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名句
6612200000007

第7章 道德修养篇

中国古代诗词名句

“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

出处: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

释义:小人本就钻营好利、心胸狭隘,怎么会了解旷士蔑视权贵、宽广豁达的胸怀呢?

“好事须相让,坏事莫相推。”

出处:唐·王梵志《好事须相让》

释义:遇到好事要互相谦让,遇到不好的事情不要互相推托。

“平生德义人间诵,身后何劳更立碑。”

出处:唐·徐寅《经故翰林杨左丞池亭》

释义:人活着的时候,品行高尚,被世人称颂,死后还用得着树碑立传吗?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出处: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释义:我怎么能低眉弯腰、卑躬屈膝地侍奉那些权贵,使我露不出开心的笑容。

“物苦不知足,登陇复望蜀。”

出处:唐·李白《古风》

释义:做事情就怕不知满足,得了陇又想再得到蜀。

陇:今甘肃省东部。蜀:令四川省西部。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出处:唐·李白《于五松山赠男陵常赞府》

释义:如果做草,就做寒秋飘香的兰草;如果做一棵树,就做经冬不凋的松树。兰草的香气能飘到很远的地方,松树经过寒冬也不会改变其容颜。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出处:唐·孟浩然《题义公禅房》

释义:看到了洁净的莲花,才知道它虽出淤泥,但却不染半点污垢。

“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

出处:唐·刘禹锡《学阮公体》

释义:绝不能学腰弯得像磬一样的势利小人,宁可一贫如洗,甑中生尘。

“众木尽摇落,始见竹色真。”

出处:唐·孟郊《献汉南樊尚书》

释义:在万木都凋落之时,才能显出竹子青色纯真的本色。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

出处:唐·邵谒《金古园怀古》

释义:即使竹子死了,它的骨节也不会改变;即使花儿凋落了,也还能继续飘香。比喻忠义之士至死都能够坚守节操。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从中也立身。”

出处:五代·冯道诗《偶作》

释义:只要心中没有邪念,就算是在豺狼虎豹之中,也能立身。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出处:宋·苏轼词《卜算子》

释义:孤独的鸿雁飞来飞去,将寒枝都选遍了,却不愿意停下来在上面休息,还是落在了凄冷的沙洲。比喻身处窘境也不愿苟合浊世的品格。

“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

出处: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猛虎行》

释义:饥饿不依靠强暴者来谋求饭食,夜晚睡觉不会寄宿于野雀的巢下。比喻不与坏人同流合污。

“千年成败俱尘土,消得人间说丈夫。”

出处:宋·文天祥《金陵驿》

释义:千百年来的历史上,一时的成败得失都不过像尘土一样的无足轻重,只要能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正义,后人仍旧会称你为大丈夫。

“风雨极知鸡自晓,雪霜宁与菌争年。”

出处:宋·黄庭坚《再次韵寄子由》

释义:风雨再大相信雄鸡还是会准时报晓的,雪霜都下了,何必同那些只活一年的菌类争年月呢?表现了不与时令之人争短长的高尚品格。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烟雨中。”

出处:宋·陈与义《春寒》

释义:海棠毫不顾忌自己的粉红的姿色独自傲立于细雨中。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出处:明·于谦《入京》

释义:朝天:进京。闾阎:指贫苦百姓居住的地方,也指百姓。我甩着两只手,什么也不带就进京去,免得人们说长道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处:清·郑燮《竹石》

释义:岩石中的青竹经受过无数次磨难和无数次打击,还是那样坚韧刚劲;任凭你东、西、南、北的狂风乱吹吧。

“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四

释义:作人贵在正直,而赋诗作文却贵在曲折有致,耐人寻味。

“木槿争春荣,松柏弥见贞。”

出处:清·郑世云《感怀杂诗》

释义:木槿花只能争得一时的荣耀,而松柏却能经久不凋,越久越能显示出它的坚贞。

“死犹未肯输心志,贫亦其能奈我何。”

出处:清·黄宗羲《山居杂咏》

释义:连死都不能让我出卖我的良心,穷困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输心:这里指出卖良心、出卖灵魂。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出处:三国·魏·曹植《箜篌引》

释义:古人有谁不死,想通了生死又有什么可忧愁的呢?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出处:晋·陶渊明《饮酒并序》

释义:春天东园的百草掩没了青松的英姿;寒霜摧残了各种草木,独有松树的枝干高高挺立。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出处:晋·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其三

释义:亲人也许过后还悲痛,别人却已欢乐歌唱。死了有什么可说的呢,但愿葬身大山和大山同在。

“劲松彰于岁寒,贞臣见于国危。”

出处:晋·潘岳《西征赋》

释义:在严冬时劲松才显得更加青翠,在国家危难时忠臣才显现本色。

见:同“现”。

“松柏隆冬悴,然后知岁寒。”

出处:晋·欧阳坚石《临终诗一首》

释义:松柏在严冬也憔悴,就可知道天气有多冷了。

“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

出处:南朝·梁·江淹《效阮公诗十五首》其一

释义:霜降雪飘之后,才知道只有松竹现出不凋的坚强品格。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出处:南朝·宋·鲍照《代出蓟门行》

释义:时局危难才显出忠臣的节操;乱世才能看出谁是忠良。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出处:南朝·梁·吴均《赠王桂阳》

释义:松树还没长到可以接触到云彩时,谁知道它有没有傲霜雪的品格呢?

“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

出处:唐·史俊《题巴州光福寺楠木》

释义:楠木在抗霜方面可以和松柏相比,自古以来,人们都爱用它来做宇室的栋梁。

“破松见贞心,裂竹看竹文。”

出处:唐·孟郊《章仇将军弃公守贫》

释义:劈开松柏可以看见它的贞心,剖开竹子可以看到它的直纹。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出处: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释义:测试玉要用火烧够三天,辨别材质需要七年时间。

试玉:指火烧三日后,看玉的色泽变化可以断定真伪。辨材:豫树和樟树幼苗时相似,生长七年才能分辨出来。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出处: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释义:受到屈辱不改变志向,这才能知道是君子。

“生死悠悠尔,一气聚散之。”

出处:唐·柳宗元《掩役夫张进骸》

释义:生死是那么长久,凭借的是一股气的聚集与消散。

“天若无霜雪,青松不如草;地若无山川,何人重平道?”

