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步入社会应该知道的生活智慧
6609300000056

第56章 还原事物本色,摘掉“有色”眼镜

“成见”很可怕,人们对某人的成见小则“曾参说虎”,大则可以“积毁销骨”。

我们常会说某人戴“有色”眼镜看人,说的就是某人对一个人或者事物是带着成见来看待的。也许是第一次留下的印象就不好,或者是很好,于是以后的看法也都顺延了前面的认识。这其实是一种死板、不随时间和情况变化的僵化认识,是不足取的。

狄恩设计了一个实验: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一般,有的很差;然后让被试者用与魅力无关的词语评价这些人。结果发现,有魅力者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高,无魅力者各项评分都低。这个由认知特征泛化、推及其他方面的现象,叫“成见效应”。

“成见效应”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有偏见,在头脑中储存在着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当他在估计或测量某人的情况时,往往产生一些与此人毫无相关的好的或坏的印象,因而不能正确评价他。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有的人甚至十分严重。例如,某领导对某一个人的整体印象特别好,并且这个印象逐渐扩展到一定的特性,结果对他的判断是长处多于短处,无论别人对此人提出何种诚恳的意见,他总认为这是别人嫉妒他,打击他。反之,对某个人整体印象不佳的话,则往往也忽略他的优点。

人是会变的,事物也是会变的,同样的,外部条件也会发生变化。当一切都在变的时候,如果你还用老眼光看待这种变化,那你的判断无疑将会是有误差的,甚至会是错误的。心怀成见者,看待人与事时就仿佛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或变形眼镜,而他所看到的人与事也就失去了本来的颜色或面目。

某君的小女儿很可爱,在幼儿园上大班。有一天,老师让她拿了一份调查报表回家,他帮助自己的小女儿完成这份调查表,在他填到“爸爸”一栏时,粗心地把“职业”填上了“监狱”两个字,老师一看,就对小女孩有了看法——认为她爸爸是劳改犯,平时就有意不让小朋友和她玩,还大声呵斥她,在老师的眼里,小女孩已经被“另眼相看”了。小女孩回家向父亲哭诉,他这才意识到可能是自己一时的失误造成的。第二天,他自己去幼儿园接小女儿放学,并且特意向老师问了一下女儿的表现。老师一看,呵,原来所谓的“职业:监狱”竟是个警察!此后,老师再看那小孩便觉得怎么看都那么正直和可爱。

曾几何时,电影或戏剧中的反面人物无不是相貌丑陋,正面人物无不是相貌英俊,于是不谙世事的少年儿童心中便会形成一种成见,以貌取人。

卢梭有言:“人类的真正感情最不应该让成见给束缚了。”然而,我们最不应该让成见束缚的感情却常常为成见所束缚。许多人先入之见而又不自知,于是,无论干事还是识人都只凭自己有限的经验去套,要想让他们客观地看待某个人或者一件事情,那简直比登天还难。胡适在与友人谈治学时曾说,要“心平气和,虚心体察,平心考查一切不合己的事实与证据,抛开成见,跟着证据走,服从证据,舍己从人”。这些理论用在我们的为人处世上,倒是很有帮助的。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一个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成见是做出正确判断的大敌。无论对事还是对人,如果总是囿于自己的成见,错误也就在所难免了。摘下“有色”眼镜,你会发现更美的风景,那就会是一种惊喜带来的快乐和感动。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篇小文,也说出了这样道理:

“去朋友的城市玩,我们一起去公园里逛逛。公园很小,里面很干净,人也不是很多,幽静中透出一种恬淡。花园里有很多的花花草草,曲径设计也很简单,虽然没什么特别惊讶之处,却还是让我有所感动。”

“圆形的人工湖,不深,湖面很干净,微风吹过的时候略起波纹,我和朋友坐在草边的小椅子上,悠然闲聊着。我带着粉色的太阳镜,看着湖面和对面的绿——树或草,还有一个小小的圆形的舞场,它有很别致的高低台阶。时间差不多要走了,然而对这个小地方的留恋却让我心生一种莫名感动。”

“起身时,我偶尔摘下太阳镜,惊喜地发现——原来真实的景色更美!”

“我原来一直以为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太阳镜后的世界一定是因为增加了色彩而更美丽,现在才知道自己错了。”

“于是想起了平时发生的种种,是不是自己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或事,得出了很多自以为是的结论,而忽略了他(它)们真实的样子?由此,我得出一个结论,有色的眼镜会让我们产生一系列的‘视觉误差’,导致不良后果,还是早早放弃为好。”

智慧礼记

摘下你的“有色”眼镜,还原世界的真实,平和自己的心态,用客观的眼光看到世界真实的美。让这种美带给自己真实的感动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