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肢体语言
6610100000022

第22章 握手与表情之间藏着秘密

在手势语中,握手是最重要的交际语言。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形式,不论在公务,还是在私交场合,握手几乎都是不可缺少的礼节、礼貌行为。同时,与其他手势语一样,它也可以表达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传递特有的信息。

作为交际礼节、礼貌形式出现的握手通常是交际寒暄的组成部分,体现交际者的思想修养,反映交际者对于彼此关系的态度和看法。得体的礼仪性握手作为交际的起点,有助于创造良好的交际氛围。比如陌生人在交际场合相遇,经人介绍相识而握手,往往只是一种惯常的礼节,并无实质性意义,但它却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并为彼此相识,甚至深入交往,提供契机和良好的开端。在一些重大的社交场合,握手是表示欢迎的基本礼仪形式。当见到对方时,当事人脸上显示出友好的笑容,把手伸向对方,以此表示对对方的欢迎;对方也会同时伸出手来,彼此相握,礼貌寒暄。

标准的握手姿势应该是用手指稍稍用力握住对方的手掌,对方也应该用手指稍微用力回握对方。

握手成为社交活动中的一种礼节和手段,包含着一定的信息,如何使用得当大有讲究。

握手用力太轻,对方会认为你冷淡不够热情;用力较重,紧紧握住,是热情、诚恳和力量的反应;力度均匀适中,说明情绪稳定。握手时拇指弯向下方,不把手全伸出来,表明不愿让对方完全握住自己的手,是对对方的一种藐视。

握手时手指微向内曲,掌心凹陷,是诚恳亲切的表示。

用两只手握住对方的一只手,并且左右轻轻摇动,是热情、欢迎、感激的体现。

一接触对方的手旋即放开,是冷淡和不愿与人合作的反应等。

握手时的用力大小、时间长短、握手的不同部位和方式都是不同情感流露的表达。因此,必须十分注意,避免因握手不当造成信息传递的误差。

握手是在社交场合中,相互见面和离别时,以及在相互介绍时表示热情、礼貌、致意的常见礼节。一般是先打招呼或点头致意,然后才相互握手、彼此寒暄。关系亲密的边握手边问候,时间可长一些。初次见面的,则应听完介绍之后轻轻相握,握一下即可。年轻者对年长者、身份低者对身份高者应稍稍欠身,以双手握住对方的手,以示尊敬。男子与妇女握手时,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不要看着第三者握手。对方如伸出手来,不要拒绝,以免尴尬。握手的先后顺序是:应向主人、年长者、身份高者、妇女先伸手;客人、年轻者、身份低者见面时先问候,待对方伸手再握。多人同时握手时,注意不要交叉。男子在握手前,应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

握手除了是见面的一种礼节外,还是一种祝贺、感谢或相互鼓励的表示。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还有一些传统的见面礼节。如东南亚佛教国是双手合十致意,日本人是行鞠躬礼,中国旧时传统是抱拳等。这些礼节在一定场合也可以使用。

配合自然有声语言,有目的地运用手势,总的要求是“雅观自然、准确得体、因人而异、整体协调、简约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