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自然奥秘大百科(中国学生成长知识丛书)
6586000000024

第24章 鸟类为什么迁徙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一曲燕子歌从今年唱到明年,年复一年,春来燕至,秋去燕归,似乎已是约定俗成的事。鸟类学家如今查明,全世界共有近4000种鸟类有迁徙的习惯,每年迁徙的鸟类总数不少于100亿只。鸟类为什么要迁徙呢?

适应环境”学说根据目前学术界比较流行的“适应环境”的观点,认为鸟类迁徙是为了求得最适宜的生存环境。例如,北极的夏天日照很长,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在短期内增长得快,这对于在北极越夏的涉禽和其他鸟类的繁殖极为有利。但一到冬天,它们就再也不能待在北极,必须进行中、远距离的迁徙。人们还考察了沙燕的情况。沙燕在欧洲繁殖后代,在那里,竞争者和食肉动物都较少,食源比较丰富。但冬天一来,日照缩短的影响就迫使它们迁徙到非洲越冬。1972年,科学家莫雷奥曾做过粗略的统计:每年秋天飞往非洲的沙燕达3.75亿只!科学家还发现,鸟类为了觅食、繁殖、躲避天敌与不良气候,不惜消耗大量体力做长距离迁徙。在做迁徙准备工作时,鸟类的食量大增,吃食超过正常食量的40%,此时,它们的体内贮藏起大量脂肪。某些雀形目小鸟,脂肪的重量可超过体重的50%。而一只体重为100克的小鸟,体内只要有30克脂肪,就能够保证飞行1630千米路程,这距离足能横越西撒哈拉大沙漠。

鸟类学家还发现,在诸多环境因素中,气温变化,如春季变暖和秋季变冷,是引起鸟类迁徙的最主要原因,以生活在瑞典的普通雨燕为例,即使在繁殖季节,如果气候反常地变冷,它们也会向南迁徙。此外,日照长短的周期性变化也是引起迁徙的一个重要原因。科学家在冬天通过增加光照时间,已成功地诱发鸟类的迁徙行为。相反,如果在白天一直保持长日照,就会使柳莺这种有迁徙行为的小鸟三个月内晚上不得安宁。

无论是气温变化也好,还是日照变化也好,科学家们认为,最初鸟类一定是为了适应环境而迁徙。它们或是为了避开恶劣的气候条件,或是为了逃避天敌的迫害,或是为了繁殖,或是为了觅食。久而久之,它们的后代便养成迁徙的习惯,这种习惯成为一种本能,祖祖辈辈遗传下来。

“冰川”学说

用“适应环境”的理论来解释鸟类迁徙行为,目前已赢得绝大多数学者的赞同。但近年来,人们注意到一种“冰川学说”的理论正在悄然崛起,大有取而代之的势头。

“冰川学说”是“适应环境”学说的发展和延伸。该理论认为,导致鸟类养成迁徙本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地质史上冰川的入侵而造成。最新的科研成果告诉我们,早在距今250万年的第三纪上新世,气候就已经开始变冷。以后,冰川不断入侵北美洲的中纬度地区和欧亚大陆西北部的广大地区。随着冰川的进退,大批的植被和动物群反复迁移。久而久之,待到冰川退却以后,许多动物便养成迁徙的习惯。鸟类迁徙习惯也是这样养成的,后来一代代传下去,便成了一种本能。冰川”学说还是没能脱离“适应环境”学说的窠臼,因为这种学说仍然围绕着“生存”两字展开。在冰川袭来时,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避开冰川,形成了大规模的迁徙活动。

迁徙的启示

正当一些人致力于探究鸟类迁徙的奥秘时,更多的人却从鸟类在迁徙时表现出来的本领得到启发,研究试制出许多先进的设备。

比如,鸟类在长途迁徙时,晚上往往依靠日月星辰的位置来导航。因此,人们研制了一种依靠日月星辰导航的远程导弹。这种导弹能根据星辰的位置自动纠正偏差。航海家和航空师根据高空动物给自己看病动物也会得病。在同各种疾病的斗争中,它们学会了给自己治病。有些动物会用野生植物治病。有一种鹿泻肚子的时候,常常去吃槲树的皮和嫩枝。原来,这些东西含有鞣酸,能够止泻。“咪咪”叫的大花猫,患了肠胃炎腹泻不止时,会急急忙忙地找一种带苦味的有毒植物——藜芦草吃,然后呕吐不止。要知道,藜芦草里面含有一种生物碱,有催吐的作用。以吐治泻,成了猫治疗肠胃炎的一种有效方法。狼的胃壁肌肉能自动收缩,它们怀疑自己吃了有毒食物时,会立即收缩胃肌,把胃里的东西吐出来,以防万一。

飞行的鸟类在迁徙时以特定方向振动的偏振光定向的原理,精心制作了偏振光天文罗盘,这种罗盘在磁罗盘失灵的南极和北极上空,仍然能准确定向。

眼下,仍有相当一部分鸟类学家孜孜不倦地研究鸟类迁徙的机理。他们正试图从遗传进化、生态学和地质学等诸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以期最终能解开这个难解的谜。