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二世于1943年8月早期离开军队来到荣格河工厂。亨利·福特对他的孙子出现在荣格河工厂不怎么赞成,或许是完全不赞成。起初,他重复着对儿子埃兹尔的那种行为:监视亨利二世,让下属给亨利二世带去不公正的批评。
但亨利·福特已经年逾80,到1945年,除了签名和供人拍照之外,他已经无力为自己亲手创建的公司做任何事情。总裁一职只是名义上的,他完全依赖哈里·贝内特解释自己的意图。对贝内特来说,这样的状况实际上是最理想的,因为福特不会信任其他任何人,尤其不会信任亨利二世。
由于没有专门的账目控制,福特汽车公司是一个挤满小偷、侵吞公款者和其他商业水蛭的地方。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亨利·福特一直更喜欢从传闻中而不是财务数字推理中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因此,贝内特的情报收集网取代了内部会计。这也使得贝内特控制了公司肥缺职务的任命,有权决定谁为公司赚钱,以及谁从公司身上捞钱。
这时候,在汽车行业中,福特汽车公司正处于最衰弱的时期,急需赢回从前的那些优势。每个汽车制造商都知道,对美国这样一个痴迷于汽车的国家来说,没有任何新车上市的四年是痛苦难熬的。但已经迫不及待的消费者也预示了战后的残酷竞争。福特汽车公司蹒跚度过了20世纪30年代,并没有显露出公司即将崩溃的任何征兆。然而在战后,通用和克莱斯勒开始了将福特从三巨头名单中除去的行动。它们已经做足了准备,想抢占市场的大多数份额,而且一旦曾经的行业领导者福特失败,他们会将福特帝国也一口吞下。甚至在战争结束前,福特的经销商们已经遭到了两大巨头的猛烈围攻。
因此,从福特家族、麻烦重重的福特汽车公司或整个汽车行业的角度来看,在1945年,老福特汽车公司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此后,福特汽车公司必须革新,也必须有一个新人来掌管它。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哈里·贝内特将继续他的控制。
刚到荣格河时,年轻的亨利二世接触了各种各样的部门,观察、聆听,但并没有早早尝试改变任何事情。他的弟弟本森在卸去迪尔伯恩地区的军职后也对工厂的工作有了一些了解。但两人都没有职位、导师和办公室。只要亨利二世进入一个部门并开始谋求进步,他总会发现他的进步被一种神秘力量阻挠着:没有明确原因,下属们就是不肯合作。这也是埃兹尔在20年的时间里身处并努力适应的工作环境。当然,亨利二世知道那些跟他唱反调的命令来自他祖父和哈里·贝内特之间的那种古怪、神秘的联盟。
1944年,亨利二世决定摆明自己的立场。他雇用了一个新销售经理,这个人就是约翰·R。戴维斯。1919年就加入公司的戴维斯是埃兹尔最喜欢的职员之一。在与哈里·贝内特发生冲突后,他被放逐到了西海岸。亨利二世亲自拜访了戴维斯,邀请他返回迪尔伯恩任销售经理。戴维斯起初拒绝了,他说,如果他戴着新头衔突然出现在迪尔伯恩,贝内特就更想消灭他。但亨利二世冒着极大风险承诺,如果戴维斯被解雇,他本人也将离开公司。
不声不响之中,亨利二世开始集结他可以信任和依靠的人,把自己对公司未来的看法传达给他们。戴维斯只是其中之一。米德·布里克是另一个。第三个,也是最值得注意的一个,就是律师和前联邦调查局探员约翰·S。巴加斯。起初,他是被哈里·贝内特雇来充当左右手的。但巴加斯不喜欢贝内特,在他眼中,贝内特是一个恃强凌弱的权力狂人,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与亨利二世建立了同盟关系——两人也将成为终生的朋友。但当贝内特意识到巴加斯属于敌方阵营时,巴加斯被贬到了浴室中工作。
有一种流传已久的说法是,克拉拉·福特和埃兹尔的遗孀埃莉诺配合了1945年的权力交接。根据那种传闻,埃莉诺和克拉拉威胁说,如果不任命亨利二世为总裁,她们将在华尔街卖掉她们的福特股份——加在一起,两位夫人共控制了福特汽车公司近1/3的投票股份。
