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商道文化常识(第二辑)(中国文化常识丛书)
6587700000007

第7章 何谓“儒商”

正如同样是经营、管理企业的管理者, “经理人”、 “老板 ”、 “企业家”之间的区别相差很大,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家 ”和“儒商”两者的含义也不尽相同。

从文化知识层面界定儒商,认为儒商即是“学者经商”,是亦文亦商者,即“文人型商人”。这种说法只是“顾名思义”,并未揭示儒商的本质规定。文化知识是儒商的重要因素之一,并非是它的本质要素。从事商业活动的文化人,可以成为有道德的儒商,也可以成为违法缺德的“奸商”。学者从商不一定就是“儒商”。

从道德层面界定儒商,认为儒商是具有高尚道德的商人。经叔平先生认为“儒商就是义利兼顾的商人”。王柯敬先生认为, “具有儒雅气质和品位的商人。”成中英先生认为, “儒商就是君子商人”。陈志良在《中国儒家》一书中,认为“儒商是奉儒家仁义道德之规范来做生意的商人”。

这些说法,虽比以文化知识界定儒商的观点较为接近儒商的本质,因而更为深刻一些;但是它只是揭示了儒商的道德内涵,而非儒商的整体内涵,仍有一定的片面性。

从文化与道德相结合的层面界定儒商,也有种种的见解。秦、汉之际有一部书,叫《礼记》,实际上是儒者探讨礼的一本论文集,共 49篇,其中有一篇叫《中庸》。《礼记》中《中庸》篇给天道下了一个定义: “诚者,天之道也。”这里的“诚”既是自然化的,也是道德化的。自然界的一切都按规则运行,这是“诚”。天道不偏不私、光明磊落、表里合一。

什么是“诚”?《说文》: “诚,信也”。

《中庸》称“诚”为天道,那什么是人道?《中庸》这样说: “诚之者,人之道也。”大意是:向“诚”学习,使“诚”成为人的行为准则,使“诚”得到实现,这就是人道。其中包括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天按照规则运行,人应按照规则办事,不能随心所欲;规矩既含有法规,也包含道德规范;第二,天道不息,相应于此,人道应当自强不息;第三,人要讲 “诚信”,不欺人、不自欺,自尊、自爱、自信;第四,人不但要爱人,而且要爱万物,即所谓“仁民而爱物”,物指万物,包含自然界的一草一木。

一个“诚”字在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的内涵包含了天道与人道,具有诚信、自强不息、泛爱万物等多种含义。张岂之先生指出, “诚”恰恰是儒商的人文本质,以“诚”为人生准则的企业家就是儒商。

关于学习的几点建议

了解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同时,还需要系统、深入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对于企业家来说,如何在学习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辨证的看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张老提出了几点宝贵的建议:

第一,中国文化的精华有很大的包容性,在学习的时候要力求全面,防止片面。举例来看,如何看待富、贵?富是指财富,贵指社会地位。孔子说,人人皆求富贵,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必须以“道”得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通过诚信经商而得到的。孔子认为,不符合“道”的富、贵,他是不屑一顾的。

再如,儒家提倡人人学圣贤。问题是:是否人人皆可成为圣贤?有没有先天注定,不管他怎么学也学不成圣贤的人?没有。孟子说,经过刻苦学习,人人皆可成为尧、舜。荀子说,经过刻苦学习,人人皆可成为大禹。这些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胸怀和气魄。西汉末年东汉初,佛教传入中国,随之产生了一个问题:是否人人都有佛性?是否人人皆可成佛?佛教传到中国,与中国文化相融合,成为具有中国特点的佛教,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

第二,学习须刻苦。《中庸》谈学习很有深度,很全面,认为学习共有五个方面: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 —广博的学习,不但要学商道,还要学文道、学科技之道、学管理之道等等。 “审问之” —详细的向别人请教,请教的方式很多,论坛会就是一种相互请教的好方式。

“慎思之” —

周密的思考,不思则不得。

“明辨之” —

清楚的辨别是非、辨别善恶、辨别美丑等等。

“笃行之” —

切实的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不要只说不做。 “诚信”原则经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学习才能牢固的树立起来。

第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体验方法。儒商日常接触的大都是实证性知识,而且是数字量化的。只有实证性知识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手段,似乎还不够,需要加上另一方面的修养,这就是自我体验。人的理念、思想感情、精神世界并不是都是可以加以实证和量化的。

庄子在其名篇《齐物论》中说,庄周梦见自己化成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多么轻松愉快!一会儿醒了,不知道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一个人可以是主体,也可能成为客体,用今天的话说叫做“角色转换”。在商道的角色转换中才能深切的体验到客户之所想、所需,体会到诚信、信誉是商道的生命线。

第四,学习要注意层次, “形而上”与“形而下”要相结合,才能学以致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管理知识,学习“国学”的目的不是要提升管理水平,而是要提升管理者的人文素养:第一,为人之道是什么,也就是如何做人,这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第二,如何思考问题,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习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如何面对成功或者失败。

学习学的再多,如果知识始终停留在“法”这个层面,意义是不大的。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成功者或者失败者都各不相同,区别不是在方法上,而是在思想上。从知识中“悟”更深层次的学问,就是“道”, “道”是“形而上”的意识形态,是一种精神、思想,它指导着天地万物,一个人的“道”如果与“天道”、 “人道”相违背,方法再怎么正确,也注定是可悲的结局;另一方面,作为企业家来说,光有“道”也不够,企业家的使命就是要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不是仅仅依靠战略就可以实现的,还得有相应的手段。所以, “法”还需“形而下”形成一系列的技术、制度等等管理工具。

企业家通过学习,建立完整的“道”、 “法”、 “术”体系,才能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发展。

现实思考

21世纪的世界文化是多元文化,或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适应于世界的多元文化,它才能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并不排斥其他文化,《中庸》说: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就是这个道理;二是她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因此她能不断丰富自身。这两大特点证明中华优秀文化在21世纪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我国优秀企业家应该是具有较高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并具有全球视野和科学创新精神的“儒商”。他们应当对祖国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对世界文化有基础知识,这些虽然不能直接解决他们工作中具体的管理和技术问题,但为他们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是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