出处:唐·唐备《无题二首》其一

释义:天如果不降霜雪,就显不出青松比草耐寒;地如果没有山河阻险,还有谁看重平坦的大道?

“已经霜雪下,仍验松柏坚。”

出处:唐·薛据《初去郡斋书情》

释义:经历过霜雪的考验,仍然可以体验松柏的坚贞。

“霜飘知柳脆,雪冒觉松贞。”

出处:唐·韩思彦《酬贺遂亮》

释义:下霜时才知道柳树脆弱,飞雪时才发觉青松的坚贞。

“欲识凌冬性,惟有岁寒知。”

出处:唐·虞世南《竹》

释义:要想知道竹子不畏冬天的操守,只有到了严寒时节才能知道。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出处:宋·苏轼《赤壁赋》

释义:如果并非属于我的,即使是一根毫毛也不能据为己有。

“千里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出处:宋·苏轼《和陈述古拒霜花》

释义:狂风横扫千里,使绿叶变黄,但只有芙蓉花独自开放。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出处:宋·文天祥《正气歌》

释义:时势危难才能显出人的节操,每个都永垂史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出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释义:活着就应该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非吾义锱铢忽视,义之得千驷无愧。”

出处:明·方孝孺《逊志斋集·取》

释义:不合正义的,哪怕是一点点东西也不要看它一眼;符合正义的,就是得了千匹好马也问心无愧。

“宇宙名物有切己者,虽锱铢不遗;不切己者,虽泰山不顾。”

出处: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

释义:世上的事物和自己息息相关的,虽然很小也不放过;和自己关系不紧密的,虽然大如泰山也不要去顾及。

“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八回

释义:一缕芳魂随风飘然散去,怀着愁绪在三更时分进入遥远的梦乡。

“呜呼人生孰不死,死亦要贵得其所,重如泰山轻鸿羽,流芳遗臭俱千古。”

出处:清·缪钟渭《纪大东沟战事吊邓总兵世昌》

释义:人谁不死,但要死得有价值。或重于泰山,流芳千古;或轻于鸿毛,遗臭万年。

“射虎射石头,始知箭锋利。居世逢乱离,始辨英雄士。”

出处:清·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释义:汉将李广射虎射中石头,才知道箭的锋利;遇到乱世,才能识别英雄之士。

射虎:汉将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一死留芳名,一死骨已枯。寄语后世人,观此两丈夫。”

出处:清·顾炎武《淮东》

释义:有的人死了流芳千古,有的人死了尸骨枯朽。把这话寄托给后人,请看这两类人的价值。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出处:清·秋瑾《宝剑歌》

释义:把生死一事看轻得像鸿毛,人生这样才算英雄豪杰。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出处:唐·杜荀鹤《自叙》

释义:宁可做悠闲吟诗作文的墨客,也不做白拿俸禄的官吏。

“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出处:唐·许浑《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释义:因说话正直,所以丢官的时间早;因家境贫困,客居他乡的时间多。

“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出处:唐·杜甫《奉送严公入朝十韵》

释义:您若是坐上了宰相的高位,到危难关头就不要爱惜自身。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出处:唐·杜甫《梦李白》其二

释义:达官贵人挤满了京城,只有李白这个人穷愁潦倒。

“迎拜长官心欲醉,鞭挞黎庶令人悲。”

出处:唐·高适《封丘作》

释义:迎接拜见官员,心里屈辱难堪,看他们鞭打无辜的百姓,实在令人悲痛。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出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释义:人生在世不一定要被封什么万户侯,只希望能结识韩荆州。

韩荆州:为荆州刺史韩朝宗,常荐拔贤士。

“曲木忌日影,谗人畏贤明。”

出处:唐·孟郊《古意赠梁肃补阙》

释义:弯曲的树木忌讳阳光照出它歪斜的影子;喜欢说别人坏话的人害怕道德高尚的贤明之士。

“但得官清吏不横,便是村中歌舞时。”

出处:宋·陆游《春日杂兴》

释义:如果官吏都清正廉明,不横行霸道,那老百姓欢天喜地的时候就到了。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

释义:一旦掌握了权力,就发号施令。

“历览名臣与佞臣,读书同慕古贤人;乌纱略戴心情变,黄阁旋登面目新。”

出处:清·郑燮《历览三首》

释义:纵观忠臣和奸臣,当初读书时都表示敬慕古代贤良之士;然而,有的人刚戴上乌纱帽,思想就发生了变化,爬到高爵显位时,更像完全变了一个人。

中国古代散文名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处:《论语·里仁》

释义: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思齐:想着要追上,看齐。

“温、良、恭、俭、让。”

出处:《论语·学而》

释义: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此为孔子求知、做人的品格和态度。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出处:《论语·宪问》

释义:君子感到耻辱的是说得多,做得少。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处:《论语·卫灵公》

释义: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怕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出处:《论语·阳货》

释义: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大事也不去想,这样混日子的人是最让人头疼的。

“敏于事而慎于言。”

出处:《论语·学而》

释义: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处:《论语·子路》

释义:上级的言行端正,不发布命令,下级也会服从;上级的行为不正派,虽然下了命令,下级也不会真正服从你。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出处:《论语·季氏》

释义: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出处:《论语·为政》

释义:君子团结,但不勾结;小人勾结,却不团结。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出处:《论语·子罕》

释义:三军的统帅位置能够被夺走,人的志气却不能被夺走。

“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贫。”

出处:《论语·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君子只忧愁治国之道,不忧愁自己贫困的生活。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

释义:仰起头,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自己无愧于别人。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出处:《尚书》

释义:小事情上不知检点,终究会损害你的大德。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出处:《礼记·曲礼上》

