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决定一生的8种理念
6634100000022

第22章 实践见证真理的伟大

1.实践的重要性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出真知,这是几千年来无数人的行动证明了的。对于青少年来说,实践能够检验自己课本上的知识是否正确。

光有认识并不能使你有力,而且,并不只是须“悟”,还须能“行”。

思想家福科甚至以这样一句妙语来说明了这点:“哲学轻易地战胜了已经过去和将要来临的痛苦,然而现在的痛苦却要战胜哲学。”

在中国,“行”与“知”的统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其提出可以上溯到《易经》:“君子以果行育德。”中国儒家在强调培养“圣贤人格”时,总是特别强调“躬身践履”。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更是鲜明地提出“知行合一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实践能出新知

实践不仅能够检验青少年已有知识的正确还是错误,实践中还能产生新的知识。

社会是最好的大学,青少年除了在学校学习课本知识外,更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投身到社会中去,在社会中学习。

学生们整天看书,十分缺乏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特别是缺乏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缺乏经验。真正深刻的认识是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结合和统一。从书本上学到的理性认识往往与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不断地获得感性认识,从而使理性认识与客观事物的距离缩短,甚至统一。只有这样的认识,这样的知识,你才能灵活运用。为什么高等院校毕业的学生,参加工作后总是不能很快适应,就因为他们的知识离客观实际事物的距离太远。只要在学生时期有目标地参与社会实践,就会多获得一些感性认识,多获得一些经验,不断缩短这个距离。

对知识加深理解,一是经过思维加工,二是经过实践应用。知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应用时,或者说只有在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使人们真正认识它的内涵和外延,而且是活生生的。从而,才能对知识有个更深刻的理解。

如果,你能把学到的知识马上用于实践,那么,你的知识就能变成智慧。“学习并不只限于学校内,相遇者都是我的老师。”如果能本着这一原则走向社会的话,你就能从别人那里学到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就能使自己充实起来。

(3)实践增加新技能

技能,这是才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学习期间,一般没有机会或很少有机会学习操作技能。而在实践活动中往往有机会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不管同学们将来做什么工作,现在学一点儿操作技能,都是有益的。

马伶、李伶是明朝金陵(今南京)最红的两位戏子。一次两人在东西两座戏台上演同一出戏来竞技。两人演的都是奸相严嵩。结果观看马伶演出的观众逐渐被李伶卓越的技艺吸引而去。马伶含羞而退。他连夜出走千里之外的京师投到宰相顾秉谦的门下当了一名差役。因为顾宰相与严嵩都是一样的奸臣。马伶悉心伺候,更细心揣摩顾宰相的形神举止。3年过后,马伶回到金陵,与李伶相约再行竞技。结果李伶的观众都成了马伶的戏迷,他们为马伶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表演所折服。

学会实践,你将能学到更多完善自我的技能。青少年应该到实践中去学习、去体验。

2.学会实践

(1)树立“知行合一”的观念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信奉“知”、“行”两者统一。他受王阳明的影响,将自己原来的名字“文浚”改为“知行”。成名之后,又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行知”。这样就将“知行合一”变成了“行知合一”。陶行知有一系列关于两者合一的论述,例如: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为行动而读书,在行动上读书。”

“教、学、做合一。”

“人类与个人最初都由行动获得真知,故以行动始,以思考终,再以有思考之行动始,以更高一级的融会贯通之思考终,再由经而跃进真理之高峰。”

“知识的妈妈是行动。”

其实,提倡知行合一与行知合一,并无质的区别。现代人讲道理讲得多,实践功夫少,造成实践观念的淡薄。

所以我们要树立“知行合一”的观念,经常注意读报、收看电视、广播新闻和其他有意义的节目,养成关心时事的好习惯;读书时勤思考,注意那些现实性强的书籍,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要经常走出书斋,多与他人交流、多讨论;平常要多观察,勤动手,多参与实践,通过实践来修正、补充、完善理论,再将知识化为实际工作效果;不要为读书而读书,为学历、为考试而读书。

(2)克服惰性,立即实践

只有实践能够完善个人。史蒂芬逊是火车的发明者,他从未在学校受过教育,8岁给人家放牛,13岁就跟父亲到煤矿干活。起初当蒸汽机司炉的副手,擦拭机器,别人修理机器时他细心观察,了解它的构造和功能。由于他刻苦学习,长时间积累,掌握了相当熟练的技巧。

