免因循守旧,就可以给同事留下“能力强”的印象。

不过也不必样样都与众不同,例如主办年终聚餐活动时,只要选一个别人都没去过的好场所,让大家吃惊一下,那也就够了。

但必须注意的是,若平时工作不努力,只在主办一些宴会时大出风头,则别人对他的印象也不会太好,或许别人会私下戏称他是宴会部长。

因此这些与众不同的变化,最好别太夸张,只应该尽可能在一些细节上去求变化。另外自己平时的工作表现也必须力求完美,这样才能让同事留下工作能力强又会玩的好印象。在社会上只会工作不懂娱乐的人,并不见得会受到别人尊敬,既会工作又会玩的人,才真正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他们的年龄、嗜好、职业与社会地位都不尽相同。其中最能让人留下好印象的,是那些与你说话时直视你眼睛的人。

谈话时相互凝视对方,对双方来说都会产生紧张感,因此我们会因为在潜意识中想逃避这种紧张,无意中将视线飘离对方的眼睛。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搭乘电梯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注视电梯的天花板或地板,避免彼此目光的接触。

因此,我们若能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说话,相对地,就会让对方留下我们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好印象!

相反,若我们逃避对方的视线说话,则往往会给对方留下自信心不足的印象,同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分量。

许多人都有看着下方说话的习惯,这种表现往往会给对方留下非常软弱的印象,对当事者来说,是非常大的损失。因为为了表现自我,直视对方的眼睛说话虽然会有少许的紧张感,但我们仍应养成注视对方眼睛说话的习惯。尤其要说服对方时,这一点绝对必要,因为注视对方的眼睛说话,正是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压力及信心十足的最佳武器,并且也是提高自己说服力的最有效方法。

有一位数一数二的模型船收藏家,他家的每一个角落都摆了各式各样的模型船。除了这项兴趣之外,他对组织乐团也有浓厚的兴趣,他不但自组乐团,也经常举办各种演奏会。

收集模型船和组织乐团举办各种演奏会的活动,对于他的经济而言,完全没有正面的影响,因此一些较为现实的人,或许会认为他从事这些活动很不值得,但大多数的人却会对他投以钦佩又羡慕的眼光。

因为他的做法可以说是解脱了现实社会的各种利害关系,将自己完全地投放到自己的兴趣当中,给人一种纯真的感觉。尤其是男性若能抱有这种纯真少年般的作风,往往会让周围的人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因为有一些人,当他们长大成人后,往往会失去少年时的“梦想”,但他们却永远保持着属于自己的“梦想”。

因此若想让别人感觉自己的魅力,就不妨做年轻的装扮。这里所谓的年轻装扮并非要穿戴成年轻人的样子,而是要由内心深处流露出一种属于年轻人才有的气质!另外,将自己少年时的梦想说给别人听,也是显露自己魅力的好方法,不妨一试。

第八节 增加与他人亲密感的心理技巧

沟通彼此间共同的目标,往往可以迅速地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这就和一旦发生战争,国民间的感情就会迅速地拉近的道理是一致的。我们若能将这一技巧应用到工作上,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过这样的经验,那就是与人面对面谈话时,往往会特别紧张。因为人与人一旦面对面,眼睛的视线难免会碰在一起,容易造成彼此间的紧张感。

相反的,与人肩并肩谈话,在精神上绝对比面对面谈话要来得轻松。因此与人初次相见,坐在他的旁边往往较容易进入状态。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异性约会的时候。

有位评论家曾经说过,有一次当他去百货公司买衬衫时,售货员小姐立刻拿皮尺,帮他量颈围。由于此时的售货员必须与他靠得很近,所以会使他产生好像与亲人在一起的感觉,而生意也往往在这种气氛下成交。

事实上,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无形的“自我保护圈”。通常除非是非常亲密的人,否则不容易侵入这个范围。但反过来说,若对方已经侵入了这个圈内,则往往就会产生对方是自己亲密者的错觉。

一本杂志上有一句很有趣的话——只要男女开始勾肩搭背,他们就已经是情人了!的确,人与人之间有了直接的接触,彼此间的距离会一下子缩短许多。

因此若想在短时间内,缩短与刚认识者间的距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地制造与对方身体接触的机会。

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崔永元之所以会受到大众的欢迎,并非由于口才特别好,而是由于他总是能津津乐道地听人说话。