释义:骄傲的情绪不可滋长,私欲不可放纵;追求远大的志向不满足,欢乐时不要过度,忘乎所以。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出处:《礼记·曲礼上》

释义:面对财物,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面对危难,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逃避它。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出处:《礼记·擅弓》

释义:君子爱别人是依道德为标准,而器量小的人却喜欢无原则地原谅别人的错误。

细人:器量小的人。

“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

出处:《韩非子·初见秦》

释义:不知道而信口开河地乱说,是不明智的;知道了而闭口不讲,是不忠诚。

“夫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出处:《孟子·离娄上》

释义:人开始都是自己不知自爱,自己瞧不起自己,而后才被别人看不起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我家里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儿女。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出处:《孟子·尽心上》

释义:人是不能没有羞耻心的,没有羞耻的那种羞耻,才是真正的不知羞耻啊!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出处:《孟子·公孙丑下》

释义:君子不会因为自己做得不好就去抱怨天,或责怪别人。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出处:《孟子·梁惠王下》

释义:曾参告诫人们:“当心!当心!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

“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

出处:《老子》

释义:有自知之明,但却不自我显露;自爱自尊,却不自命高贵。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出处:《庄子·盗跖》

释义:喜欢当面吹捧别人的人,也喜欢在背地里诽谤别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出处:《易·乾》

释义:天体运行强健有力,君子应该以它为榜样,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

“多行不义,必自毙。”

出处:《左传·隐公元年》

释义:多做不义的事情,一定自取灭亡。

“人可以有德,而不可恃其德;可以有才,而不可恃其才。”

出处:《逊志斋集·深虑论》

释义:一个人应该有高尚的道德,但不能以此而骄傲自大;一个人应该有才华,但不能以此向人夸耀。

“柔之戒也以弱,刚之戒也以躁。”

出处:《郭嵩焘日记》第一卷

释义:性格温柔的人要防止懦弱,性格刚强的人要警惕急躁。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出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君子行》。

释义:经过别人家的瓜田,不要弯腰提鞋,经过别人家的李树,不要举手端正自己的帽子。比喻做事情应尽量避免嫌疑。

纳履:提鞋。

“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出处:《资治通鉴·晋纪》

释义:活着的时候没有给社会造福,死后不能留芳于后世,这与异于白活一场、虚度人生。

“痛莫大于不闻过,辱莫大于不知耻。”

出处:隋·王通《中说下·关朗篇》

释义:最大的损失莫过于不肯听别人的批评,最大的耻辱就是不知羞耻。

“吾不能为五斗米而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出处:《晋书·陶潜传》

释义:我不能为那微薄的官俸点头哈腰,侍奉乡里的小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出处:《三国志·蜀书》

释义:不要因为坏的事情小就去做,也不要因为好的事情小就不去做。

“志当存高远。”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诫外甥书》

释义:人应当树立远大的志向。

“建大事者,不计小怨。”

出处:《后汉书》

释义:成就大事业的人,不计较小的怨恨。

“贵易交,富易妻。”

出处:《后汉书》

释义:(有这样一种人)地位高了就忘了旧日的朋友,富裕之后又讨新欢,抛弃原来的妻子。

“饥而思食,壮而思室,自然之性。”

出处:《晋书》

释义:人饿了就想吃东西,到了青壮年,就想着要成家,这是人的本能。

“不忘故乡,仁也;不恋本土,达也。”

出处:《晋书》

释义:不忘故乡,是有道德的表现;不眷恋家乡,是豁达有志的表现。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出处:《宋史·吕端传》

释义:在小事上采取谅解态度,在大事上要坚持原则。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重以约。”

出处:唐·韩愈《原毁》

释义:古代的君子,要求自己既严格又全面,对别人既宽容又平易。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夫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出处:宋·苏轼《留侯论》

释义:平常人碰见被辱的事,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这是不能算做勇敢的。如果说,天下有真正勇敢的人,他在面临突然而至的意外变故时毫不惊慌,被人无缘无故地诽谤诬陷而不怒形于色。

“宁人负我,无我负人。”

出处:元·张养浩《牧民忠告》

释义:宁可让别人对不起我,也不愿自己对不起别人。

“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

出处:明·吕坤《呻吟语·存心》

释义:有了错误已经是一个过失了,若不肯承认,则又是一个过失。

“有人告我曰,某谤汝,此假我以泄其所愤,勿听也。”

出处: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释义:如果有人对我说,某人说你的坏话,这是他想借我发泄他的私愤,千万不能相信他。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出处:清·黄宗羲《宋元学案》

释义:有作为的人做事,只讲对与错,不讲有利或者有害;只讲顺境还是逆境,不讲成功还是失败;只讲流芳万世,不讲一生是否显贵。

“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存养》

释义:发怒就像猛虎一样无所顾忌,私欲则像深渊一样危险。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出处:清·金缨《格言联璧·从政》

释义:勤劳可以弥补笨拙的弱点,俭朴可以培养廉洁的美德。

“人皆狎我,必我无骨;人皆畏我,必我无养。”

出处:清·申涵光《飞荆园小语》

释义:别人都敢欺负我,一定是我没有骨气;别人都害怕我,一定是我自己没有修养。

“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汲郑列传赞》

释义:经过贫富的变化,就能知道世态人情。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释义:人本来都有一死,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

释义:白白地死去不如树立名节,毁坏名声不如报答恩德。

“临危而智勇奋,投命而高节亮。”

出处:晋·潘岳《西征赋》

释义:遇到危险表现出大智大勇,弃命荒郊而显示出高风亮节。

临危:指汉张骞出使西域,遇到各种危险。投命:指汉苏武出使匈奴,被流放荒郊牧羊。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出处:晋·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释义:孔子有遗训:君子只忧虑治国之道,不忧愁自己的生活贫困。

“士穷乃见节义。”

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释义:读书人在困顿的时候,才能显出自己的气节。

“人生天地,寿非金石。”

出处:唐·杨炯《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

释义:人生天地之间,寿命不会像金石那样坚固。

“无义而生,不若有义而死;邪曲而得,不若正直而失。”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

释义:人没有信义活着,不如以身殉义;用不正当手法得利,不如为人正直而一无所得。

“士临利害之际,而不失故常者,鲜矣!”

