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智慧吉祥书
6604900000005

第5章 做事循序渐进,还要防微杜渐——渐,女归吉

“原典”

渐,女归结,利贞。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结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易经·渐》

“释义”

《渐》卦说:女儿长大了出嫁,这是好事,是吉利的占卜。

《彖辞》说:渐就是渐进,女子出嫁好啊。可得主妇之位,能持家庭之政。推而广之,君王能正其位,治其国。《渐》的下卦为艮有止之义;上卦为巽有逊之义。像人沉着而谦虚,无往不利,永不困穷。

《象辞》说:本卦下卦为艮,艮为山;上卦为巽,巽为木,木植山上,不断生长,是渐卦的卦象。品德高尚的人观此卦象,取法于山之育林,从而以贤德自居,担负起改善风俗的社会责任。

《渐》卦讲循序渐进。山的外形从山脚到山顶有一定的坡度,树木生长在有坡度的山上,从下至上,给人以有序、有层次的排列之象。循序渐进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不可急于求成。要讲究稳妥和周全,稳扎稳打,有序地进行。

《渐》卦还讲防微杜渐。它提醒人们,对不正之事须防微杜渐,注重细节和小事,很多坏事情都是因为细节上的疏忽所致,使人遗憾终生。

“事典”

故事一:康熙大帝一步一步平息叛乱

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月初,河北总兵蔡禄准备叛乱响应吴三桂。蔡禄和襄阳总兵官杨来嘉原都是郑成功的部将,郑成功去世后他们率部降清,被从优提拔,授以总兵官。当获知吴三桂在云南起兵,蔡禄内心萌生反意,并与起兵反清的杨来嘉书信往来,购买骡马,制造鸟枪,并命令士卒以捕鱼为名,身披铠甲,进行军事演习,密谋叛乱。

当时,侍卫关保前来出差,无意中侦知其情,当即火速报告康熙。河北是京畿重地,一旦举事必将危及京城。康熙不慌不忙,沉着考虑后,当即派遣内大臣阿密达领护军速赴蔡禄驻防地怀庆。在蔡禄还没有将士卒鼓动起来之际,阿密达就已率部迅速包围了他的衙署。蔡禄的部下企图负隅顽抗,阿密达指挥若定,率部冲进衙署,将蔡禄父子同谋一并擒获,四月二十四日,押解北京。这样,一场叛乱被扑灭了。

康熙十四年(1675年)三月,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趁机兴兵叛乱。布尔尼是蒙古林丹汗的孙子,清太宗时将林丹汗征服。林丹汗死后,清廷封其子阿布奈为和硕亲王,并将清朝公主嫁给他为妻。康熙八年(1669年)九月,因阿布奈失外藩朝贺之礼,免除了他的亲王爵位,并把他带入京师,爵位由他的儿子布尔尼承袭。布尔尼虽是清朝公主所生,但对清廷的做法深怀不满,不思感恩,反而图谋报复。

吴三桂叛乱之后,清廷无暇北顾,而且京城八旗兵大部分南调平叛。于是,布尔尼积极准备,图谋叛乱,想趁机劫回其父阿布奈。三月二十五日,布尔尼与奈曼王扎木山一同叛乱,挥师直逼张家口。

察哈尔叛乱对京师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消息传来,康熙一时十分忧虑,因为京师的军队几乎全部南下,已经无兵可派了。仔细思考后,他马上任命信郡王鄂札为抚远大将军,图海为副将军率师征讨布尔尼。京师无兵,图海就把八旗家奴组织起来。由于图海领兵有方,这支从来没有打过仗的家奴部队显示了很强的战斗力。

四月二十二日,图海与布尔尼在达禄决战。布尔尼在山谷间布置伏兵,列阵以待。鄂札与图海率家奴兵分头进击,冒着布尔尼的炮火奋勇向前,冲乱了布尔尼的阵脚。布尔尼的属下都统晋津阵前倒戈,反攻布尔尼。布尔尼大败而逃。与此同时,科尔沁和硕额驸沙津也率兵来援。不久,沙律率兵将布尔尼及其弟罗不藏全都追杀。不到一个月,就将这次叛乱彻底平定。