一天,煤矿里一辆运煤车坏了,机械师们修理好长时间还不能使用,史蒂芬逊自告奋勇地要求修理。他平时摆弄过很多机器,已了解到这种运煤车构造上容易出毛病的地方。于是,他从容不迫地拆开,调整好出毛病的地方,再照原样装配好,运煤车果然开动起来了。通过这件事,他很快升为机械修理工,直至机械工程师。

像史蒂芬逊这种善于开发潜能的人能从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吮吸养分,滋润、充实自己,即所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放下架子,从“零”开始

我们提倡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在实践中学习新的技能。但社会是一本“读不尽的大书”,青少年在参加实践中可能会出现“学不能用”的情况,现实和书本上知识有太大的差别,这个时候不可气馁,你应该静下心来,放下架子,从零开始,以“初学者之心”进行学习。

在这方面,深圳华为集团做得就很好。20世纪90年代后期,华为集团曾有员工8000余人,平均年龄27岁,85%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40%是高级研究开发人员。华为集团年轻的老总任正非说:“华为唯一可以依靠的是人,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员工在企业成长圈中处于重要的主动位置。”但是,他虽然求贤若渴,由于认识到青年学生的最大弊病是动手能力太差,因此他制定了一项铁律:反对空洞理想,做好本职工作,没有基层经验不提拔。任正非说到做到,进入华为,学历便自动消失,凭个人的实践去获取机会。这样的人才升级制度也被称作“博士当工人”。“让他们真正理解什么叫商品,从对科研成果负责转变为对产品负责”。当过工人的博士仍然有机会获得与学历匹配的职位,但首先得通过任职资格评价。华为请美国HAY公司做顾问,通过消化吸收,一点一点改进,形成自己的任职资格评价体系。华为的工资分配也是实行基于能力的职能工资制。

在华为,每个员工都可以成为接班人,接班人是广义的,不是高层领导下台产生接班人,而是每时、每刻、每件事、每个岗位、每条流程都发生这种交替行为,每个人的岗位身边都有人盯着,你不行,人家上,这叫“全员接班制”。任正非通过这样的做法,把危机意识和压力传递到每个员工,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华为对每一个员工灌输一种理念,要么成为领先者,要么被淘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不会做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但又不学”。一个好学的人能够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他也能认识到“从零开始”的重要性,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成为祖国的明日之才。

(4)在实践中发展自己

杨振宁到美国之后,立志要写一篇实验物理论文。1946年他进入费米主持的博士研究生班之后,就提出希望在费米的指导下写实验论文的设想。当时,费米正忙于在阿贡国家实验室指导科研人员从事军事秘密研究工作,而像杨振宁这样初到美国的中国人,是不能随便进入阿贡国家实验室工作的,所以费米建议杨振宁可以先跟泰勒做些理论研究工作,而实验可以到艾里逊的实验室去做。

艾里逊是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一名教授,当时,他的实验室正准备建造一台40万伏特的电子加速器,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在费米的推荐下,杨振宁成为艾里逊手下的6名研究生之一。在实验室工作的近20个月,对于杨振宁后来的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通过这次实验,杨振宁了解到搞物理实验的人在做些什么事情,他们的困难有哪些,他们着急一些什么事情、考虑一些什么事情,换言之,他领略了他们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杨振宁发现动手能力是自己的弱项。

由于费米教授的推荐,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一直在关注着杨振宁的举动。有一天,他去找杨振宁,关切地询问杨振宁在实验室里工作的情况,问他:“你做的实验是不是不太成功?”“是的。”面对令人尊敬的前辈,杨振宁实话实说。“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你已经写了一篇理论论文,那么我建议你就把它充实一下作为博士毕业论文,本人可以做你的导师了。”泰勒直率地对杨振宁说。

杨振宁听了泰勒的话,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他对自己的动手能力很失望,因为他从到达芝加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一心一意想写一篇实验论文;另一方面他从心底也感到自己在实验方面的确是力不从心,写理论性的论文肯定是自己的优势。他认真地考虑了两天,发现自己的理论素养确实比动手能力要强许多,因此他决定接受泰勒的建议,放弃写实验论文的打算。在作出这个决定之后,杨振宁如释重负,毅然把自己的主攻方向转入到理论物理的研究。

如果杨振宁当时不顾主观条件的限制,仍一味坚持自己的想法,恐怕今天的物理学界就会少一位杰出的理论大师。可见,把自己摆在一个不适合的位置上,一方面自己要付出较多的代价,另一方面也不容易尽快地有所收获,往往处于事倍功半的尴尬境地。

所以说青少年应该懂得变通,在实践中要不断发展自己,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