出处:宋·苏轼《陈侗知陕州》

释义:读书人面临利害的关头,不失去原有的常态,这样的人少见。

“欲知穷悴节,宜试以霜霰。”

出处:宋·欧阳修《寄生槐》

释义:想要知道在穷困时能否保住贞节,应当在冰雪的环境中加以考验。

“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出处:《资治通鉴·晋纪》

释义:活着的时候不给社会造福,死后又不能百世流芳,这就是自暴自弃。

“一死鸿毛或泰山,之轻之重安所处。”

出处:宋·文天祥《言志》

释义:人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死的轻重全看自己怎么安排。

“生为名臣,没为列星。”

出处:宋·王炎午《望祭文丞相文》

释义:活着是名扬天下的贤臣,死后也要列在星宿之间。

“马越险则驽骏别,刃试坚则钢铅见。”

出处:明·何景明《郑子擢郎中序》

释义:马越过险阻,才能区别是驽马还是骏马;刀在硬物上试,才能显出它是钢刀还是铅刀。

“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

出处:明·宋濂《杜环小传》

释义:人在意气相投时信誓旦旦,不惜献出生命,好像没有什么难事;一旦遇到事情剧变、局势恶化,不能实践诺言而背离朋友的人太多了。

“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

出处:明·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释义:人谁没有一死,只是死要死得有价值。

“雨雪零,松柏青;人伦变,奇节见。”

出处:清·吴嘉纪《短歌为丰溪吴节妇赋》

释义:下雪更显出松柏的青翠;人伦的变化,罕见的节操才显现出来。

雨:下(雨雪等)。

“生时自己啼,死时他人哭。我啼人则喜,人哭我当乐。”

出处:清·袁枚《喜老》

释义:出生的时候自己啼哭,死去的时候他人哭泣。我啼哭时他人欢喜,他人哭叫时我应当高兴。

“欲表松柏之贞,必明霜雪之厉。”

出处: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

释义:要想表彰松柏的坚贞节操,必须明示霜雪的严厉。

“生亦我所欲,死亦贵其所。”

出处:清·谭嗣同《鹦鹉洲吊弥正平》

释义:生是我的愿望,死也要死得其所。

“吾自庚子以来,已置吾生命于不顾,既不获成功而死,亦吾所不悔也。”

出处:清·秋瑾《致王时泽书》

释义:我从庚子年以来,已把个人的生命置之度外,如果不成功而死掉,也是我不后悔的。

“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出处:《国语·越语下》

释义:做大臣的,在君主忧患时要尽忠效命,在君主受到侮辱时要以死殉君。

“为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

出处:《国语·齐语》

释义:做国君的不像国君的样子,做臣子的不像臣子的样子,这是国家混乱的根源所在。

“信天道而背人事者,是昏乱迷惑之主,覆国亡家之臣。”

出处:汉·仲长统《论天道》

释义:迷信上天的意志而违背民众意愿的,这样的君主是昏庸迷惑的君主,这样的臣子是亡国败家的臣子。

“元首不可不思,股肱不可不孳。”

出处:汉·扬雄《扬州牧箴》

释义:君主不能不多思,左右大臣不能不勤勉。

“巧佞在前,贤者灭息。”

出处:汉·东方朔《七谏·初放》

释义:取巧谗佞的奸臣在君王面前,忠贞贤臣不敢说话。

“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出处:《汉书·郑崇传》

释义:重臣门前求官的人像市场上一样多,而我的心灵却像水一样平静。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出处:《汉书·王嘉传》引谚语

释义:奸佞的人被人民指斥,没有病也会死掉。

“身处膏脂,不能以自润。”

出处:《后汉书·孔奋传》

释义:即使身在财物堆中,也不能取丝毫以肥自身。

“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

出处:《后汉书·桓谭传》

释义:国家的兴盛与灭亡,在于对政事的处理是否得体;而政事的得失,则在左右大臣辅佐得好坏。

“自古人君,莫不愿得忠贤而用之。”

出处:三国·魏·刘虞《政论·疑贤》

释义:自古以来的君主,没有一个不希望得到忠诚贤明的人并重用他们。

“帝王之业,非一士之略。”

出处:三国·魏·杜恕《议考课疏》

释义:帝王的事业,不是一个人就能谋划得了的。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出处: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释义:做君主的不容易,当臣子的也有自己的难处,尽忠守信的事不能显扬,一时不慎就有被疑忌的忧患。

“阴阳交,万物成;君臣交,邦国治。”

出处:三国·魏·曹丕《交友论》

释义:阴阳交合,万物形成;君臣交好,国家得到治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

释义:司马昭心里在想什么,连路上的行人都知道。

司马昭:司马懿之子,继承其父兄的权势,图谋篡魏。

“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

出处:《三国志·魏书·袁绍传》斐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释义:贤明的君主考虑国家可能出现的危机来制止变乱的发生,忠诚的大臣考虑国家可能遭到的危难以稳固国家的政权。

“俊又在官,则治道清;奸佞干政,则祸乱作。”

出处:三国·吴·陆景《典语》

释义: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官职,治国之道就清廉;谄媚邪恶的人干预政事,就会产生祸患。

“欲知其君,观其所使。”

出处:三国·吴·骆统《表理张温》

释义:想要了解国君,可以观察他所派遣的使者。

“财须民生,强赖民力,威恃民势,福由民殖,德俟民茂,善以民行。”

出处:三国·吴·骆统《民户损耗上疏》

释义:财物需要百姓生产,强大依赖百姓的力量,威风依仗百姓的势力,福气由百姓繁殖,德行等待百姓兴盛,善良要靠百姓行动。

“人宜委腹心,出可为爪牙。”

出处:三国·吴·孙登《临终上疏》

释义:在朝内应该委任为亲信,出兵作战可以做武将。

“爵高者忧深,禄厚者责重。”

出处:三国·蜀·许靖《与曹公书》

释义:爵位高的人忧虑深,俸禄厚的人责任重。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释义:在军队大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险艰难的时候接受命令。

“达则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出处: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释义:自己显贵,还要同时为善且不改变原来的抱负;自己困窘,也要怡然自得而不苦闷。

“上不正,下参差。”

出处:晋·杨泉《物理论》

释义:上级不端正,下级就一定参差不齐。

“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

出处:晋·李秉《家诫》

释义:当官的人应当清廉、谨慎、勤奋,学习到这三种品质,还发愁治政不好吗?