这些叛乱的平定使京都形势进一步稳定下来,也稳定了人心,这样康熙才能腾出手来全力对付吴三桂。当叛乱发生在身边的时候,很多人都惊慌失措,但康熙一直保持冷静,靠强大的定力稳定了朝政,改变了被动局面,为最终平定三藩之叛奠定了重要基础。

康熙平定叛乱是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这样逐渐进行而不失正道,又起到治理国家的作用。他成功的诀窍体现在一个“度”上,没有操之过急或过缓,掌握了求稳渐进的奥妙,稳扎稳打,一步接一步地有序地进行。

在生活中,你可能会遇到很多的事情需要解决,有的还比较麻烦,这时一方面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心态,还要分轻重主次,先解决哪个后解决哪个,心里要有通盘的考虑。

故事二:孔诚论渐进与持恒

孔琳和几个同学为了搞好学业,早一些成就功名,避开繁杂的闹市,躲到深山里去学习。孔琳的父亲孔诚找到山里劝孩子们回家去,可是他们说什么也不肯。

于是孔诚便说:“发奋苦读这很好,但是,学习必须循序渐进。看到山上滴下来的水吗?那水最柔,却能把石头穿透。见过山中的蝎虫吗?很小也很弱,但它能把坚硬的木头蛀穿。滴水不是凿石的凿子,蝎虫不是钻木的钻子,然而却能够以它们微弱的力量穿透坚硬的东西,难道不是逐渐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结果吗?”听了这番话,孩子们愉快地返回家中。

孔诚有个邻居叫徐亮,他一心想干一番事业,可干一行厌一行,多少年来一事无成。一天,徐亮对孔诚说:“你看,我是不是应该像苏秦那样头悬梁、锥刺骨,等到把基础打好了再去干事业啊?”

孔诚说:“道理并不在这里。如果因为年成有丰有欠而荒废掉农事,就不是一个好农夫;如果因为利润有多有少而抛弃自己的财货,就不是一个好商人;如果因为做事既能获福也能致祸而改变自己的主张,就不是一个贤达之士。意志坚定,事业有成,这才是你所应该遵循的啊。”

急于求成是违背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因为它容易把问题简单化,很难把事情办好。在学习上、做事上一定要有滴水穿石循序渐进的精神,虽然效果一时并不明显,但从不停顿,从不间断,持之以恒,最终必定能够达到目的。

故事三:红太阳集团防微杜渐

1999年3月26日下午,以生产在阳牦牛骨髓壮骨粉闻名的哈尔滨红太阳实业集团,接待了三位从外地来此采访的某报记者,集团办公室负责人刘宏伟接待了记者。双方交换名片后,其中一名记者道明来意:红太阳集团在全国名气很大,产品也比较受消费者欢迎,请介绍一下企业的情况和狠抓质量的措施。之后,按下了录音机的录音键,并拿出笔和本记录。与此同时,另一记者拍了照片。

记者的开场白并未让刘宏伟多想什么,便认真地将企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历程、产品开发研制过程及企业的管理等情况如实做了介绍。但是,介绍中刘发现,记者对此不感兴趣。就在这时,一记者突然提到要到壮骨粉的生产地看看。刘宏伟当即明确告知,这是企业秘密,不能去。接着记者又要求看生产线并欲拍照,刘宏伟又做了上述解释。

记者在表示遗憾的同时又突然指问:“你们的产品是否有足够的牦牛做原料,是真的牦牛吗?”接着又问:“你们壮骨粉的成分里除牦牛外,还有杏仁、燕麦,还有其他什么原料?你们比较先进的生产工艺是什么样的?”这些提问令刘宏伟回答起来十分为难,因为这是企业绝不外泄的“商业秘密”。接着记者又要求看企业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检测报告、企业标准等一系列材料。

