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平遥古城
6597300000005

第5章 金城汤池话平遥

金城汤池是中国的一句成语,形容防守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把这句成语用在平遥古城上,一点也不过分。

中国古代发生过无数次战争,战争双方使用的都是刀、枪、剑、戟(jǐ)、斧、钺(yuè)、钩、叉和长矛、盾牌、箭矢、铁甲、战车之类的冷兵器。战争的直接目的多在攻城略地。因而城池总是兵家首当其冲的必争之所,城墙也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军事防御设施。凡都、府、州、县的官署所在,必定会修筑这种被称之为“城”的高墙,把整座城池严严实实地围合起来。不仅如此,修筑城墙的同时,还要在城墙外围四周,挖出既广又深的沟壑,引水成池,绕城为河,造成高墙深壑、壁垒森严之势。很多地方,即使堡、寨达不到城的级别,古人也照样比照古城的做法,筑起这样的城垣或高墙。

实际上最初的城墙就是叫做城垣,用分层夯(hāng)实的黄土版筑而成,只不过在墙体的外面并没有包砌城砖。那个年代距今实在过于渺远。现在人们司空见惯的中国古城墙基本上都是以土筑城,在城垣的外侧包上了一层砖墙。这也是为什么习惯上总是把城垣叫做城墙的缘故。虽然城垣包砖的做法早在汉代已经不乏先例,但是举国上下大规模采用包砖的做法,却是元末明初的事。这当然与那个特殊历史年代的政治军事需要密切相关。

从元世祖忽必烈定都燕京,到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蒙古贵族维持了不足百年的统治。明朝立国之初,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即元顺帝率部有序撤到塞外,然而大将廓帖木儿还雄踞在山西。当时国内矛盾依然严重,北方又是边患不止,严重危及到朱明新生政权。这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竭力推行“高筑墙、广积粮”防卫政策的直接原因。于是各地府、州、县纷纷增扩城垣,修建砖筑城墙。后来随着国力强盛和制砖生产能力提高,建造砖筑城墙风靡全国,形成了中国筑城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高潮。平遥明城墙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进行大规模扩建的产物。

平遥古城在明代以前规模并不大。据县志记载,夯土城垣周长不过“九里十有八步”。到了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经大规模扩建后的城墙周长增加到十二里,高度达三丈二尺。用今天的标准度量,周长相当于6公里,高度10米以上。这次大规模扩建,完全迫于军事的需要。在蒙元统治近百年间,山西一直被视为蒙古贵族的大本营。元朝灭亡后,不仅元顺帝残余势力伺机反扑,而且山西境内的一些地主武装也对朱明王朝构成了巨大威胁。为了巩固政权,稳定局势,明王朝以太原府为中心,在山西境内修筑了大量的城池、城堡和营寨。平遥县距太原府不到二百里,东有太行,西有吕梁,两大山脉夹峙其间,成为连接幽燕各州与古都长安的南北孔道和通衢咽喉,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明代以前也曾几次遭到洗劫袭扰,加之明初战事紧张,扩建和加固城垣迫在眉睫。

这次经过扩建后修筑的城墙,在工程技术上做了很大改进,主要是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加筋强固。以往土筑城垣通常单纯采用素土夯实。重新夯筑墙基和墙体时,则改为自下而上每隔一定距离,就沿着城墙四周摆放一层木栓。木栓长度比城墙的宽度稍长,通过在素土中加筋的做法,有效地加强了城墙的整体性。并且在夯筑城垣时把夯土层的厚度减少,增强夯土层的密实性。墙基宽度也大大超过了同一时期大多数州和县的墙基,加大到了8—12米,就连城墙顶部最狭窄的地段,宽度也不少于3米,宽的地方甚至竟达6米多,几乎可以和有些州城、县城的墙基的宽度相比。

平遥古城和所有古城一样,围绕着城墙四周,在土筑城垣外侧全部使用了青砖包砌。这是一种专门用来修筑城墙的城砖,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尺寸都要比其他建筑的青砖大得多。城墙的基础采用条石,筑起高出自然地面的台级,外缘再用青砖砌筑散水,防止墙基长期被水浸泡引起下沉。

