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太原:历史深处走来的城
6586900000055

第55章 历史契机:从“中部崛起”到“综改区”的黄金架构

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太原转型发展已势在必行,但转型不是一句话的事情,难以一蹴而就,不仅需要自身有高度的认识和非凡的勇气,也同时需要非常给力的外援。令人欣慰的是,在太原力图转型的同时,国家、山西省同时给太原科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首先是国家战略层面。早在2006年,国家考虑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均衡性,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希望中部加快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有效解决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迈出实质性步伐,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紧接着2009年国务院原则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研究制定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又出台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一系列逐步深入具体的国家文件,反映了中部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也意味着中部地区的发展必将得到国家的更多政策、财政转移支付等多方面的支持。在这一系列文件中,太原城市群首次与中部其他五个城市群一起,上升为国家战略,其发展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支撑中部崛起的“三个基地”、“一个枢纽”的建设任务中,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以及“中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城市的任务,均与太原有着直接的联系,会为太原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另一个对太原转型发展影响巨大的国家级层面的区域战略,就是2010年12月获国务院批准的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方案。这是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首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此,全省人民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欣喜于整个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有了最大的支撑。山西省发改委主任李宝卿认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给山西最大的一个综合性政策,对山西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太原来说,作为山西的省会城市先行先试、率先发展,既是肩负的使命,更是发展的良机。先行先试的机会,特别有助于变革太原积弊已深的与资源型经济相配套的经济社会运行机制,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释放巨大的体制优势;也特别有助于太原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获得更多资源和发展要素的支持。

从山西省的发展看,无论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还是正在完善中的“综改区”实施方案,山西都将按照“一核一圈三群”布局,加快发展太原都市圈,将太原作为支撑整个山西跨越发展的中部增长极。有专家认为,未来5年,中部竞争将是各省城市群的竞争。而以太原为核心的城市群,就是山西在中部六省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为打造这个中部增长极,山西在十二五期间毫无疑问将会给予全力的支持,这正是支撑太原发展的黄金构架。

可以看出,无论国家还是山西省的发展,太原已经被重新置于举足轻重之地位。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中心城市,多年来始终默默无闻为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做出极大贡献的太原,当下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发展不足、发展后劲不足等严重的发展难题,如今终于有了重新起飞、重振雄风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