同样,虽然说些笑话或开些玩笑具有改善彼此间紧张情绪的润滑作用,但有时一不小心,也可能会弄巧成拙。

因此,与其费尽心思逗人笑,不如认真听对方说话自己笑,反而可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大家一起笑,很快地就能消除彼此间的紧张感,并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亲密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因此获得很大的改善。

“你家住哪儿?”“噢,那个地方我以前常去,附近是不是有一家卖香烟的杂货店?”像这样,为了缩短与对方之间的距离,只要是可以拉近彼此距离的话题,就算再细微的也要强调。

人与人之间一旦有了共同点,就可以很快地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产生亲近的感觉。这样不但可以使对方感到轻松,同时也具有使对方说出真心话的作用。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具有这样相同的心理。例如两个陌生人一旦发现彼此竟然曾就读同一所小学,顷刻间就会产生“自己人”的感觉,立刻会打成一片。

找一些共同点强调一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几年以前,一位教师曾经帮他的一名学生做媒,让该学生与一个女孩子相亲。相亲的地点被安排在一家大饭店的餐厅。当教师问他的学生“你要点什么”时,他的学生竟然没有回答,反过来问那位女孩“某某小姐,你要点什么”。

他的这一反应让教师放心了,教师想,这次相亲一定会成功。果然没错!因为任何事都先征求对方的意见,可以使对方产生被关怀的感觉,对方当然会留下好印象。另外,征求对方的意见,还可以给人一种被赋予选择权的感觉,而选择权在现代的社会又通常是达官显贵的特权,由此联想,就会让对方产生自己在这群人中最受尊重的感觉,当然会觉得非常舒服。

任何人被人尊重,绝不会不高兴。

一般的丈夫,都不太懂得奉承自己的太太,更不会拍太太的马屁。例如太太去美容院回来,丈夫内心也觉得她的确比以前漂亮了,但却不会顺口赞美她几句。而太太本身也由于得不到丈夫的赞美,往往会产生“丈夫不关心我”的感觉。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关心,并且对于关心他的人,会很自然地产生好感。因此若想让对方对自己产生好感,最好的方法就是积极地表现出你真正地在关心对方。

因此,我们对于对方的服装或随身饰物等,要随时注意,稍有变化就赞美他几句,这样往往可以让对方感到愉快!

上述的方法对女性尤其重要。因为女性往往比男性更重视自己的容貌与装饰。

对方一旦觉得你在关心他(或她),就会自然地对你产生亲切感。

有管理学专家作过调查,采用民主型方式的领导者,他们的团结意识最为强烈。而研究结果又指出,这些人当中使用“我们”这个名词的次数也最多。

事实上,我们在听演讲时,对方说“我认为……”带给我们的感受,将远不如他采用“我们……”的说法,因为采用“我们”这种说法,可以让人产生团结意识。

小孩在做游戏时,常会说“我的”、“我要”等话,这是自我意识强烈的表现,在小孩子的世界里或许无关紧要,但若长大成人以后仍然如此,就会给人自我意识太强的坏印象,人际关系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人的心理是很奇妙的,同样的事往往会因说话的态度不同,而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因此善用“我们”来制造彼此间的共同意识,对促进我们的人际关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欧美人士常会在谈话中不断地称呼对方的名字,往往会使刚刚才认识的人产生彼此已经认识很久了的错觉。

因此谈话中多叫几次对方的名字,可以增进彼此间的亲密感。

就算再差劲的人,也会有一两处值得赞美的优点。例如一个人或许没有什么优点,但玩台球的技术却很高明,或者酒量非常好等都可以加以利用。

虽然有的人很在意自己的这些小优点,也有的人根本就不在意,但无论如何别人赞美他,一定会使他感到高兴的。

事实上,有时锦上添花式的赞美,引不起对方太大的喜悦。例如对一位已被公认是很漂亮的女孩子说,你真漂亮,由于她平时已被夸赞惯了,所以很难让她觉得兴奋。相反,若能找出对方较不易为人所知的优点,则往往可以使对方感到意外的喜悦。

有一家商店生意非常兴隆,原因就在于他们店里的每一位店员,都不断地与购物的人聊天。他们除了会向客人打招呼之外,还不断地找客人的优点来夸赞。例如他们会向一位太太表示“你这件洋装很漂亮”,然后向另一位太太表示“你的发型很好看”……他们虽然不断地赞美别人,但却是按每一个客人的不同的个性,选择适当的赞美词。

