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他的书画书法在当时有很高的社会声誉。而他的教子方式,也是非常受到后世教育学家的认同。
郑板桥52岁的时候,才有了儿子小宝。老来得子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大多数人都会溺爱孩子,但郑板桥却不以为然,他觉得要把儿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年,郑板桥被派到山东潍县做知县,将小宝留在家里,让妻子及弟弟郑墨负责照看。由于非常担心家里人过分宠爱孩子,虽然他身在山东,但心中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在家的儿子。他觉得,如果让弟弟来照看孩子的话,肯定会比自己更娇惯。所以,他从山东不断写诗寄回家中让小宝学习: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跳蚤出。
小宝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下,一遍又一遍地背记着这些诗句,渐渐领会了这些诗句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郑板桥深知“娇子如杀子”的道理,有一次,他听说小宝在家常常对小伙伴们炫耀自己的父亲是做大官的,有时还欺侮佣人家的孩子后,便立即给弟弟写了一封家书,在信中他这样写道:“我五十二岁才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爱要以其道。”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但爱孩子要有爱孩子的办法。“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这种爱只会害了孩子。所以,郑板桥要弟弟和家人对小宝严加管教,注意“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
在郑板桥的指导下,家人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小宝进行教育,收效很大,之后,弟弟郑墨给郑板桥写了封信,讲了孩子的长进,并说照此下去,长大之后一定能够建功立业,甚至比郑板桥做得还要好。
收到弟弟的这封信后,郑板桥觉得弟弟对小宝太姑息了,这样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于是,郑板桥立刻给弟弟回复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这样写道:我们这些人,“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其实这事一开始就选错了路,后来事情越来越坏,总没个好结果。”他还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这都是小事,最重要的是首先要学会做人。”这里所说的好人,就是指那些品德素质高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从小宝6岁开始,郑板桥就把小宝带在自己身边,亲自指导儿子读书,要求小宝每天必须背诵一定的诗文,并且经常告诉他要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并让他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在小宝12岁的时候,郑板桥又让孩子用小的水桶自己挑水,天热天冷都要挑满,中间从没间断过。由于父亲言传身教,小宝也在一天天的进步。当时潍县灾荒十分严重,郑板桥一向清贫,家里并没有多余的存粮。一天小宝哭着向母亲喊饿,母亲就给小宝拿一个用玉米面做的窝头,对他说道:“这是你爹中午节省下的,快拿去吃吧!”小宝蹦蹦跳跳地走到门外,高高兴兴地啃着窝头。这时,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一直盯着小宝的窝头在不断地咽口水。小宝立刻将手中的窝头分一半给了小女孩。
郑板桥知道后,夸奖小宝道:“孩子,你做得非常正确,学会和别人分享是人生很重要的一堂课!”
虽说郑板桥老年得子,但并没有因此而去溺爱孩子,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过分的溺爱只能害了孩子,唯有让孩子多经历一些风风雨雨,他才会更加坚强。
天下的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如果采用了错误的教子之道,就算是付出再多的心血,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对于孩子来说,那些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只有这样,孩子长大后才会真的有一番作为。郑板桥的教子之道非常值得广大父母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