一连串的问题使刘宏伟出言开始谨慎。在回答原料问题时,刘宏伟明确告诉记者,原料取自人工饲养的牦牛而不是野生牦牛。谈话期间因企业管理档案的人员不在,故记者要查看的检测报告等没有出示。但为了给记者提供更充分的材料,刘宏伟将部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反馈信件复印给记者。又将一位较典型的消费者查访录像片为记者播放,并提供了两位消费者的联系方式,以期为记者深入采访提供方便。

但是,记者对这些依然冷漠,这令刘宏伟十分不解。刘宏伟认为介绍了这么多,可三位记者对质量问题仍不感兴趣,执意要去看了地,到底有何意?至此,刘宏伟开始产生怀疑,更加提高了警觉。他接着反问记者:“你们来了解质量,质量就是企业所承诺的效果,被消费者印证了、实现了,这就叫质量。介绍了这么多好效果的实例还不行,为啥偏偏要去查看和拍照生产过程?”

30日,一件令集团和社会十分痛心的事情发生了:三名职工在街头殴打了记者。一时间,舆论哗然。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及省、市领导对此十分重视,打人者被拘传至公安部门,记者被及时送到医院治疗。红太阳集团闻知此事后迅即召开董事会议。在南方出差的总裁立即飞回哈尔滨,一方面派人看望记者,妥善安排治疗;另一方面做出决定:将参与打人的员工从集团除名,以此事为反面教材对全体员工进行素质教育。同时,集团高层领导向报社负责人诚恳致歉,取得了谅解。

至此,事情似乎有了比较完满的结果。然而,事情并非这么简单。事件平息数天之后,哈尔滨市的一家地方媒体,以“红太阳集团棒击访假记者”为题(以下简称《红》文)用整版篇幅披露了已经平息了的这个事件。由此红太阳集团及其产品蒙上了不白之冤:因为《红》文说红太阳集团棒击记者,可想而知,该集团是个什么样子,又明确写道是访假记者,可见,在阳牦牛骨髓壮骨粉不是什么好产品。

自4月6日《红》文见报后,全国各地的记者纷纷赶赴哈尔滨调查已平息的所谓打假真相。由于《红》文把棒击打假记者的定论放到了红太阳集团公司头上,并把个别员工动粗与产品原料来源、质量混为一谈,在没有技术监督部门确认的情况下,视企业产品为假货,在消费者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企业有口说不清。一些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和经销商,闻讯后纷纷退货,销售情况不断恶化。尤其令人痛心的是:与港商谈妥的合资开发项目,应于4月12日到位的第一笔巨额资金也因看到报道而提出暂停合作。

为尽快摆脱厄运,重塑形象,红太阳集团向各地记者介绍业绩,介绍《红》文的不实之处,同时针对各方共同关心的集团产品原料(牦牛鲜骨骨髓)生产场地在哪里的问题,向记者们出具了青海省畜牧厅提供的“背景材料”。最后,红太阳集团还发出呼吁:恳请舆论公正引导消费者,不要先入为主,肆意炒作,企业和产品承受不了这种“笔伐”。

不久《中华工商时报》刊出了《在阳牦牛骨髓壮骨粉何罪之有》的文章,并被多家报纸转载,对企业澄清事实,消除公众疑虑,重塑红太阳集团的形象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这件事发生之初,红太阳实业集团办公室负责人刘宏伟出于细心敏感,察觉出了记者的不良意图,及时采取了防微杜渐的措施。最后红太阳集团处理这件事也表现得不错,避免了一场危机。

一件小的事情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就可能会引发一场大的灾难,既可以毁掉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企业。对待小事,尤其是祸患前的萌芽或征兆的小事,不可掉以轻心,要慎之又慎,要早发现,早解决。

故事四:女护士抠细节防漏洞

在一所大医院的手术室里,一位年轻护士第一次担任责任护士,而且做一位赫赫有名的外科专家的助手。复杂艰苦的手术从清晨进行到黄昏,眼看患者的伤口即将缝合,女护士突然严肃地盯着外科专家说:“我们用的12块纱布,您只取出了11块。”

“我已经都取出来了,”专家断言道,“手术已经一整天,立刻开始缝合伤口。”

“不,不行!”女护士高声抗议,“我记得清清楚楚,手术中我们用了12块纱布。”

外科专家不理睬她,命令道:“听我的,准备缝合!”

