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6611800000019

第19章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12月31日。

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郑必坚等:《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8.何干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9.杨瑞龙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学习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解答》,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11.《学习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导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12.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张军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问题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16.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17.张幼文、周建明:《经济安全:金融全球化的挑战》,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逄锦聚等:《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9.张海翔:《新型工业化:生态民族与人文视点》,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赵国鸿:《论新型工业化道路》,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张一民:《论中国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学术委员会编著:《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21世纪中国工业的发展方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版。

24.邢贲思主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25.陆铭:《劳动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6.陈享光主编:《当代中国经济》,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27.程恩富主编:《当代中国经济理论探索》,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李新泰主编:《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29.王广信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专题研究》,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0年版。

30.王广信主编:《市场经济学》,齐鲁书社2002年版。

31.陆立军、王祖强著:《邓小平经济理论与实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2.王广信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济南出版社2005年版。

33.汪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4.刘世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近期改革重点》,《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2期。

35.魏礼群:《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求实》2004年第20期。

36.吴敬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法学》2003年第5期。

37.耿协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国际经贸探索》2005年第4期。

38.闻潜:《论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经纬》2005年第3期。

39.赵学增:《论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40.马凯:《科学的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求实》2004年第8期。

41.吴振坤:《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岭南学刊》1996年第4期。

42.程民选、赵昌文:《明晰产权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学术月刊》1997年第6期。

43.赵常伟:《论苏联经济增长方式变迁的经验教训》,《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44.薛敬孝、白雪洁:《当代日本产业结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5.赵振华:《如何认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经济日报》2003年6月11日。

46.李新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换的政策取向及效果研究》,《经济经纬》2003年第1期。

47.王世明、吕渭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回顾及趋势分析》,《软科学》2004年第3期。

48.王丽娟:《区域协调发展须建立健全互动机制》,《中国改革报》2005年12月23日。

49.刘勇:《中国新三大地带宏观区域格局的划分》,《地理学报》2005年第3期。

50.董传凤:《二十一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创新》,《理论月刊》2003年第2期。

51.程建国:《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及政策取向》,《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4期。

52.杨晓东、林文:《中国城镇化道路的战略选择》,《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后记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是全党全国必须深入研究和认真学习的重大课题。为了适应干部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组织编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教材中的一部。

本书的框架结构、写作思路由主编提出并经编委会集体讨论确定,最后由主编修改定稿,是在主编统一指导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进行研究的集体成果。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引用和参考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最新成果,其中主要参考文献和资料目录在最后均逐一加以说明,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囿于我们的理论水平和认知能力,书中难免有肤浅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予以谅解和指正。

参加本书研究并撰写的人员有(按章节顺序排列):绪论、第一章:王广信;第二章:丁兆庆;第三章:徐加明;第四、八章:杨珍;第五章:赵英奎;第六章:刘跃奎;第七章:韩光华;第九章:牛竹梅;第十章:徐清照;第十一章:王军;第十二章:韩振普;第十三章:孔宪香;第十四章:冯志军;第十五章:徐蔚;第十六章:赵丽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