因此很自然地,这些客人在潜意识中,就会产生到这家商店购物可以受到赞美的心理,从而越来越喜欢到这家商店。

如果我们每次见面都被人夸赞,自然而然地会想再见到这位赞美我们的人,这是任何人都会有的心理。因此每次见面都找出对方的一个优点来赞美,可以很快地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据说必须靠拜访客户来争取业绩的工作,最有效的工作方法,就是经常到客户那里去坐一坐。

它的道理就类似我们读书时,同样是读12小时,但连续读12小时,其效果绝对不如一天读2小时,连续读6天的效果好。

人际关系的培养,主要是要让对方觉得自己亲切而留下好印象。而逐次给对方留下的好印象,将比集中一次让对方留下的好印象更不易被淡忘。

通常有人认为,偶尔陪人通宵达旦饮酒或聊天等,可以很快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而让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但这样造成的好印象,若不继续加强,很快地就会消失。试想,当别人问“你和某某人的关系如何”时,其一是“我们只见过一次面”,其二是“我们偶尔见面”,其三是“我们时常见面”,这三种答案,给人的印象当然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若想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记住,见面的时间长不如见面的次数多。

有一位朋友,一向习惯在别人名片背后密密麻麻地写上一大堆资料。起初有人以为他是为了便于了解对方才故意记录的。当时别人只认为这种做法很不错,直到后来才发觉他的真正用意。

原来他所写的资料,并不是对方的年龄、籍贯等,而是记载自己如果下次再与他碰面时,必须做些什么!其中他最重视的,是对方的兴趣。他会刻意搜集与对方兴趣有关的所有资料,并于下次见面时将这些资料(情报)当作“礼物”馈赠。

例如,对方的兴趣是钓鱼,他就会收集有关钓鱼这方面的资料,并于下次见面时与他大谈钓鱼之道。当对方一听到他对钓鱼如此了解,会感觉倍加亲切。

或许有人会认为如此太过于功利主义,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收集各种资料,不但下次见面可以有共同的话题,对于自己知识领域的充实也是有利无害的,并且以长远眼光来看,这将是一项非常有用的自我表现方法。

由于电话的普及,我们往往会忘了写信的作用。但若要加强对方的印象,尤其是需要向对方表达感谢之意时,写信的效果比打电话好得多。

为什么呢?因为写信比打电话麻烦。因此,写信往往给人一种有诚意的感觉。并且信件可永久保留,每读一次信件,对对方的印象就会不由自主地加深一次。另外,信函是一种视觉的效果,通常视觉效果比听觉效果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还有一点也相当重要。那就是有些在电话中不大好意思说的话(例如“此恩终身难忘”等),用信函来表达就容易得多了。

信函的内容在“密度”方面,也比电话强多了。试想,我们若将电话中3分钟所讲的内容,用文字来叙述,其字数将会有多少?因此我们不难了解,打电话时我们必定说了不少废话,写信就可以避免这种缺点。因此,我们应该尽量以写信代替打电话,这样不论在哪一方面,都可以给对方留下较好的印象。

有一位教授与人一起进餐,许多第一次与他见面的人都会感到紧张,有时就算他再三地向他们强调不要紧张也没有用。此时他就会使出他的最后法宝——卷起袖子,拿起桌上的蛋糕就吃!

紧张的人看到了这一情形,虽然会愣一下,但随即就会完全放松了。

与此相反,譬如,上司正襟危坐在上,然后向下属表示:“今天有意见的可以说出来,不要客气!”在这种情况之下,哪一个职员敢吭一声呢?

如果对方处于紧张的状态,我们不能消除对方的紧张感,就无法与对方建立亲密的关系。因此想缩短与紧张者间的距离,不如用粗鲁点的举动,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时用粗鲁的方式说话,也可以缩短彼此间的距离。

下属对上司说话,不用尊敬的语气是不对的,但上司对下属若采用较粗鲁的方式说话,有时反而会让人觉得亲切。

有的人就因为看起来太严肃了,因而在不知不觉中吃了闷亏。这些人若能在某些场合用粗鲁的方式说话,将可以收到使人觉得亲切的效果。

第九节 赢得领导欣赏的心理技巧

领导一般都很赏识聪明、机灵、有头脑、有创造性的下属,这样的人往往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有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是使领导满意的前提。一旦被人认为是无能无识之辈,既愚蠢又懒惰,便很危险了。