女护士毫不示弱,她几乎是大声叫起来:“您是医生,您不能这样做!”

直到这时,外科专家冷漠的脸上才浮起一阵欣慰的笑容。他举起左手心里握着的第十二块纱布向所有的人宣布:“她是我合格的助手!我们的职业与生命攸关,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关注细节,做一个细心人,做一个有良心的人。”

在生活和工作中,许多看上去是芝麻大的小事,往往会被人们所忽视。殊不知小问题容易出现大纰漏,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有可能会葬送一个大项目。

1981年春,日本核电株式会社敦贺核电站发生了事故,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事故导致该公司被迫停业整顿6个月,损失惨重,更严重的是它阻碍了核电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全体成员陷入无路可退的困境。

这一事件的起因是敦贺核电站现场作业出现了失误。当时,操作人员将核能发电所产生的带有放射性的废液从储藏容器中转移到其他的容器里。被污染的导管需要清洗,操作人员将装入清洗液的容器阀门打开进行了清洗。按照规定,洗涤时间为5分钟,可是操作人员疏忽大意,打开阀门后就放置在那里不管了。结果清洗液和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液混合在一起溢流到地板上,于是一场事故发生了。

近年来出现的矿山爆炸事故、航空飞行事故、火灾、汽车厂家对已经售出车辆的召回、金融机构里发生的诸多腐败现象等等,既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又使其丧失了社会诚信。调查这些事件的起因不难发现,这些事故往往是由一些平时算不了什么的小事引起的。大家都认为微不足道,日常工作看上去好像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事,于是逐渐变得漫不经心,这样总有一天会酿出事端。

《老子》第六十三章上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就像人体的细胞一样举足轻重,在某些情况下细节确实可以决定成败。在细节上下工夫,可以防患于未然;相反,忽略了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漏洞,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灾难。

“吉言”

无论是学业的进修还是事业的追求、功德的圆满,都应该按循序渐进的规律,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踏踏实实地逐步进行,不可急于求成。

做事就怕一开始就在心中膨胀出一个很大的贪欲,这会使人变得浮躁,而不会脚踏实地。做人不能缺乏实干精神的,任何怠惰都可能导致事业上的失败。世上没有天生的成功者,要想开创一番大事业,就必须亲历亲为,从最基本的做起,经受最艰苦环境的考验。只有这样,你才能经垒土之末成千尺高台。

当有人生病时,恨不得找个灵丹妙药,一口吞下去便药到病除;当有人在生意场上一笔得手时,恨不得点石成金,马上成为百万富翁。世上总想“一步登天”、“一口吃成个胖子”、“毕其功于一役”的人实在不少。他们忘记了循序渐进这个浅显的道理。

总有一些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自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强,不能干那种琐碎的小事,这种想法会阻碍一个人的前进。大事是由众多的小事积累而成的,忽略了小事就难成大事。从小事开始,逐渐增长才干,赢得认可、赢得干大事的机会,日后才能干大事,而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如果不改变“简单小事不值得去做”的浮躁心态,是永远干不成大事的。那种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愿干的心理要不得。

其实,做事和我们人的成长一样,都是从小到大,一步步开始的。没有人能够一步登天的。凡事需要一点一滴地做起,如果缺少了这份积累和耕耘,一切都只能是空想。当你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之路越来越广,成功的机遇也会接踵而来。

此外还要“防微杜渐”。一个人习惯于从生活小事修养自己的品德,将来就更有能力塑造应付大事的毅力。那种认为小事可以被忽略或无关紧要的想法,正是一个人做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源,因为许多被认为无关紧要的小事可以直接导致工作中的漏洞百出。

有很多人总是愿意去关注那些大的事情、大的问题,而不愿去关心那些细小的问题,认为它们太“小”,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上面耗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等出了事故再后悔已经晚了,因此,对小细节我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讲,细节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最真实的考察,也是区别于他人的特点。很多时候,正是细节显出奇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