城墙上还设有通畅的排水系统,在城墙顶部海墁(màn)青砖,按照事先的创意铺装成排水坡度,把雨水有组织地集中到女儿墙下的出水口,通过埋置在女儿墙出水口处用条石开凿的排水槽,排放到城墙下的散水台阶,再流入城内的马道。这样的排水措施一直沿袭到现在。

城墙顶部的外檐部分砌筑垛口墙,内檐处筑有半人高的女儿墙。垛口墙在战时可以起到遮挡攻城的流矢飞石、保护守城兵马穿梭调度的作用,所以也被称做挡马墙。与众不同的是,平遥城墙的垛口墙高2米、厚0.5米,数量之多居然达到3000个,令人为之咂舌。不仅如此,在城墙上每隔不远还设有一个炮台,盔甲、火器、火药、铅子以及弓弩之类无所不备。近2000门各类火炮隐藏在这些垛口背后,威慑集结在城下的敌军,构成了远、中、近不同射程的火力网。古城内的城墙脚下,还修筑着环城马道,使城上城下形成了两道闭合的环路,相互支撑,便于调动兵马,及时补充粮草弹药,大大增强了军事防御能力。

尤其平遥古城墙上建造的马面敌楼更是独具匠心,让人拍手叫绝!

通常中国古城的城墙外侧墙面都是顺直平展的,而这座古城的城墙外侧,每隔60—100米距离,便砌筑一座突出墙面的方形城台,使整道城墙外观凹凸变化、排列有序,如同长城上的烽火台,挽臂相连,巍然屹立。这些城台从城墙向护城河伸出2—3米,上窄下宽,比例修长,也许因为它的样子很像马头形状,所以被称做马面。在每座马面的城台上,都建有一座两坡式硬山屋顶的二层方形敌楼,既可登高瞭敌,又能隐蔽值守。当马面和敌楼结合成一组防御设施的时候,就显现出了强大威力。由于攻城之战须从城墙的正面发起攻击,攻城士卒在流矢如雨的凌厉攻势下,凭借架到城墙上的云梯,前赴后继,攀登直上,奋力拼杀,突入城头。守城将士则手执兵刃,以垛口为掩体,进行正面防御。没有马面敌楼的城墙,因墙面平直的缺陷,守城将士只能和将要登临城头的敌兵迎面短兵相接,殊死搏斗,难免陷入被动。而平遥古城墙却消除了这一弊端,守城将士可以凭借城墙的平直墙面和相邻两端突出的马面敌楼,组织立体交叉火力,消除防御死角,在攻城士卒还没有登临城头时,就能远距离先发制人,从云梯两侧阻止和击溃涌向城下的敌兵,由此尽可斩获奇效。马面开始出现在汉代,到宋、辽、金、元各代营建城池时才逐渐多了起来,明清时期在规模较大的都城、府城和州城已不多见。现存中国古城中,平遥的马面敌楼已如吉光片羽,成了极难寻觅的孤例。

和马面开始出现的年代相差无几,汉代时就有了瓮城。瓮城又叫月城,是套在城门之外的一种小城,也是古城直接对外开启的门户,只作为交通要冲,不能居住,真正的作用在于加强城池的军事防御能力。瓮城仅有一门,建在城门一侧,有意和城门的位置形成90度夹角,把本来可以沿着顺直方向出入城门的人、马、车改为曲折进出。一旦打起仗来,即使瓮城的门被攻破,90度的急转弯不仅给一捅而入的人马造成调动和攻城的困难,而且隐蔽在城墙和瓮城上的守军居高临下,四面夹击,很容易把入侵之敌陷入被动挨打的绝命境地。这种瓮城在平遥共有6座。它们是古城完整防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墙外的护城河一起,让这座小小的古城愈加固若金汤,在冷兵器时代安然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