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在清华谈炒作之道:卖点炮制实战
6608300000042

第42章 卖点炒作一定要有深度

本节所讲的深度,就是要通过卖点炒作将货铺到消费者心里去,并让消费者产生对品牌的忠诚度。消费者的忠诚度是检验卖点炒作成功与否的唯一判断依据。

卖点炒作的目的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抢到最大的市场,市场又分两种,一种是看得见的市场,它就是摆在不同地区不同商场货架上的各种消费品形成的市场,一种是消费者的心里认可市场。

任何企业都需要两个经销商,一个经销商把货铺在消费者心里,一个经销商把货铺在消费者面前。在消费者心里铺货能使消费者产生购买的欲望,在终端铺货则保证消费者想购买时买得到。把货铺在消费者心里,需要借助卖点炒作的力量。

有一个调查数据显示,44.3%的人在进药店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要买哪个品牌的药。这说明,通过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占有率,可以迅速提高其市场占有率。而要提升在消费者心中的占有率,最主要的就是要靠传播。

奥格威说,卖点炒作的最终目的是销售,这句话没错。但也正是奥格威创造了品牌形象学说。他说,每一则卖点炒作的投资都应为品牌印象的积累服务。

可见,促进销售与塑造品牌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品牌基础的旺销经不起任何考验,只能是暂时的,有了品牌,有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占有率,才能长久地促销。

品牌的价值是在传播过程中不断与消费者接触形成的。因此,品牌资产的形成与传播媒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信度低、权威性差的弱势媒体,会对品牌资产形成负积累,而可信度高、权威性强的强势媒体会帮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好的印象,不断积累品牌资产。

很多企业做卖点炒作都出于实现销售的原始目的,没有意识到品牌资产的积累,甚至在透支品牌资产。他们往往选择在弱势媒体做铺天盖地的卖点炒作,或说一些不负责任的话,短时间内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和好奇,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产品销售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品牌的认知度、品牌忠诚度、品牌联想等并没有随之建立起来,这种卖点炒作传播对品牌资产造成很大伤害,最终造成销售的损失。

强势媒体是品牌的助推器,能够完成在消费者深层心理的铺货。强势、主流媒体不仅能促进销售,在对企业品牌资产的积累方面更有着天然的优势。

我们不妨来看看蒙牛是怎样利用强势媒体炒作,来迅速抢占消费者心智资源的。

1999年,蒙牛起步的时候,一无工厂,二无品牌,三无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蒙牛把300万元启动资金中的三分之一用于卖点炒作宣传,1999年5月1日,在呼和浩特市一夜之间就推出500多块户外卖点炒作牌,上写“发展乳品行业,振兴内蒙古经济”,底下是“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有人觉得很奇怪,蒙牛为什么不做老大,甘做老二?这正是蒙牛精明的地方。

蒙牛认为,在消费者看来,什么是老二,离第一最近的就是第二,消费者不知道你企业有多大,他只是感受,心理认同,大家都知道老大哥是伊利,知道当年伊利销售额是12亿元,老二却找不着,蒙牛站出来说是老二,消费者就认同你是老二,消费者觉得老大12亿元,老二也应该是11亿多,这样,蒙牛产品还没卖,在消费者心中就成了11多亿元的企业,蒙牛成功地利用卖点炒作抢占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

40多天后的5月13日,蒙牛与中央电视台签订了第一份卖点炒作合同,6月1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卖点炒作,虽然蒙牛当时投放卖点炒作很少,但蒙牛集团却借此在内蒙古电视台做了一个卖点炒作:“振兴内蒙古民族工业,争创中国乳业名牌。蒙牛乳业产品卖点炒作从6月1日开始走上中央电视台。蒙牛乳业产品隆重推向全国市场。”

由于媒介选择的不同,蒙牛定位从“内蒙古名牌”提升到“中国知名乳业名牌”。虽然蒙牛当时的市场主要是在内蒙古,但在消费者心目中,蒙牛已经与“中国乳业名牌”联系起来。

正是这种果敢的卖点炒作意识,蒙牛公司创业半年,销售收入就达到了4400万元。此后,蒙牛一直保持着在中央电视台特别是一套黄金时段的大比例投入,由此也实现了跨越式成长:2003年销售收入51亿元,摩根斯坦利、英联、鼎晖等国际投资机构纷纷向蒙牛投资,2004年6月,蒙牛集团成功在香港上市。

最后,我们来看看美国默克制药公司,又是怎样将货铺到消费者心里的。

美国默克制药公司,连续七年荣登《财富》最受尊敬公司榜首,连续六年入选《商业周刊》50强排行榜,在美国500强企业中利润收入排名前15位。

默克制药今天的辉煌成就与其卖点炒作的崇高的社会形象密不可分。

上世纪40年代前,肺结核是一种等同于死亡的疾病,并且传染性很强人人谈之色变。1943年,默克资助有关科技人员成功开发出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链霉素,并很快投资生产,当默克知道战后的日本备受肺结核的侵袭,苦不堪言,主动将链霉素引进日本,消灭了肺结核,因为放弃了专利权,默克当时在日本没有赚到一分钱。但几十年过去后,默克制药却成为日本最大的美国制药公司。

在非洲、拉丁美洲及一些亚洲热带国家,有一种叫“河盲症”的疾病。染病者奇痒难忍,面容变形,最后会双目失明。人们为了逃开这种病魔只得离开家园,远走他乡。

作为业界的翘楚,默克很快研制出能够有效治疗“河盲症”的药物。原本他们希望当地政府或第三者购买该药再发给患病的人群,因为患病的几乎都是赤贫阶级,无力购买药品,默克的计划落空了。

正当此时,默克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免费将药品发放给患病的人。当然,药不能白送,也不能悄无声息地送,因为公司毕竟不是慈善机构,所以,经研究,公司决定来一次最大的卖点炒作,而且将此次卖点炒作的内部主题定为“慈善赢得人心”,为此,默克制定了一个叫“美迪善”的计划,并在其大力倡导下,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世界银行、慈善团体,当地政府及地方医疗机构纷纷加盟。

实施十几年来,已经有数百万病人获救。同时,默克的善举随着无数的免费新闻报道而将美名传遍了全球。“美迪善”计划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公共—私营企业合作计划。默克也因此而成为世界最受尊敬的公司。

乔治·默克二世说:“本世纪同仁所必须遵守的原则,简要地说就是我们要牢记药品旨在治病救人,不在求利,但利润会随之而来。如果我们记住这一点,就绝对不会没有利润;我们记得越清楚,利润就越大。”

默克制药深入人心的全新形象,显然是通过卖点精心炒作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