“古之贤君,乐闻其过。”

出处:晋·傅玄《信直》

释义:古代贤明的君主,都愿意听别人说自己的过失。

“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拣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名。”

出处:晋·傅玄《补遗上》

释义:建设大厦的人,应先选择工匠然后选择栋梁;治理国家的人,应先选择辅佐的人然后确定名分。

“佞邪之言,柔顺而有文;忠正之言,简直而多逆。”

出处:晋·袁准《袁子正书·王子主失》

释义:谄媚奸邪的言论,温顺而有文采;忠诚正直的言论,简洁直白而大多不顺耳。

“忠臣涉危死而言不见听,奸臣飨荣利而言见悦。”

出处:晋·袁准《袁子正书·王子主失》

释义:忠臣冒着死亡的危险觐见,可是他们的话不被接纳;奸臣享受荣华利禄,他们的话却被君主喜欢。

“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农夫见莠,其必锄也。”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

释义:对奸佞邪恶的人加以惩戒,实在是优秀史家的真实笔记;这就好比农夫看到恶草,一定要锄掉。

“命轻鸿毛,责重山岳。”

出处:南朝·梁·任昉《为齐明帝让宣成郡公第一表》

释义:生命比鸿毛轻,责任比山岳重。

“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莫知其是,则不间而自疏;不见其非,则有时而自昵。”

出处: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

释义:亲近小人,就看不见小人的缺点;疏远君子,就看不见君子的优点。看不见君子的优点,不用别人离间就自行疏远了他们;看不见小人的毛病,经过一定时间自然就会和他们亲近了。

“君亲臣如股肱,则臣亲君如元首;君待臣如犬马,则臣待君如路人;君爱人如赤子,则人爱君如父母;君视人如土芥,则人视君如寇仇。”

出处:唐·白居易《策林四》

释义:君主对待大臣亲如自己的臂膀,那么大臣就会把君主当做自己的首领;君主对待臣下如同犬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路人;君主像爱护孩子般地对待百姓,百姓就会像爱戴父母般地拥护君主;君主把百姓看做土芥、小草,百姓就会把君主视为强盗、仇敌。

“如山之重,如水之清,如石之坚,如松之贞,如剑之利,如镜之明,如弦之直,如秤之平。”

出处:唐·古之奇《县令箴》

释义:做县官要像山那样稳重,像水那样清廉,像石那样坚硬,像松那样忠贞,像剑那样锋利,像镜那样明洁,像弓弦那样正直,像秤那样公平。

“尸位浪职,虽贵必黜。”

出处:唐·孙樵《与高锡望书》

释义:空占着位子而不尽本职,尽管地位显贵,也要罢官。

“尔以金玉为宝,吾以廉慎为师;尔以夜昏可纳,吾将暗室不欺。”

出处:唐·姚元崇《辞金戒》

释义:你把黄金美玉当作宝贝,我以廉洁谨慎当作老师;你认为在夜间无人看见时可以贿赂我,而我就是在暗室中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能做自欺欺人的事情。

“贱货而尊让,远利而尚廉。”

出处:唐·陆赞《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

释义:轻视财物又谦尊礼让,远避利禄而崇尚廉洁。

“立身贵廉明。”

出处:唐·陈子昂《座右铭》

释义:立身处世贵在廉洁清明。

“事父尽孝敬,事君端忠贞。”

出处:唐·陈子昂《座右铭》

释义:侍奉父亲要尽心孝敬,侍奉君主要正直忠贞。

“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无一亩之宫以聚其族属。”

出处:唐·柳宗元《宜城县开国伯柳公行状》

释义:没有一块土地来安置子孙,没有一处庭院来让其家属居住。

“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

出处:《新唐书·魏徵传》

释义:君王对所宠爱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对所憎恶的人也应知道他的优点,离开邪恶的人不要犹疑,任用贤德的人不要猜疑,这样国家就可以兴盛起来。

“善善不进而恶恶不退,则忠奸未别,邪正不分。”

出处:唐·张九龄《远佞第二章》

释义:赞美贤良却不任用,憎恶奸恶却不贬斥,这就是忠奸不能辨别,邪正不能区分。

“奸佞与忠良之臣,形相似而心不同也。”

出处:唐·张九龄《远佞第二章》

释义:奸邪的臣子和忠良的臣子,表面上没什么差别而用心截然不同。

“居是官者,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出处:宋·司马光《谏院题名记》

释义:为官者,应当牢记大事,舍弃小事,先处理急迫的事,后办和缓的事,服从国家的利益,而不为自己谋私。

“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出处:宋·欧阳修《读李翱文》

释义:官员自己不肯为国担忧,又不让别人为国担忧,真令人哀叹啊!

