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工商社会中,最流行的一句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在都会区中,虽然快餐店林立,却也有人忙到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尽管如此,大部分的上班族仍是要日食三餐,经常看到上班族一边吃饭盒,一边数钱或讲电话。问题是,以前的人吃三餐,多是从容不迫,慢慢进食;现代人却要狼吞虎咽,心情影响消化,肠胃自然出问题。这也难怪诸多药品广告中,肠胃药要占相当大的比例。
说起日食三餐,我也有过一番“心灵改革”。当年初抵德国,未能免俗地带着一个大同电饭锅随行,把米洗好,一插电,随时可以吃饭。当时的德国室友们莫不感到奇怪:这个中国人何以没事就吃热腾腾的米饭,难道他有问题不成?
待双方沟通之后,这些德国人才弄清楚,原来中国人一天要吃三餐热食。当然,他们又转向对中国妇女寄予无限同情,认为中国妇女才弄完早饭,又要弄午餐,午餐之后,又要接着准备晚饭,一天就消耗在厨房与市场中。我想想这些德国人所说有理,于是力行减餐,逐渐地也是一天一顿热食,长年以来,倒也没有任何不适。
当然要说中国古人一定是日食三餐,也与事实不合,古人常常一天只能吃两餐,所以中文说“饔飧”,就是早晚各一餐。这一点,倒与西欧许多国家的日食有些类似。
诸位可千万不要以为经济不景气对西欧社会造成这么大的冲击,每天只能吃一餐。许多欧洲人每天吃一餐热食倒是有的,英格兰所说的dinner,就是这一顿热食,中午吃完dinner,晚餐也是dinner,不信各位翻开英文字典,dinner的定义是“每日主要的一餐,中午晚上均可”,只是大部分人在晚上才有时间好好吃一顿,也就称晚餐为 dinner。
除了正餐之外,欧洲人嘴巴也不会闲着,只是少量多餐,所以英国人有上午茶、下午茶与正茶(hig h tea),据说,这样可以将血糖维持得较为平稳,不至于精神恍惚,才是养生之道。
西欧地区的家庭主妇的确轻松,一日三餐,顿顿简单。面包买现成的,香肠奶酪买现成的,早午餐都是冷食,只有晚餐弄餐热的,但仍然是现成的汤料包,不是“美极”,就是“康宝”,加水加热,几分钟完成,孩子们还个个说好吃。
这样简单的饮食习惯,起初可苦了西方世界的上班族,试想:没有池上便当,也没有牛肉面,他们可要怎样过日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方饮食文化有了一项仅次于黑森林蛋糕的第二大发明——三明治。
三明治最简单的定义是:在两片或多片面包中,夹些馅。面包可以是全麦面包,也可以是精细白面包;可以夹肉片、奶酪、火腿、香肠,也可以夹果酱、巧克力酱;用张纸一包,随时可以食用,不需餐盘、刀叉,也不要音乐、蜡烛,随时可以解决一餐。如果不够,再加一个苹果或是几块巧克力。论起营养,一点也不亚于池上便当或牛肉面。
英国街头有各种卖三明治的小店铺,全素的、夹火鸡肉的,或是特大号总汇三明治,应有尽有,价格也非常合理,所以顾客多为上班族,有机会到英国观光,可千万不要错过。
要是觉得这样的冷食不能满足中国人的胃,没关系,还有一种值得推荐的英国式食物——fish&;;amp;chips(薯条加炸鱼排)。将鳕鱼去骨后制成鱼排,裹粉一炸,加上炸马铃薯条,也是一绝,只是热量甚高,偶一为之尚可,如果没有节制,可就会跟我一样小腹微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