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每个孩子都养成好习惯
6619600000065

第65章 利用美术培养学生观察力

美术教育是教育整体中的一个环节,其重要性正在为人们日益深刻认识。尤其是在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方面,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确实应视为素质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内容。

从广义上说,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在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语言学科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从而获得语言表述的更好发展;数学学科则致力于数的关系来观察、分析事物等等。而美术学科则以一门视觉艺术的固有特点,最为直接和有力地发展着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有意注意能力

年幼的儿童初次写生,往往还不会仔细的地发现,更谈不上专注地观察。如果让他写生一把椅子,也许他只是画他知道的概念中的椅子,而不是眼前的这一把椅子。这是由于儿童的有意注意能力尚未得到有效发展,通过一定量的写生训练,在教师的准确引导下,儿童的观察力会逐步变得有目标和专注,从而观察得比较仔细;因为不这样,他就完不成绘画的任务。所以早期的写生训练无疑能使儿童的有意注意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在此时期可能需要教师选择恰当的写生题材和必要的辅导,帮助学生获得最初的成功经验。

有意注意能力其实是伴随着个体成长中的心理素质同步发育的。常有人夸奖喜欢画画的人“静心”,其实应该说是画画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从而也培养了专心至致的意志力,亦即人们所说的“静心”。即使进入中学阶段,美术训练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有意注意能力。

发展整体有序观察能力

从技术上讲,美术基础训练中的重头戏就是教学生学会“看”,并且是“整体地看”;即把外部世界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所有的现象都是互为关联、互为参照的秩序关系,其大小、形状、方向、前后、色泽……都在视觉的互相比较中得到最终定位和确立。

我们在这种反复训练中逐步获得了全面的、有秩序的关照能力,它使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形象,都不仅是一个单独的形象,而且是一个处在和其它形象比较中的一个形象。我们的目光逐步从杂乱松散、浮光掠影的状态中上升到一个秩序井然、互为参照的有序状态。也许只要面对画纸,我们就会自觉地找寻一种协调,即整体的协调关系。即使当孩子们只画一把椅子,他也会注意到椅子背在整只椅子结构中的比例。

另外,孩子有孩子的整体观照方式。当一个孩子画出一个比例失当的大头娃娃时,这也应视作他通过观察从而对对象的结构特征及整体关系的把握,只不过在孩子的整体观照中,吸引他注意的也往往显得大一些。

发展由此及彼观察能力

观察力的进一步发展还体现在观察的深刻性和逻辑性。举例来说当儿童年幼时,他所画的杯子大多是上口圆圆的;而杯子底部则是平平的一根水平线,这种现象表明儿童的观察力更多地偏向于直觉。因为孩子的嘴接触杯子口部时能真切的感受到其圆形,而杯子放在桌面上很平稳,这就给他一种平直的水平线的感觉。再如看到前面的车轮,我们就能联想到后面的被遮挡的车轮,看到手腕上的骨点,我们能联想到内在的解剖结构。

这种能力一方面来自于生活经验,另外也更多的来自于解剖结构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疱丁解牛,游刃有余,这是因为疱丁看牛,能目无全牛,也就是说在非常熟悉内在组织结构的情况下,观察力能达到洞察秋毫,表里如一的境界。

发展形象记忆能力

对于身边的世界,我们似乎很熟悉。但熟悉到什么程度,常常并不是很可靠的。譬如自行车,我们天天骑;手表,我们一天中要多次看它,但若让你凭记忆画出自行车和手表的形状,可能你会觉得你的自行车和手表一下子变得非常陌生和抽象,你对他们并没有真的很熟悉。有句话叫做“熟视无睹”,它很好地概括了我们平时观察中的浮光掠影和漫不经心。但绘画训练能大大加强我们的形象记忆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儿童多画速写,特别能增强形象记忆能力。因为绘画中的观察总是既整体概括又深入细致的,而且还伴随着对对象的理性分析。在绘画训练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些默写练习,反过来一定能使学生在以后的观察中更加深入细致,也更具目的性。观察力和记忆力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

美术学科在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方面还有许多可深入研究之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观察力的发展还和其他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能静止、孤立地看问题。美术教育工作者除了应把握教育的一般规律及共性外,更应重视美术学科本身的特殊性,更好地发挥美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