谦逊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一种美德,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固然不提倡在什么问题上都保持一团和气的谦逊君子行为,但在与领导的相处中,谦逊还是相当重要的。谦逊意味着你有自知之明,懂得尊重他人,有向领导请教学习的意向:意味着“孺子可教”。谦逊可让你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帮助你更好地成就事业。

常言道,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关键时刻,领导才会真切地认识与了解下属。人生难得机遇,不要错过表现自己的极好机会。当某项工作陷入困境之时,你若能大显身手,定会让领导格外器重你。当领导本人在思想、感情或生活上出现矛盾时,你若能妙语劝慰,也会令其格外感激。此时,切忌变成一块木头,呆头呆脑,冷漠无能,畏首畏尾,胆怯懦弱。这样,领导便会认为你是一个无知无识、无情无能的平庸之辈。

在领导面前不要吹牛皮、编瞎话、谎报军情。弄虚作假者,往往失信于人。领导若觉得自己被欺骗,将格外恼火,因为你把他当成傻瓜、笨蛋、糊涂虫;当成不可讲真话的人,不信任他。这在极大程度上伤了领导的自尊心。通过欺骗领导而暂时得到的好感和荣誉,是不可能长久地维持下去的。

当然,诚实有诚实的艺术,一般要考虑时机、场合、领导心情、客观环境等因素,否则,诚实也会犯错误,招致领导的反感和不满。

今天,中国人虽然已承认了“利益”这个概念,大多数领导也比较注重考虑下属的利益要求,但是若过于注意金钱物质利益之争,也并非对你有利。

如果你喋喋不休地向领导提出物质利益要求,超过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感情上,他会觉得压抑、烦躁。

如果“利益”是你“争”来的,领导虽作了付出,但并不愉快,心理上会认为你是个“格调”较低的人,觉得你很愚蠢。

如果你的领导是个糊涂虫,与他争利益得失,反倒会把你的功劳一扫而光。“利”没有得到,“名”也会丧失。

最好的办法是让领导主动地给,而不是你去“争”。

使你的工作干得漂亮一些,尽最大能力满足他的要求,并且有些特色,有所创造。明白的领导会量力而行,用物质利益奖励你的,无需你“争”。

陈诉困难要把握时机,争取他的同情。

赞扬他是一个关心下属、体恤人情、秉公办事的好领导。

领导办不到的事情无须去争,感到为难的事情还是不争为好。

完成个别的合作项目时,“先小人后君子”,对双方都有利。此时,可通过中间人周旋,或从其他角度委婉地提醒领导。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你的聪明才智需要得到领导的赏识,但在他面前故意显示自己,则不免有做作之嫌。领导会因此而认为你是一个自大狂,恃才傲慢,盛气凌人,而在心理上觉得难以相处,彼此间缺乏一种默契。与领导相交,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寻找自然、活泼的话题,令他充分地发表意见,你适当地作些补充,提一些问题

这样,他便知道他是有知识、有见解的,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你的能力和价值。

(二)不要用领导不懂的技术性较强的术语与之交谈

这样,他会觉得你是故意难为他;也可能觉得你的才干对他的职务将构成威胁,并产生戒备,而有意压制你;还可能把你看成书呆子,缺乏实际经验而不信任你。

(三)提建议时,不要急于否定领导原来的想法

提建议时,多注意从正面有理有据地阐述你的见解。有民主要求,还要有民主素质,即要懂得尊重他人意见,尊重领导意见。这样,他才会承认你的才干。

对领导个人的工作提建议时,尽可能谨慎一些,必须仔细研究领导的特点,研究他喜欢用什么方式接受下属的意见。大大咧咧的领导可用玩笑建议法,严肃的领导可用书面建议法,自尊心强的领导可用个别建议法,喜赞扬的领导可用寓建议于褒奖之中法等等。

(四)体会领导处境,理解领导难处

角色换位法,有助于体会领导的心境。有些人单位工作干得很好,当了领导却一筹莫展,尤其苦于处理各种横竖关系。因此要主动地帮助他分忧解难。在其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时,主动表示理解和同情,并诚恳地作出自己的努力,减轻领导的负担,会令他极为高兴的。

