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科学探索,寻找发现创造,参悟、善悟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为师沉湎于诲人不倦还不行,要善于引导弟子开悟才是最高境界。
诲人不倦,苦口婆心,是自古以来的为师之道。但我向来对这一点心存疑虑,俗话说“响鼓不用重槌敲”,诲人不倦到天明是不是过分了些?真正高明的老师往往剑走偏锋,用一个“悟”字启人心智。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令我满意的老师。”
释圆笑笑问:“你走南闯北了十几年,真的没能找到一个自己的老师吗?”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啊,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甚至不如我呢!”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取来了笔砚和一沓宣纸。
释圆说:“老僧的最大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爱那些造型流畅的古朴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释圆:“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释圆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放错位置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何以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注水,而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
释圆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这是一位研习禅学的朋友,几年前给我讲的一个故事,之所以至今没忘,在于故事阐发的“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的哲理,更在于释圆和尚诲人之道,那是一个“悟”字。
释圆和尚说服那个心高气傲的年轻人,没有摆开一副诲人不倦的架势讲一番大道理,甚至连“你不该怎样”、“应该怎样”的话也没说,他要的仅仅是青年人的一幅画,通过对画的评点,让青年人翻然而悟。
诲人是一门艺术,直言相告、坦诚相见易;如释圆和尚这般平淡入事、让人启悟难。
万物同源。学习新知识,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也要有悟性。宜善于从“悟”中求新知,让灵感迸发,让知识升华。
从课堂到生活,从书本到田野,我们都能从中获取知识,但从知识到创造发明是有一段距离的。这是因为凡是知识都是已有的,是一种“已知”;而创造发明都是新鲜的、世上未曾有过的,是一种“未知”,创造本是个人智慧的产物,一旦传递给第二者就立即下降为知识,过一段时间继续下降为常识。发明创造是知识的升华而非知识本身。
由掌握知识到实现发明创造是一个升华过程,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悟”,“悟”是创造发明之源。假若知识是岩石,悟性就是金玉。一个人的知识、理论能否用好,能否有发明创造,关键看悟性怎样,光是掌握些知识,是根本不够的。
文首讲到的那个青年人开悟了,归功于释圆和尚的点拨。在发明创造中,找一个能帮人开悟的老师最好不过了,但这类老师是极少的,更多的是靠自己。当年阿基米得思考皇冠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洗澡时,忽然“啊哈”一声,找到了称量皇冠的方法,就是开悟的一个经典事例。据说爱尔兰大数学家威廉·罗思·哈密顿在过一座桥时,偶然想出了四元数,豁然开悟:一个算术系统,不一定非要遵守交换律不可。激动之余,他立即停下来,把新发明的公式刻在了石桥的栏杆上。现在那座石桥已成为旅游胜地,永远诉说着一个学者开悟的故事。
老子、庄子、佛经、禅宗都涉及“悟”的内容,有些方面讲得甚至非常深刻,但“悟”是怎样产生的?其机理是什么?尽管有各种说法,但还没有一个真正服人的科学定论,据说日本交响乐大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到我国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创作的《二泉映月》时,泪流满面。他激动地说,这样的曲子不能坐着听,也不能站着听,应当跪着听。说罢跪倒在地……这大概就是一种“悟”吧。
进行科学探索,寻找发现创造,参悟、善悟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为师沉湎于诲人不倦还不行,要善于引导弟子开悟才是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