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过去领袖人物的评价,往往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事后回顾这些人物,有一些声誉降低,而另一些则愈受赞美。孙中山就属于后者。当中国进入21世纪,他的思想、政治实践和远见,益见其卓识。在他同时代的所有政治领袖中,孙是最早和最重要的具有爱国热忱的民族主义者。然而,很少有人与他一样深信,一旦团结一致,中国就可以迅速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进而从事工业和技术的发展。他坚信,中国终将在世界强国中占其应有的地位。但是,他一再强调,中国必须统一,而此乃是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所以,他所做的是使中国南北统一,其晚年的北方之行,目的亦在于此。
孙中山的视角不只在于求中国政治统一这一目标,他要的是真正的统一,修建许多公里的铁路和公路,由此不仅促进工业的发展,而且克服地理上的障碍,从而使中国人民紧紧连在一起。许多传记作者,包括我自己在内,均认为他的修建铁路的计划不切实际。但是,我们都错了。有谁料想到,他的要修建一条直通拉萨的铁路计划,竟然实现!这一工程奇迹,是中国人民有独创性的一次实践,对此孙中山是不会感到诧异的。
孙中山对中国人民的潜能充满自信。他不仅是个民族主义者,而且是位国际主义者。他的中国现代化的视线,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尤其适当。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计划谓“实业计划”。尽管受外国人的凌辱,他从未怀有排外情绪。相反,他期望和欢迎利用外国资本,但这是有条件的,就是中国要完全行使主权及能确定外国投资的期限。
他还预见到现代化时代各国的互相依存的关系。首先,他深信,并试图使世界各国领导人也确信,一个现代化的统一的中国,是一种有益于世界和平的力量,而不是威胁。
孙中山还预想在中国发扬民主,建立一个基于公平正义的、没有贫富悬殊的社会。凡此,至今仍在激励着中国人民。
最后,孙中山个人的诚实正直,他的长达40年的政治生涯未被贪腐玷污,这仍是中国政治领导人适用的典范。
史扶邻
2010年3月25日于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