(五)不要当面顶撞领导

批评领导时,必须照顾其面子,不要令人下不了台。当面顶撞是最愚蠢的。进谏方式很多,如动情法、比喻法、寓规劝于褒奖之中等等。

(六)要主动找机会与领导交往

领导需要接近了解下属,下属也需要接近了解领导,这是正常的人际交往,不必担心别人的议论而躲避领导。你若希望领导喜欢你,看得起你,那么首先要让领导看得见你。

(七)慎重对待领导的失误

领导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千万不要持幸灾乐祸或冷眼旁观的态度,这会令他极为寒心。能担责任就担责任,不能担责任可帮他分析原因,为其开脱。此外,还要帮他总结教训,多加劝慰。

持指责、嘲讽的态度极易把关系搞僵,矛盾激化。那样,你就再不要指望领导喜欢你了。

(八)不要在背后议论领导的长短

须知“隔墙有耳”,打小报告的人正在寻找材料好去告密,你的议论为他的拍马屁正好提供了时机。倘若把你的话添枝加叶,传到领导的耳朵里,你辛勤工作的成绩,可能会因几句牢骚话而抵消掉。

(九)多赞扬、欣赏领导

赞扬不等于奉承,欣赏不等于谄媚。赞扬与欣赏领导的某处特点,意味着肯定这个特点。只要是优点、是长处,对集体有利,你可毫无顾忌地表示你的赞美之情。领导也是人,也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成就及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当受到称赞时,他的自尊心会得到满足,并对称赞者产生好感。如果得知下属在背后称赞自己,还倾向于加倍喜欢称赞者。下属喜欢领导,领导也自然喜欢下属,这是人际吸引中相悦作用的结果。

(十)适当顺从与认同你的领导

领导可能并不比下属强多少,但只要是你的领导,你就必须服从他的命令。人虽然都有一种不愿意服从别人的心理,但对于比自己强的人还是能接受的。因此有必要多寻找领导优越于你的地方,作出尊敬他、学习他的姿态。凡是尊重服从领导的部下,即使最初领导对他一点儿好感也没有,也会逐渐改变印象。只要你认识到尊重领导的必要性,就会从心理上解除对服从的抵触,从而摆脱那种耻于服从的感情。

(十一)掌握领导的好恶

无论是谁,都会喜欢听一些话,而讨厌听另一些话,喜欢听的就容易听进去,心理上就会觉得舒服。你的领导也不可能摆脱这种情绪。部下要掌握领导的特点,倘若在汇报中插入一些领导平素喜欢使用的词,就会让他另眼相看。

此外,对领导的工作习惯、业余爱好等都要有所了解。如果你的领导是一个体育爱好者,你就不应在他喜爱的球队比赛失败后,去请示一个需要解决的其他问题。一个精明老练的、有见识的领导是很欣赏了解他、并能预知他的愿望与心情的下属的。

(十二)把功劳让给领导

中国人在讲自己的成绩时,往往会先说一段套话:成绩的取得,是领导和同志们帮助的结果。这种套话虽然乏味得很,却有很大的妙用:显得你谦虚谨慎,从而减少他人的忌恨。

好的东西,每一个人都喜欢;越是好的东西,越是舍不得给别人,这是人之常情。要是你有远大的抱负,就不要斤斤计较成绩的取得究竟你占有多少份,而应大大方方地把功劳让给你身边的人,特别是让给你的领导。这样,做了一件事,你感到喜悦,领导脸上也光彩,以后,领导少不了再给你更多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否则,如果只会打眼前的算盘,急功近利,则会得罪身边的人,将来一定会吃亏。

(十三)不可张扬你对领导的善事

对领导让功一事绝不可到处宣传,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倒不如不让功的好。对于让功的事,让功者本人是不适合宣传的,自我宣传总有些邀功请赏、不尊重领导的味道,千万使不得,宣传你让功的事,只能由被让者来宣传。虽然这样做有点儿埋没了你的才华,但你的同事和领导总有一天会设法还给你这笔人情债,给你一份奖励。因此,做善事就要做到底,不要让人觉得你让功是虚伪的。

说话不多,举止安顺;高兴不会大笑,不会手舞足蹈;悲痛不会大哭,不会逢人诉说;认为对的,不会拍手称许,不会热烈表示赞成,他的举止,始终保持常态。这是头脑冷静的人。

如果遇到冷静的领导,一切工作计划,你提供意见,不要自作主张,等到决定计划后,你只要负责执行便好。至于执行的经过,必须有详细记载,即使是极细微的地方,也不能疏忽,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详细记载的报告,正是他所喜欢的。但执行中所遇到的困难,你最好能自行解决,不必请求。随机应变原非他之所长,多去请求反易贻误,最好事后用口头报告当时如何应付,他就会很高兴。但要注意的是,即使事后报告,也要力求避免夸张的口气,虽然当时的确十分难办,也要以平静的口气,加以轻描淡写为好,如此反而更可表现你的应变的本领。