“处身者,不为外物眩晃而动,则其心静。”

出处:宋·欧阳修《非非堂记》

释义:廉洁处世的人不被身外的名利所迷惑,就可保持恬静的心境。

“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出处:宋·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

释义:作为君主,并不想在宫内扶植祸害,而把忠臣、硕士都疏远在宫外,这是慢慢积累而形成的。

“任重者其忧不可以不深,位高者其责不可以不厚。”

出处:宋·王安石《节度使加宣徽》

释义:责任重大的人,他的忧虑不能不深;地位很高的人,他的责任不能不重。

“人主以狗彘畜人者,人亦狗彘其行;以国士待人者,人亦国士自奋。”

出处:宋·王安石《委任》

释义:国君如果把人们当作猪狗看待,人们也就会有猪狗一般的行为;国君如果把人们当作国士看待,人们就会以国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人人自我发愤。

“厉法禁,自大臣始,则小臣不犯矣。”

出处:宋·苏轼《策别第六》

释义:如果从大臣开始严格地执行法律禁令,那么官小职卑的官吏就不敢违法犯禁了。

“廉洁而不为异众之行。”

出处:宋·苏轼《上富丞相书》

释义:廉洁,却不做与众不同的事。

“乱臣贼子,犹腹蛇也,其所螫草木,犹足以杀人,况其所噬啮者欤!”

出处:宋·苏轼《论鲁隐公里克李斯郑小同王允之》

释义:那些乱臣贼子就像腹蛇一样,被它们毒害过的草木,都可以用来杀人,何况被它们所咬过的人呢!

“君子推诚而不疑,故易欺;孤立而不党,故易危;正言而不讳,故易间;洁廉而不坏,故易去。”

出处:宋·苏辙《乞责韩缜第七状》

释义:君子坦诚相见而不怀疑人,就容易受欺骗;孑然一身而不结朋党,就容易遭危险;说话正直不避讳,就容易被挑拨离间;廉洁无私而不贪婪,就容易被人排挤、打击。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出处: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释义:(李陵)将军身经百战,最后身败名裂,回望桥梁后面万里之外的汉朝,与老友(苏武)永远分别。

将军:指汉将李陵,在与匈奴作战时战败投降。后苏武回汉朝时,李陵送别。

“臣闻廉者,民之表也。”

出处:宋·包拯《乞不用墨吏》

释义:我听说廉洁的官吏,是民众的楷模。

“事上之道莫若忠,待下之道莫若恕。”

出处: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释义:侍奉上级莫过于忠心耿耿,对待下级莫过于宽容大度。

“贤人在野,我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

出处:宋·王禹僻《待漏院记》

释义:贤能的人没有被任用,我就要举荐他;巧言谄媚的奸贼在朝廷做官,我就要斥责他。

“无功而食,禽兽犹不可,彼素飧尸禄,将狗猫鸡之不若乎!”

出处:宋·石介《责素飧》

释义:没有功劳而白吃东西,禽兽尚且不可以,那些空占职位、享受俸禄的官员大概连狗猫鸡都不如吧!

“上下同心、君臣戮力者,事无不济;上下相蒙、君臣异志者,功无不隳。”

出处:宋·陈亮《论励臣之道》

释义:君臣上下同心协力,事业没有不成功的;君臣互相蒙骗、离心离德,功业没有不毁灭的。

“惟俭可以助廉。”

出处:《宋史·范纯仁传》

释义:只有节俭才有助于廉洁。

“平生正直无偏向,只留下四海一空囊。”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

释义:平生正直没有做过不公正的事,只在四海之内留下廉洁的名声。空囊:比喻廉洁。

“大臣法,小臣廉。”

出处:明·黄绾《明道编》卷四

释义:大臣们能奉公守法,小官吏就会清明廉正。

“非礼之事勿行,非义之货勿入。”

出处:明·方孝孺《门铭》

释义:违反礼制的事情不要去做,不合道义的财货不能进门。

“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

出处:明·王鏊《亲政篇》

释义:上级和下级的情况阻塞不通,国家的弊病就会由此而积累起来。

“知县知一县之事,一民不安其生,一事不得其理,皆知县之责。”

出处:明·海瑞《兴革条例》

释义:知县总管一县的事,一个老百姓不得安生,一件事不合理,都是知县的责任。

“君道不正,臣职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

出处:明·海瑞《治安疏》

释义:做君主的治国方法不正确,做臣子的职责不明确,这是天下的首要问题。

“宁渴而死,不饮盗泉。”

出处:明·王廷陈《矫志篇》

释义:宁愿渴死,也不饮“盗泉之水”。古时以“盗泉之水”比喻不义之财。

“宁为忠臣,不作谀仆。”

出处:明·王廷相《答薛君采论性书》

释义:宁可做一个忠诚的臣子,也不做一个阿谀奉承的奴仆。

“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

释义:天下凶残得如狼似虎的官吏,到处都是。

“有贤不彰,岂非官斯土者之责与!”

出处:清·郑方坤《邯邑人士小传》

释义:有贤者而得不到表彰,这难道不是在这片土地上做官的人的责任吗!

“好官必不爱钱。”

出处:清·吴汝伦《与儿书》

释义:好官必定不贪钱财。

“能省事,自无妄费,无妄费,方可与讲廉。”

出处: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释义:能做到办事从简,自然就不会浪费,不浪费就可以跟他谈论廉洁。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出处: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释义:我出来做官,是为了天下,而不是为了君主;是为了亿万人民,不是为了君主的家族。

“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

出处: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释义:君主的本意,原是使他来治理国家。但国事不能仅靠君主一个人治理,所以设立各种官职协助君主来治理;这些官,就是君主的分身。

“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出处: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释义:治理天下就像拉大木头一样,前边的人喊一声“嗨”,后边的人就应一声“哟”。君主和臣子,是一起拉木头的人罢了。

“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不被其泽。”

出处:清·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释义:不以穿破衣吃粗粮为耻,而以广大民众受不到恩惠为耻。

成语典故

“敝帚自珍”

出处:汉·刘珍《东观汉纪·光武帝纪》:“一量放兵纵火,闻之可以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宋·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敝帚虽微亦自珍。”

解释: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冰清玉洁”

出处:汉·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释义:像冰那样清澈透明,像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不耻下问”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释义: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君子成人之美”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朱熹集注:“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

释义:君子当促成他人之好事。

“出污泥而不染”

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释义:比喻生于污浊的环境却不受污染,依然保持纯洁的品格。

“返璞归真”

出处: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上帝基督化人,超凡入圣,返璞归真。”

释义: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同“返璞归真”。

“锋芒毕露”

