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跟着大师学方法
6630400000059

第59章 辛普洛特:60年玩一个土豆

李白、杜甫一生就写诗,陶潜说放弃就不再为官,诸葛亮辅佐刘备父子绝无二心,徐霞客一生就是行路,曹雪芹一生就想写好一部书,梅兰芳几十年如一日就唱一个“角”,辛普洛特60年就玩一个土豆。如此看来,人生的真正功夫,也许不在目标的选择上,而在对目标的执著与坚守上。

上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条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

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条猎狗。”“还有呢?”老师继续问。直到我们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

土拨鼠哪去了?老师的一句话,一下子将我们的思路拉到猎狗追寻的目标上——土拨鼠。因为兔子的突然冒出,让我们的思路在不知不觉中打岔,土拨鼠竟在我们头脑中自然消失。

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也会被途中的细枝末节和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分散了精力,扰乱了视线,以至中途停顿下来,或是走上岔路,而放弃了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标。

与此大相径庭的是,曾有一个人用60年时间抓住一个土豆不放,靠着玩土豆成就了一个帝国。他就是今已90多岁的美国富翁辛普洛特。

辛普洛特起初靠养猪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偶然获得了一则信息:前线的作战部队需要大量的脱水蔬菜。于是当机立断,贷款买下了当时美国最大的两家蔬菜脱水工厂,专门给前线部队供应加工脱水土豆。

过了两年,纽约有一位化学师研制出了冻炸土豆条。当时许多人瞧不起这一产品,对此持怀疑态度。但是辛普洛特却认为这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军需新产品,前线士兵在战壕里休憩时嚼吃这玩意儿肯定会喜欢。于是他就果断决定大量生产炸土豆条,产品出来后供应给前线士兵,极受欢迎。更重要的是,这在当时的美国市场上一炮打响,他因此获利不菲。

过了不久,辛普洛特发现在炸土豆条的工序中,每个土豆大约只能利用一半,剩余的一半都被当做废料扔掉了。他想:为什么不能把那剩余部分土豆再加以利用呢?于是辛普洛特就在这剩余的土豆里拌入谷物用做牲口的饲料,单用土豆皮就饲养了前线的15万匹军马。

此后,辛普洛特又开始琢磨,前线部队有数以百万计的车辆每天承担着繁重的军需运输任务,所消耗掉的汽油可不是个小数目。如果能以代用能源代替一部分汽油,定能获利。他又抓住这一良机,用土豆来制造以酒精为基础的燃料添加剂。

与此同时,辛普洛特还把土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糖量丰富的废水用来灌溉当时俄亥俄州郊外的农田,把土豆喂养战马所产生的马粪收集起来,作为沼气发电厂的用料。就这样,在整个二战中,辛普洛特的土豆系列产品的产值超过了10亿美元,利润达到6亿美元。

时至今日,辛普洛特的财产仍然排在美国富翁前300名之列。最近在庆祝二战胜利60周年之际,美国政府奖励了他一枚纯金的自由胜利勋章,以表彰他在二战中立下的军需供给功劳。

辛普洛特在总结自己的创业历程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要按住跳蚤只能用一个指头,十个指头反而是按不住跳蚤的。”

辛普洛特的创业经验其实和上面提到的土拨鼠问题如出一辙,强调的都是人生目标,指出的都是同一个问题:人生选定目标易,咬定目标难。

当今时代,人们的欲望太多,诱惑也太多,把一个目标做到底的人少之又少。以创富为例,大家恨不得一夜暴富,一蹴而就,一伸手就按住十个跳蚤。踢球不踢中场,一脚就想传到禁区,再一脚就射门,若不遂意,便掉头而走,不肯再试第二次。在这一点上,我们远逊于古人:李白、杜甫一生就写诗,陶潜说放弃就不再为官,诸葛亮辅佐刘备父子绝无二心,徐霞客一生就是行路,曹雪芹一生就想写好一部书,梅兰芳几十年如一日就唱一个“角”,他们如同辛普洛特60年就玩一个土豆一样:有了目标,便抓住不放,一干到底。

如此看来,人生的真正功夫,也许不在目标的选择上,而在对目标的执著与坚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