亨利二世后来否认了这一点,他说,“戴维斯、巴加斯、布里克和我共同酝酿出了接管公司的整个计划”。不管哪一个故事是真实的,亨利二世毕竟成功登顶了。在当时的那种局势下,他得到了一个总裁候选人所能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福特家族的支持,也就是他的祖母、母亲和兄弟姐妹对他的支持。他们只有一种信念:亨利二世应该接任总裁,因为他胜任此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人在事后怀疑过亨利二世的能力或提出其他人可能比亨利二世更有资格。以全家人的十足信任为后盾,亨利二世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总裁,一个福特汽车公司真正的总裁。
1945年9月21日早晨,福特汽车公司董事会在荣格河工厂召开。公司董事包括亨利、亨利二世、本森·福特以及哈里·贝内特、米德·布里克、B。J。克雷格、雷·劳施和弗兰克·坎普萨等几位最高执行官。本森没有参加会议,因为他曾发誓永远不和哈里·贝内特待在同一个房间里。弗兰克·坎普萨宣读了亨利·福特的辞职信。遵从福特辞职信的建议,董事会任命亨利二世为总裁接班人。这一年,亨利二世28岁,他将证明自己是一个可与祖父比肩的工业家,是一个既适合那个时代也符合公司需要的领导者。
亨利二世在上台后,贝内特以及他的十几个死党一起被立即解雇。上千人随即步了他们的后尘——都是些为哈里·贝内特工作但不为福特汽车公司工作的人。亨利二世明言,公司里的所有人都“直接听命于我”。每一个被解雇的人都是他亲自解雇的。随着贝内特王国的覆灭、老亨利的退出以及历史上最残酷战争的最终结束,亨利二世于1945年秋季控制了福特汽车公司。
随后,亨利二世和他的高级执行官们开始检查企业收入和盘点存货。公司价值10.21亿美元,单在美国就有130000名雇员。其中,有75000人在迪尔伯恩的荣格河工厂工作,还有26000人分布于全美13家福特装配工厂。剩下的职员在高地公园工厂和全美各地的地区办公室工作。柳木场工厂于1945年年底关闭,转归政府所有。福特汽车公司清场撤出,这里历时四年的军工事业也终告结束。
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所有汽车制造商都已经富得流油。福特汽车公司也不例外,它的银行存款达到了6.85亿美元,而且没有一分钱的债务。福特汽车加拿大公司同样春风得意,它自己在南非和新西兰的分支也运转顺利。从世界范围来看,福特汽车公司保住了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的装配工厂,但挑战在于重新与各欧洲福特分公司建立和平时期的关系。战争中,福特—沃尔克公司一直在纳粹的控制之下,但在科隆于1945年3月被解放之后,这家德国福特公司被军事监管部门控制了。美军指挥官们立即授权公司生产卡车,第一辆卡车象征性地在欧洲胜利日5月8日生产出来。英格兰福特公司也恢复了汽车生产,5月25日,它制成了公司战后的第一辆客用汽车。
在国内,福特汽车公司是在1945年7月3日生产出战后首辆民用汽车的,这使得它成为第一个在1946年度推出新车的汽车制造商。生产第一款战后汽车所赢得的声誉价值千万,1946年度的福特新车使亨利二世得以发起了一场颇有成效的公关战役,鼓吹说迪尔伯恩的这家历史悠久的汽车公司永远都是“第一”的。事实上,这款新车的真正用途是买到一些时间以便公司能设计出真正的新车。
公司的财力雄厚,但从长远来看,境况仍然不容乐观。因为购买大潮将最终消退。对那些销售组织最薄弱的公司来说,消费者的恩惠消失得也最快。在战争中,在实际上所有的汽车生产设施都转向军工生产之后,许多汽车经销商破产了。
1945年和1946年,亨利二世频繁外出旅行,拜访全美各地的福特经销商,参观他们的展示厅,了解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亨利的时机选择对福特汽车公司的生存至关重要。他知道,强大的汽车制造商们,特别是通用和克莱斯勒,正试图通过夺走相对较弱的竞争对手的经销商来打击这些竞争对手。而福特汽车公司尤其脆弱,因为公司与经销商的关系在战前就被旧政体搞得紧张无比。在旅行中,亨利二世凭借个人魅力而广受欢迎,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赢得主要经销商在至少几年内的忠心,他对公司的未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纽约到洛杉矶,亨利二世让经销商们相信,一款更优秀的福特新车将在1949年上市。身为总裁,他的第一个成就正是确保福特的经销网络对未来持乐观态度。