释义:毕露:完全显露。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附庸风雅”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喜欢便宜,暗中上当,附庸风雅,忙里偷闲。”

释义: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高风亮节”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释义: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沽名钓誉”

出处:《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释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孤家寡人”

出处:《礼记·玉藻》:“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释义:古代帝王的自称。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固步自封”

出处:《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释义: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寡廉鲜耻”

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释义:寡、鲜:少。旧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不知羞耻。

“光明磊落”

出处:《晋书·右勒载记下》:“大丈夫行事,当礌(磊)落,如日月皎然。”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释义: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厚颜无耻”

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耻。”

释义:颜: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哗众取宠”

出处:《汉书·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扬抑,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释义:以浮夸的言论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浑浑噩噩”

出处: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释义: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豁达大度”

出处:晋·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

释义:豁达:胸襟开阔;大度:度量大。形容人宽宏大量,能容人。

“嫉贤妒能”

出处: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三》:“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释义: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妒。

“洁身自好”

出处:《孟子·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释义: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戒骄戒躁”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释义:戒:警惕,预防。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襟怀坦白”

出处:宋·黄榦《黄勉斋文集·七·祭李贯之》:“贯之性质粹美,襟怀坦夷,凝静有常。”

释义:襟怀:胸怀;坦白:正直无私。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井底之蛙”

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释义: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隘的人。

“酒囊饭袋”

出处:汉·王充《论衡·别通》:“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

释义:囊:口袋。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居功自傲”

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然而毛润之不但毫无居功自傲的表情,而且异常谦逊地说:这算什么功。”

释义:居功:自恃有功。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乐善好施”

出处:《史记·乐书二》:“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好而礼。”

释义:乐:好,喜欢。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

“利欲熏心”

出处:宋·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张,国好骏马,尽为王良。”

释义: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慷慨解囊”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因此只得不揣冒昧,向大公子求将伯之助,不知公子肯慷慨解囊否?”

释义:慷慨:豪爽,大方;解囊:解开钱袋拿出钱来。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满招损,谦受益”

出处:《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释义: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能屈能伸”

出处:《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释义: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大干一番。

“欺世盗名”

出处:《荀子·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

释义: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谦谦君子”

出处:《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释义: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穷奢极欲”

出处:《汉书·谷永传》:“穷奢极侈,湛湎荒淫。”

释义:穷:极;奢:奢侈;欲:享乐的观念。奢侈和贪欲到了极点。

“韬晦之计”

出处:《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释义:韬:把才华隐藏起来;晦: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拾人牙慧”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释义: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做自己的话。

“朴素无华”

出处:《元史·乌古孙泽传》:“常曰:‘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皆言之,泽不以为意也。”

释义:俭朴、不浮华。

“唯我独尊”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释义:原为佛家语,称颂释迦牟尼最高贵、最伟大。现指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

“闻过则喜”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释义: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虚怀若谷”

出处:《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释义:虚:谦虚;谷:山谷。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耀武扬威”

出处: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你这般耀武扬威待怎么!”

释义:耀:显扬。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衣冠禽兽”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三回:“既是不孝,所谓衣冠禽兽,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释义: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正人君子”

出处:《旧唐书·崔胤传》:“胤所悦者阘茸下辈,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惧,朝不保夕。”

释义: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自不量力”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释义:量:估量。自己不能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

“自知之明”

出处:《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释义: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大义凛然”

出处: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

释义: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大义灭亲”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释义: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大仁大义”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至于刘琮降(曹)操,豫州(刘备)实不知;且又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

释义: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不食周粟”

出处:《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释义: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浩气长存”

释义: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

“浩气凛然”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释义: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浩然之气令人敬畏。

“坚贞不屈”

出处:《荀子·法行》:“坚强而不屈,义也。”《后汉书·王龚传》:“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释义: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释义: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出处:《北齐书·元景安传》:“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释义: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宁死不屈”

出处:明·赵弼《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释义:宁愿死也不屈服。

“贫贱不移”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释义:移:改变。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舍生取义”

出处:《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释义: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视死如归”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释义: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誓死不屈”

释义:发誓宁死也不屈服。

“死得其所”

出处:《魏书·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释义: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释义: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威武不屈”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大丈夫。”

释义:威武:权势,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微言大义”

出处: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及夫子殁而微言绝,七十子卒而大义乖。”《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释义:微言: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大道理。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克己奉公”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释义: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尸位素餐”

出处:《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释义: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甑尘釜鱼”

出处:《后汉书·范冉传》:“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荚芜。”

释义:甑里积了灰尘,锅里生了蠹鱼。形容穷困断炊已久。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铁面无私”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我想必得你去做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释义: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童叟无欺”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释义: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骗。既不欺骗小孩也不欺骗老人。指买卖公平。

对联

不攻人短,

莫待己长。

尺璧非宝,

寸阴无价。

淡泊明志,

平易近人。

境由心造,

事在人为。

酒当少饮,

事要多知。

宽宏大量,

远瞩高瞻。

临事勿躁,

待人宜诚。

民生在勤,

君子无逸。

宁为玉碎,

不作瓦全。

贫贱难移,

威武不屈。

勤能补拙,

俭以养廉。

求通民情,

愿闻己过。

失意休馁,

得势莫狂。

云山风度,

松柏精神。

知足常乐,

无欺自安。

不矜威益重,

无私功自高。

高怀同霁月,

雅量洽春风。

静思明事理,

诚朴贯人生。

慷慨大丈夫,

铁石豪杰心。

让人非我弱,

得志莫离群。

虚心效竹节,

人品如兰馨。

有容德乃大,

无私心自安。

竹因虚爱益,

松以静延年。

处世当克己短,

交友应学人长。

静坐当思己过,

闲谈莫论人非。

不悲镜里容颜瘦,

且喜心头疆域宽。

苍龙日暮还行雨,

老树春深更著花。

诚意待人终有得,

平心应事自无争。

充海阔天高之量,

养先忧后乐之心。

淡如秋水闲中味,

和似春风静后功。

癫狂柳絮随风舞,

轻薄桃花逐水流。

读能明达耕能富,

成自谦虚败自骄。

功高不泯忠贞志,

位尊更坚公仆心。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每临大事有静气,

不信今时无古贤。

岂关名利分荣流,

犹恐行藏堕俗流。

人遇误解休怨恨,

事逢得意莫轻狂。

见落花飞絮莫愁春老色褪,

仰翠竹苍松当效节亮风高。

兰草无根醴泉无源人贵自立,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气忌躁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

