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妈妈准备让他去采购些东西,已经列出了商品的清单,但是妈妈说东西必须是物美价廉的才能买。这是让小明最心烦的一件事,究竟什么样的东西才叫物美价廉呢?
为了帮助小明解决困惑,妈妈将物美价廉仔细讲解了一番:从字面的意思来看,物美,就是指商品的质量一定要好;价廉,当然就是指价格要相对便宜、合适。
那么物美的标准是什么呢?首先它应该是件合格的产品。合格的产品应该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标准的产品合格证书(检验)。这三个是最基本的要求,当然好的产品还需要有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价廉的意思也就更好理解了,在品质相同的情况下,价格低的自然就属于价廉的。
不过,小明依旧听得有些云里雾里,但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去商店了。看了清单之后,第一项是味精,他先来到调味品的专柜那里,总共看到了四种品牌的味精,他一眼就看见了自己家里一直在用的牌子,有三种分量不同的包装,分别是1000克装、650克装和250克装,价格分别是86元、58元和35元。小明大概算了每一克的价钱,1000克装的最合算,于是小明选择了1000克装的那种。
接下来要去买鱼了,按价廉的简单原则,小明买了一条最便宜的。
回到家里,妈妈查看了一下小明买的东西,同时指出:1000克装的味精是对的选择,可是那条鱼买的有点不太合适,因为虽然它价格便宜,可是新鲜度不够。
妈妈的话,让小明点了点头。这时候,物美价廉的概念在他的脑海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走在大街上,两边的商品琳琅满目,各种各样的品牌和造型让人目不暇接。在厨卫柜台前逛一圈,光是电饭锅就有10多个品牌,虽然功能差不多,价格却不一样。我们究竟该选哪一种呢?
其实,买东西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理财的过程,用合适的钱购买合适的东西,这是很基本的作业。对于孩子来说,这方面的知识也要有所了解。
在买东西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进入两个误区:一种是贪图便宜,一种是盲目地追逐名牌。这两种理念都可能造成家庭不必要的浪费。只要掌握好物美价廉的原则,我们就可以把每一份开支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那么,父母如何才能让孩子明白物美价廉的道理呢?下面有几点建议,父母们可以参考一下。
1.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合格产品
我们在买东西之前,首先要确定它是否合格。父母应该将合格产品的标准告诉孩子,如果直接将那些“三有”标准告诉孩子的话,也许并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父母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让他们明白。比如可以拿出自己家里边的一些商品,教孩子怎么辨别产品的有效时期和查看商品的合格证书。
2.让孩子自己挑选商品
凡事只有亲身经历才会印象深刻,父母不妨把购物篮交给孩子,让他自己去挑选商品,家长可以在一旁协助,但是不能干预太多,尽量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判断来选择,在孩子采购完之后,父母可以查看一下他选购的商品质量如何,价钱是否合理。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父母应该及时给予表扬,不好的地方也应该及时纠正并鼓励。这不仅提高了他们对商品鉴别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精打细算的能力。
3.让孩子试着学砍价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同一件商品在不同地方,价格也不一样,很多商家都会虚升商品的价格。如果这时候我们还是盲目购买的话,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指导孩子理财的时候,“砍价”的技能也是不能不学的。父母可以让孩子去买一件商品,然后试着和老板“砍价”,当老板接受了提出的价钱时,那就节省了一小笔开销,就算砍价不成功,也可以让孩子学到沟通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