对亨利二世来说,第二大问题也是最不能忽视的问题。在战争中,自发罢工(仅福特汽车公司就发生了700次以上)曾严重阻挠生产,劳工问题仍笼罩着整个行业。工人们要求得到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工作条件,不断抱怨荣格河和其他工厂的非人道氛围。
亨利二世支持劳资谈判,而且愿意与工会合作。他成了一个真正的行业领袖,展示出了隐含在魅力之下的一种伟大品性:绝对的坦率。他会简单而又迅速地说出他的想法,敢于挑战(或公开冒犯)战后劳资纠纷中的工会和管理方。为了管理层和劳动者的沟通,亨利二世任命约翰·巴加斯为劳资关系主任。米德·布里克成为生产主管。戴维斯继续掌管采购事务。
1945年,福特汽车公司的变化让人感觉焕然一新,生产线和公司总部中的士气大大高涨。在耳闻福特汽车公司的革命之后,美国陆军空军部队的一组雄心勃勃的官员集体与公司进行了接洽。作为哈佛商学院某项工程的一部分,以查尔斯·B。泰克斯·桑顿上校为首的这些官员曾接受过数据控制和计划的培训。桑顿设想,培训工程中的这个团队可以继续待在一起,把曾经为陆军空军部队(美国空军的前身)跟踪过数百万战时细节的方法用在一个企业中。尽管桑顿曾经与近百家公司商讨过他那独一无二的一揽子交易,福特汽车公司不计其数的弊端却立即吸引了他。他认认真真地写了一封电报,并在1945年10月19日亲自给亨利·福特二世发去了这封电报。
我想与你会面,商讨一个我相信会立即给你带来利益的项目。这与一个系统有关,这个系统在过去的三年中发展起来并被成功运用到了陆军空军部队的管理中。
查尔斯·桑顿上校
不到几个星期,整个队伍就被雇用了。队伍由十名高学历的退伍军人组成,年龄从26岁到34岁不等。亨利二世很高兴能以一次大胆行动得到一组精于控制和计划的年轻管理者。在这十个从此被称为“神童”的专家中,有七个一直待在福特汽车公司,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和阿基·米勒还最终升到了总裁一职。在1945~1955年间公司所雇用的大批同样受过良好教育的专家中,他们仅是一小部分。
亨利二世公开承认他对通用汽车公司有成见。当有人要求他解释福特汽车公司的目标时,他露齿一笑,只说了五个字:“击败雪佛莱。”他的办公桌通常很整洁,但他一直在一个他一抬眼就能看到的地方放有通用汽车公司的一张组织管理图。他暗中委派他人研究通用,对这个竞争对手可能比它自己的董事长艾尔弗雷德·斯隆或总裁查尔斯·欧文·威尔逊还要了解。多年的竞争已经演化为福特紧追通用的局面。当通用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发起变革时,它高高兴兴地把包括威廉·克努森和诺弗尔·霍金斯在内的一些福特男校友挖到了手中。其他一些人也随他们加入了通用。而现在,福特汽车公司第一次开始打算逆转这一趋势。
在表舅欧内斯特·坎兹勒的强烈建议下,亨利二世将厄尼·布里奇召入麾下,希望他能给福特汽车公司带来一种组织感。自詹姆斯·考森斯在1916年厌恶了与亨利·福特的争吵并拂袖而去之后,公司就再也没有组织感了。
汽车业内外的许多观察家都知道,厄尼·布里克是一个优秀的执行官,对人的直觉就像对数字的感觉一样准确。对其他一些潜在加盟者来说,有布里奇这样一位才华过人的管理者坐镇,重建福特汽车公司的前景立刻由黯淡变得诱人了。在近15年的时间里,亨利二世和厄尼·布里奇在福特汽车公司复兴大业中的合作是如此融洽以至于同事们给他俩起了“暹罗双胎”和“无双之人”这样的雅号。
上任后仅一年,亨利二世就成功地改造了福特汽车公司。就像任何“企业再造”工程的关键环节一样,他使用了正确的人,而且向他们提供了易于施展拳脚的工作氛围。
公司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位于亚特兰大和圣路易斯的新装配工厂正在建设中;高地公园工厂专心致力于卡车、公共汽车和拖拉机的生产;林肯和墨丘利合并到了一个以迪尔伯恩为总部的部门中,本森·福特是这个部门的主管;销售部门也围绕7000家福特和林肯—墨丘利经销商进行了重组。但光是这些还不够,公司还需要一种质变。福特汽车公司必须成为一家新公司,必须与从前有根本上的不同。
1947年4月7日,亨利·福特与世长辞,他是一位天才汽车制造商,是汽车时代的奠基人。亨利·福特创建了一家将世界推向现代化的公司,在他身后,第二个亨利·福特继续前行,最终将这家公司带入现代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