胆欲大心欲细智欲圆行欲方。

无贪心无私心心存清白真快乐,

不寻事不怕事事留余地自消遥。

吃苦是良图做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苦境终成乐境,

偷闲非善策说闲话好闲游做闲事闲人就是废人。

似朝霞似烈火英雄热血丹心谱,

如三江如五岳志士豪情正气歌。

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

时光流逝看沧海变桑田,

人生几何品追求化成功。

盛世不遗贤但临大事心须敬,

精思宜放胆已邃群科气自华。

辛酸奋斗坚持忍常人所不忍,

欣慰欢欣收获得常人所不得。

诗书继世,

忠厚传家。

少时饱经雪雨,

老来不畏风霜。

凛冽风露知劲草,

艰难岁月误英雄。

爱半文不值半文,莫谓世无知者,

做一事须精一事,庶几忙乃安然。

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失。

官有典常,任一日则尽一日之心,况兼地广事繁,敢不夙兴夜寐,

民供正课,宽几分则受几分之惠,纵使时丰岁秽,常如怨暑咨寒。

大暑去酷吏,

清风来敌人。

一柱擎天头势重,

十年踏地脚根牢。

仕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

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

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宦况,

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

冰心到底,

铁面无私。

无可颂扬,百姓膏脂,未尝染指,

有何欢喜,七旬夫妇,难得齐眉。

惟先忧乃能后乐,

不爱钱即是好官。

伸手接冤枉钱,何以为民之父母,

蒙面做亏心事,也须念我有儿孙。

惟贫病相兼,乃称寒士,

并钱漕不取,才算清官。

两袖清风廉太守,

二分明月古扬州。

登堂尽是论文客,

入箧以无造孽钱。

戒之在色,戒之在斗,戒之在得,

职思其居,职思其内,职思其忧。

我也曾为冤枉痛入心来,敢糊涂忘了当日,

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法,看终久害着自家。

民心即在吾心,信不易孚,敬尔公,先慎其独,

国事常如家事,力所能勉,持其平,还酌其通。

要办事,莫生事,要任怨,莫敛怨,

可兴利,毋近利,可急切,毋喜功。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鹜声华忘政事,

养廉惟俭,俭利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处保廉隅。

为恤民艰看菜色,

欲积宦况问梅花。

廉平之守不可改,

大小之狱必以情。

头上有青天,做事须循天理,

眼前皆瘠地,存心不刮地皮。

任百务之纷乘,于曲尽人情之中,仍权至理,

惟一心之默运,必克去己私而后,方见大公。

念厥职非轻,休戚与六邑相关:曰慎、曰清,曰勤敏,

求斯心可问,是非惟群言为度:不宽、不猛、不因循。

百里才疏勤补拙,

一官俸薄俭能廉。

尽心尽力未能十分尽职,

任劳任怨不敢半点任功。

扪心自惭兴利少,

极目只觉旷官多。

大公无我,

推己及人。

为公德乃大,

无私心自安。

无私方敢言,

有胆能自察。

乐在黎民欢乐后,

忧于邦国患忧前。

当官常思民之苦,

凡事求其心所安。

平旦所息常在抱,

春风自来初无私。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盖棺。

至性至情得天者厚,

实心实政感人也深。

立公心,甘做公仆德乃大,

去私念,不谋私利品自高。

立德立言,乃是立功之本,

群有群享,须从群治得来。

考古证今,致用要关天下事,

先忧后乐,存心须学古时人。

视曰民视,听曰民听,头上青天可畏,

溺犹己溺,饥犹己饥,眼前赤子如伤。

清廉便算七分人,公生明,要到十分地步,

练达能申三尺法,宽济猛,毋欺五尺儿童。

听讼吾犹人,纵到此平凡,已苦下情迟上达,

举头天不远,愿大家猛醒,莫将私意入公门。

胸有宏图乾坤大,

心无私念天地宽。

文气相辅济世学问,

洁清自守造福人民。

心上有天,可以焚香告夜,

心中无我,自然与物同春。

汲水浇花,亦思于物有济,

扫窗设几,要在予心以安。

什么是做好官,能免士民咒骂,足矣,

有何称为善政,只求讼狱公平,难哉。

时事孔艰,要救得叔世人心,为国家力持根本,

嫌疑不避,但勉完粗官职分,与僚属共励公忠。

谚语

心中没有鬼,不怕鬼敲门。

敲锣当面响,背后勿讲人。

出门人,处处让三分。

待人自待自,害人自害自。

忍一忍,吃不尽。

人死留名,草死留根。

人无廉耻,枉披人皮。

做人心不奸,做事道路宽。

宰相肚里能撑船。

理不明,众人评;道不平,众人铲。

不知田地难为收,不知民情难为相。

文不弃墨,武不弃枪。

为事不违民心,处世不背天道。

为人一身正气,作官两袖清风。

箭头硬,箭杆也硬。

山清要靠水秀,官清要靠民心。

为人必走正路,私字莫入公门。

仁为百善本,贪是万恶源。

重担先上肩,冷水先下田。

在理不在理,瞒不过众乡里。

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廉能祛邪,贪则败官。

穷要穷得清,富要富得明。

有权不可使歪,有福不可享尽。

后门不堵,人人受苦。

有一腔正气,无半点私心。

心正不怕旁人说,船正不怕浪颠簸。

卖瓜夸瓜甜,卖花夸花鲜。

爱书文必好,痴艺技必精。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文不借笔,武不借刀。

害人之事不为,非义之财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