懦弱的人,不会当领袖,即使当领袖,大权也必不在手中,自有能者在代为指挥。你必须看准代为指挥的人是什么性情,再图应对的方法。一个机关的重心,不是名位,而是权力,权力的所在,才是重心所系。虽然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名位与重心,往往合而为一。然而,对懦弱的领导来说,名位是名位,重心是重心,绝不会合在一起。代为指挥的人如为正人君子,懦弱的领导还可保持着形式的尊严;如果代为指挥的人怀着野心,那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政由己出,领导只是个傀儡而已。在这种处境下,你必须能与代为指挥者争相抗衡。否则,必遭失败。你也不能与代为指挥者分离,任意分离,必难有所发展。你要明白,他既然取得代为指挥的地位,在他的前后左右者必然是他的羽翼,有些是他特意安排的,有些则是中途依附的,这些人早已布成势力网。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他的野心暴露,导致人心思汉,你才能有所作为。

你如果遇到热情的领导,逢他对你表示特别好感时,不要完全相信而认为相见恨晚,必须明白他的热情并不会持久,要保持受宠不惊的常态,采取不即不离的方式。“不即”可使他热情上升的走势缓和,不致在短时间内便达到顶点,同时延长了彼此亲热的时间;“不离”可使他不感失望。“君子之交淡如水”,对于热情的领导,最好就是用这种方法。如果你有所主张或建议,也要用零卖方式,不要整批发售,如此才能使他对你时时都感到新鲜。对于他所提的办法,你认为对的,赶快去做,否则“夜长梦多”,过了此时他会反悔的;你认为不对的,不必当面争辩,只要口头接受,手中不动,过一阵子他自知不妥就不再提起了。

总之,对热情的领导,只能用急脉缓受的方法。万一他的情绪低落,你就安之若素,静待适当机会,再促其感情回升。他的感情好像钟摆,摆了过去,还会再摆回来的。除非你们之间发生误会,彼此间多了一重障碍,才不会再摆回来。

如果你遇到的是豪爽的领导,那真是值得庆幸。只要善用你的能力,表现出过人的工作成绩,只要时机成熟,绝对不担心没有发展的机会。他自己长于才气,所以最爱有才气的人。惟英雄能识英雄,你是英雄,不怕他不赏识你;惟英雄能用英雄,你是英雄,也不怕他不提拔你。

当机会未到时,你仍很愉快地工作,并做得又快又好,这表示了你游刃有余的能力。同时还要随处留心机会,一旦发现可以异军突起时,就要好好把握。切记所计划的一切要十分周详,然后相机提出,只要一经采用便可脱颖而出。意见被采用,表示你有眼力,若再委托你来执行,便足以说明你的能力已被肯定。你的发展,既然已有了好的开端,路子也已经摸准,那么只要一步一步地走上去,迟早会出人头地,可以不必求之过急。

傲慢的人,多半有足以傲慢的条件。失去了这个条件,傲慢的,也一反其从前之所为;拥有了这个条件,伪谦的,也会改变其常态。可见傲慢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是环境所造成的。

你的领导如是个傲慢人物,与其取宠献媚,自污人格,不如谨守岗位。一有机会,你就该表现出你独特的本领,只要你是个人才,不愁他不对你另眼相看。

阴险的人,城府极深,对不如意的事,好施报复,对不如意人,设法剪除。由疑生忌,由恨生狠,轻拳还重拳,且以先下手为强,抱着与其人负我,不如我负人的观念。不疑则已,疑则莫解。其人喜怒不形于色,怒之极,反有喜悦的假相,使你毫无防范。

总之,阴险的人,绝不会采用直接报复的手段,而总是使用阴谋。如果你的领导不幸就是这种人的话,你只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兢兢业业,一切惟领导的马首是瞻,卖尽你的力,隐藏你的智。卖力易得其欢心,隐容易使其轻你,轻你自不会防你,轻你自不会忌你。如此一来,或许倒可以相安无事。像这种地方原就不是好的久居之所,如果希望有所表现的话,劝你还是从速作远走高飞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